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打開台北11月27日登場!87個雙北空間免費開放

2021打開台北空間名單

2021「打開台北│Open House Taipei」將於11月27日至11月28日再度登場,而今年打開台北主題為「再台北Re Taipei」,新北市也加入打開行列,將免費開放國家兩廳院、台北晶華酒店、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雙北地區87個特色建築場域,2021年更有59個新加入空間 。而今年活動採登記抽籤制,11月5日起開放線上報名登記、12日公布抽籤結果,歡迎大家一起探索雙北。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夜景)
國際建築盛事「打開台北│Open House Taipei」將於11月27日至11月28日再度登場。

08. 北流產業區
新開幕的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也成為今年的亮點之一

 2021「打開台北│Open House Taipei」如何預約?

≣線上預約≣

今年採抽籤方式,11/5 當天將於官網臉書粉專 同步公開報名連結。

11/5   延至15:00 開放報名,11/11   23:59 截止。

11/12 12:00 公布抽籤結果

11/13 發出電子票券。

一人可同時報名多個空間;而一個人可報 1~4 位名額,2 人親友、3~4 人家庭皆可同行,詳細說明將於報名連結公布

-

≣現場排隊≣

依據 10/28 最新疫情規範,11/2-11/15 取消集會活動人數上限、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總量管制;各空間將逐步開放現場排隊名額,請關注粉專最新空間開放資訊。

2021打開台北,新加入59個空間,10個推薦必訪空間:

1. 台北小巨蛋

2.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 北流《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12大展區帶你探索臺灣流行樂時代風景

3. 台北101辦公大樓Sky Park

>> 台北101「SKY PARK」新型態商辦!回應上班族對後疫情時代辦公空間的期望

4.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白色大鐵球」亮相士林!OMA建築團隊打造台北城中的魔術方塊藝術聚落

5. 新北市政府

6.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搜救犬隊

7. 國家兩廳院-音樂聽(2020打開戲劇院)

8. 恆隆行概念店zonezone/臺北市青年支持未來都會再生協會《舞動大台北的未來》3D展演

>> 恆隆行「zonezone」概念店新裝登場!開幕展覽以24件選品帶你深度感受生活

9. REHOW 如禾永續-bar REHOW

10.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

小巨蛋-夜景01
首次加入打開台北的台北小巨蛋,可以走進後台一探究竟

S__32440452
新北市政府2021首次加入打開台北行列

IMG_20200806_190024
新北市搜救犬隊也加入打開台北的場館行列

DSC06440 的副本
REHOW如禾永續,2021年首次加入打開台北

2021老屋新生得獎名單,也打開其中5個空間:

>> 2021台北老屋新生得獎名單!被善待的老屋成為城市的新風景

1. N24臺北方舟

2. 一碼IMMA-人與物的再生基地

3. 不只是圖書館

4. 玖樓璞園

5. CEO1950總裁藝文空間

外圍-2
獲得2021老屋新生社區空間獎的N24臺北方舟也在打開台北名單中

2021打開台北11月27日至28日再登場

創始於英國倫敦的「Open House」活動,每年會選在秋天某個週末,限時打開城市中平常不對外開放的公共與私人空間,進而開啟大家對話交流的可能,至今已串連紐約、巴塞隆納、雅典、大阪等城市舉辦,為全球性的建築盛事。而去年,台北成為亞洲第3個參展城市,2020打開台北活動更創下近3萬人參與的紀錄,如今將在11月底二度登場的打開台北,勢必又成為焦點。

2020台北70+個建築空間免費開放!「打開台北」走進兩廳院後台、閣樓酒吧、大稻埕設計工作室

2021打開台北國家音樂廳-觀眾席-2
2021打開台北除將免費開放國家兩廳院、台北晶華酒店等空間,今年也加入北流、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等特色場域。

97363818_550911822283550_866389057876262912_n
社會新創實驗中心雖然2020已經出現在打開名單,但能走進唐鳳辦公室還是很誘人 

以「展開圖」做為主視覺設計呈現

而今年打開台北主題為「再台北Re Taipei」,將從生活再生、經歷再現、建造再造等視角切入,探討各行各業在日常運行中所建構出的台北樣貌;主視覺設計上,以展開圖做為呈現,除讓人直覺想到「將台北打開」,也藉由展開圖的幾何樣貌和組合特性,傳遞出打開、變動、多元等概念,既呼應今年的主題,也象徵民眾能以多元面向探索台北。

