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返回文章

La Vie2015文創100:10大文創行銷平台 ─ 上下游新聞市集

La Vie2015文創100:10大文創行銷平台 ─ 上下游新聞市集

La Vie2015文創100:10大文創行銷平台 ─ 上下游新聞市集

La Vie2015文創100:10大文創行銷平台 ─ 上下游新聞市集

La Vie2015文創100:10大文創行銷平台 ─ 上下游新聞市集

La Vie2015文創100:10大文創行銷平台 ─ 上下游新聞市集

返回文章

返回文章

La Vie2015文創100:10大文創行銷平台 ─ 上下游新聞市集

+6
+6
+6
+6
+6
+6

上下游新聞市集成立四年以來耕耘於農業及環境議題,並推廣及扶持友善土地的台灣本土農產品,讓成分天然單純的食品能夠被更多人購買、關注。

 

2011年9月,五位分別來自媒體專業、農業耕作、生產製造、編輯採訪、網路科技、工藝創作等領域的汪文豪、莊惠宜、馮小非、蕭名宏、楊偉林,共同創辦上下游新聞市集,包括新聞平台及友善土地的農產品開發和通路兩大部分,企圖探索台灣農業的出路,重新建立與食物、土地和在地社區的連結。

 

目前上下游新聞部門團隊共有一名編輯、三名記者,製作關於農業、食物、環境教育、食農教育等日常新聞與專題報導,但是上下游堅持將新聞與產品分離,不接受所謂的業配新聞,即不接受由廣告主付費購買、指定配合報導的內容,也不以刊登商業廣告為主要運作收入來源,以便能客觀獨立進行採訪報導。而另一個上下游堅守的原則為:新聞部門與市集部門獨立運作、壁壘分明,市集部門主要為協助小農解決滯銷問題、提供消費者健康的在地食物而存在,而市集所得將會用來支持新聞部門運作

 

上下游長期蹲點食農及環境議題的原創報導,成功創造議題討論,並累積一群特定數量的分眾,也漸獲主流媒體關注,成為具有公信力的消息來源。上下游連年以《洗衣精濫用殺蟲劑系列調查報導》、《緬甸轉捩關鍵報告》、《揭開假米粉真相系列調查報導》、《埔里小農與瓶裝水工廠的戰爭》、《孩子的未來、碗中的現在─校園午餐調查報導》獲得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卓越新聞獎、消費者權益報導獎等重要新聞大獎。除了自聘記者外,上下游也設有「公民寫手」的機制,徵求任何關心農業與食安議題的公民記者申請帳號發表文章分享農業或食物議題,提供更多元的消息並散播資訊。為了增加資金來源維持收支平衡,上下游也邀請大眾每年出資300元成為「共同辦報人」,資金將用來支持新聞部門的運作。

 

上下游同時身兼銷售小農產品的網路市集平台,堅持選擇台灣在地、友善土地及關懷環境的農產品,生產能令人放心好好食用的生鮮或是加工產品。上下游選品來源一部分為員工主動尋找,或是小農自己主動推薦而來,另一部分則為自行開發符合上下游成立宗旨的各種產品,落實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發揮永續農業的銷售模式,例如為了解決產銷失衡問題,協助偏鄉小農進行產品開發與行銷的梅山部落「回家李」果乾及「玉米好棒棒」,都是上下游的人氣產品。2012及2014年上下游更分別榮獲學學獎「綠色設計產業組」影響力獎首獎及入選《shopping design採買誌》best100肯定。

 

via / 上下游新聞市集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