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2014文創100報導:文創園區No.1 駁二

駁二02

商業化是園區與藝文特區的生存遊戲?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2014年1月至8月,入園人次約22萬、展演活動舉辦約400場,較去年同期成長了四倍以上。

 

文化創意園區的概念源自於行政院「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中提出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而該計畫的主要執行項目之一為加強規劃設置文化創意園區,整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環境並透過閒置空間的活化再利用,激發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

 

La Vie《2014台灣文化創意產業100大獎》定義文化創意園區為充分管理、資金密集的場域,並且作為商業與文化藝術間的橋梁,將藝文界、產業界與消費者結合,形塑民眾生活的文化質感,同時加速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在20天的徵件期間內依園區之特色定位、在地連結性等標準,總計共有86個園區進入初選。

 

獲選園區雖因先天條件的不同而有各自的核心目標,但皆以彈性的空間規劃支持各個鏈結點的功能與需求,跳脫文化創意園區字面上的意涵。其中高雄駁二藝術特區鄰近許多觀光景點,加上歷屆經營單位能量的累積,掌握「多元」特色的駁二藝術特區碰撞出許多創意能量;松山文創園區提供大量扶持與培育文創產業的資源,並秉持原創精神自辦展演,營運輪廓清晰;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民營優勢彈性經營園區,讓各種會、展、演、店在此演出。定焦精準加上首都區位優勢,輕易帶動群聚效應,讓他們脫穎而出奪得本類前三名。

 


01. 多 元 的 交 流 空 間 -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駁二藝術特區開放至今十餘年,儼然已成為一個多元的空間場域,當談到駁二的獨特之處時,駁二營運中心主任簡美玲說:「特殊的舊空間氛圍,讓高雄市的藝術創作者和文史工作者對這個空間的獨特魅力為之著迷。鄰近水岸也是我們的特色,駁二是目前唯一有水岸環境的文創場域。」

 

駁二是許多展活動、演唱、周邊社區和居民休閒活動所在,也提供文創業者販賣文創商品、育成中心、藝術家進駐計畫等,是藝術家及文創業者展現創意並付諸實踐的平台。

 

駁二藝術特區為高雄港駁二碼頭旁的廢棄倉庫群改造而成,在高雄市政府與在地藝術家的推動協助下,將倉庫群規劃為駁二藝術特區,於 2002 年正式開放。駁二藝術特區的營運單位經過數次轉移, 2002至2003 年駁二藝術發展協會以當代藝術中心為駁二藝術特區定調;2004年至2005年樹德科技大學則走向工藝創意發展中心,成立創意工坊並增加營利空間,商業色彩濃厚;2006 年到至今則回歸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自行營運,轉為提供當代藝術展示空間以及各機關團體租借作為展覽場地,2009 年開始,駁二的定調更為明確,以《高雄設計節》作為駁二的第一個售票展,結合生活與藝術,展演內容更為具體,讓藝術與民眾更親近,同時倉庫棟數與戶外場域增加,從原來的3棟倉庫到現在25棟的規模,腹地也擴大為 6.9 公頃以上。

 

2010 年 The Wall 取得月光劇場的經營權後,開始規劃定期的活動,成為LiveHouse 型式的演唱場地,並與文化局合作舉辦《大港開唱》、《大彩虹音樂節》等大型演唱活動,為駁二增添了另一種獨特的形貌。自2014年開始的藝術家進駐計畫,提供10坪的創作空間給藝術家使用,每年三期,一期預計10位。今年第一期已公開徵選了5位藝術家(國內1位、國外4位),進駐後將規劃舉辦藝術家沙龍、藝術家座談及藝術家展覽等活動。

 

駁二藝術特區緊鄰高雄港、捷運站與西臨港線自行車道,交通便利使得人潮更容易聚集,2013年入園人次約300萬人、展演檔次156檔;2014年1∼8 月累計已有 299 萬人次、展演檔次121檔。

 

駁二不僅串接了水岸附近舊有的文創景點聚落,例如打狗英國領事館紅毛港文化園區,也因為參觀人潮持續成長,近兩年附近至少有 30 個文創據點增加,簡美玲也表示:「駁二具體帶動週邊觀光產值及高雄市政府近期推動的亞洲新灣區,包含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 11 月將完工開幕的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展覽館及高雄港埠旅運中心。」

 

駁二藝術特區定位自己為南方的文化創意育成中心,匯集了民眾、藝術家、策展人、音樂表演者,除了展覽和銷售外,駁二藝術特區展現了更多元的可能性與樣貌。


 

La Vie《2014台灣文化創意產業100大獎》10大文化創意園區名單

01.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02.松山文創園區
03.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04.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05.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06.文創PLUS─台南創意中心
07.十鼓文化村
08.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09.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10.20號倉庫藝術特區


延伸閱讀:2014台灣文創產業100大獎揭曉! 
延伸閱讀:文創園區No.2 松菸 - LaVie 2014台灣文創百大調查系列報導

 

 

文 _ 林宛妤   圖片提供 _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松山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十鼓文化村、20號倉庫藝術特區

La Vie2015文創100:10大文創園區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本園區為一個多元、全方位功能之專業服務園區,結合創新育成與休閒產業之策略與經營模式,並藉由園區即為聚合市集之概念,營造結合創新研發、技術訓練、市場行銷、產業聚落、文化服務、休閒產業等面向,服務照應不同階層觀眾與專業人士多元需求之服務平臺型園區。

 

目前共計有六個重要館舍工藝設計館、工藝資訊館、工藝地方館、生活工藝館、工藝文化館及工藝美學館對外開放,並有工藝旅館(知達工藝會館)委外經營及三處外館(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鶯歌多媒材研發分館、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營運,除提供對外參訪,更成為台灣工藝教育最重要之基地。

 

via / 台灣工藝文化園區

 

 

La Vie2015文創100:10大文創園區 ─ 鐵花新聚落

民國99年度,臺東以慢活台東鐵道新聚落,獲選交通部觀光局「國際魅力據點示範計畫」,這是全國第一次由地方政府和臺鐵合作經營的模式。

 

臺東縣政府將臺鐵舊宿舍區打造為兼具現代感與在地特色的文創聚落,經縣府團隊的多年努力,從過往的「台東鐵道藝術村」到現今的「鐵花新聚落」,將整個區域的做了重大改變。民國103年11月開始串連魅力商店群、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誠品書局、鐵花村、秀泰影城、改造舊火車站為i+T轉運站及旅遊服務中心、舊稅捐處改建的TIM國際旅館;走在鐡花人行步道或沿著舊鐵軌木棧道,亦可飽覽各式公共裝置藝術,更能走在全國獨一無二的熱氣球彩繪燈海街景,營造出別具特色夜間氛圍,形成現在的「鐵花新聚落」。
 

103年開始,鐵花新聚落更朝著文創、音樂季、街頭街人表演及配合在地食材的食令餐桌節等特色活動,經由不定期的舉辦,讓舊站周圍重回過去的繁華景象,讓鐵花新聚落成為遊客到訪台東必定佇足的旅遊景點之一,鐵花新聚落透過計畫帶動城市的改變及提升臺東魅力城市的國際旅遊地位,亦成功的行銷、推廣及打造成台東最亮眼的「鐵花新聚落」。

 

 

via / 鐵花新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