【圖4-2】「打開台北 Re Taipei 日常再現集資計畫」已於11月 1 日正式於嘖嘖上線(打開台北 X BEMO 城市系列_10 入精品咖啡禮盒)
「打開台北 Re Taipei 日常再現集資計畫」已於11月 1 日正式於嘖嘖上線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流加入2021打開台北名單

2021打開台北預計開放的空間,除有去年大受歡迎的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萬大-中和-樹林線)、國家兩廳院、台北晶華酒店總統套房等,更有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唐鳳辦公室、草山水道系統 | 陽明湧泉、N24台北方舟、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特色建築場域加入,讓民眾在48小時中,享受不一樣的空間體驗。

2021打開台北台北流行音樂中心-1
2021打開台北也將有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加入。 

5610
捷運萬大線植物園站暨潛盾隧道工程

5630
捷運萬大線植物園站暨潛盾隧道工程



以5大「標點符號」分類打開台北名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打開台北主題也運用5大「標點符號」為分類巧思,邀大眾以不同視野一起打開台北。

台北—富有歷史性的街區空間:如大稻埕、台北城門、艋舺等

台北—具有神秘、故事性的街區空間:如社子島、南機場、寶藏巖等

台北—由職人活出精神的空間:如何理互動設計、國家兩廳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等

台北—由生活系統交織而成的空間:如觀音山蓄水池、草山水道系統|陽明湧泉、捷運系統等

台北—永續、再生的空間:如bar REHOW、N24臺北方舟、玩味沙龍等。

2021打開台北玩味沙龍-1
台北玩味沙龍

_J1_0334-HDR
明倫社會住宅

2021 Open House Taipei|打開台北 空間名單

(藍字為2021年新加入,共59個)

1. archicake 築點設計

2. CEO1950 總裁藝文空間(老屋新生網路人氣獎)

3. FENKO 鳳嬌催化室

4. FUGE GROUP「拾光縮影」新型態住宅概念體驗空間

5. IMO建築暨設計事務所

6. JCA 生活實驗室

7. MUVIE CINEMAS

8. N24 臺北方舟(老屋新生-社區空間獎)

9. Olympus 大稻埕旗艦店

10. REHOW 如禾永續-bar REHOW

11. SED-IA Architecture 形意生態建築 元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12. Staff Only Club

13. TABOO 禁忌

14. TDRI 創意空間(台灣設計研究院)

15. Uspace

16. 一碼IMMA-人與物的再生基地(老屋新生-社區空間首獎)

17. 八里垃圾焚化廠

18. 十禾建築事務所

19. 上樓左轉

20. 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21. 大同區明倫社會住宅

22. 山屋口口

23. 不只是圖書館 Not Just Library(老屋新生非住宅獎)

24. 文房・文化閱讀空間

25. 北投中心新村

26. 台北101辦公大樓 SKY PARK

27. 台北小巨蛋

28.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松山文創園區 | iF 設計沙龍

29.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松山文創園區 | 台灣設計聯盟

30.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松山文創園區 | 多功能展演廳

31.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松山文創園區 | 松菸創作者工廠

32.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松山文創園區 | 美國創新中心

33.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松山文創園區 | 黃翊工作室+

34.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松山文創園區 | 遇場 P_L_A_C_E

35.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松山文創園區 | 營運中心

36.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 閣樓青年會所

37.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38. 台北晶華酒店

39. 台北當代藝術館

40. 永生旅店

41. 共生溫室

42. 曲墨建築 & 森林木人

43. 自來水博物館 | 觀音山蓄水池

44. 何理互動設計

45. 李臨秋故居

46. 玖樓璞園(2021老屋新生住宅獎)

47. 辛普森室內裝修設計

48. 周世雄藝術空間X理髮廳美術館

49. 岸汐職人聚落

50. 忠泰美術館

51. 玩味沙龍

52. 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唐鳳辦公室

53. 金普頓大安酒店 / The Tavernist 餐廳(獲得2021台灣光環境獎)

54. 信星青年旅館

55. 柏成設計

56. 草山水道系統|陽明湧泉

57. 草字頭工作室

58. 財團法人新北市文化基金會

59. 國家兩廳院-音樂廳(2020打開戲劇院)

60. 張樞建築師事務所

61. 捷運萬大線植物園站暨潛盾隧道工程

62.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

63. 景雅琦建築師事務所

64. 棲仙陳設選物所

65. 雲門劇場

66. 廈川玖肆

67. 新北市政府(2021新北市首次加入打開台北)

68.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搜救犬隊(2021新加入)

69. 新店行政園區頂樓觀景台(2021新加入)

