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2024520日,台灣第16屆總統副總統正式就職,今年適逢臺南建城400年,就職晚宴首度移師府城舉辦。現場從融合台灣5大族群的國宴菜色、以4色線段共織台灣輪廓的主視覺,再到女性禮賓人員首度以褲裝呈現的工作裝,都藏滿設計與規劃巧思,以下一一拆解。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第16屆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主視覺周邊/國宴菜色/禮賓人員服裝。(圖片來源:中華文化總會、中華民國總統府官網)

就職晚宴|融合台灣5大族群風味與文化脈絡

這份屬於「國宴」等級的菜單,目的是表現台灣5大族群——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新住民,風味與文化脈絡交織、貫穿前後,結合台灣各地物產,呈現最著時的台灣滋味。菜色設計融入6大關鍵詞:民主包容、族群融合、地方特色、綠色永續、傳統創新、展望國際,呈現這座島嶼特有的風土、生命厚度與活力。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官網)

開餐送上的當季蔬菜拼盤,搭配了「族群五味醬」——東泉辣椒醬、客家桔醬、白腐乳、te’nas和沙嗲;接續著「五大族群代表小吃」,從萬里地瓜金桔捲、艾粄、醉雞、吉拿富,再到酸辣蝦。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永續啟航】當季蔬菜拼盤 + 族群五味醬|牛蕃茄、百合、白蘆筍、綠黃櫛瓜、雨來菇、龍鬚菜、桂竹筍 & 東泉辣椒醬、客家桔醬、白腐乳、te'nas、沙嗲醬。(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官網)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在地扎根】五大族群代表小吃|萬里地瓜金桔捲、艾粄、醉雞、吉拿富、酸辣蝦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官網)

主餐前以客家菜「竹筍菜脯雞湯」、原住民風味「刺楤黃錫鯛」堆疊;接著送上參考見證台灣民主運動、1927年開幕的傳奇臺菜餐廳「蓬萊閣」菜色所轉譯的「春梅排骨」,以及融合台日風味的「蝦仁飯」配上一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手搖飲「珍珠奶茶」。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客韻陳厚】竹筍菜脯雞湯|珠雞福袋、老菜脯丶放山雞、關廟竹筍丶成功瓦盤鹽/【原味純粹】刺楤生態魚-黃錫鯛|刺楤醬、山蘇、豌豆仁。(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官網)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老菜彌新】春梅排骨|香草豬帶骨肋排、梅子、靑芒果。(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官網)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百年飄香】蝦仁飯|火燒蝦、台農71香米。(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官網)

為菜單收尾的甜點,集結了蜷尾家、屏東愛文芒果、畬室巧克力、允芳茶行、佳冬蓮霧、台東東山咖啡等,一眾讓世界看見台灣、嚐到台灣之味的在地物產及飲食品牌。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官網)

飲食顧問團

福爾摩沙遊艇酒店行政總廚陳有華、總監楊福強/山海樓行政主廚蔡瑞郎、主廚蕭勝章/EMBERS主廚郭庭瑋/美食評論家高琹雯(Liz)/飲食作家蔡珠兒

禮賓人員服裝|女裝首度採褲裝形式,兼具舒適與專業感

就職典禮上的禮賓人員,也是讓國際賓客留下印象的門面之一,他們所穿著的服裝出自「植覺設計」呂秉泰設計師,他以素雅的黑、白、大地色系,結合動態、運動感的剪裁,展現出台灣將昂首闊步、進步不回頭的精神;更讓禮賓女裝首度以「褲裝」呈現!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圖片來源:中華文化總會)

呂秉泰表示,褲裝在女性服裝史上可追溯至19世紀的西方世界,歷經戰爭、社會運動、人文思潮、時裝潮流變動等過程才得以流行,有著無畏、自由的意涵。比起裙裝,女性褲裝較常出現在運動、工作場域,而台灣不斷面臨國內外的機會與挑戰,期望藉由女性褲裝所呈現的俐落感,帶給大眾靈活、堅韌的形象。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圖片來源:中華文化總會)

