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2021臺灣文博會總策展人林昆穎、設研院副院長艾淑婷!每個微小相信,匯聚成島嶼向上的力量

從2010年開始,每年四月舉辦的臺灣文化創意設計博覽會(簡稱臺灣文博會),總能以緊扣時代精神的命題,匯聚島嶼上的文化創意能量。在2020年因疫情暫緩一年後,今年四月,臺灣文博會將以年度主題「Supermicros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帶我們重新認識這座我們身處的「從微小相信機制所匯聚的島」。微小機制如何匯聚成島?臺灣文博會葫蘆裡賣的又是什麼藥?讓總策展人林昆穎、執行單位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艾淑婷來說分曉!

【清楚描述自己,便是自信的開始!總策展人林昆穎】

相較於過去幾屆臺灣文博會的濃厚人文色彩,今年臺灣文博會年度主題「Supermicros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則結合理性「數據」與感性的「廟」,以充滿衝突感的文字組合讓人耳目一新,也更加好奇:究竟什麼是「數據廟」?

當微小的相信,匯聚成豐沛能量

「其實『數據』就是人類行為被記錄下來的痕跡;『廟』則是信仰具象的載體。」本屆臺灣文博會總策展人,也是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的昆穎認為,在數位時代中,每個人都是一座資料庫。「信仰其實是一個個數據匯聚起來的結果。這一個個數據可以匯聚成一股力量,就像一間廟宇有很多信眾,每個信眾祈求的不一樣,但可以匯聚成共識。」


也因此,「Supermicros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主張,台灣是由微小的相信機制所匯聚的島,這些「相信」以不同的行動來表現,像是疫情下眾志成城的防疫成績,便是最佳註解。「防疫這件事,其實就是每個人好好洗手、戴口罩,透過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達成防疫的終極目標。」

清楚描述自己,是自信的開始

微小的相信機制可以匯聚成共識,而當我們將共識形成的過程反向拆解成「數據資料庫彙整」、「主題式分析」、「達成階段性共識」、「創造形象與價值」的數據流程,更能幫助我們清楚描述自己。對於昆穎而言,「能夠清楚描述自己,就是自信的開始。」而了解自己、產生自信,更是當代台灣的當務之急。

1J6A6910

「過去台灣的製造色彩很強,我們做事都以服務他人為主。但是當我們開始自己談品牌時,必須去討論品牌是什麼,去了解從原料、製造到行銷企劃的流程是什麼。這些東西統合起來,就是一個品牌的形象。而這整個過程要被更多人理解,我們才能好好評論、好好相信我們正在做的事。」昆穎說道。

拆解日常行為,用數據匯聚共識

也因此,今年臺灣文博會邀請所有觀眾,一同走進華山文創園區的年度精神主題館「相信律」,藉由實體動態表演和聊天機器人(Chatbot)進行虛擬問答,一起重新拆解、認識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承諾」、「評論」、「練習」、「分享」四種微小行為,調配出相信的配方,體驗這場認識自己的數據流程。


「承諾、評論、練習、分享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事,看似簡單,卻會一直累積。」昆穎解釋,「我將這四種微小行為稱為成四個『相信的瞬間』,帶領大家重新去體驗。這樣的體驗包含理性流程觀看和感性展演,理性、感性不斷對照,觀眾更可以透過聊天機器人進行互動與體驗。」

正如年度主題開宗明義地說道,台灣是一座從微小相信機制所匯聚的島。當我們以數據流程重新拆解自己的每項微小行為,正是洞見自身本質的起點。如今年臺灣文博會主視覺,以細小的點線匯聚成希望與相信的光芒,我們也相信,當每個微小相信不斷匯聚,將足以推動文化演進,而這正是屬於台灣,蘊藏於你我身上的超級力量!

