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設計
-
設計2025/07/30
色彩的革新與剛剛好的品牌設計美學:上東門 × 得時創行的設計翻轉 以紐約上東城為靈感 創造東門站新經典
得時創行擅長讓設計在文化、空間與品牌之間建立對話。曾於松菸策劃多場展覽,包括《那些,我們所探究的真實》、《自由之境》、《萬惜:回憶募集照片展》,總能激發品牌能量,引發大眾共鳴。此次,得時創行團隊將這股創意能量導入『上東門』這個全新建案。由布登建設指定的玫瑰金建築外觀出發,選定粉紅與橄欖綠作為主色,跳脫過往高端建案慣用的冷調色,卻保有視覺穩定性與高級感,為品牌形象創造鮮明辨識度。
-
設計2025/07/25
字體如何成為品牌助力?蒙納「Brand Talks」7/29來台開講,3位設計大師以實戰案例剖析
想要一探字體設計的奧秘?全球字體領導者「Monotype蒙納」將在台北舉辦「Brand Talks Taipei」,邀集3位國際頂尖設計師小林章、Phil Garnham、Graham Sturt齊聚一堂,分享字體如何成為品牌策略的助力,清晰傳遞品牌價值和定位。
-
設計2025/07/25
2025金馬影展主視覺致敬侯孝賢《最好的時光》:舒淇寫書法、張震拍底片,2款海報聯手塗鴉藝術家凝練20年電影情思
剛憑自編自導長片《女孩》闖進第82屆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的舒淇,今再以2005年代表作《最好的時光》主演暨影后之姿,與影帝張震一同為2025金馬影展主視覺獻力。每年金馬盛事皆將海內外優秀影人集結台北,今年更從主視覺便展開跨界合作,由塗鴉藝術家帶來兩款漫溢電影情思的海報創作。本文揭其設計概念,也率先為影展預熱。
-
設計2025/07/22
英鎊紙鈔設計大變革!打破50年傳統「君主 X 歷史人物」樣式,納入建築地標、自然風光等6大主題
英格蘭銀行宣布將重新設計英鎊鈔票,打破50年來慣用的「君主+歷史人物」紙鈔樣式,把歷史事件、自然、建築地標等6大主題納入考量,邀英國人民一同構思更能代表英國的英鎊新貌。
-
設計2025/07/11
好設計的起點,從共識開始:設計師為什麼該從專案初期就參與內容發想?
過去我遇到過一些商業人士,他們會擔心「對自己的品味沒信心」,也有人說「自己不懂設計」。但其實,關鍵不在於設計的品味,而在於是否能與設計師分享想要傳達的內容。如果能準確地與設計師分享這些內容,專業的設計師自然會提供顏色和形狀的方向。
-
設計2025/07/09
專訪Marimekko創意總監:《花間藝境》巡迴展登陸台北,Rebekka Bay親解9大提問、25款全新印花躍上限定商品
襯墊著盛夏背景,Marimekko歷久彌新的印花藝術隨《Field of Flowers 花間藝境》亞洲巡迴概念展降臨台北。呼應「花朵解剖學」年度主題,品牌攜手5位藝術家打造的25款全新圖騰於托特包、抱枕套、馬克杯、花型盤等展期限定商品上熱情綻放。同時,La Vie更在展前和品牌創意總監Rebekka Bay進行了一場對談,本文將一併帶來專訪內容、展覽資訊、藝術家介紹及限定商品盤點——我是今日導覽員,歡迎來到Marimekko的繽紛花朵樂園!
-
設計2025/07/09
用感性創造獨特價值:《企業主管必修的設計課》談品牌的「喜愛」經營術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選擇,大多是基於「喜愛」這種感性思考而下的判斷,而非邏輯推理。如果能讓人覺得「喜愛」,那麼在現今的社群媒體上,粉絲會自發性地幫你廣傳資訊。現在是即使不花費高額廣告費,只要商品或服務本身具有吸引力,就能在人與人之間擴散開來的時代。
-
設計2025/07/04
日本藝術總監八木彩談品牌建立:以設計經營信念,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為了建立起品牌與顧客之間的良好關係,需要經過複雜的程序和時間。正因如此,花時間慢慢用誠實的態度建立起來的關係,才會更加堅固牢靠,難以輕易被捨棄。正因為商品已經飽和,人們更會尋求真正美麗的、有價值的、想要長久珍惜的事物。為了成為在接下來的時代受到喜愛的品牌,我們要提供的不僅僅是商品,而是有價值的豐富體驗。為此,和品牌相關的人們也必須抱持著信念持續經營下去。
-
設計2025/07/01
花蓮觀光品牌嶄新設計!專屬IP「小石花」象徵震後堅韌生命力,山海及原民編織融入色彩
花蓮公布全新城市觀光品牌「繁花盛開」,專屬IP「小石花」呼應花蓮地景及震後重建的堅韌與希望;色彩計畫4大主色取自花蓮自然及人文景觀,象徵岩石的灰、稻浪的黃、海洋的藍……與「小石花」一同描繪花蓮觀光新貌。
-
設計2025/07/01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永真急制操刀主視覺,以海天交界色彩意象與36組幾何圖像呈現地方魅力
「2025台灣設計展」首度來到彰化,將於10月10日至10月26日於盛大展開。主題「彰化行(((CHANGHUA)))」象徵彰化從歷史行口面向未來智庫,看見城市持續發展的嶄新樣態。而本次主視覺由「永真急制」操刀,以「行」字具有的「涵括」概念為核心展開,將在地百工百業與多元包容文化,延伸為當代視覺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