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設計師方序中與 MoriMori LED W Speaker 的簡單不單調生活

三金設計師方序中與MoriMori LED W Speaker

歷經喧囂,內心往往更嚮往回歸詩意與安定,從設計師方序中的家中,即可以探見沉澱過後的寫意生活想像,他用聲音和光影為家做更深層次地的設計排列,找尋美與功能並存的平衡,在理想的狀態下,忘我也忘記時間,便是在空間最美之事。

談起唱片設計,方序中可說是近年來備受矚目的創意人,不僅曾操刀張惠妹、五月天的唱片與演唱會視覺設計,更是台灣史上第一位橫跨金鐘、金曲與金馬的「三金」設計師,方序中的設計為什麼迷人?或許跟他的生活品味有所關聯。

20230419-方序中&MoriMori-010

踏入方序中的家,低線家具擺設和溫暖的色調,是家的模樣,他解釋,生活在城市裡,本來就很難得看到天空,所以在家裡更要留白、留空間,成為能放鬆的療癒之所。在他的眼裡,「家就像是專屬自己的世界、也是城堡,人在裡面,所有的東西都跟你很親近,成為一種陪伴。」因此,只要是放在家裡的品項,都是他自己很喜歡的物件,他更把生活變成一種視覺排版,用新舊混搭,創造彼此的一種和諧關係,「好比說,老件能給你溫度,新設計卻能予以便利。」所以在家的空間,方序中有七〇年代德國 Grundig 的經典球型喇叭,也有來自日本職人氣氛燈音響設計品牌 MoriMori 的 LED W Speaker。

20230419-方序中&MoriMori-007

藉由聲音賦予空間不同情緒

MoriMori 在日文中為「森林」之意,創辦人著迷於古件收藏,且長期接觸黑膠與老式音響,因為對傳統煤油燈情有獨鍾,才設計了集復古與現代於一身的藍芽音響喇叭。其實方序中也是老式音響的愛好者,因為近幾年開始收藏老收音機,讓他深刻體悟到,聲音的質地跟表現會藉由不同的載體,傳遞不一樣的感受。他以自己的觀點解讀聲音,「是一種會鑽進身體的感受,是從耳朵流入身體,產生頻率共鳴過後,形成不同的氛圍跟畫面,有時候更藉由某一首歌、某一段音樂,快速帶領進入一個情境,或是穿梭很多時空。」

20230419-方序中&MoriMori-009

一直以來,方序中的許多作品都是與聲音有關,唱片設計既是,策展亦如是,他認為聲音是無形卻又無所不在,從感官接收到時,才具體成為一種明確的感受。因此,在實際體驗過 LED W Speaker 過後,特別喜歡 LED W Speaker 的聲感,憑藉其 360 度全方位環繞技術的立體揚聲,能打造沉浸式聆聽體驗,尤其樂音從 LED W Speaker 從上方振膜流洩而出,他形容,聲音設計有把音場做出層次,就好像歌手站在喇叭的後方,立體且輕聲地傳頌著迷人的嗓音。

20230419-方序中&MoriMori-003

用光影為家套上溫暖療癒濾鏡

作為視覺設計師,亦特別重視美感和機能的呈現。獲得 Golden Pin Design Award 金點設計獎的 LED W Speaker,設計線條簡約且溫暖,使用介面更是貼近人性,在他的眼中,設計「可以簡單,但不能單調;可以複雜,但不能花俏。」在生活的空間裡,既不突出,卻能時時刻刻看見,與方序中喜愛的設計風格不謀而合。尤以其輕便好握的線條、沉穩大地色系和俐落舒適的協調性,能與居家空間相融,更重要的是還有 IPX4 專業級防水認證,雨天外出也不怕,就算要從家裡移動其他場域,不到 800g 的重量,隨身攜帶散步也不會產生負擔。

20230419-方序中&MoriMori-013

聲音之外,其實光影也是方序中家中氛圍重要的組構元素。說穿了,光與影能夠賦予空間更多的變化,在不同的時刻,從不同的角度,營造完全不一樣的感覺。以「聲」與「光」為主軸的 LED W Speaker,有二段式暖光色溫調整,讓光成為一種能夠傳達情感的特殊符號。方序中表示,「發聲器跟燈光的合體,等於結合了我最喜歡的兩件事,一個東西的設計價值,在於如何巧妙地進入生活。」他舉例,通常燈具和發聲器都會放在固定的位置,但 LED W Speaker 的輕巧,能跟著生活作息改變,讓喜歡移動家居擺設的他,能隨當下心情喜好將 LED W Speaker 擺放在家的各種角落,在遠處產生在微微幽光,流露可撫慰人心的溫暖與安心感,如同他喜愛的 Lo-fi 音樂,擁有仿如滲入雜訊的朦朧感。

 

20230419-方序中&MoriMori-016-1

對方序中來說,聽覺是很私密又公開的感官,也是多變的姿態,相較把 LED W Speaker 擺放在客廳,他亦喜歡將其放在床頭,讓聲音宛若安撫情緒的一雙手,轉化為靜心的力量,讓 MoriMori LED W Speaker 就像是日常生活裡,一份平靜而溫暖的陪伴。

20230419-方序中&MoriMori-004

了解更多關於「MoriMori LED W Speaker」細節

請至MoriMori官網:https://pse.is/4wzl7n

 

撰文 | Iain   攝影 | 李明宜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當香蕉皮、咖啡渣和腐爛蔬菜不再只是廚餘,而能被「列印」成生活小物,你對「廚餘」的想像或許會被顛覆。「Foodres.AI」是一台來自MIT畢業生之手的創新3D列印機,它結合AI人工智慧,不只是重新定義了食物廢棄物的用途,更讓永續生活這件事變得可見、可觸,也更容易實踐。

家庭廚餘該何去何從?