Profile|林昆穎

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華麗邏輯有限公司創意總監。以跨域藝術家、文化導演與策展人身份,專注於當代議題論述、藝術產業與科技表演編導中,實踐社會共創的跨域呈現。

【不只防疫第一,更讓世界看見台灣設計原創力!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艾淑婷】

臺灣文博會分為「華山1914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花博公園爭艷館」三大展區,除了華山展區的文化策展外,松山文創園區、花博公園爭艷館每年也都以設計品牌商展、IP圖像授權吸引洶湧人潮。歷屆參展品牌中更有榮獲德國iF設計獎、日本紅點設計獎的咖啡道具品牌[bi.du.haev]、展現阿美族工藝設計美感的Kamaro'an、攜手工廠老職人與新銳設計師的日常器具品牌ANTOU岸頭等,以多元豐沛的設計力,收服國內外買家的心。到了今年,2021臺灣文博會更強調商策合一,結合華山的「數據廟」、松山文創的「匯聚宮」、花博爭艷的「萬神殿」,緊緊扣合國家級文化論述力與蓬勃的文創設計產業,為島嶼的文化設計力再推一把!


商策合一!以國家級文化論述力帶動設計產業

事實上,臺灣文博會在2010年首次舉辦時,便是以大型商展平台為定位,到了2016年逐步引進概念策展,今年則強調商策合一。談及這些年的轉變,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艾淑婷認為,這跟台灣的產業發展大有關聯。

「台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製造業的環境中,對於如何透過品牌引領生活風格相對陌生。我們希望透過臺灣文博會這樣一個在國內的國際平台,以國家論述文化的形式,為台灣開拓一條生路。」艾淑婷表示,「這幾年臺灣文博會在國際上都有很亮眼的表現,各國也看到我們的文化論述力和原創力。也因為這樣,我們更覺得要在這個時候,將文化策展與商業扣連地更緊。」


也因此,今年在三大展區將呼應年度主題「Supermicros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結合消費者數據與品牌、IP圖像授權展覽。像是主辦單位將在「萬神殿」蒐集觀展期間造訪的民眾數據,分析他們喜歡怎樣的IP,最終將分析結果回饋給參展品牌,讓品牌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粉絲輪廓。與此同時,華山各大館區的策展也將結合線上選品,讓體驗文化主題的觀眾,也可以接觸到更多台灣設計品牌。

市場沒有消失!後疫情時代推動情境式線上展

對於國內買家,臺灣文博會以數據蒐集,讓品牌與消費者靠得更緊;然而,對於疫情下無法來台的國際買家,我們又該如何拉近台灣品牌與他們的關係?對此,其實台灣設計研究院早有對策。「國外買家進不來,但我們可以線上交易。線上交易最簡單的模式就是直接視訊,但我們更想趁這個機會,讓本土品牌和國外買家做演說。所以我們蓋了一個Film Studio,讓本土品牌透過迷人的表演,引起買家興趣、吸引對方發問,同時也要準備好Buyer Sheet,讓國際買家清楚了解報價。」不只如此,有別於實體展覽依商品種類做功能性劃分,線上展覽則將選品分為Stay Home、Outdoor Lifestyle、Working Anywhere三大主題,希望以呼應後疫情時代的情境式策展,讓本土品牌設計更切中國際買家需求。


「其實在疫情之後,市場沒有消失,只是轉變而已。像是線上、線下交易金額改變,或是買家購入的品項改變。」多年來帶領台灣品牌進軍國際的艾淑婷如此分析,「至於『買家出不去』的情形,其實全世界都一樣,所以當台灣有這樣的國家平台,就要更努力去找出帶動交易市場的各種可能。」

不只防疫NO.1,更讓世界看到台灣文化實力

在台灣設計研究院透過線上邀請超前部署下,今年買家人數並未因疫情受到太大影響,反而以疫情為契機,讓台灣的文化設計產業,發展出數位行銷的生路。「我們過去常覺得台灣人缺乏自信,認為我們是小國,」艾淑婷說道,「但是在疫情時期,我們優秀的防疫能力,讓全世界看到台灣。我們也希望世界除了看見我們的防疫力,更透過臺灣文博會看到我們的文化、設計能力。」


正如過去臺灣文博會,試圖為台灣在製造導向的歷史脈絡上另闢蹊徑;2021臺灣文博會更化疫情危機為轉機,結合島上引以為傲的科技數據和文化論述力,為設計品牌的未來奠基,更讓世界看見不一樣的台灣軟實力!