70. 新富町文化市場 製冰室

71. 誠品行旅

72. 達達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73. 臺北文創

74. 臺北市立動物園

75. 臺北市青年支持未來都會再生協會《舞動大台北的未來》3D展演|恆隆行概念店 zonezone(2021新加入)

76.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北投垃圾焚化廠

77.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2021新加入)

78. 臺北記憶倉庫

79. 臺華窯

80.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81. 豪華朗機工

82. 銀髮服務新創活力中心

83. 樂活共生實驗基地

84. 質物霽畫

85.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86. 寶于藝術中心

87. 蘭州斯文里公辦專案工作站 

2021打開台北 | Open House Taipei

活動日期:11月27日至11月28日,免費參觀

官方網站:www.opentaipei.org

Instagram:@openhousetaipei

Facebook:搜尋「Open House Taipei打開台北

文字|Adela Cheng    

圖片提供|打開台北

延伸閱讀

RECOMMEND

MAD新作「鹿特丹FENIX博物館」!碼頭倉庫中長出的未來旋風觀景台

MAD新作「鹿特丹FENIX博物館」!碼頭倉庫中長出的未來旋風觀景台

位於荷蘭鹿特丹港口的「FENIX博物館」將於2025年開幕,前身為全球最大的倉庫之一,更是19、20世紀百萬移民出入鹿特丹的碼頭。受全球移民故事啟發,中國「MAD建築事務所」改造這個地標性建築,透過尋找未來與過去之間的交流,將建築的故事延續下去。

這座佔地16,000平方公尺的建築始建於1923年,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從19世紀末開始,300多萬移民從鹿特丹的碼頭登船,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等地,人們的離開和到來造就了今天的鹿特丹,成為一座擁有170多種民族的城市。FENIX博物館所在的倉庫是鹿特丹這段獨特歷史的核心,這座巨大的倉庫長360多公尺,由鋼筋混凝土製成,是裝卸船隻的地方,其貨物被運至南非、加拿大、墨西哥和海灣國家。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在二次大戰期間,幾乎整個鹿特丹的建築都被摧毀,也因而造就這座城市如今充滿實驗性、創新思維的建築風景。FENIX博物館所在的倉庫,正由MAD建築事務所主導進行大規模的修復工作,確保鹿特丹港口建築的典範能夠被留存。FENIX博物館館長安妮·克萊默斯(Anne Kremers)表示:「FENIX的故事就是鹿特丹的故事,也是世界的故事⋯⋯FENIX博物館將引發人們對世界產生新的好奇心。」FENIX博物館旨在幫助鹿特丹重新定義21世紀、發展新型藝術和文化機構、培養新的創意人才,反映這座城市的多樣性、精神和歷史。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從屋頂升起的巨大銀色旋風

在FENIX博物館的屋頂中央,MAD團隊打造了一個金屬的旋風(Tornado)形裝置。雖是金屬外觀,旋風的內部其實是由木頭打造。它擁有接近自然的動態結構,令人聯想到盤旋的空氣,從底層攀爬而上,由屋頂升起延伸至天空,像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符號,象徵著全球移民所經歷的旅程。MAD建築事務所創辦人馬岩松說明:「當MAD建築事務所受邀參與FENIX博物館的計畫時,我們深知它必須與現有建築、周邊環境、移民故事、過去記憶進行對話。『旋風』關於未來,但它植根於過去。」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並將默茲河和荷美郵輪總部改建的紐約酒店(Hotel New York)盡收眼底。

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以當代藝術視角建構展覽內容

FENIX博物館建築內部有兩層寬敞的展廳空間,未來將舉辦一系列藝術、建築、攝影和歷史的展出,探索人類遷徙的永恆故事,以及不斷變化的世界。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其中包括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的《祖先(Ancestors)》,以及法蘭西斯·艾利斯(Francis Alÿs)、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萊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金守子(Kimsooja)、希爾帕·古普塔(Shilpa Gupta)、傑里米·戴勒(Jeremy Deller)和傅丹(Danh Võ)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除此之外,FENIX博物館還與世界各地的新銳藝術家合作,展出一系列以移民故事為主題的創作,包括巴黎藝術家貝亞·吉勒·加查(Beya Gille Gacha)、鹿特丹藝術家埃弗拉特·澤哈維(Efrat Zehavi)、韓國藝術家蔡恩麗(Chae Eun Rhee)、藝術家拉奎爾·範哈弗(Raquel Van Haver)、美國藝術家雨果·麥克勞德(Hugo McCloud)。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策展空間「Plein」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空間,其中佔地2,275平方公尺的「Plein」,代表著一種全新的博物館策展方式。這個寬敞、 靈活的展演空間將由鹿特丹在地的不同團體策劃豐富活動,每一天、 每一小時都將截然不同,呈現多樣面貌。例如,在中國農曆新年時,便將紀念1900年在FENIX街區創建的歐洲第一個唐人街,慶祝中國的飲食和文化。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展覽空間(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展覽空間(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巨型展出裝置《迷宮》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形成迷宮般的沉浸式空間,參觀者可以在其中穿梭,發掘行李箱主人的故事。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紀實攝影展《移民家庭》

