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賽道 為速度而生 完美詮釋Audi Sport品牌精神的全新超跑旗艦鉅作

源自賽道 為速度而生 完美詮釋Audi Sport品牌精神的全新超跑旗艦鉅作

回顧四環品牌橫亙一世紀的輝煌歷史,Audi以精湛卓越的賽車科技縱橫賽道,並以quattro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締造無數光榮紀錄,進而不斷地從賽事之中汲取寶貴經驗,將源自賽道的先進工程和科技完美運用於量產車型,於2006年淬鍊出旗下第一款源自賽道基因、採純手工打造的高性能超跑旗艦-Audi R8車系,成為四環品牌進軍頂級性能跑車市場的代表作,更將Audi提升至前所未有的車壇地位。2015年,在歷經10年的演化精進之後,第二代Audi R8車系在全球車迷的殷切期盼下隆重登場,並旋即獲德國專業汽車雜誌媒體Auto Bild Magazine頒發「Gold Steering Wheel Award金舵獎」、德國專業汽車媒體Auto Zeitung讀者票選獲得「Auto Trophy」殊榮、2016紐約車展「World Performance Car」、2016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等來自全球各界的肯定,如今台灣奧迪繼二月份發表四環品牌旗下速度最快、動力最大的豪華旗艦房車S8 plus之後,再度於今日在國內正式發表The new Audi R8車系,繼續譜寫Audi Sport傲人的性能篇章,憑藉著超過600hp最大動力和高達330km/h的極速表現,成為四環品牌建廠百餘年以來性能最強悍、同時也最接近工廠賽車的終極超跑旗艦!

 

純正賽道血統徹底釋放競速本格   淬鍊終極性能超跑中的高科技至尊

歷經近十年的淬鍊與持續精進,The new Audi R8 高性能雙門超跑,即將再次以傲視同級對手的前衛設計與進化科技雙重優勢,重新定義Super Car級距的新基準!Audi原廠工程研發團隊匯聚多年來征戰賽道的豐富經驗,以追求極致速度和性能演繹為出發點,將品牌旗下最先進的賽車科技,毫無保留地挹注到The new Audi R8車系,使其具備了源自賽道的純正血統,進而徹底釋放出與生俱來的競速本格!

 

為了形塑出The new Audi R8 的外觀樣貌,除了運用銳利線條刻劃出流暢且霸氣的車身輪廓,藉此展露出高度的視覺侵略性,以及強烈的競技風格;分置於車身前後兩端的LED頭 / 尾燈組,絕對是The new Audi R8最容易辨識的特徵,其頭燈組藉由極線LED識別燈和37顆LED建構出明亮的光源,賦予車輛絕佳的照明效果,至於尾燈組則是由118個LED所構成,並具備動態指示方向燈功能。The new Audi R8更可選配Audi旗下最先進的LED頭燈附雷射遠光燈及遠燈輔助系統,照明距離達600m以上,黑夜宛如白晝,以先進照明打造無所窒礙的速度旅程!

 

在其他外觀特徵部份,The new Audi R8 車系最顯眼的,莫過於車頭前方採用了融入家族特徵、寬扁的六角型Audi 單體式盾型水箱罩,搭配兩側附垂直式樣擾流鰭板的超大型的側氣壩,並內建蜂巢網格狀護罩,賦予The new Audi R8 的車頭造型飽滿的視覺張力。而在車尾部份同樣融合十足的賽車基因,後保險桿下方加入源自工廠賽車的大型後分流器,並且巧妙地與左右側黑色梯形排氣尾管加以整合,當車輛處於高速行駛狀態下,除了能讓前方氣流引導快速通過,搭配R8 V10車尾主動式電動升降後擾流板,及R8 V10 plus專屬亮面碳纖維固定式大型賽車尾翼,提供車輛在高速行駛時所需的強大下壓力;其他競技化風格強烈的車身特徵,舉凡嵌上「R8」字樣的鋁合金油箱蓋、亮面碳纖維車側飾板,以及車身左右側進氣口等,均共同賦予The new Audi R8 強烈的競速風格!

