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頂尖調酒X台灣在地食材! 裸雀世界頂尖酒吧交換計畫開跑中!

HIMKOK調酒師Yunus Yildiz

裸雀世界頂尖酒吧交換計畫(Naked BarSwap)

裸雀世界頂尖酒吧交換計畫於10/17日舉辦行前記者會,剛獲得2017年THE WORLD’S 50 BEST BARS第20名的挪威奧斯陸HIMKOK頂尖酒吧調酒師Joakim Olsson及Yunus Yildiz,將在今明兩日(10/17-18)到台北EAST END、FRANK兩間特色酒吧交流。本次代表台北的是EAST END / Tony Lin、FRANK / Belinda Chiu,下週將前往挪威奧斯陸HIMKOK酒吧。

 

 

裸雀全球品牌大使Henry Philip表示:「裸雀並不墨守成規,勇於嘗試創新,我們最強調裸雀的獨特風味,因此希望與全球頂尖酒吧的調酒師合作調製出有別於傳統的調酒。如今全球創新調雞尾酒非常興盛,但威士忌尚未被好好發揮,希望藉由這個合作,將威士忌調酒的潛力推向高峰。」提到交換計畫初衷,Henry表示:「在六個月前團隊內部的會議就希望能夠和全球頂尖酒吧的調酒師合作,並增添一些趣味,讓調酒師在交換中分享經驗與手藝知識。這次台北和挪威進行交換,並嘗試特別的做法,如到台北大稻埕、永樂市場、中草藥店舖,取材從前在挪威完全沒嘗試過的味道,並創新融入進調酒中。」

 

挪威調酒VS. 台灣食材  玩轉新火花

此行Joakim與Yunus特別走訪了大稻埕迪化街,親身體驗台北大稻埕文化汲取成靈感,並沿途採買台灣特色食材與藥材。Yunus表示:「HIMKOK在酒吧內擁有自己的釀酒廠,自己釀製琴酒、伏特加和挪威烈酒。接下來製作的調酒將會利用到我們的HIMKOK私釀酒以及早上逛市場上採買的特別台灣味食材,這些是挪威從未見過的,非常特別有趣。例如我們利用了樹皮、黃耆、人蔘泡在糖漿,取代一般調酒使用苦精。」

 

EAST END / Tony則為我們帶來一款台灣廚房中家常材料所製作而成的調酒,以黑啤酒和醬油熬成的糖漿帶有咖啡苦味,用來呼應裸雀初次雪莉桶威士忌的成熟果香和黑巧克力味。FRANK / Belinda帶來的是經典的迪化街風情,以乾貨及中藥材啟發的靈感,挑選了帶著苦味、香氣及涼爽感的青草茶,搭配裸雀初次雪莉桶威士忌的豐富層次和甜味,苦甜互相襯托。而榛果利口酒則更強調木質調香氣。

 

HIMKOK帶著THE WORLD’S 50 BEST BARS第20名的光環,於夜晚入駐EAST END和FRANK,使用由頂級初次雪莉桶釀造而成的裸雀為基酒,快閃製作出三款獨家限定調酒。客座只有短短兩天,Naked BarSwap計畫等於為「挪威→台灣」開了扇任意門,讓台灣零距離品嚐北歐頂尖酒吧的滋味,也讓奧斯陸城市感受到台北調酒師的熱情。

 

HIMKOK’S DRINK

24克拉黃金:裸雀初次雪莉桶威士忌、檸檬汁、胡蘿蔔汁、糖漿、薑汁

挪威時尚:裸雀初次雪莉桶威士忌、HIMKOK私釀酒、樹皮、黃耆、人蔘、糖漿

永樂市場:裸雀初次雪莉桶威士忌(浸漬鳳梨)、台灣味糖漿、萊姆汁、椰奶

EAST END / TONY’S DRINK & FRANK / BELINDA'S DRINK

古老小巷:裸雀初次雪莉桶威士忌、麻油脂肪水洗裸雀、黑啤酒及醬油熬成的糖漿、鐵觀音茶苦精、龍眼乾煙燻棉花糖

草藥學家:裸雀初次雪莉桶威士忌、榛果利口酒、台灣青草茶、薄荷葉、仙草

 

【禁止酒駕,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via / 裸雀

RMB01 競速摩托:匠心聯袂臻品,賽道卓越新章

RICHARD MILLE 與傳奇摩托車製造商 Brough Superior 聯袂呈獻 RMB01 競速摩托。這款競速摩托,專為賽道而生,早已超越普通交通工具,化身為靈動的藝術臻品。懷揣對卓越品質的共同追求,兩大傳奇品牌以此為紐帶,在創新與匠心的對話中,淬鍊出兼具先鋒精神與傳統工藝的時代標竿。

溯源競速本真的靈感覺醒

靈感源自 1910 年代美國初代 Boardtrackers 摩托車,RMB01 競速摩托由 RICHARD MILLE 與 Brough Superior 攜手打造,以純粹且熾熱的機械語彙,回應競速運動最原始的精神本質。裸露機械結構、流線型油箱與極簡鞍座構成設計語言的核心,標誌性的「俯衝式」騎乘姿態,更強化其動態張力與速度意象。

車款設計由 RICHARD MILLE 主導,並攜手 Brough Superior CEO Thierry Henriette 歷時一年半研發,歷經十二次設計稿調整,最終定稿。設計過程中,他們採用品牌經典的創意方法論——從材質選擇、結構配置到工藝細節,皆秉持創新顛覆的思維。鋁合金、鈦合金與碳纖維等先進材料貫穿整體結構,細節處更融入源自製錶技術的設計語彙,包括分體式輪輞、鏤空骨架與橋板結構,機械美感與工程邏輯渾然一體。