Profile|艾淑婷

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主持學美美學計畫導入設計思考創新校園改造模式,2020獲得日本Good Design Best 100、金獎及全場大獎。此外,亦推動公共服務創新和地方及社會創新,如衛生所再設計、T22鶯歌產地復興計畫等。

文|郭慧

攝影|蔡耀徵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更多設計風格解析與精彩內容,皆在La Vie 2021/4月號《設計風格怎麼來?》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奈良美智《朦朧潮濕的一天》澎湖登場!展出手稿、陶器與攝影作品,線上預約方式一次看

奈良美智《朦朧潮濕的一天》澎湖登場!展出手稿、陶器與攝影作品,線上預約方式一次看

由文化總會、奈良美智基金會與澎湖縣政府共同舉辦的《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於澎湖開拓館登場,展覽期間為2024年3月29日至2024年9月1日,並採線上預約制,而此次不僅是奈良美智首次到離島策展,更規劃了為期5天的駐村計畫,體驗當地的歷史風貌及文化。

為台灣創作《朦朧潮濕的一天》

因捐贈口罩給日本,及當年311東日本大地震時對日本的關懷與協助,台灣牽起與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的緣分,奈良美智不僅特別為台灣創作畫作《朦朧潮濕的一天》,更展開了「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巡展計畫,讓這幅作品能被更多台灣民眾看到。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巡展計畫,繼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展出後,此次將由澎湖接棒,成為十年巡展計畫的離島首站。(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巡展計畫,繼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展出後,此次將由澎湖接棒,成為十年巡展計畫的離島首站。(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首次到離島策展

十年巡展計畫第一站,在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啟航,而第二站則選擇在澎湖舉辦,此次不僅是《朦朧潮濕的一天》首次前進離島,奈良美智更是特別選擇在自日本時期保存下來的歷史建築裡辦展,邀請民眾一起在日式建築裡欣賞展品,感受不同於過去的全新觀展體驗。

奈良美智特別挑選了日治時期保存下來的建築展出,希望能在有著90年歷史的澎湖開拓館內,讓展品與建築展開對話。(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特別挑選了日治時期保存下來的建築展出,希望能在有著90年歷史的澎湖開拓館內,讓展品與建築展開對話。(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

為了此次展覽,奈良美智3月24日就抵達澎湖,除了事前構思帶來的展品,也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他在這個傳統建築中,規劃了異於美術館白盒子般空間的展示方式,讓作品融入空間,希望帶給前來觀展的民眾不同於以往的體驗。他也提到,這次展場不像以往是在美術館,有固定的光線,澎湖開拓館比較像是住家,會隨著時間的改變呈現不一樣的感覺。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表示,日本雖然也有許多島,但他從未造訪過本島以外的小島,他第一次探訪的島嶼是台灣的蘭嶼,再來則是澎湖,蘭嶼有著濃厚原住民文化特色,而澎湖則有種延伸自台灣本島生活方式的感覺,但當他參觀到澎湖開拓館時,又感受到澎湖與日本的聯繫,並說道:「從歷史上來看我覺得很有意思,而且日本時代的建築物完善地保留下來且被活用讓我很感動。」

奈良美智3月24日就抵達澎湖,除了事前構思帶來的展品,也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3月24日就抵達澎湖,除了事前構思帶來的展品,也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首度在台展出陶器作品

這次展覽除了可欣賞到尺寸達220*195公分的巨幅畫作《朦朧潮濕的一天》,更是奈良美智第一次在台灣展出《思考者》(Thinker)、《和平的夜》(Peaceful Night)、《激昂世代》(Fired Up Generation)及《在風中哭泣》(Crying in the Wind)等陶器作品,還有2015年在台灣旅行的攝影作品,同時也能欣賞庫頁島攝影作品的幻燈片展示等。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比起前一站高雄展,增加了許多作品,像是庫頁島的攝影作品、陶器作品及疫情期間在台南旅館隔離時繪製的手稿。(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比起前一站高雄展,增加了許多作品,像是庫頁島的攝影作品、陶器作品及疫情期間在台南旅館隔離時繪製的手稿。(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陶器作品《月球時代⋯》(Moonage…)(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陶器作品《月球時代⋯》(Moonage…)(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同步展售熱門周邊商品