在版型構思上,呂秉泰透過打摺設計讓褲裝在穿著者站立時,展現出與裙裝相似的視覺感;走動時布料將隨步伐飄逸,打破褲裝與裙裝的界線。另外考量到禮賓人員在現場需走動、引導等工作需求,布料採用全台灣製透氣材質,即使在氣候溫暖的五月穿著仍相當舒適。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圖片來源:中華文化總會)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圖片來源:中華文化總會)

主視覺|彩色線段共織台灣輪廓,共創民主新篇

以「共織臺灣 民主前行」為理念核心,設計師顏伯駿以藍、綠、橙、黃4種色彩,分別代表自由、民主、自信、友善,並以線段元素交織為臺灣的輪廓,象徵各族群、世代與百工百業,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共同編織出民主的篇章。

彩色線段不僅交疊出島嶼的形狀,更延伸交織為正副總統的肖像,以及舞台及周邊製作物等的圖像,在就職典禮舉辦的夏季,帶來清新、歡快的視覺體驗。

不過,主視覺發布後引發抄襲爭議,對此顏伯駿也透過就職活動籌委會正面回應,聲明中除了重申「共同交織出台灣的形狀」的理念核心,也提及選用彩色線段的思考:「彩色線段作為一種設計元素,在設計歷史上有著悠久的傳統,從Bauhaus學派到現代主義(Modernism),這種元素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創作中。此次選用彩色線段的設計風格,旨在展現總統就職典禮所帶來的嶄新氣象,並非抄襲他人作品。」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圖片來源:中華文化總會)

顏伯駿也表示,視覺作品的判定應該基於創作過程和設計脈絡,「此次設計概念以『台灣形狀』為核心識別點,從台灣的地理特徵出發,結合四極點進行創意構成,這才是我們作品的根本,更是設計的核心表現。」而備受質疑的貓狗徽章禮品設計,「是以公司購入商用授權之素材庫iStock為基礎,結合此次設計元素重新製作之圖像。」並在聲明最後表達堅持原創設計的原則,也希望透過澄清,能讓大眾對本次創作有更深的理解。

「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設計亮點!國宴菜色、主視覺、迎賓人員禮服等巧思一次看
(圖片來源:中華文化總會)

日本人氣「人也太好了吧展」如何創造共鳴?entaku創意總監明円卓以「情感」為核心,真實捕捉微小日常

日本人氣「人也太好了吧展」如何創造話題?entaku創意總監明円卓以「情感」為核心,真實捕捉微小日常

由日本創意團隊entaku策劃的人氣展覽「人也太好了吧展(いい人すぎるよ展)」、「我感到有點煩的小事展(やだなー展)」於今年10月登台,在台灣同樣掀起熱烈迴響。而展覽為何能引起許多人的共鳴?entaku創意總監明円卓與我們分享其中的誕生故事。

以「情感」為主題,喚起大家共鳴

早在「人也太好了吧展」爆紅之前,東京原宿的「友達がやってるカフェ/バー(暫譯:朋友開的咖啡廳/酒吧)」,便因店員不使用敬語、像是在跟朋友對話的設定而在社群平台引起討論。事實上,這個企劃也出自於entaku團隊。而entaku團隊的起點,則可回溯至那時還在電通廣告公司上班的明円卓,出於個人興趣愛好,在辦公室裡做了測試性的「有點煩」展覽,沒想到獲得不少客戶的好評。他說,「我們發現以『情感』作為主題的展覽,是很有力量的,能喚起大家的共鳴。」之後,在原宿藝廊展出的人也太好了吧展,更迅速成為熱門話題,並陸續在日本各大城市展出。

日本人氣展覽《人也太好了吧展》與《我感到有點煩的小事展》雙展同步登台。展覽細膩描繪日常中那些微妙又幽默的時刻,讓人不時會心一笑。(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日本人氣展覽《人也太好了吧展》與《我感到有點煩的小事展》雙展同步登台。展覽細膩描繪日常中那些微妙又幽默的時刻,讓人不時會心一笑。(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2023年在東京原宿藝廊展出的「人也太好了吧展」,迅速成為社群平台上的熱門話題。(圖片提供:entaku)
2023年在東京原宿藝廊展出的「人也太好了吧展」,迅速成為社群平台上的熱門話題。(圖片提供:entaku)
(圖片提供:entaku)
(圖片提供:entaku)

