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百張臉孔窺見臺灣多元文化!藝術家JR X Plan b X 巴文中心「Inside Out」特展在台北

藝術家JR人像藝術計畫「Inside Out」在台北!上百張臉孔窺見臺灣多元文化

2024年夏天,法國藝文盛事「外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Off Avignon)邀請臺灣擔任首屆「主題國」,由巴文中心、Plan b、法國街頭影像藝術家JR策劃的「Inside Out Project」聯手,以數百名臺灣人肖像圍繞外亞維儂藝術村,展現臺灣的多元文化價值,而今「Inside Out - Happy Together 臺灣人像藝術計畫」移展至臺灣,Plan b特別策劃互動體驗裝置並公開策展紀錄片,邀觀者深入這場臺法合作、縱跨臺灣6座傳統市場、超過400人參與的策展計畫。

藝術家JR人像藝術計畫「Inside Out」在台北!上百張臉孔窺見臺灣多元文化
(圖片提供:Plan b)

臺灣與外亞維儂藝術節,因有機、自由而串連

外亞維儂藝術節邀請臺灣擔任「主題國」,契機不只因為雙方合作已從1994年延續至今,也因臺灣具備豐富的歷史脈絡、多元的族群認同,而發展出多層次的文化特質,這樣的包容性與外亞維儂發生在劇場、學校、城市街頭各處,活潑有機、自由多元的精神相呼應。

藝術家JR人像藝術計畫「Inside Out」在台北!上百張臉孔窺見臺灣多元文化
(圖片提供:Plan b)

有這麼難得的機會,該如何向聚集在亞維儂古城、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人介紹臺灣?巴文中心、Plan b決定與藝術家JR主理的「Inside Out Project」合作,這場無國界的藝術計畫,透過在公共場域張貼大型黑白肖像,以被拍攝者的臉孔作為載體,讓世界各地群體自由發聲,傳達所支持的價值,用「臉」向世界發聲,目前已於150個國家創作、展出並累積超過50萬張人像。

藝術家JR人像藝術計畫「Inside Out」在台北!上百張臉孔窺見臺灣多元文化
(圖片提供:Plan b)

6座傳統市場 ✕ 400位民眾響應 ✕ 3位不同背景攝影師

Inside Out - Happy Together 臺灣人像藝術計畫」以臺灣傳統市場為取景場域、藍白帆布圖樣為背景,紀錄攤商與居民的日常互動。拍攝期間共有400多位民眾響應,以充滿人情味的跨族群面孔,突顯臺灣的多元文化與自由精神。

藝術家JR人像藝術計畫「Inside Out」在台北!上百張臉孔窺見臺灣多元文化
(圖片提供:Plan b)
藝術家JR人像藝術計畫「Inside Out」在台北!上百張臉孔窺見臺灣多元文化
(圖片提供:Plan b)

擔綱企劃的Plan b,特別選了北、中、南共6個具文化代表性的市場作為拍攝地:具百年閩南廟口文化的「彰化鹿港第一市場」、蘊含濃郁客家味的「新竹竹東中央市場」、深受眷村文化影響的「臺北大安成功市場」、融合滇緬泰與新移民美食的「桃園中壢忠貞市場」、位於歷史悠久海港聚落的「臺南安平魚市場」,以及異國色彩濃厚的「臺北天母士東市場」,並邀請Ivy Chen陳沛緹、李廣、張國耀等3位不同背景的攝影師,以各自獨特視角紀錄臺人樣貌。

藝術家JR人像藝術計畫「Inside Out」在台北!上百張臉孔窺見臺灣多元文化
(圖片提供:Plan b)

互動裝置激發對話,策展紀錄片同步公開

Inside Out - Happy Together 臺灣人像藝術計畫」本次移展台灣,以Plan b活化都市閒置空間的品牌「ParkUp」為基地,策展上以「社區交流」為靈感,將場域既有的模組化工具改造成互動體驗裝置,激發訪客開啟對話、交流思想。

藝術家JR人像藝術計畫「Inside Out」在台北!上百張臉孔窺見臺灣多元文化
(圖片提供:Plan b)

第一區以臺灣社會多元價值與值得關注的議題為線索,引導民眾找尋關鍵字;第二區則以計畫名稱「Happy」、「Together」、「In Taiwan」為題,邀請人們留下近期感受到開心的故事、與他人分享針對臺灣包容多元文化的觀點,透過輕鬆對談展現臺灣自由共好日常。

藝術家JR人像藝術計畫「Inside Out」在台北!上百張臉孔窺見臺灣多元文化
(圖片提供:Plan b)
藝術家JR人像藝術計畫「Inside Out」在台北!上百張臉孔窺見臺灣多元文化
(圖片提供:Plan b)

計畫成果紀錄片也於展覽同步公開,揭開臺法跨國策展歷程——從前期肖像拍攝、亞維儂佈展現場臺人臉孔圍繞古城,到藝術節開幕大遊行的精彩畫面,不僅展現了臺灣充滿人情味的日常,也令觀眾更能理解「Inside Out Project」希望傳遞的精神及其背後故事。