 

相較於前一代車型,The new Audi R8 的車身尺碼為4426 × 1940 × 1240mm,其車長略微縮短14mm、車身高度則是降低12mm,車寬大幅增加36mm,創造更低的重心和側向抓地力,循跡表現更加卓越。而源自賽道的競技化外觀,The new Audi R8承襲多年來在賽場上所積累的精湛造車技術,全車系由Audi quattro GmbH部門精心打造,總計超過50%的零組件直接移植自R8 LMS工廠賽車,精準定義「源自賽道  為速度而生」的宗旨;此外Audi獨步全球車壇的先進ASF輕量化車體結構技術,結合高剛性且具備質輕強韌的CFRP碳纖維材質,舉凡引擎蓋鈑件、中央鞍座、B柱等重要部件均以碳纖維材質打造,建構出媲美賽車競技規格的車身主體結構,The new Audi R8 的車體重量僅有202kg,車體剛性與抗扭曲性提升40%,全車重量更減少達15%,徹底實現輕量化的終極目標。

 

專屬Monoposto單體式座艙體現賽道血統  優異機能兼顧日常駕駛需求

Audi Virtual Cockpit全數位虛擬座艙科技打造無與倫比的高性能座駕

The new Audi R8 的駕駛座艙鋪陳和介面工程同樣源自其濃烈的賽道基因,採用以駕駛者導向為主的Monoposto單體式座艙,全車系導入Audi virtual cockpit全數位虛擬座艙,進一步營造出強烈科技意象和充斥競技感受的車室氛圍,完全符合高性能科技座駕的訴求;而在充分體現競速本格同時,The new Audi R8 座椅後方達226L的置物空間可輕鬆置入整套高爾夫球具,搭配車頭行李廂置物空間,完整兼顧了日常駕車所需的實用需求。

 

不僅如此,The new Audi R8 車系仿效征戰利曼沙場、戰功彪炳的R18 e-tron quattro利曼工廠賽車的駕控界面,更是座艙中控台總成的一大亮點,原廠工程師除了巧妙地將日照感應式恆溫空調面板與旋鈕加以整合,空調資訊更直接顯示於旋鈕中,實際操作時不僅判讀上更清楚,採用半懸浮式旋鈕外型更呼應工廠賽車的熱血基因。同樣源自R18 e-tron quattron的概念,原廠將車輛主要功能整合為衛星控鍵,直接設置至握感絕佳的平底式真皮賽車多功能方向盤上,R8 V10配備2只衛星控鍵的專屬平底式真皮賽車多功能方向盤,R8 V10 plus則增加可控制排氣管聲量及Performance駕駛模式按鍵旋鈕的高階平底式真皮賽車多功能方向盤,而其他包含醒目的紅色Start引擎啟動鈕、Audi drive select模式切換、換檔撥片、影音系統旋鈕、衛星導航、藍牙通訊系統等,標準競技化界面讓駕駛者只需在彈指之間即可操作所有功能。

 

The new Audi R8全車系列為標準配備的Audi virtual cockpit全數位虛擬座艙,整合解析度達1,440 x 540pixel的12.3吋顯示幕並附有專屬的Performance View畫面,可顯示超轉指示燈號、單圈計時、賽道圈數、橫向G值、油溫、胎溫胎壓偵測、馬力扭力輸出等完備的車輛資訊,讓駕駛者能夠隨時掌控車輛的行路狀況和各項操駕設定,專注駕馭!

 

內、外裝競技化配備全面高規格升級   專屬客製化選項打造獨一無二個性化超跑座駕

為了匹配The new Audi R8車系霸氣十足的競技化外觀,R8 V10標配了前245/35 R19、後295/35R 19寬幅跑胎,而頂級競技版R8 V10 plus則是進一步升級為前245/30R20、後305/30R20高性能跑胎。此外,R8  V10 plus標配內建4只衛星控制鍵的專屬高階平底式真皮賽車多功能方向盤 、Audi exclusive碳纖維車側後視鏡和碳纖維外觀套件含前氣壩和後保險桿分流板、四輪打孔陶瓷碳纖維碟盤、亮黑色左右雙出梯形排氣尾管,以及亮面碳纖維固定式尾翼等專屬競技化配備,不僅完整體現The new Audi R8源自賽道基因的產品訴求,更隨時保持蓄勢待發之姿,讓車主可隨興所至,直接開至賽道下場競速!