食物浪費早已不是新議題,以美國為例,每天被丟棄的食物量之大令人仍難以想像,而這些廚餘,有些作為堆肥或動物飼料再利用,但絕大多數最後都進了掩埋場。多年來,許多團隊投入研發,期望以創意思考解決廚餘問題,而「Foodres.AI」正是成果之一。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Foodres.AI」由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Yiqing Wang與Biru Cao攜手打造,這台桌上型裝置以全新視角處理廚餘問題,透過人工智慧與3D列印技術,將廢棄物轉化為家中實用又有趣的小物件。他們不僅讓「垃圾」重新被看見,也賦予其全新的價值。

動手DIY,把廚餘變成花器

「Foodres.AI」最大的創新之處,在於它將3D列印的複雜程序,設計成一套直覺又親民的使用流程。使用者只需將廚餘放進機器中,透過手機App拍照掃描,系統就會自動判讀材料類型與物理特性,再推薦對應的「列印物件」。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不管是杯墊、花器、餐具架、裝飾品,或是你自行上傳的3D模型,「Foodres.AI」都能透過其擠出系統,將這些廚餘與天然添加劑混合,轉化為再生生物塑膠並列印成型。整個過程無需專業知識,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既友善又有趣。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除了流暢的使用體驗,設計團隊也特別強調列印成品的美感與實用性。「Foodres.AI」App內建的模板不僅選擇多元,造型也相當精緻,為這項環保科技增添不少質感。

讓環保行動成為你我都能參與的日常

「Foodres.AI」不只是技術上的創新,更是一種生活觀念的轉變,邀請人們從「創造價值」的角度重新看待廢棄物,並在日常飲食中更有意識地做出選擇。也因此,這台機器不只是處理食物廢料的工具,更是一個教育平台、一個環保行動的觸發點。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像「Foodres.AI」這樣的設計,透過使用者親手參與、見證變化,讓永續不再只是政府、企業或環保團體的口號,而是變成你我都能參與的家庭日常。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隨著科技發展,各品牌爭相推出充滿創新概念與功能的裝置,而與此同時,一項實驗計劃「Aperture」採取了與眾不同的策略。它很簡單地運用多數人已經擁有的物件——手機與手機殼,打破想像的框架,創造一款簡單、易上手,為健康意識而生的使用介面。

想使用Aperture,只需把手機殼拆下,然後反過來裝在螢幕那一面即可。這樣一來,螢幕的尺寸被限縮,如同一扇迷你的窗,而Aperture會以最極簡的介面,在這個小小的窗框裡,為使用者提供最極簡的手機功能,像是傻瓜相機、簡易版本的播放器與通訊軟體等。透過直觀的界面設計,Aperture提醒使用者思考:什麼是我當下真正需要的功能?什麼是我需要獲得的資訊?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想使用Aperture,只需把手機殼反過來裝在螢幕面即可(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Aperture是創新設計工作室Special Projects的最新實驗,該團隊致力透過以人為本的設計,探索實體與數位體驗的交叉點。團隊表示,雖然市面上有許多「回歸基礎」的手機設備(如:The Light Phone),強調能幫助使用者減少智慧型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如果不需為此購入新裝置,還能根據使用者當下心境做出修正,不是更好嗎?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畫面示意(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幫你除去多餘資訊,只留下最重要的

Aperture的使用介面由AI人工智慧技術驅動,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客製化生成式介面(generative UI)。要決定顯示哪些應用程式,你只需對手機說話:「幫我導航去Brick Lane,沿路標出唱片行。」或是:「幫我播放音樂,並且只允許Alba和Pearl的來電。」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的使用介面由AI人工智慧技術驅動,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客製化生成式介面(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除此之外,Aperture還能幫你簡化充斥著繁雜資訊、礙眼廣告的介面。比如,當你想閱讀一篇網站上的食譜,Aperture會自動切換成簡潔的「閱讀模式」,或為你製作AI生成摘要,將混亂的頁面轉換為乾淨、逐步引導的烹飪教學。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能幫你簡化充斥著繁雜資訊、礙眼廣告的介面(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將混亂的網頁轉換為乾淨、逐步引導的烹飪教學(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另外,如果你發現自己開始無意識地滑起手機,只要把手機殼反過來裝,Aperture也能啟用「專注計時器」,幫助你戒斷手機成癮,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上。反覆將手機殼拆下、重裝其實有點麻煩,也因此將大大減低使用者查看手機的頻率,鼓勵大家更有意識地使用科技裝置。

 

和親朋好友一起使用

Aperture還鼓勵多人一起使用。當大家在聚餐時一起翻轉手機殼,裝置便會自動識別彼此,在不同裝置間創造一些可愛的連動效果,然後才逐漸關閉螢幕,提醒眾人專注於彼此相處的時光。若你不是iPhone的使用者,也別擔心!Aperture非常彈性化,其介面會根據不同型號的螢幕形狀與設計做出調整。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會根據不同型號的螢幕形狀與設計做出調整(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Aperture起初只是非常實驗性的概念,不過如今已逐步邁向成熟。Special Projects相信,無論是設計或是AI,其未來都不在於創造更多物品,而是從已有的物件中挖掘嶄新的可能;我們需要做的,或許僅是跳脫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習以為常的安排,並重新理解一切。

資料來源|Special Project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