展覽體現人類的多種情感

人也太好了吧展的特色之一,就是在社群媒體上擴散得非常快。明円卓認為,社群平台其實是人類情感的綜合展示,這個展正體現了人類的多種情感,像是有趣、人也太好了吧、甚至令人感動或想哭這些要素。「我們覺得這人真是好人的這一種情感,是超越了年齡與性別,所以我們在策劃展覽時,也特別考慮到不要去限制觀眾的族群或對象,這樣的情感也能夠更廣泛地傳遞出去。」正因如此,人也太好了吧展此次在亞洲的巡展,來到了上海、首爾、台北等海外城市,他們想確認這般的「好人情感」是否能跨越國界、與當地的人們產生共鳴?

人也太好了吧展在社群媒體上擴散得非常快,迅速引起話題。(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人也太好了吧展在社群媒體上擴散得非常快,迅速引起話題。(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本次展覽共展出約200件作品,包含文字、插畫、照片與實物等形式。(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本次展覽共展出約200件作品,包含文字、插畫、照片與實物等形式。(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人也太好了吧展」、「我感到有點煩的小事展」先前曾至韓國首爾展出。(圖片提供:entaku)
「人也太好了吧展」、「我感到有點煩的小事展」先前曾至韓國首爾展出。(圖片提供:entaku)
(圖片提供:entaku)
首爾展場(圖片提供:entaku)

根據當地文化融入在地元素

人也太好了吧展約有8成與日本展覽相同,另外會根據當地文化來重新製作本土化的內容,這次也與台灣的「明日製作所」團隊一起發想點子,加入更多台灣觀眾能共感的在地元素。像是「把Ubike車籃垃圾拿去丟的人」、「不會佔用體育課的國文老師」、「台北車站的轉乘」⋯⋯,讓人們看了能會心一笑。開展當週便來到台北展場的明円卓觀察到,日本人會覺得是好人的人,在台灣也產生了很大的共鳴,這也讓他更加確信「好人情感」能超越國界與語言的隔閡。

人也太好了吧展約有8成與日本展覽相同,另外會根據當地文化來重新製作本土化的內容,這次也加入更多台灣觀眾能共感的在地元素。(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人也太好了吧展約有8成與日本展覽相同,另外會根據當地文化來重新製作本土化的內容,這次也加入更多台灣觀眾能共感的在地元素。(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台北展場一隅(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與記憶中的「好人」重逢

明円卓分享,人會被觸動、心動的瞬間,其實埋藏在記憶之中。他們只是把大家心裡早就有的記憶以展覽表達出來。因此,每次人也太好了吧展的介紹都會寫到這是「與記憶中的『好人』重逢」的展覽。「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展覽,讓大家發覺原來身邊有這麼多好人,也從中發現自己其實也是個好人。」他補充,展覽一開始是在社群平台上爆紅,吸引很多年輕人來看展,後來因為各種媒體取材,現在有許多不同年齡段的人參與。「我們準備展覽時,有考慮到大人、年輕人的視角,雖然不一定每個年齡層都可以直接共情到所有內容,但如果他們站在長輩或年輕人的角度去想,也能產生情感的連結。」

(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台北展場一隅(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台北展場一隅(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台北展場一隅(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以作品展現「好人」與「有點煩」的瞬間

而展覽中的作品,以文字、插畫、照片、實物表現「好人」與「有點煩」的瞬間,幽默捕捉生活中的日常。明円卓說明,比較抽象的情境會以文字記錄,較為具體的則會以照片、插畫來呈現,比如拍攝「好人」時,會思考對方可能的表情、服裝等細節,塑造出讓人們很有共鳴的立體場景。但難道靈感都不會枯竭嗎?他笑說,「我們覺得『好人』的點子是無窮盡的,因為世界上有無限的好人。」他進一步分享,其實團隊在會議時,有一本隱藏絕招的小冊子,裡面列出了各式場景、人物、天氣、事件等,方便大家從不同角度發想點子。

展覽中的作品,比較抽象的情境會以文字記錄,較為具體的則會以照片、插畫來呈現。(攝影:Adela Cheng)
展覽中的作品,比較抽象的情境會以文字記錄,較為具體的則會以照片、插畫來呈現。(攝影:Adela Cheng)
展覽作品以幽默且溫暖的視角捕捉生活中「人也太好了吧!」的瞬間。(攝影:Adela Cheng)
展覽作品以幽默且溫暖的視角捕捉生活中「人也太好了吧!」的瞬間。(攝影:Adela Cheng)