 

原廠並針對The new Audi R8全車系提供了多款專屬選配項目讓準車主們打造客製化R8,如多款19吋、20吋輕量化鋁合金輪圈,或可選擇多達六款材質和配色的兩段式車側飾板(全車系選配不需另外加價);而在車身塗裝方面,另外也特別新增四款專屬新車色和無數Audi exclusive客製化車色可供選擇。

 

其他座艙內部, R8 V10 plus標配賽車規格的專屬Audi exclusive桶型座椅。The new Audi R8全車系均標配霧面碳纖維飾板或選擇陽極塗裝亮黑飾板(全車系選配不需另外加價),總計原廠提供了多達28種飾板、皮革選擇,以及縫線顏色之個性化的內裝鋪陳組合,為車主精準打造出百分之百個人專屬的高性能座駕。The new Audi R8 標配功能強大的MMI中文化多媒體操控介面,除了整合MMI touch觸控手寫板和原廠中文導航系統之外,舉凡恆温空調、車室燈光調整、藍牙通訊系統、音響系統、車輛設定等都可透過排檔座後方大型旋鈕加以設定,而辨識度極高的手寫板也讓操作搜尋更為簡便。原廠亦提供Bang & Olufsen音響系統坐擁頂級聽覺饗宴,這套擁有13具揚聲器及16頻等化器的系統,藉由揚聲器位置的精心設計,讓乘員沉浸在高達550瓦超強功率,Bang & Olufsen揚聲器外蓋都輔以鋁合金裝飾及LED氣氛照明,呼應The new Audi R8標榜的輕量化與高科技的奢華設計概念。

 

源自賽道  為競技而生的終極速度機器

5.2升V10自然進氣賽車級動力心臟再寫無可取代的傳奇經典

身為四環品牌最新世代的終極性能超跑旗艦,The new Audi R8 車系所搭載的5.2升V10自然進氣引擎,正是源自賽道基因的核心所在,這具排氣量5204c.c.的FSI缸內直噴V10自然進氣引擎採用90°夾角設計,以中置引擎配置,偏重競技化的高轉速特性,突顯自然進氣引擎在動力延續性的優勢;除了首度導入Dual injection雙噴射系統外,引擎本體採用全鋁合金精心打造而成,並大量使用源自R8 LMS工廠賽車規格等級的輕量化精密組件,不僅賦予The new Audi R8車系更低的引擎重心,車身前後配重比例更達到絕佳的完美平衡。

 

The new Audi R8車系的動力效能較前一代車型更為優異, R8 V10可輸出540hp/7800rpm最大馬力,以及55.1kgm / 6500rpm的最大峰值扭力,容積效率高達103.8hp / L; R8 V10 plus更可於8250rpm的高轉速域一舉爆發610hp最大馬力,並且於6500rpm時迸發出57.1kgm最大扭力輸出,馬力重量比不但僅有2.67kg/hp,每公升排氣量的輸出效率更高達117.3hp的境界!

 

The new Audi R8車系精良的變速系統亦同步升級進化,配置全新設計的S tronic七速自手排變速系統,為強化R8 V10 plus的競技本色,並在高速具備更高的延伸性,齒比分佈較R8 V10的分佈更廣;而全新quattro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差速器由前一代R8所搭載黏性耦合差速器,改為全新前電子液壓/後機械式多片式離合器,以更敏捷的反應和細膩的動力分佈,創造更出色的高性能本色,R8 V10從靜止加速到100km/h僅需3.5秒可完成,極速達到320km/h,而R8 V10 plus其0-100km/h加速縮短至3.2秒,亦只需耗時9.9秒即可完成0-200km/h加速衝刺,極速更是一舉達到330km/h大關!全車系同步配備了CoD(Cylinder On Demand)主動式汽缸管理系統,除了在低速行駛或巡航時自動關閉5個汽缸的噴射與點火作業,並藉由控制精密的供油量來提升油耗表現,因此,The new Audi R8在油耗與廢氣排放數值均較上一代車款更形出色。

 

四環品牌以先進賽車科技精雕細琢   匯聚賽道極限奧義的嶄新體驗

The new Audi R8車系之所以能夠盡情釋放競技靈魂,除了歸功於強悍無比的性能演繹,卓越的底盤調校同樣功不可沒!The new Audi R8車系的底盤懸吊結構,採用源自賽車的前、後雙A臂設計,讓懸吊系統與具備強韌剛性的AFS輕量化車體緊密連結,除了減少過彎側傾角度,更有助於提升高速行駛時的行路操控性。而Audi獨步車壇的操控利器quattro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可在最短時間內將動力自由分配至前、後軸,大幅提升車輛的整體駕控表現;此外純機械結構設計的後輪差速器,有效改善行進間的牽引力和動態操控表現,利用電腦的精密偵測可在極短時間內,針對前後輪扭力輸出迅速進行調整,讓車輛得以在極限操駕的狀態下,依舊保有絕佳的循跡穩定性。

 

