全球暖化多駭人?義大利攝影記者Federico Borella紀錄印度農村乾旱奪年度最佳攝影師|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

義大利攝影記者Federico Borella靠著《Five Deg》系列作品獲般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年度最佳攝影師


全球規模最大攝影獎「索尼世界攝影大獎」(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繼今年2月公布各國國家獎(National Awards)得主後,今天更在倫敦公布專業賽、公開賽年度最佳攝影師等獎項!La Vie今年也前進倫敦頒獎典禮,除了訪問世界攝影組織創辦人暨執行長Scott Gray,更帶來熱騰騰的「攝影界奧斯卡」得獎名單!

 

索尼與世界攝影組織(World Photography Organization)從2008年開始,逐年舉辦索尼世界攝影大獎。由於攝影器材不限索尼產品,連手機作品都可以參賽,且不收報名費,超高開放性的賽制,吸引全球攝影人踴躍參與,開辦至今累積超過165萬件投稿數,為全球規模最大攝影賽事。這屆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收到來自195個國家,共326,997件報名作品,數量為史上之最。競賽共分專業賽、公開賽、青年賽、學生賽4大類,並在公開賽參賽者中評選各國「國家獎」得主。

 

為了鼓勵參賽者提出更多元的作品,今年在專業賽中新增「主題」(Brief)與「紀實」(Documentary)兩種子類別;並在公開賽中設立「創意」(Creative)類。

 

直指全球暖化下的農村悲劇  義大利攝影記者Federico Borella奪得年度攝影大獎

今年專業賽(以5~10張系列作品參賽,共分建築、主題:身分、創意、探索、紀實、風景、自然生態與野生動物、人像、靜物、體育運動10類子項目)最大獎「年度攝影師大獎」由義大利攝影師Federico Borella奪得。Federico Borella參賽作品《五度》(Five Degrees)聚焦於南印度坦米爾納杜邦(Tamil Nadu)農民,面對140年來最可怕的乾旱,因草木不興、農村經濟崩毀,無奈之下輕生的悲劇。一系列照片捕捉農村景象、死者遺物和生者群像,畫面強而有力又讓人鼻酸。

 

具有古典文學和新聞攝影背景的Federico Borella,年僅35歲,卻擁有超過10年新聞攝影資歷。評審認為這系列作品不僅具備超高攝影技巧和藝術性,也兼具對於全球議題的敏銳度,更帶領大家關注世界各角落正在發生的事情。專業賽評審主席Mike Trow表示,當全球暖化對人類,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和未開發國家影響愈見劇烈,Federico Borella這類作品更顯得格外重要。

 

如巴洛克油畫般的水下攝影  夏威夷攝影師Christy Lee Rogers公開賽奪冠

而公開賽(以單件作品參賽,共分建築、文化、創意、動態、風景、自然生態與野生動物、人像、靜物、街拍、旅行10類子項目)最佳優勝者則由夏威夷攝影師Christy Lee Rogers拿下。Christy Lee Rogers作品常以充滿光影對比的水下攝影,打造出戲劇性十足的攝影效果,作品曾於全球各地展出,此次則以繆思系列(Muses)作品中的照片〈和諧〉(Harmony)獲得評審青睞。〈和諧〉結合對比的光線、妍麗豐富的顏色,和如瀑水波中舞動的肢體,以彷彿巴洛克油畫般優雅空靈的畫面,表現人類的美麗與脆弱。

 

Christy Lee Rogers表示,「多年來,人們把我視為畫家或是其他身份,這次能以攝影師身份受到矚目,讓我備感榮幸。能成為攝影社群的一份子、拿下這美麗的獎項,真是萬分感謝。」(點此看更詳細作品介紹

 

參賽作品擴大攝影疆界  當代藝術攝影風潮席捲全球

評審稱讚,今年度獲獎者以照片表達自己對於全球事件的觀察和詮釋。專業賽評審主席Mike Trow更認為,今年參賽者正在擴大攝影的疆界,挑戰觀眾對於攝影的既定想法與期待,更在評審之間引發熱烈討論。Scott Gray也表示,從專業賽、公開賽投稿中也可以發現,「從全球攝影概況來說,越來越多人將攝影視為一種藝術形式,對當代藝術攝影的興趣,也在世界各個角落持續蔓延。」

 

索尼世界攝影大獎

https://www.worldphoto.org/sony-world-photography-awards

 