另外有趣的是,展覽中還設計了互動式橋段,讓人們一秒化身「好人」或體驗「有點煩」的瞬間,這樣的設計也讓觀眾更想與他人分享,使展覽自然地在社群間擴散出去。也因此,比起說是觀賞型,他們更會形容自己是體驗型的展覽。

展覽中還設計了互動式橋段,讓人們一秒化身「好人」或體驗「有點煩」的瞬間。(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展覽中還設計了互動式橋段,讓人們一秒化身「好人」或體驗「有點煩」的瞬間。(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期許未來推出更多台灣本土題材

這次在台灣的展覽反應相當熱烈,開展首日便大排長龍,讓明円卓相當訝異。他希望未來還能繼續在台灣展出,比如將日本現在也很受歡迎的「そういうことじゃないんだよ展(暫譯:才不是那樣呢展)」帶來台灣,同時也想推出更多融合台灣本土題材的點子。「我們一直覺得,『只有我們才懂』的作品主題是最有趣的,這也是我們每次在做在地化作品特別重視的部分。當你仔細看展覽時,也會發現只有當地的人才懂得的『好人』與『有點煩』的瞬間。」

日本人氣展覽「人也太好了吧展」、「我感到有點煩的小事展」,在台灣同樣掀起熱烈迴響。(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日本人氣展覽「人也太好了吧展」、「我感到有點煩的小事展」,在台灣同樣掀起熱烈迴響。(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日本現在也很受歡迎的「そういうことじゃないんだよ展(暫譯:才不是那樣呢展)」

(下圖中對話框中文意思為:明明沒有回我Line,為什麼還可以發社群貼文呢?)

明円卓透露,entaku(円卓)在日文中是「圓桌」的意思,希望大家能圍坐在圓桌,一起創造出新點子。最後,他笑著說,未來如果能將這張圓桌搬來台灣,那就太好了!

entaku創意總監明円卓希望未來還能繼續在台灣展出,也想推出更多融合台灣本土題材的點子。(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entaku創意總監明円卓希望未來還能繼續在台灣展出,也想推出更多融合台灣本土題材的點子。(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攝影:鏡好映像)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全家「哭哭貼紙」再進化!麵包、肉類、魚類、蛋糕新插畫素材上線,以情感設計減少食物浪費

日本全家「哭哭貼紙」再進化!麵包、肉類、魚類、蛋糕新插畫素材上線,以情感設計減少食物浪費

日本全家便利商店推出的「哭哭貼紙(涙目シール)」搭配「請救救我(たすけてください)」字樣,吸引消費者購買即期品,進一步解決食物浪費問題。而除了原本的飯糰版本,全家又新增麵包、肉類、魚類、蛋糕4種插畫,讓更多的日本商店與企業無償使用!

台灣人應該對於超商的「友善時光」、「i珍食」貼紙不陌生,在日本,便利商店同樣有降價貼紙,期盼藉此減少剩食問題。日本全家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一,是在2030年前將食物浪費較2018年減少5成,不過,由於便利商店24小時營業,加上為了滿足顧客的便利性,庫存管理難度高,導致食品浪費問題難以完全消除。而日本全家在2021年7月推出的折扣貼紙雖然有效,但仍有些客人會因購買打折品而感到不好意思。

日本全家「哭哭貼紙」的計畫目的,是希望透過在降價貼紙上,不僅標示降價金額,還加上「能打動顧客內心的訊息」,與顧客一同減少食物浪費。(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日本全家「哭哭貼紙」的計畫目的,是希望透過在降價貼紙上,不僅標示降價金額,還加上「能打動顧客內心的訊息」,與顧客一同減少食物浪費。(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除了現有的設計外,日本全家在今年10月新增了麵包、肉類、魚類、蛋糕4種插畫。(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除了現有的設計外,日本全家在今年10月新增了麵包、肉類、魚類、蛋糕4種插畫。(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哭哭臉貼紙可以減少食物浪費?