另一項先進的科技化操控利器,則是The new車系可透過Audi drive select可程式車身動態系統,針對quattro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油門與變速箱反應、轉向系統、Audi Magnetic Ride主動式電磁感應系統、引擎聲浪等行車設定進行調整;其中R8 V10 plus在既有的Comfort、Auto、Dynamic、Individual設定之外,額外獨立設置提供Dry / Wet / Snow三種路況模式的Performance mode(R8 V10則列為選配),此一模式設定堪稱首次能夠讓駕駛者透過Audi drive select可程式車身動態系統,自行選擇或調整quattro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四輪的動力分配,依據不同路況提供最優化的抓地力與循跡表現,以及多樣且豐富的操控樂趣。

 

因應強悍無比的卓絕性能,The new Audi R8車系的煞車系統當然也比照賽車等級同步採用高規格配備,對此原廠為R8 V10配置前八活塞、後四活塞的煞車卡鉗,搭配前365mm / 後356mm打孔浪花煞車碟盤,其精良設計具備極佳的散熱效果,使煞車系統在激烈操駕下仍保有高水準的制動效果。至於R8 V10 plus則是升級為與R18 e-tron quattro工廠賽車相同等級之部品,除了採用前六活塞、後四活塞亮黑色煞車卡鉗附Audi ceramic字樣,更配備四輪打孔陶瓷碳纖維碟盤,碟盤尺寸亦升級至前380mm / 後356mm。除了輕量化高剛性車體結構外,其他關鍵的主被動安全輔助配備,如ABS防鎖定煞車系統、EBD電子煞車力分配系統、ASR循跡防滑統、ESC行車動態穩定系統、胎壓監測警示系統、雙前座SRS氣囊、雙前座SRS側氣囊、先進駐車輔助系統、倒車攝影機等,都列入The new Audi R8 車系的標配清單中,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護機制。

 

台灣奧迪宣布正式導入The new Audi R8  V10 / R8  V10 plus

高性能終極超跑雙雄極速降臨

面對近年來發展火熱的國內超跑市場,四環品牌以賽車本質為基礎所開發的The new Audi R8車系,堪稱是台灣奧迪在2016年最耀眼的年度重量級新車!淬鍊自R8 LMS與R18 e-tron quattro之極致賽車科技,所精心打造的終極超跑旗艦,不僅完美詮釋Audi Sport品牌精神的奧義,更是「進化科技  定義未來」的具體實現,將引領四環品牌邁向另一個傲人的科技新紀元。

 

台灣奧迪於今日正式發表全新Audi R8  V10 / R8 V10  plus高性能終極超跑雙雄,誠摯敬邀國內眾多熱血十足的超跑玩家,前來近距離親身體驗這部融合Audi前衛創新進化科技於一身的新世代高性能超跑鉅作,感受那令人情緒沸騰的迷人風采!

 

 

via/Audi

《華康浪狗狗體 2.0》開放免費下載!華康字型再度攜手三牲工作室,將浪浪身影化為注音符號筆畫

《華康浪狗狗體 2.0》開放免費下載!華康字型再度攜手三牲工作室,將浪浪身影化為注音符號筆畫

華康字型2025年再度與三牲工作室合作,以設計為浪浪發聲,推出全新升級版本《華康浪狗狗體 2.0》,即日起於華康官網開放免費下載。另外,此次也與「全家」FamiPort 雲端列印合作,推出「三牲工作室」主題專區,讓浪浪獲得更多被看見的機會與希望,其收益也將由華康字型、三牲工作室全數捐贈予流浪動物相關公益團體。

《華康浪狗狗體 2.0》誕生

自2021年首度推出以來,《華康浪狗狗體》受到熱烈迴響。當時華康與三牲工作室共同發起「浪狗狗回家字型」企畫,靈感來自三牲長期為中途之家浪浪拍攝肖像的行動,期望打破社會對流浪動物的刻板印象。再進化推出 2.0 版本,華康希望讓「字體」不只是溝通的媒介,更成為一種能被感知的語言——透過筆畫的彎曲、姿態的延展與字形的節奏,感受狗狗的神情與等待。

華康字型2025年再度與三牲工作室合作,以設計為浪浪發聲,推出全新升級版本《華康浪狗狗體 2.0》。(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華康字型2025年再度與三牲工作室合作,以設計為浪浪發聲,推出全新升級版本《華康浪狗狗體 2.0》。(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融入台灣狗狗的可愛姿態

