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永續共創雙年展啟動!在這快速變動的世界裡,何謂真正的永續?

打開國際視野,落實真正的的永續在地行動,由臺馬合作的2025永續共創雙年展於近期啟動。秉持著「真正的永續,是環境、經濟與社會的三方平衡」,與大眾傳達——平衡——已成為我們迫切需要面對的課題。

共創永續未來:臺灣 × 馬來西亞合作計劃

ATS 美學聚落、P Lab 地方創生實驗室,與臺灣 AACC 亞洲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攜手合作,舉辦2025永續共創雙年展「平 BALANCE」,於臺北赤峰街舉行「平衡啟程:赤峰永續散步日」拉開序幕。美學聚落自創立以來始終致力於跨界媒合與智慧分享,過去兩年曾與法國藝廊與義大利市府合作策展。P Lab 地方創生實驗室致力於以共創為核心,透過藝術、設計與社區參與,探索地方發展的永續可能性。

台灣 AACC 亞洲藝術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致力於為文化與創意找到地方新方向,重塑全新的文創經濟,讓昔日因時代變遷而冷清的「打鐵街」,成功翻轉。這三個單位的雙年展合作,以「平 BALANCE」為核心,透過藝術駐村、風土共創、設計工作坊等形式,激發在地創意,共同探索人類、自然與科技的平衡點。如同P Lab執行長卓衍豪所說: 「期待透過這場雙年展,與更多夥伴攜手,讓“共創”成為“共行”,推動地方創生的實質改變。」

(圖片提供:美學聚落)
亞洲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王贒勳(右一)。(圖片提供:美學聚落)

藝術駐村 × 風土共創——讓藝術成為地方的靈魂

於四月起啟程怡保的藝術駐村計畫 ,是雙年展的第一階段「在地行動」。透過駐村共創,讓藝術與地方文化碰撞出嶄新火花,邀請臺灣藝術家王國仁(阿殘)以及居住在臺灣的西班牙藝術家邵曉露(Tavira)來到兵如港駐村2個星期。透過風土導讀,深入體驗當地文化、工藝與人文故事,並與怡保陶藝家陳愇焱和怡保出生的插晝家NOvia冼佩珊進行聯展。同時,藝術家阿殘也將在兵如港留下大型地景藝術,有望成為新的文化地標。

這次駐村除了藝術家的個人創作之外,並將舉辦共創工作坊,甚至走進工坊學習傳統技藝,希望慢慢將生活的社區打造成一個沒有圍牆的美術館,孕育美學與文化永續的新可能。

(圖片提供:美學聚落)
2025永續共創雙年展 平BALANCE 駐村藝術家 王國仁。(圖片提供:美學聚落)

城市導讀 x 智慧分享 × 永續解方——探索建築、人文與環境的共生關係

一座城市,最迷人的不只是它的高樓,而是它的故事。今年雙年展將邀請建築師、設計師、地方創生專家,透過城市導讀帶領大家走訪怡保與檳城的歷史街區,深入瞭解老屋復興、老街活化的案例,思考人與空間的關係。特別來台出席「平衡啟程:赤峰永續散步日」的綠色白金獎項建築師邱曉璇談到她用十年韌性,打造霹靂州第一座獲得 GBI(Green Building Index)白金級認證的建築物1 Lasam時表示:「永續與平衡,源于尊重自然、珍惜資源與和諧共生的智慧。」。台南的老屋古蹟修復設計師徐偉泓,則認為延壽老屋不只是衡度環境生命,更是續命文化載體的永續使命。

(圖片提供:美學聚落)
(圖中)怡保紀錄片導演 李慈恩。(圖片提供:美學聚落)

雙年展的第二階段,將在檳城舉辦永續論壇,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從綠色建築、高齡化設計、環境永續 到 老街活化,分享他們的專業經驗、實踐挑戰,AACC 亞洲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王贒勲: 「期望透過這些跨界對話激蕩出新的可能,讓永續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可行的未來!」