文 郭慧

攝影 郭慧、江永全

圖片提供 索尼世界攝影大獎

延伸閱讀

RECOMMEND

IKEA「Life at Home」計畫前進25個素人之家!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捕捉世界各地「家」的樣貌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沒有佈景設計師監督場景、沒有梳化精心訂製妝造、沒有大陣仗的燈光團隊創造光影,IKEA推出的「Life at Home」攝影計畫,邀請國際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掌鏡,走訪散落於7個國家的25個「家」,以寫實畫風拍下世界各地人們的日常生活,企圖呈現「家」最真實的樣貌。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Safdar Rahman之家,印度。(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Giovanni Laguzzi之家,義大利。(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社群媒體是否反映真實生活?

社群上的美好影像,給了人們對家的想像、過生活的靈感,更讓不少人追求家的每個角落都要「鏡頭友善」,進而塑成主流的居家美感,比如現正當道、所謂的「北歐風」——簡約線條、木頭質地、毛料地毯、細節處來點跳色,幾乎成為「質感」的代名詞。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Manami Miyamoto之家,日本。(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不過,看著螢幕上標著「#homegoals」的美圖,你是否曾懷疑——人們在網路上的生活樣貌,或媒體所勾勒的理想家居,真能反映現實生活?對此IKEA曾做過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有48%的受訪者說「不」。那到底人們的真實生活、對家的想像是如何?以這道提問為出發點,IKEA展開這次的「Life at Home」家訪攝影計畫,不一昧開箱名人氣派豪華的家,而是走進25組素人的家,捕捉其生活光景。

「一個『家』傳遞的訊息超乎想​​像,它揭開了一個人生活的帷幕,讓我們了解他們的故事。一走進門,就能感受到主人的生活方式和他們是誰。」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Sharon Sala之家,義大利。(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Francois Beyers之家,英國。(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7個國家、25個家,多元而真實的生活肖像

這次與Annie Leibovitz合作,IKEA的足跡遍布瑞典、美國、英國、印度、日本、義大利、德國,刻畫了25種不同型態的「家事」——築夢在大都市的Z世代、離不開海洋的自由人、3位家長共同撫養1個孩子的LGBT+家庭、固守家族根源的工藝職人、居於輪上的遊牧者⋯⋯都被Annie Leibovitz的鏡頭記下。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Arslan Zhunus之家,英國。(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Sota Yamashita之家,日本。(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Yusuke Onimaru之家,日本。(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Cal Orre之家,瑞典。(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大師到你家!為什麼請Annie Leibovitz掌鏡?

「Life at Home」拍的是受訪者的個人或集體肖像,以他們的家為背景。而說到人像攝影的專家,Annie Leibovitz絕對榜上有名。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美國攝影家Annie Leibovitz。(圖片來源:IKEA)

這邊細數幾件出自她手的名作:1974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因水門案辭職,搭乘專機離開白宮,那幅警衛們捲起紅毯暗示「落幕」的畫面;1975年搖滾傳奇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展開美加巡演,那一系列華麗、混亂、熱血的現場紀錄;1981年約翰・藍儂(John Lennon)遭槍殺一個多月後,《滾石》雜誌所發佈他與愛人小野洋子(Yoko Ono)互擁的最後身影。這些照片從問世至今已50年,仍然雋永,已成傳奇。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Richard Nixon Leaving the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1974. Photograph © Annie Leibovitz. From ‘Annie Leibovitz At Work’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The Rolling Stones, Philadelphia, 1975. Photograph © Annie Leibovitz. From ‘Annie Leibovitz At Work’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John Lennon and Yoko Ono, The Dakota, New York, 1980. Photograph © Annie Leibovitz.

