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雜誌
ISSUES
選擇年份
-
2020 年 05 月號 第 193 期
共同生活的可能
《La Vie》全新一期以「共同生活的可能」為主軸,探討理想的空間關係指南。窩居在家、離開辦公室、或重新回到公眾場域,隨著疫情來襲,身處的建築與空間,所代表的意義,不再是單純的硬體或空間設施。當我們的日常生活不再日常,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與自己、與他人、以及與所處空間的關係。帶著這樣的心情,這次封面故事將一路穿越家屋來到廣場,我們想談的不僅有宅在家的生存美學,也想探問人們該如何患難與共地共同生活。
-
2020 年 04 月號 第 192 期
策展的門道
你喜歡看展嗎?什麼展覽最讓你印象深刻?截至目前,台灣的策展相關產業收益已成長6年,儼然成為休閒與流行的新指標。但在這個策展最好的時代,卻遇上了最壞的時代。
-
2020 年 03 月號 第 191 期
生活裡的植物學
每一株為日子帶來野趣味的綠蕨草樹,背後都有一座森林的故事…… 愛植物成癡者的家屋與店家、台灣最大植物產銷中心彰化田尾,讓你一窺近20年的植物發展脈絡,同場加映仙人掌、書店與多肉的神秘貿易。除了初階版的植物們,高階版玩家的收藏名單一次大公開,並帶你一訪世界最大植物方舟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與城市中的植物珍藏地點。而在紙本上、展覽中,植物的文化與藝術性同樣迷人;更有不少現代建築將植物化作結構的一環。讓我們重新看待這些綠朋友們,找到自己的生活植物學。
-
2020 年 02 月號 第 190 期
從風格到風土!吃懂餐飲新趨勢
從20世紀所興起的法國新料理運動、慢食運動,到21世紀的西班牙分子廚藝、新北歐料理等風潮遞嬗,今日許多人更常聽到的是「風土」、「在地化」、「台灣味」這些詞語,這股探究在地料理脈絡與風味特質的趨勢從何而來?是所謂本地意識抬頭,或是世界各地所興起的「在地顯學」趨勢?而當《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登陸台灣,「亞洲50最佳餐廳」(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聲量越益壯大,這些國際評鑑將如何影響我們的飲食文化?此外,新生代主廚勇於表達料理觀點,擁有國際視野與在地關注的他們,如何汲取土地與生活裡的靈感,向國人與世界展現屬於台灣的料理?
-
2020 年 01 月號 第 189 期
你好!2020
一整年的好玩事全部打包帶走! 迎向2020 這個看起來有點科幻感的年份數字,在這個有如理想視力的 2.0/2.0 的年度,我們準備了充滿未來想像的封面故事企畫,從近未來到大未來,讓你一次打包全部帶走。
-
2019 年 12 月號 第 188 期
時間裡,創作的人
La Vie 2019年12月號188期《時間裡,創作的人》,我們生活的每一刻都在與時間協作,只是這關係遠比我們想像得複雜許多。
-
2019 年 11 月號 第 187 期
2019台灣創意力100 站在自己的肩膀上
2019年,邁入第4屆的La Vie台灣創意力100,我們看到產業裡更豐富的想像力,從家鄉的價值和美好出發,肯定我們所擁有的文化及創意,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當自己的巨人!
-
2019 年 10 月號 第 186 期
城市單車之旅
騎單車的速度,是認識城市最好的速度! 世界各大城市的出租單車系統已相當成熟,從台灣到歐美各地,都能用簡便又經濟的方式使用公共出租單車,不少官方觀光網站還提供單車地圖和行程推薦。單車文化發展成熟的歐洲,相關建築和公共設施, 也晉升成重要景點。挑個想去的城市和路線,一起出發吧。
-
2019 年 09 月號 第 185 期
日常萬物論
我們的日常就是一部萬物交織成的史詩小說。 德國哲學家班雅明在《柏林童年》裡,大量描述曾與他一同親密生活的各式物件,透過那些低調靜默的日常之物,他勾勒出物件背後飽滿豐厚的意涵,如同〈櫃子〉一文,不僅充滿了他的童稚情懷和惜物情感,當他回憶起伸手入暗櫃探索的感覺時,物所代表的世界彷彿是充滿未知冒險的遼闊宇宙。 當我們在構思這次封面故事時,也有類似的心情。我們想藉著這次的封面故事,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將物與人之間的距離關係,如光譜般展開,物可以帶我們去到哪裡? 為了盡可能地傳遞這個「超展開」的概念,我們決定運用這本雜誌的「物」的特質,將過去習慣的閱讀方向稍稍改變一下。當這本雜誌送到你手上時,你應該可以用手感快速摸索到雜誌中間有個偏厚的拉頁設計,請別猶豫,就請由此作為本次封面故事的大門,進入這場日常萬物論的穿越之旅!
-
2019 年 08 月號 第 184 期
我們的音樂祭
當我們唱在一起,這個世界開始不同。 Fuji Rock、春天吶喊、簡單生活節、覺醒音樂祭、Woodstock 音樂祭50 周年、野台開唱、游牧森林音樂祭、蘇打綠阿福、夜貓組、告五人,給音樂祭的最熱血告白,超完整收錄!
-
2019 年 07 月號 第 183 期
野夏天
夏天,就該出門玩個暢快,試試溪降、風浪板衝浪、自由潛水等挑戰型戶外運動; 或來場山海野營、北台灣壯遊、日本爬山、極圈健行。再來一手在地啤酒配烤肉、夏日美照與超帥裝備,夏天就是要野起來!
-
2019 年 06 月號 第 182 期
麵包風味學,獻給日常的好滋味
油潤噴香的蔥花捲、軟綿甜蜜的紅豆麵包、酥脆柔韌的可頌、鬆軟彈牙的吐司……,無論台、日、歐式,作為點心或主食,麵包以各種風味形式,融入生活中的時時刻刻,而好好吃麵包,便是最有感的生活風格。 讓我們直擊台灣麵包美味浪潮、蒐羅全台究極麵包、走進職人工作室,拜訪有態度的麵包製作所。接著尋找心目中那款台味「麥方」,嚐過的跟未曾想過的風味組合,帶你從舌尖開始尋根。這時別忘了配上一杯香醇咖啡或馥郁好茶,讓飲與食攜手聯乘,餘韻更迷人。到了慵懶週末早晨,令人羨慕的烤麵包神器為麵包烙上迷人格網,再厚厚抹上一層酸甜果醬、濃滑抹醬,為美好生活華麗開場。早至晨光初灑、晚至夕陽西下,願你生活中的每個時刻,都縈繞著迷人麵包香,溫暖悠長,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