永續 × 手創 × 對話沙龍——讓市集成為文化交流的場域

市集不只是買賣,更是一種文化交流。今年雙年展也將設特色市集,結合職人工藝、環保理念與當地文化,展售由馬台職人聯手打造的永續作品。來自馬台兩地的職人品牌,也將在現場的對話沙龍環節中,分享品牌的理念,讓大家更深入理解創意如何與地方文化共生,如何讓“綠色設計"成為一種日常選擇。

(圖片提供:美學聚落)
美學職人小聚聆聽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圖片提供:美學聚落)

攜手共創:啟動永續藍圖

「平衡,不是靜止不動,而是在不斷的調適與學習中,找到與世界共存的最優解。」在這次雙年展中,主辦單位以「平BALANCE」為核心,探索人類、自然與科技之間的關係。如同美學聚落的執行長陳悠溱所說:「真正的永續來自於各個面向的動態平衡——生態與發展、傳統與創新、個體與社群」。

2025永續共創雙年展——平 BALANCE,將於4月展開,計畫持續至12月,匯聚駐村共創、論壇交流與市集展演等多元活動,從藝術、美學與建築的全新視角點燃永續發展的熱情。期盼在這一年期間,共同啟動改變社會與城市未來的動力,讓永續成為我們的日常選擇,並在一路上集結更多夥伴,一起繪出充滿希望與創新的永續藍圖。

(圖片提供:美學聚落)
「變廢為寶 朝塑新生」展覽,國內外來賓熱絡參與。(圖片提供:美學聚落)

資料提供|美學聚落

日本全家Convenience Wear首間衛星店進駐東京灣新地標:150款商品擴大「便利時尚」,設計師落合宏理談空間概念

日本全家Convenience Wear首間衛星店進駐東京灣新地標:150款商品擴大「便利時尚」,設計師落合宏理談空間概念

如今便利商店對人們需求的回應,已然從生活上的應急,拓展至生活風格上的應急了。日本全家2021年推出的服飾品牌Convenience Wear,2024年度營收突破130億日圓、熱賣的襪類產品累計銷售超過2,800萬雙——除繼續「寄賣」於便利商店,2025年9月更正式揭幕首間衛星店,未來將在東京灣新地標「Blue Front Shibaura」複合設施內為顧客帶來全新購物體驗。

「便利時尚」興起與日本職場文化息息相關?

就便利化速度快到難以捉摸的現代生活而言,現在和未來的便利商店還將開賣什麼,大概都不會讓人意外。然「服飾」為何是日本便利商店首先著眼的品類,倒和其職場文化頗有關聯。普遍的加班習慣、早早關門的百貨公司,加上對個人整潔要求極高的社會禮儀,間接造就便利商店內「基本款」單品的廣大市場——作為緊急補給或不得已時的替代方案,這些唾手可得的內著、襪子自然成了銷售主力。

既如此,比起邀他牌進駐,乾脆直接創品牌。2021年,日本全家正式攜手時尚設計師落合宏理(Hiromichi Ochiai)打造服飾品牌Convenience Wear,基於「好素材、好做工、好設計」理念共同企劃產品於自家店鋪內連帶販售。不可諱言,疫情所迫使的飲食、購物乃至整體生活型態改變亦不失為一大驅動力,Convenience Wear成功將人們與日常時尚的距離拉到「你家樓下」如此親近的範疇內。2025年,為進一步推動「在便利商店購買服飾」文化的普及,並讓Convenience Wear以獨立品牌之姿持續成長,全家選擇落腳9月1日甫開業的Blue Front Shibaura雙塔之一,設立品牌首間衛星店。

從標誌性藍綠條紋襪到舉辦「便利商店界」首場時裝秀,全家旗下服飾品牌Convenience Wear自創立以來持續擴張版圖。(圖片來源:日本全家官方社群 Instagram @conveniencewear_official)
從標誌性藍綠條紋襪到舉辦「便利商店界」首場時裝秀,全家旗下服飾品牌Convenience Wear自創立以來持續擴張版圖。(圖片來源:日本全家官方社群 Instagram @conveniencewear_official)