2024年10月,日本全家在東京、神奈川部分門市展開為期4週的實驗,針對即將到期的飯糰、便當貼上降價的「哭哭貼紙」。貼紙上有個帶有淚眼汪汪表情的飯糰角色,搭配「請救救我」的文字,以情感化設計向顧客宣傳商品即將到期的訊息,藉此觀察這樣的設計是否會影響降價商品的銷售狀況。而實驗結果證明,哭哭貼紙讓降價商品的購買率提高了5個百分點,若將此設計推廣到日本全國門市,預計每年可減少門市約3,000噸的食物浪費。

日本全家預期,當顧客購買商品時,看到訊息和角色的表情,會聯想到食物浪費的問題。如此一來,可以期待顧客能更偏向選擇降價商品。(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日本全家預期,當顧客購買商品時,看到訊息和角色的表情,會聯想到食物浪費的問題。如此一來,可以期待顧客能更偏向選擇降價商品。(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以情感設計促進購買意願

另外,2025年4月,日本全家在東京的10家門市進行了成效檢驗,結果顯示購買率提升了4個百分點,部分門市甚至上升超過10個百分點(比較期間為2025年4月~9月與前一年同月相比)。顧客也反映「以前覺得買降價商品有點不好意思,但如果想成是在幫忙的話,就可以坦然購買」,顯示情感設計確實促進了購買意願。

日本全家也收到了顧客的好評,例如:「淚眼汪汪的插畫讓人忍不住想幫忙,所以就拿了」、「因為關注食物浪費問題,所以贊同並購買了」。(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日本全家也收到了顧客的好評,例如:「淚眼汪汪的插畫讓人忍不住想幫忙,所以就拿了」、「因為關注食物浪費問題,所以贊同並購買了」。(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結合經濟誘因與情感訴求

而哭哭貼紙的發想又是從何而來?「The Breakthrough Company GO」創意總監砥川直大在受訪影片中分享,如果消費者是為了省錢而購買折扣品,那麼這塊貼紙的空間是不是可以有更有意義的用法?這也是他們想重新設計貼紙的出發點。也就是說,「折扣」只是提供了經濟上的誘因,雖然這的確能減少食物浪費,但它並沒有回應人們「想要減少食物浪費」的心情。既然如此,乾脆透過貼紙直接對顧客說:「請為了減少食物浪費而買下它」,不是更好嗎?

相信「人性本善」創造顧客共鳴

經過多次方案測試,像是搭配「Please Rescue」、「希望被吃掉」、「馬上就要被丟掉了」、「要吃就選我」等文字,後來團隊便選定了帶有日本Emoji特色的哭哭臉,加上「請救救我」的訊息。團隊也相信「人性本善」,只要給予顧客適當的提示,人們便會願意採取善行,「幫助」這些即期食品。尤其在日本擁有1萬6千家門市的全家,本身就是最大的媒體,而商品上的貼紙則是影響顧客行為的絕佳媒介。這樣的設計,也為減少食物浪費的對策帶來了嶄新的視角。

日本全家透過一個小小的貼紙,進一步解決食品浪費問題。(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日本全家透過一個小小的貼紙,進一步解決食品浪費問題。(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哭哭貼紙免費插畫素材上線

為了將哭哭貼紙減少食物浪費的成效,擴展到整個社會,日本全家近日宣布,在2025年10月起無償提供「哭哭設計」。除了原有的設計之外,更新增了麵包、肉類、魚類、蛋糕4種插畫素材,歡迎所有販售食品的業者免費下載使用,一同減少食物浪費。(編註:哭哭貼紙僅限日本國內使用,有興趣者可點此查看相關資訊

目前,日本全家也與東京都目黑區合作,將「哭哭貼紙」應用於區公所員工餐廳、麵包店與糕餅店等場所,期盼與消費者、地方社區及整個社會攜手,創造一個沒有食物浪費的未來。

日本全家歡迎在日本販售食品的業者,都可以免費使用這個淚眼汪汪角色的插畫,用於販售即將到期的商品。(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日本全家歡迎在日本販售食品的業者,都可以免費使用這個淚眼汪汪角色的插畫,用於販售即將到期的商品。(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使用範例(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
使用範例(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哭哭貼紙插畫素材可於日本全家官網下載(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
哭哭貼紙插畫素材可於日本全家官網下載(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資料來源|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