從《滾石》擔任攝影記者出道,到跨足時尚多次為《Vanity Fair》、《VOGUE》等指標刊物掌鏡,Annie Leibovitz從音樂、政治、影視拍到藝文領域,用有趣的敘事讓肖像、紀實攝影更加立體,不只留下各方職人(甚至是未來的偉人)正值生涯巔峰的身影,也為時代留下了永恆的印記。長年「拍人」,更讓她對現代人甚至是當代生活的群像具備敏銳觀察、獨特見解,這正是IKEA邀請她作為「Life at Home」首位合作藝術家的原因。

孵化十年,關於「家」的深度研究

「Life at Home」不只是個攝影計畫,更是IKEA孵化超過十年、關於「家」的全方面研究,擴散區域與參與人數從2014年的8座城市、8000多人,一路推進到2023年的38個國家、37,000多人;十年加總,共有超過20萬人的生活被收錄其中。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Raul Elias之家,美國。(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Silvia Ragusa之家,義大利。(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Gangadharan Menon之家,印度。(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十年期間,世界各地的人們對「家」的需求與想像,因為哪些因素而變動?氣候變遷、疫情、科技、經濟景氣⋯⋯如何影響他們對家的定義,並隨社會變動重塑其樣貌?若對此有興趣,可以點這看IKEA「Life at Home」研究報告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Revathi Thangavelu之家,印度。(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Daphne Frias之家,美國。(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Nina Tame之家,英國。(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Ludvig Haav之家,瑞典。(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 X Annie Leibovitz “Life at Home”

全25個家的樣貌與故事請見此

這些照片都是用iPhone拍的!Apple於巴黎展出蜷川実花等5位攝影師作品

這些照片都是用iPhone拍的!Apple於巴黎展出蜷川実花等5位攝影師作品

Apple在巴黎Salon Corderie舉辦的攝影展《I Remember You》於2023年11月10日登場,展出五位攝影師包含Malin Fezehai、Karl Hab、Vivien Liu、蜷川実花、Stefan Ruiz以iPhone 15 Pro Max所拍攝的作品,結合了令他們感動的人事物,探索稍縱即逝的記憶。他們相信,照片具有保存和放大記憶的力量,它可以將人們帶回某個時刻、喚起特定的感覺,以一種幾乎是世界通用的視覺語言帶來新觀點。

✦ Malin Fezehai 

來自厄立垂亞/瑞典的攝影師、影片製作人兼攝影記者,現居紐約,曾在中東、非洲、亞洲和美洲的40多個國家工作。Fezehai的作品聚焦於世界各地流離失所的人們與混亂的社群,曾受聯合國的委託,拍攝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暴力極端主義倖存者,並出版了一本名為《Survivors》的書,更曾獲得世界新聞攝影獎(World Press Photo Award)、Wallis Annenberg獎。值得關注的是,Fezehai拍攝厄立特里亞難民在以色列舉行婚禮的照片,是第一張獲得世界新聞攝影獎的iPhone照片。

apple攝影展在巴黎舉行4
Malin Fezehai的作品(圖片提供:Apple)

✦ Karl Hab

出生於1990年、現居巴黎的Hab是一位知名攝影師,也擁有航空工程師證照。當Hab不在工作的旅途中,他便專注在對於航空、設計、藝術和時尚的熱情。頻繁的旅行令他接觸到更多國際時尚與街頭文化,更藉由航行中俯瞰大地的視角,捕捉平時看不見、獨特又迷人的城市景觀。

apple攝影展在巴黎舉行2
Karl Hab的作品(圖片提供:Apple)

✦ Vivien Liu

具有建築碩士學位,並曾榮獲Clifford Wong住宅設計獎的Liu,是一名現居香港的攝影師。在從事建築工作15年後,她發現了自己對拍攝香港和世界其他城市景觀的熱情。建築的專業背景使她以不同的視角拍攝空間和主體,並從國際觀點聚焦香港的文化認同,讓大眾看見香港不一樣的面貌。

apple攝影展在巴黎舉行3
Vivien Liu的作品(圖片提供:Apple)

✦ 蜷川実花

東京藝術家蜷川実花從事攝影、電影工作,擅長使用夢幻的色彩與生動的拍攝手法,作品充滿個人特色。無論是人像、風景照或靜物照,蜷川実花都以植物、動物、風景、賦權女性等主題切入,在畫面中打造豐富的感官元素。

apple攝影展在巴黎舉行5
蜷川実花的作品(圖片提供:Apple)

✦ Stefan Ruiz

現居紐約布魯克林。Ruiz曾在加州的一座監獄教授藝術,並曾擔任《COLORS》雜誌的創意總監。他的作品曾登上《紐約時報》、《紐約客》、《Vogue》、《TIME時代雜誌》等出版品,以及國際知名的博物館、畫廊與大型展覽活動。

apple攝影展在巴黎舉行1
Stefan Ruiz的作品(圖片提供:Apple)

資料提供|Apple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