選址Blue Front Shibaura,東京再開發熱潮下的新地標

位於東京灣岸區的全新複合式設施「Blue Front Shibaura(ブルーフロント芝浦)」,歸屬日本地產公司「野村不動產」與「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攜手進行的大型再開發計畫,將費時10年重建濱松町大樓(舊東芝大樓)為一座S塔與N塔共構的雙塔建築。

Blue Front Shibaura坐落東京灣岸區;圖為模擬畫面,N塔目前尚未開始興建。(圖片來源:野村不動產)
Blue Front Shibaura坐落東京灣岸區;圖為模擬畫面,N塔目前尚未開始興建。(圖片來源:野村不動產)

S塔於今年3月率先完工,地上43層、地下3層的量體涵納辦公空間、高級飯店及商業設施;並由奢華酒店品牌Fairmont在日首間酒店Fairmont Tokyo(東京費爾蒙酒店)於7月領頭揭幕,辦公空間、商業設施緊隨於8、9月陸續開張,Convenience Wear所在的低樓層即規劃作商業用途。N塔則預計2027年開工、2030年完工,完成東京芝浦再開發的一步,全案被樂觀看待不僅有助活絡區域經濟,也可望透過食衣住行育樂機能的更新與整併,引入更多觀光人流。

S塔內樓層規劃分高中低3區,35-43樓為東京費爾蒙酒店、7-33樓為辦公空間、1-3樓為商店和餐飲設施。(圖片來源:野村不動產)
S塔內樓層規劃分高中低3區,35-43樓為東京費爾蒙酒店、7-33樓為辦公空間、1-3樓為商店和餐飲設施。(圖片來源:野村不動產)
Convenience Wear首間衛星店即開設於3樓。(圖片來源:野村不動產)
Convenience Wear首間衛星店即開設於3樓。(圖片來源:野村不動產)

兩重點開箱Convenience Wear首間衛星店

#01 經典到新作都齊全,壓倒性商品陣容涵蓋近全系列

Convenience Wear芝浦衛星店9月初正式迎客,占地17.95坪不大不小的空間內,共網羅約150款商品;從銷售量突破2,800萬雙的必備襪類,到尺寸齊全的人氣T恤(連同過去僅在線上限定販售的XS號也可買到),豐富選擇涵蓋近乎所有Convenience Wear代表性單品。另作為開幕紀念,尚有部分秋冬新品搶先發售。

Convenience Wear芝浦衛星店17.95坪空間內應有盡有,計入不同尺寸和顏色變化共多達150款。(圖片來源:日本全家)
Convenience Wear芝浦衛星店17.95坪空間內應有盡有,計入不同尺寸和顏色變化共多達150款。(圖片來源:日本全家)
(圖片來源:日本全家)
(圖片來源:日本全家)
(圖片來源:日本全家)
(圖片來源:日本全家)

而為供顧客親眼見證和接觸「好素材、好做工、好設計」的品牌理念,店內將限定展示運動衫及Bratop等內搭服飾,締造全新購物體驗。

店內將展示運動衫及Bratop等內搭服飾樣品,供顧客實際觸摸其優良質地。(圖片來源:日本全家)
店內將展示運動衫及Bratop等內搭服飾樣品,供顧客實際觸摸其優良質地。(圖片來源:日本全家)

#02 展售之餘,意在揭示品牌世界觀

作為Convenience Wear的全新挑戰,落合宏理特別留言表示,「由我與品牌藝術總監安田昂弘先生共同打造的店鋪,意在設置一處空間,以更細緻地展示商品,讓顧客能感受到明朗、清晰且容易理解的品牌世界觀。」設計師本人都說非常期待大家到訪了,下回日本旅別錯過這一站。

除展售外,開設衛星店也意在揭示Convenience Wear品牌世界觀。(圖片來源:日本全家)
除展售外,開設衛星店也意在揭示Convenience Wear品牌世界觀。(圖片來源:日本全家)

落合宏理(Hiromichi Ochiai)

東京出身,畢業於文化服裝學院,2007年創辦個人設計品牌FACETASM。曾操刀2016里約奧運及帕運閉幕典禮「交旗儀式」服裝,並持續於巴黎男裝週發表作品;亦與Nike、Levi’s、可口可樂等全球品牌有過合作,活躍於日本國內外舞台。