除此之外,場館內的「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也將同步展售奈良美智周邊商品,讓民眾可於觀展後就近選購喜歡的商品,這次除了帶來托特包、存錢筒、拼圖及玻璃杯等展覽熱門周邊商品外,更有許多新進品項,而時鐘 Y.N. Clock、插畫托盤、iphone 14 Pro Max 手機殼及紋身貼紙更是第一次出現在實體店面,商品豐富且多樣,希望與澎湖在地居民及前來觀展民眾分享奈良美智的創作。

民眾逛完展後,可就近至「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購買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民眾逛完展後,可就近至「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購買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場館內的「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也將同步展售奈良美智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場館內的「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也將同步展售奈良美智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採線上預約制

需留意的是,由於「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此次在有著90年歷史的和洋混合式建築澎湖開拓館(澎湖縣馬公市治平路30號)舉辦,因考量建築容留人數及觀展體驗,採線上預約制,並於每月一日開放隔月預約。

預約方式
1. 開館日開放五個場次線上預約,開放時間為9:00、10:00、11:00、14:00、15:00。參觀日線上預約截止時間於前2日停止受理(例:4月1日參觀日,於3月29日停止受理線上預約)。
2. 團體預約為開館日16:00場次,開放10人(含)以上團體於1週前電洽聯絡人提出申請。
3. 參訪採線上預約,1人可預約4位,於每月1日開放次月之預約。每場次參訪時間為40分鐘並開放40人入場(3歲以上幼兒需計入參訪人數內)。
4. 線上預約申請完畢經審核通過後,參觀需出具報名郵件「審核通過信函」,參觀者請自行確認,並憑藉通知信於參觀時配合出示。
5. 為維護參觀者之參觀品質及權益,預約者於預約系統上完成預約後無法前來,且未主動事先通知取消者或於預約系統上大量預約後,再取消超過兩個以上預約時段,本館將取消其預約資格。
6. 預約參訪應提早10分鐘至本館服務台報到,現場保留10分鐘,逾時逕予取消預約,由現場候補參觀者依序遞補(請至服務台填寫候補單)。若因故取消,須於參觀日3日前電話通知,否則2個月內不得提出申請。

完整預約辦法請點此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記者會後,文化總會會長蔡英文總統與奈良美智一同前往澎湖開拓館參觀展覽。(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記者會後,文化總會會長蔡英文總統與奈良美智一同前往澎湖開拓館參觀展覽。(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
展期:2024年3月29日〜2024年9月01日
時間:週三至週日 9:00-12:00、14:00-17:00(每週一、二、國定例假日休館)
備註:4月4日至4月5日清明假期特別開館,6月10日端午節休館,免費入館
地點:澎湖開拓館(澎湖縣馬公市治平路30號)

資料提供|文化總會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步入山城尋光做夢!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開展:乘著藝術窺探未知,探索生死、靈魂、地獄等議題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每個人潛意識的體現,存於現實和超現實之間,魔幻也赤裸寫實;也是許多民間信仰、身心靈療儀式中,通往過去、窺探未來的通道。

啟發於夢的無盡想像,《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帶人們在蜿蜒的山城裡,迎著光、走進夢,以10組藝術家之作為中介,一同在本我、非人與另類時空的溝通之間,探索未知、窺視未來,爬梳生死、地獄、靈魂等命題。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開幕市集。(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為何以「夢」為題?

經歷疫情的衝擊,站在科技奇點的臨界,人類面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不安和恐懼,於是許多人寄託於科學解釋外的儀式,如宗教、占卜、身心靈療等,期待能窺探未來事件和未知世界,藉以尋得心靈慰藉。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不只新人類,早在千年以前的人類祖先,就已透過非科學方式尋求理解世界的方法,如中國殷商時代巫師占卜、南美洲馬雅文明祭司的預言等;人們懷抱著對未知的恐懼、崇拜與好奇,費盡心思想獲得訊息或啟示。這種科學難以闡述的溝通過程,正如人類在夢境中,總會獲得細微、而不易被察覺的訊息。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你是否曾做過預知夢?活著活著,忽然覺得眼前畫面有種既視感,想了想,才發現是在夢裡出現過。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每個人都曾體驗、擁有的平行時空,也是人類潛意識的引路人,乘載無法估量的思緒;偶爾還是泛靈與民間信仰中窺視過去與未來的通道。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暫在此地的紅黃綠〉。(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夜夢》作品帶看:探問地獄、生死、未知,講述寶藏巖故事