《華康浪狗狗體 2.0》以華康明體為基礎,本次特別推出兩款全新字型 ——「華康浪狗狗體注音 小黑」與「華康浪狗狗體注音 小黃」,融入台灣狗狗的可愛姿態與特徵,將浪浪的身影化作熟悉的注音符號筆畫。新版共新增 74 個注音文字與 10 組顏文字(其中藏有浪貓版彩蛋),象徵為 88 隻浪浪爭取曝光機會。字體將於華康官網開放免費下載(限非商業使用),邀請大眾以創意書寫的方式,傳遞對浪浪的關懷。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華康字型 × 三牲工作室 × 全家雲端列印

三牲工作室與「全家」FamiPort 雲端列印合作,推出「三牲工作室」主題專區,以《華康浪狗狗體 2.0》為主要視覺,由華康設計 4 款注音文小卡與 2 款顏文字貼紙。民眾只要在 FamiPort 雲端列印平台選購喜愛的設計圖卡,即獲得專屬 QRcode,隨時可在全台任一「全家」店舖的 FamiPort 機台列印出來。本次合作由三牲工作室提供素材、華康提供字型、「全家」支援列印服務,相關收益將由華康字型、三牲工作室全數捐贈流浪動物公益團體。期許透過設計與日常行動的結合,讓每一次列印都成為浪浪的一份希望。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華康浪狗狗體 2.0》不僅是一款字型,更是一場跨界的溫暖合作。從華康字型的專業設計出發,結合三牲工作室的影像故事與「全家」FamiPort 雲端列印的大眾通路,讓設計、公益與日常生活產生連結。因為每一筆畫都藏著浪浪的身影,每一次列印都可能改變牠們的命運。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華康浪狗狗體 2.0》即日起免費下載
字體下載請點此
▨ 字體使用|華康浪狗狗體字型檔與圖檔,均僅供個人非商業用途使用
▨  FamiPort 雲端列印「三牲工作室」主題專區
▨ 公益用途|列印收益將由華康字型、三牲工作室捐贈予流浪動物相關公益團體

資料提供|華康字型、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用設計翻轉地方,商圈美學再進化:新北平溪、桃園中原、彰化小西、高雄旗山商圈新面貌亮相!

由經濟部商業發展署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之「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自去年開始將美學設計導入商圈發展,成功改造台南「國華友愛商圈」、「孔廟商圈」,以及今年剛舉辦完台灣設計展的彰化「小西商圈」。除了商圈識別、指引的重塑,商圈改造也從空間擺設、商品陳列與包裝設計等全面向切入,結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完整的商圈品牌。

今年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攜手台灣設計研究院持續推動「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以「形塑商圈品牌,創造地方經濟活力」為核心,串連地方政府與商圈店家,透過設計導入協助商圈轉型與美學升級。

2025年選定新北平溪、桃園中原、彰化小西及高雄旗山等四處商圈作為示範案例,從商圈品牌重塑到與地方空間美學,打造街區整合的公共休憩空間,並引導商圈與店家建立設計思維與經營能力,打造兼具深度與旅遊魅力的地方商圈新風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位於高雄旗山商圈的老饕店家「101包子」,透過計畫輔導,統一品牌視覺,量身打造店面展示空間與服務動線。(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新北平溪商圈|祈願文化再詮釋,推動慢遊散策路線

以天燈聞名的平溪,透過符號重塑商圈品牌識別,於平溪火車站一帶起梳理老街立面、掛起寫著「平溪」商圈識別的燈籠,展現地方特色外也與在地商圈共同調整旅遊定位。現地採集的植物——大菁,是製作藍染的原料,設計團隊將藍染應用於商圈的公共空間傢俱設計,透過微型策展、工作坊策劃,期待未來透過共同維護街道的藍染家具凝聚社區意識,融入地方美學的同時,也讓平溪的藍染文化能被延續。希望帶給商圈的發展不只是原有祈願文化的延伸,更多是在地特色的挖掘,並推動平溪獨有的深度小旅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新北平溪商圈將祈願文化轉譯設計語彙,老街入口成為商圈品牌新門面。(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現地採集在地藍染原料應用於街道傢俱設計,增加遊客停留的休憩空間。(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同時,編輯策劃地方刊物《平溪好評》,以「祈願文化 × 慢遊體驗」為主題,串聯自然景觀、人文故事與在地日常,形塑可閱讀的地方風采。未來也期待交棒給地方商圈自行編撰,讓平溪在熟悉的旅遊印象中持續表達新意,為當地觀光開啟山城緩行的新篇章。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平溪好評》地方刊物,串連老街周邊自然景觀與歷史軌跡,增添旅遊體驗層次。(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桃園中原商圈|從品牌到場域,打造學區與商圈共構的生活街景