受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最知名的攝影展之一《人類大家庭(Family of Man)》啓發,《移民家庭(Family of Migrants)》由數百張紀實攝影和肖像組成,探討人類流動、家庭之愛、旅途危險和告別等主題,涵蓋了60多個國家的200多位攝影師的經典攝影,如多蘿西婭·蘭格(Dorothea Lange)、劉易斯·海因(Lewis Hine)、王福春(Wang Fuchun)、阿拉·古勒(Ara Güler)和薩姆·普雷塞爾(Sam Presser)等。

資料提供|FENIX博物館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山形市共融遊戲場!靈感來自山脈、具有優雅起伏屋頂的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

日本第一座共融遊戲場!山形市靈感來自山脈、具有優雅起伏屋頂的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

近年提供兒童玩樂的共融遊戲場(inclusive playground)掀起不少話題,特別是設計上提供多元設計,讓不同年齡、能力及需求的孩子,能在遊戲場中發展體能、社交和認知,容納更多兒童前來。而2022年在日本山形市開幕的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以下簡稱Copal),為日本第一座通用兒童遊樂設施,在不限殘疾、種族、語言和家庭背景等條件下,使孩童能安心在此學習和玩樂。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兒童遊樂場Copal的興建,源於所在的山形市冬天漫長、降雪量很大,所以室內的遊樂場所便成為當地孩童重要的活動場地。這座遊樂場的原址為稻田,由建築事務所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負責設計。負責此設計的建築師Onishi Maki觀察到,肢障的孩童往往因為公園沒有適合玩樂的遊樂設施,於是從未進入公園,像是公園設施有很多階梯,孩童必須爬很多階梯才能到設施上層遊玩,或者是在使用遊具時會被催促趕快前進,這些都讓身心障礙相關兒童在玩樂上造成不便。於是在設計這座遊樂場時,Onishi Maki便決定要結合共融和開放的特色打造一座充滿多元性的遊樂場域。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建築師的設計靈感來自當地的藏王山,在建築外觀上以優雅起伏的屋頂,創造動態、開放的姿態,並與遠方的藏王山脈相互呼應,白色的外觀也猶如遠方山脈上漂浮的雲朵。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量體主要為鋼構,部分屋頂則採用木構與山脈意象創造連結。室內部分則運用大量木材質,提供前來的人們溫潤自然的氛圍。特別的是天花板的大片木材質,更提供與室外自然氣息連結的意象,跳脫室內遊樂場的傳統設計。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人們可以透過西邊的主要入口進入室內,遊樂場主要有兩個空間,一個為開放的遊樂場區域,一個是下沉式的體育館,兩者以平緩的斜坡連接。而下方則設置了辦公室、咖啡館和多功能空間。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室內設計的坡道主要為降低高低差的設計,不僅可以視為走道,也可以視為大型溜滑梯,除了降低使用障礙,也賦予空間更為開放、柔和的感覺。在小階梯、斜坡和蜿蜒的牆壁上,建築師也以巧妙設計讓孩童自由玩樂,例如扶手上設計的木球,就是讓各種需求的孩童可以沿著欄杆移動和玩耍。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在遊具的設計上,建築師觀察到孩童即使沒有遊具,空間內的各種環境、物件也會激發他們玩樂的創意,於是在遊樂場Copal內的遊具設計,便以創造自由嘗試、探索的空間提供孩童玩樂的場所。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在安全保護設計上,建築師也盡可能在樓梯、坡道上以強烈色彩、不同材質的設計,打造能和諧融入空間的安全設施,避免如傳統遊具周邊出現突兀的設計。如今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的開幕,讓空間在跳脫年齡、國籍、語言、殘疾或家庭背景的條件下,使更多孩童能進入空間玩耍,這樣的設計也為山形市帶來新穎的城市地標,創造更具包容性的城市設施。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資料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攝影|Kohei Shikama、Commissioned by the Nippon Foundation DIVERSITY IN THE ARTS、Nacasa & Partners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