我們將在十字藝廊與陳瀅如的作品相遇,藉由影像,從宇宙視角感知生死,探討靈性實踐。接著遇見在半樓廣場搖曳生姿的藍蓮花〈從風中來〉,這是張乃仁闡述靈魂流動與匯集的花園。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從風中來〉。(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山城53展間成為與外星人、與人類「未知」對話的空間,詹宏祿透過互動元件〈與內在外星人的對話〉尋訪人類心靈,探究恐懼、期待和偏見的投射。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與內在外星人的對話〉。(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在轉角二號,〈如樹之生,默思禪行〉黃晞竭與寶藏巖歷史聚落中古樹的合作,樹木如何看待人類短暫虛幻的生命?透過裝置與表演開展生物間的共生道路。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黃晞竭〈如樹之生,默思禪行〉。(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黃晞竭〈如樹之生,默思禪行〉。(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展在防空洞遺跡的〈地獄空+地獄籤詩+地獄現〉,是姚瑞中、海闊拉帝、李可共創之作,以「地獄可能空滅嗎?」、「若能證空性何處現地獄?」等提問,藉互動裝置及影像,呈現信仰場景與反思。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姚瑞中 X 海闊拉帝 X 李可〈地獄空+地獄籤詩+地獄現〉。(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寶藏巖防空洞入口。(攝影:izzie pang)

夢幻、溫柔的虛擬自然場域在邊境52展間發生,吳克軍的作品〈禪〉用自然的繁榮與未來的美好希望,溫柔包覆城市中迷失的靈魂。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吳克軍〈禪〉。(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鈴木英倫子〈寶藏故事〉則在邊境54展間,以複合媒材搭配光影,細細述說寶藏巖的故事。鄰近公館商圈的寶藏巖,可以說是「台灣最出名的違建」。早在日治時期,就有違建民居在此出現;1960年代兩岸情勢緩和後,違建數量更是迅速增長,它們多半是駐軍、榮民老兵與家屬為尋求生活住所,就地取鵝卵石、荒廢碉堡的舊磚塊建成,依山而建的大量違章建築幾十年下來共築獨特的山城景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鈴木英倫子〈寶藏故事〉。(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寶藏巖村內零星處,安筆行策、林政佑的合作讓現實與夢境交織。〈碎空夢廊〉透過燈光引導,開啟蜿蜒巷弄中如夢境般的奇異開端;〈捕夢與掙脫〉則以「捕夢網」概念於綠野地呈現生命的循環,象徵寶藏巖複雜空間中的受困與穿梭;〈暫在此地的紅黃綠〉展現生猛、有機、具生命力的寶藏巖聚落,麻雀作為過去鄉愁、未來嚮往,甚至是白日夢的寄託,暫時停留於巷弄中。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安筆行策、林政佑〈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安筆行策、林政佑〈捕夢與掙脫〉。(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最後,〈裂縫,斷面記憶〉不只是差事劇團的演出主題,同時也是一件燈光設計概念,其於歷史斷面探究散落各處的日光、在光影的縫隙中重拾返家的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裂縫,斷面記憶〉。(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依山的封閉劇場

寶藏巖紀錄了大時代下社會弱勢族群於都市邊緣自力造屋、自尋謀生之路的過程,乘載了值得被銘記的一段台灣歷史。這樣一個命運多舛、經時光淘洗的聚落,在台北市顯得不太真實,猶如一座依傍山丘的封閉「劇場」,千階萬轉間埋藏著等待開採的故事。而《寶藏巖光節》正是每年都會在這座「劇場」上演的年度大戲,今年就讓我們一起做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寶藏巖一景。(攝影:izzie pang)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展覽期間|2024.03.25-05.05(週一休園)

開放時間|11:00-22:00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參展藝術家

陳瀅如|張乃仁|詹宏祿|Salty黃晞竭|姚瑞中 X 海闊拉帝 X 李可|吳克軍|suzueri鈴木英倫子|差事劇團|洪國城 & 蔡依樺 ft. 非常深藍藝術工作室 + 明立工程 + 好進燈光音響|安筆行策 ft. 2022北美獎得主林政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