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學校教育很少注重培養孩子對的藝術教育的認知,學校通常將全力放在對學科的鑽研上,學科固然重要,但是藝術教育卻也是一門深刻影響人格特質發展的重要教育。我很喜歡的知名創意教育學家肯.羅賓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曾在2006年以幽默的演說方式提出《School Kill Creativity》(學校教育扼殺了創造力?)議題,他對現今教育感到質疑,並提出對教育體系應注重多元化的創意發展。
對於學校教育,我們是否需要深刻的反思?
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前陣子為運動品牌Adidas創作了一支跟世足賽有關的藝術實驗影片,完整傳達了團結的力量。在這計畫結束後,瑪莉娜又專注投入於一項非常有意義的計畫─由兩位女生Molly Logan 與 Elise Van Middelem創辦的《School of Doodle》,目前正在集資網站Kickstarter上募資,創辦目的在致力於建立免費的網路課程以提高女性教育,有別於正規傳統的學校教育,《School of Doodle》強調培養女性的創造力與想像力,更透過這樣自發性的創意學習,建立起女性的自信心。
然而最近《School of Doodle》也受到一些媒體的質疑,他們認為這個計畫的出發立意良好,提供年輕女性免費教育是值得讚賞的部分,但也擔心藝術本質是否適合在網路環境上學習,並且,《School of Doodle》在Kickstarter上曝光的影片,對於課程的安排卻令人感到有點疑惑,例如教導如何製作影片、每日塗鴉等並不那麼完整的課程系統。不過影片中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圖表資訊與研究來支持他們自己的論點,充滿自信勇敢的言語也是讓人振奮的地方。
目前加入《School of Doodle》的師資一字排開就有不少在各領域大名鼎鼎的藝術家與名人,除了一開始就表明支持的瑪莉娜,其他還有如草間彌生、小野洋子,美國《赫芬頓郵報》共同創辦人Arianna Huffington,搖滾歌手Courtney Love,名廚Alice Waters,藝術大師John Baldessari,建築師David Adjaye,女演員Lili Taylor等更多持續加入的名人。《School of Doodle》目前仍在募資中,已累積募集到6萬美金。
在世界眾多藝術集散地中,現正匯聚全球目光的威尼斯與香奈兒有何特殊淵源?品牌符碼「獅子」不僅是香奈兒女士的星座,更藏威尼斯城徽「聖馬可飛獅」意象。回溯至一切如日方升的1920年,品牌創辦人嘉柏麗香奈兒(Gabrielle Chanel)在藝術家荷西瑪利亞(José Maria)與米西亞賽特(Misia Sert)夫婦的陪同下,首度探索這座總督之城(City of the Doges)。沒想到,此行成為香奈兒女士日後的靈感泉源,且讓威尼斯深植香奈兒歷史,於諸多創作系列中渲染為底蘊般的存在。
雙年展電影學院(Biennale College Cinema)2012年由威尼斯雙年展發起,主要著眼於培育義大利本地及世界各地年輕電影創作者,每年皆為10逾位青年導演的創作計畫提供劇本編寫、發行策略、財務規畫及製作時程等專業指導,可謂影壇明日之星的絕佳鋪墊。2024至2025年度遴選的12項計畫中有4部作品已經完成,並將作為威尼斯影展官方節目的一部分展示,贊助大使即為香奈兒品牌好友、導演暨編劇奧黛麗迪萬(Audrey D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