藝術家JR人像藝術計畫「Inside Out」在台北!上百張臉孔窺見臺灣多元文化
(圖片提供:Plan b)

Inside Out Project — Happy Together in Taiwan

計畫時間|2024.10.15-10.28

計畫地點|ParkUp GT(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04巷16號)

* 肖像海報會因時間及天氣因素自然脫落,展期將依展示狀態機動調整

大師筆記本公開!Moleskine巡迴展《Detour》在日本,看見塩田千春、nendo佐藤大、隈研吾等人的創意軌跡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一件驚艷世界的藝術品、一道銷魂的菜、一幀絕美的電影畫面,在真正被實現之前,或都只是紙上的飛舞字跡和隨筆草圖。筆記本乘載了私密的日常點滴、偶發的創意靈光,是記憶和靈感的結晶。義大利文具品牌Moleskine有感於此,策劃《Detour》國際巡迴展,蒐羅藝術家、建築師、主廚、電影導演、設計師、音樂家、作家……各領域名人的筆記本,邀觀者在被填滿的紙頁上,探索他們的創作歷程。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圖片來源:Moleskine)

適逢2025大阪世博,《Detour》現正巡迴至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將展至8/23;其後將移師東京21_21 DESIGN SIGHT,自9/10展至9/23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於大阪、東京展開。(圖片來源:Moleskine)

大玩「紙上策展」的文具品牌Moleskine

相信文具迷對Moleskine都不陌生,這個來自義大利、全球知名的文具品牌,前身其實是一間米蘭小型出版社「Modo&Modo」,其出產的筆記本據說曾受梵谷、畢卡索、海明威等藝術家及文豪愛用。1997年,出版社將這款原版筆記本帶回市場,並註冊了「Moleskine®」商標,從那時起逐漸擴展產品線,從筆記本、日誌、行李包袋、書寫及閱讀工具等,建構起以傳遞知識、激發創意為核心的品牌宇宙。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圖片來源:Moleskine)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圖片來源:Moleskine)

致力傳承印刷及裝幀工藝的同時,Moleskine亦與時俱進,開發數位工具「Moleskine Smart」將紙頁與螢幕連結,讓創作與工作流程更能無縫銜接。品牌旗下的Moleskine基金會,則致力推動創意教育,深入社會各角落,啟發並教導年輕人掌握創意技能,鼓勵他們運用所學推動社區甚至是社會的改變,本篇介紹的《Detour》巡迴展覽即是基金會自2006年起推動至今的長期計畫。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圖片來源:Moleskine)

《Detour》公開名人筆記本創意軌跡

Detour》所選的筆記本展品,多出自Moleskine基金會中超過1,600件館藏,當中除了有藝文、設計、影視、建築、飲食等領域名人親自填寫和裝飾的筆記本,包含普立茲克建築大師伊東豊雄、《雲端情人》電影導演Spike Jonze等人都曾響應;另有來自全球各地學生、文化團體和新銳創作者的捐贈。目前《Detour》已巡迴過倫敦、上海、巴黎、紐約和米蘭,最新站點則是大阪和東京;每到新的展覽地點,館方都會依當地文化脈絡挑選適合的作品展出,將多元視角冶於一爐。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圖片來源:Moleskine)

有趣的是,《Detour》展出的每一本筆記本都經歷了繪畫、剪裁、拆解、重構等使用和創作過程,有的充滿字跡和豐富插畫,有的甚至跳脫書型原貌,轉化為如同雕塑般的立體作品,迎來嶄新生命。無論表現形式為何,它們都具象化了創作者們的所思所想。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Detour》參展作品:塩田千春。(圖片來源:Moleskine)

《Detour》日本站陣容華麗,塩田千春、隈研吾、佐藤大⋯⋯都在列

Detour》日本大阪、東京雙站接力開展,選品聚焦於日本和義大利創作者,日本多位大師級人物如建築界的伊東豊雄、隈研吾、SANAA組合妹島和世及西澤立衛、青木淳,設計界代表深澤直人、nendo佐藤大、原研哉、川崎和男,及知名藝術家塩田千春、蜷川実花,再到名導押井守等人,都參與其中,陣容十分華麗。若想一睹這些創意人的創作軌跡,近日造訪日本不妨多安排一站!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Detour》於2024米蘭設計週展出。(圖片來源:Moleskine)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Detour》參展作品:伊東豊雄、隈研吾。(圖片來源:Moleskine)
Moleskine筆記本巡迴展《Detour》大阪、東京接力開展!塩田千春、隈研吾、nendo佐藤大等大師參展
《Detour》參展作品:塩田千春、MuSuHi。(圖片來源:Moleskine)

Moleskine《Detour》日本站

大阪|即日起至2025.08.23,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將展至8/23;