RM

歷時一年半,成就匠心淬鍊的協作傳奇

RMB01 所搭載的 997cc 雙缸引擎為本次合作的技術核心,由整塊 5000 系列鋁合金雕塑加工而成,160kg 原料壓縮至僅 23kg 成品,所有鏤空部件經流體力學精準優化,實踐「少即是多」的工程美學。性能表現亦別具思維——並非僅追求峰值數據,而是打造廣域的動力輸出區間與靈敏的操控特性:130 馬力搭配空氣力學結構,提供穩定且靈活的賽道駕馭體驗。

整車以碳纖維自承式外骨骼結構統整機械組件,外觀線條極具雕塑張力,延續 RICHARD MILLE 鏤空機芯的視覺邏輯,機械美感裸呈無遺,展現品牌一貫對結構與美學的深度融合。

機械性能的極致敘事

RMB01 全球限量 150 台,皆由法國工坊手工打造,具獨立編號,預計於 2025 年底推出三款限量配色:

  • Nocturnal Sapphire 夜瀾藍寶石:午夜藍搭配寶藍細節

  • Selene 月神:霧面灰基底襯以橙色點綴

  • Pearl of Speed 極速珍珠:珠光白車身融合緋紅細節

RMB01 並非僅為一台競速摩托,更是一場對未來美學與工程語言的全新詮釋。

RM

RICHARD MILLE 致敬 2025 年 LE MANS CLASSIC 利曼經典賽!推出 RM 30-01 LMC 限量版腕錶

RICHARD MILLE 為迎接 2025 年第 12 屆 Le Mans Classic 利曼經典賽,推出全新 RM 30-01 Le Mans Classic 限量腕錶,全球僅發行 150 只,再次展現品牌對賽車運動與製錶藝術交匯的堅定信仰。

Le Mans Classic 利曼經典賽創辦於 2002 年,是一項每兩年舉辦一次的賽事,旨在致敬那些曾在全球最傳奇耐力賽中載譽而歸的經典賽車。2025 年 7 月 3 日至 6 日,第 12 屆賽事將於 13.6 公里長的傳奇賽道 —— 薩爾特賽道隆重舉行,屆時將有約 750 輛來自 1923 年至 2000 年代的賽車齊聚一堂。遵循過往賽事的傳統,這些曾在 1923 年到 1981 年間曾參與利曼 24 小時耐力賽的賽車將在 6 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分組(“grids”)中奔馳。輔助賽事也將為現場注入另一股澎湃激情。

大約 1,000 名車手將在此競逐冠軍榮譽,賽場及周邊區域將展出來自約 80 個品牌、200 多個汽車俱樂部以及私人藏家的 9,000 多輛經典賽車。自首屆吸引約 3 萬人以來,2023 年已迎來超過 23.5 萬觀眾,賽事影響力持續攀升。

RICHARD MILLE:奔馳賽道的熱情共鳴

自 2002 年起,RICHARD MILLE 便成為 Le Mans Classic 利曼經典賽的主要合作夥伴,雙方共同致敬機械之美、頌揚輝煌歷史,並展現堅定不移的承諾——甚至品牌成員親身駕駛賽車馳騁賽道。如今,品牌共同創辦人 Dominique Guenat 之子 Maxime Guenat 傳承父輩精神,征戰頂級歷史賽車賽事,印證品牌無論是在賽道內外薪火相傳的賽車靈魂。

RM

RM 30-01 Le Mans Classic:駕馭經典,詮釋競速靈魂之美

自 2008 年起,RICHARD MILLE 為每一屆 Le Mans Classic 利曼經典賽打造專屬限量時計,歷年推出的十只特別版腕錶皆融入了利曼經典賽代表性的綠色與白色配色。全新 RM 30-01 Le Mans Classic 版限量 150 只,致敬 2025 年第十二屆 Le Mans Classic 利曼經典賽,延續品牌經典的錶殼結構:以鈦合金錶圈和底蓋搭配綠色 Quartz TPT® 石英纖維中層錶殼,展現鮮明競速美學。

綠色與橙色細節貫穿其中,超大日期窗周圍點綴黑白方格旗幟元素,藍寶石水晶錶背鐫刻 Le Mans Classic 經典標誌,搭配宛如賽車通風口設計的綠色橡膠錶帶,共同構成這一致敬品牌摯愛賽事的全新時計作品。

技術細節方面,腕錶搭載的 RMAR2 機芯如同賽車精密構建,經過重新設計,新增 24 小時計時盤,其中「16」數字以綠色呈現,象徵傳奇耐力賽的發車時刻(又稱「綠旗時刻」),這一巧思為腕錶錶盤注入全新視覺語言。重新演繹的鏤空錶盤設計令人聯想到賽車賽道的蜿蜒軌跡。透過鈦合金橋板與鏤空底板,55 小時動力儲存指示器一目了然。11 點位置的離合器嚙合狀態指示器可顯示自動擺陀的當前狀態(on 為上鍊、off 為分離),而 3 點位置的錶冠功能選擇器則方便佩戴者切換錶冠模式。

RM 30-01 Le Mans Classic 腕錶,無論內外皆盡顯賽車精神,正如這一賽事本身,既是對百年利曼賽道精神的讚頌,也是 RICHARD MILLE 競速信仰的凝練表達。

RM

More information

RICHARD MI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