位於桃園中壢區的中原商圈,以校園與商圈共生為背景,聚焦「商學共融」的設計策略,改造商圈門面的停車場出入口立面,打造兼具動線導引的大面積商圈品牌裝置,強化旅客感受;並整合店家雨遮帆布與設計公共電箱設施色彩,將品牌視覺延伸至街道,使整體街區空間更具可識別性,傳達中原商圈學區共榮、生活共構的當代城市風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桃園中原商圈重塑品牌識別,結合停車場立面作大面積商圈品牌裝置亦為動線導引,強化旅客體驗。(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推動57家達成共識更新雨遮,街區視覺全面升級。(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旗山商圈|建立區域品牌,延伸文化體驗觀光半徑

擁有山城優勢的高雄旗山商圈,這次透過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串連起地方政府、商圈協會與設計團隊打造商圈識別,擷取老街在地符號的紅磚與拱門為題材,運用古典建築圓弧線條與沉穩色系,建立視覺導引系統融入街景,呼應旗山深厚的人文底蘊。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停車場入口增設地圖標示,從抵達的第一步開始,望向指標旗尾山,作為認識品牌的起點。(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旗山商圈理事長提到:「要讓觀光客願意前來,需要重視消費者需求。」為延伸旅客於旗山遊憩的停留時間,公共設施運用高雄獨有的大溝頂空間,於街區打造融合了新舊元素的「無人旅客中心」,以旗山老街為起點導覽旅客,不只能探索附近景點,延伸旅遊半徑,也期待帶動更多人潮、提升商圈整體旅遊發展。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旗山商圈以無人旅客中心概念翻轉大溝頂空地,設置景點介紹化為深度體驗的起點。(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賦能組織經營力,創造消費新體驗

彰化小西商圈首年將布業與在地吉祥物「錢鼠」融入設計概念,第二年持續深化改造,於街區增加「金幣」元素,強化商圈入口與走逛點位串聯,營造獨特街區辨識度。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街區牆面變身拍照熱點,彩繪成為旅人與商圈品牌互動的介面。(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針對商圈軟體經營與組織賦能部分,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輔導成員創設《小西有囍》商圈刊物,作為地方故事的平台與對外品牌傳播的重要工具。同時策劃主題式消費活動,串聯在地店家推出限定商品,展現創新設計與地方風俗融合的魅力,其中更邀請世界麵包冠軍陳耀訓及精品甜點品牌法朋跨界合作,進一步提升商圈的吸引力與辨識度。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實現商圈刊物自主編輯,成為地方文化記憶與商圈品牌傳播的新平台。(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導入商圈店家!更新街區風貌外深入品牌經營

另外,設計導入不僅更新街區風貌,也深入店家空間與品牌經營。在平溪商圈,「平安嚴選」以在地農產與祈福傳統結合,打造具祝福意象的選物品牌;「美玉天燈製作所」延續手工製燈職人工藝,讓天燈文化成為富含儀式感的手作體驗;「六扇門」優化空間動線與商品陳列,營造自在品茗氛圍;「覓石底」整合品牌識別與門面設計,描繪地方特色;「碳場咖啡」保留洗選煤場結構語彙,成為旅人休憩新地標。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菁桐店家輔導:百年建築地標咖啡廳「碳場咖啡」的招牌及店內空間一隅再設計。(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旗山商圈則以設計帶動商家店面改造,「枝仔冰城」以品牌統一視覺、重整動線聚焦冰品形象;「101手工包子」以木質與暖色營造品牌氛圍,梳理顧客動線;「鮮緹香蕉蛋捲」以裂葉造型與亮色設計體現品牌活力;「迷路麋鹿糖藝舖」融合糖藝工法與琥珀色調,呈現甜而不膩的手作質感。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旗山店家輔導:老街指標店家、百年老店「枝仔冰城」整併空間動線,以中島平台強化主視覺、聚焦品牌核心,聚焦商品展示。(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串連地方商圈與日常生活的風景

隨著設計導入商圈,商圈不再只是消費的場所,更是連結人文底蘊、生活與城市精神的公共平台。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將持續攜手,推動「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期望透過設計與組織賦能,打造更多具品牌識別、觀光體驗與永續經營力的地方典範,讓臺灣商圈能展現自我特色,成為國內外旅客必訪的景點。

資料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