日本|2025.09.10-09.23,東京21_21 DESIGN SIGHT

東京《朵貝與姆明展》80週年特展:原畫、素描、沉浸式體驗等300件作品感受奇幻姆明世界

東京《朵貝與姆明展》80週年特展:原畫、素描、沉浸式體驗等300件作品感受奇幻姆明世界

擁有圓滾滾可愛白色外型的「嚕嚕米」姆明(Moomin),這個出自藝術家朵貝‧楊笙(Tove Jansson)筆下的經典角色,今年適逢誕生80週年。朝日新聞與芬蘭赫爾辛基市立美術館(HAM)合作,舉辦《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トーベとムーミン展〜とっておきのものを探しに〜)特展,自2025年7月16日至9月17日,於東京森藝術中心畫廊登場!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主視覺海報(圖片來源: トーベとムーミン展)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主視覺海報(圖片來源: トーベとムーミン展)

姆明創作者朵貝‧楊笙是誰?

1914年出生於芬蘭的朵貝‧楊笙,父親是雕刻家,母親則是畫家兼商業設計師,小時候的她就是一個喜歡沉浸在幻想中、愛開玩笑、總是惡作劇的少女。

原本以成為畫家為目標的朵貝,自13歲起,就在雜誌刊載詩文與插畫,也創作諷刺畫針砭時事。二戰後的復興時期,她更創作了大量公共設施的壁畫,包括市政廳、醫院、托兒所等。1945年,她完成小說處女作《姆明與大洪水》,不僅是作為從戰爭艱苦日子中尋得慰藉的創作,更是「姆明」系列的開端。

朵貝‧楊笙© Lehtikuva  Reino Loppinen
朵貝‧楊笙© Lehtikuva Reino Loppinen

《姆明》小說自1945年至1970年共出版了9冊,故事與插畫皆由朵貝親自完成。《姆明》後來也發展成報紙連載漫畫與繪本;1969年,朵貝與日本電視公司跨海合作,將姆明的故事變成動畫卡通,放送至全世界。

《孤單一人的姆明》© Moomin Characters™
《孤單一人的姆明》© Moomin Characters™
《吸煙的女孩(自畫像)》© Tove Jansson Estate Photo © Finnish National Gallery Yehia Eweis
《吸煙的女孩(自畫像)》© Tove Jansson Estate Photo © Finnish National Gallery Yehia Eweis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展覽亮點

朵貝不僅是姆明的創作者,她同時也在繪畫、諷刺畫、漫畫、繪本與小說等領域展現多元才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她的創作世界,本次展覽透過約300件展品,帶領觀眾回顧她的創作奇想歷程與美好。

展覽共分為兩大篇章,第一章以「朵貝・楊笙」為題,包括早期油畫、二戰前後為諷刺雜誌《Garm》繪製的封面作品插畫、私人藏品,以及在1950 年代為芬蘭各地公共設施創作的藝術作品。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第一章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第一章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貫穿兩個篇章之間的是沉浸式體驗,穿過放大版的80周年《姆明與大洪水》小說封面通道後,迎來的是《姆明》小說世界所描繪的景象,以及朵貝的壁畫作品。在高約4公尺、三面合計約 7 公尺寬的大型投影牆中,切實感受朵貝以黑白筆觸描繪的情景,像是被暴風雪與巨浪吞沒的姆明、在篝火旁休息的史力奇等經典角色插畫,讓人宛如走進奇幻的姆明谷世界。

沉浸式體驗展區©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沉浸式體驗展區©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沉浸式體驗展區©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沉浸式體驗展區©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沉浸式體驗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沉浸式體驗展區©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第二章則以「姆明與夥伴們」為題,特別是印著「The door is always open.」字樣的門扉,象徵著在姆明的世界裡,無論是誰、來自哪裡,都能被接納。這裡展出《姆明》小說、漫畫、繪本等作品的原畫與素描。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第二章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第二章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第二章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第二章展區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觀眾能近距離欣賞那些經過多次修改的草圖與重複描繪的主題,一窺朵貝創作背後的思考與過程。像是在早期的底稿與素描中,朵貝皆是用鉛筆創作,保留獨有的柔和筆觸,讓作品多了另一種溫暖細膩的氛圍。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東京展出後,也將於10月1日移師北海道立近代美術館展出,並陸續巡迴至長野縣立美術館、愛知縣松坂屋美術館。若對展覽有興趣,也不妨追蹤官方IG。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Moomin Characters™ ©Tove Jansson Estate 撮影:山本倫子

《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トーベとムーミン展〜とっておきのものを探しに〜)
展期|2025年7月16日至9月17日
地點|森藝術中心畫廊(東京都港區六本木6-10-1/六本木新城森大樓52樓)
預計展期|
2025年10月1日~11月24日 北海道立近代美術館
2026年2月7日~4月12日 長野県立美術館
2026年4月25日~6月14日 愛知県・松坂屋美術館
更多資訊可至官網IG查詢

資料來源|《朵貝與姆明展~尋找特別之物~》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