時至今日仍憑「あなたと、コンビに、ファミリーマート(和你作伴,FamilyMart)」(中文表作「全家就是你家」)一句標語打天下,首間衛星店的出現,無疑彰顯著全家愈加深耕在地的野心——在與每位顧客如家人般連結的同時,致力成為超越便利、不可或缺的存在。

全家Convenience Wear芝浦衛星店

  • 營業時間:7:00-22:00,週日及國定假日公休
  • 地點:Blue Front Shibaura Tower S(東京都港區芝浦一丁目1番1號S塔3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煙燻香縈繞的美味魔法:QUBE煙燻大烤爐 × QUBE BBQ木顆粒,開啟你的無限烹飪想像!

圖片來源:QUBE BBQ

微涼秋日,戶外的空氣混合著微風與笑聲,朋友們三三兩兩聚在庭院、露營地或海邊,等候第一口香氣從烤爐裡飄出。這時,不再是傳統的翻面烤肉、油煙四起的手忙腳亂,而是由QUBE煙燻大烤爐與QUBE BBQ木顆粒共同打造的「零負擔、高享受」烤肉時光。

煙燻BBQ木顆粒,烤出純淨炭香

不同於木炭容易烤焦或瓦斯烤爐缺乏香氣,QUBE BBQ木顆粒賦予食材自然的煙燻香氣。木顆粒來自乾燥壓縮的天然果木木材,無添加化學香料,煙燻香細緻、層次豐富,讓每一口都像是職人窯烤般的體驗和享受。

無論是在室內或戶外,隨時都可以使用QUBE BBQ木顆粒進行煙燻或燒烤,為食物帶來獨特的風味,讓烹飪體驗更加豐富!

圖片來源:QUBE BBQ
圖片來源:QUBE BBQ

細節設計,專業耐用

QUBE煙燻大烤爐配備智慧溫控面板與自動送料棒,操作簡單直覺。貼心的燃料桶蓋設計也確保木顆粒免受潮濕影響,維持最佳燃燒效率。還可以利用藍芽連線,輕鬆進行遠端控制,讓烤爐在短時間內進入理想溫度,透過高溫對流均勻烹調,鎖住食材的多汁與鮮美。

圖片來源:QUBE BBQ
圖片來源:QUBE BBQ

解放雙手,盡情享受聚會

傳統烤肉需要不斷翻動避免食材燒焦,常讓主人錯過與親友的談笑互動。QUBE煙燻大烤爐的智慧溫控系統能穩定爐內溫度,減少頻繁翻面的需求,只需要偶爾檢查,就能把更多時間留給聊天、舉杯或拍照。

健康無負擔,油脂自動排出

QUBE煙燻大烤爐的烤網設計,能讓肉品在烹調過程中將多餘的油脂自動流入集油盤,直接匯集至油筒,避免滴落燃料中產生有害物質,也減少油脂回滲到食材,享受外皮焦香、內裡鮮嫩,卻不油膩的美味料理。

圖片來源:QUBE BBQ
圖片來源:QUBE BBQ

多元烹飪,創意無限

除了經典的火烤、煙燻,QUBE煙燻大烤爐還能焗烤、甜點烘焙,甚至是窯烤 PIZZA。從義式薄餅到美式牛胸肉、從煙燻海鮮到奶香焗馬鈴薯,一台烤爐就能應付全場,不受制於單一料理模式,真正讓料理變成創作的舞台。

QUBE煙燻大烤爐不僅是一台料理爐具,更是一個讓味蕾與生活升級的契機。無論你是餐飲業者、戶外活動策劃者,還是單純喜歡與朋友共享美食的料理愛好者,結合天然木顆粒與多功能烹飪的烤爐,都能成為你事業與生活中的「美味推手」。

從今天開始,和QUBE一起,把煙燻香氣與笑聲留在每一次相聚的時刻。

圖片來源:QUBE BBQ
圖片來源:QUBE BBQ

更多產品資訊,請見 QUBE官網QUBE FacebookQUBE Instagram

文、圖片提供|QUBE BBQ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