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水龍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創辦人,亦是揭開臺灣工藝史序章傳奇的工藝大師,他的生辰為6月5日,如今,每年同日登場的「65工藝節」不僅向這位大師致敬,也巧妙呼應「世界環境日」,提醒我們工藝本於自然,也承載著永續的未來想像。2025年「65工藝節」以「從心開始」做為年度主題,扣合「65(留我)初心,71(齊一)同行」的願景,象徵工藝人對信念的回望,更以傳承與創新並進的姿態,邀請大眾一同走進當代工藝的迷人風景!

從七大主軸出發,帶來超乎想像的工藝盛典
在此之際,工藝中心也以「多元、國際、承新、旅遊、互動、體驗、活動」七大主軸,帶來一場場溫度與意義兼具的工藝慶典。首先登場的「跨國對話-工藝大師班與講座」特別邀請橫跨金工、陶藝、漆藝、竹藝、纖維與木藝等領域的日本六位工藝大師,與臺灣工藝人展開為期兩天的技藝交流。從技法展示到深度對談,不僅交會兩地工藝精神,也讓傳統技術在對話中煥發當代光彩;緊接著的國際工藝講座,更為臺日工藝文化開啟嶄新的連結可能。


而「工藝辦桌‧文化饗宴」則圍繞「生活有感 Craft in Daily」與「藝土共生 Craft as Art」兩大主題,由40位工藝家化身「工藝桌長」與360位民眾共席互動,透過工藝展示、創作分享、現場販售,讓工藝從展臺走入家中,從作品成為日常風景。


以工藝為名,一齊回娘家、去旅行
不只如此,今年「工藝人回娘家」同樣溫暖人心。在此,工藝中心廣邀退休職人、工藝獎得主,或是參與過專業課程的老師與學員等曾在工藝路上並肩前行的夥伴,一起回到這片熟悉的土地,回顧並分享屬於他們的工藝記憶。

而對熱愛旅行的朋友而言,今年的「工藝行旅」也是令人難忘的回憶。原來,工藝中心在今年5月至8月,針對不同年齡層與族群設計出10條主題行程,邀請外國旅人、親子家庭與銀髮族群等,踏上島嶼工藝尋旅,以雙腳丈量、以雙手感受,讓工藝不再遙遠,而是日常的一部分。到了週末時光,則有一連串豐富活動點綴,像是李天祿掌中劇團《武松打虎》、融合創意與傳統的大兵市集、繪本音樂劇場等接連登場,讓大小朋友皆能在歡笑與驚喜中認識工藝;外型討喜、令人療癒的雲朵阿Q也驚喜現身,成為親子合影的最萌亮點。


在「逐工」努力下,看見「染」的工藝魅力
最後,不可錯過的壓軸亮點則是生活工藝館1樓自即日起展出至8月31日的「逐工逐工互動展」!策展人鹽池工作室以台語「逐工」(意為「每日」)為題,展覽重新審視日日努力鍛鍊的染色工藝,並從藝術觀點出發,呈現一系列生活物件的「染」之魅力,更進一步拓展「染」的意涵,使其成為連結生活、時間與日常實踐的親密語言。

在工藝中心策劃下,65工藝節不只是紀念日,更是一場屬於島嶼過去、現在、未來的工藝盛典。在這裡,工藝不只照映出過往榮光,也作為一種持續生成的日常哲學,陪伴我們慢慢生活、細細感受。也許,在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裡,正藏著工藝最動人的靈光。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