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縱自由玩轉城市 體驗打破框架的魅力 New Audi Q3豪華運動休旅車顛覆想像上市!

La Vie 放縱自由玩轉城市 體驗打破框架的魅力 New Audi Q3豪華運動休旅車顛覆想像上市!

台灣奧迪自年初發表全新Audi SQ5高性能豪華運動休旅車之後,今年度第二部重量級新車、品牌旗下的主力車款New Audi Q3中小型豪華休旅車於今日正式上市,這部深受國內消費者好評的Compact LSUV休旅車款,除了擁有符合都會車主所需要的合宜車身尺碼設定,其獨特出眾的新穎外觀設計與細緻的車室內裝鋪陳,如今也更加符合年輕動感的訴求,再加上四環品牌獨步車壇的先進科技加持,不僅賦予New Audi Q3十分鮮明的產品設定,同時也將吸引更多年輕消費客層的目光,繼續肩負起Audi汽車攻堅國內進口Premium Compact SUV級距市場的重任。

 

全面邁向運動年輕化升級  完整呈現獨有的前衛科技形象

秉持「進化科技‧定義未來」的品牌核心精神,New Audi Q3豪華運動休旅車的產品主軸定位為年輕、精巧的性能化Compact LSUV,全新的車頭造型,大幅強化了New Audi Q3的運動休旅車特質。除了整合極線LED識別燈的氣體放電式頭燈和車尾動態指示方向燈列為標準配備之外,New Audi Q3更將全LED頭燈納為選配項目,兩種頭燈款式的全新家族造型和設計語言,不僅襯托出宛如頂級精品般的精緻度,更完美展現了Audi在車輛照明系統引領車壇的前衛科技實力!

 

除此之外,車頭另一個特色則是採用3D立體設計的大型單體式盾形水箱護罩,霧銀外觀烤漆不但愈顯精緻,也更具動感氣勢;重新設計的前保險桿總成是車頭的另一項修飾重點,設計團隊運用銳利線條、重新設計的水箱罩內側橫柵,以及碩大的進氣口烘托出New Audi Q3霸氣氛圍,原位於下氣壩的前霧燈組則整合至標配具備全天候燈功能氣體放電式頭燈。至於車尾全新設計的後保險桿和後下擾流板部份,同樣更具運動化的視覺張力,其後下擾流板也可依照車主喜好,選擇車身同色或對比配色烤漆;後保桿下方左側的雙出鍍鉻尾飾管則是全車系標準配備,與車頭部份前後呼應下,再加上動感的車身線條、斜背式後擋風玻璃、獨特的環覆式後廂尾門,不但完整呈現出New Audi Q3的運動跑格,更是道路上最搶眼的移動新亮點!

 

縱橫城市都會生活  突破框架限制的自由空間

New Audi Q3在空間規劃上最初的設計理念,源自一個簡單而明確的思考邏輯:「小空間更需要大創意」! New Audi Q3車身的長、寬、高尺碼為4388 x 1831 x 1608mm,底盤軸距則為2603mm,緊湊的車身尺寸在創意巧思下,徹底突破了既有框架限制,創造出多樣化的自由空間!New Audi Q3座椅的靈活變化組合,讓車主能夠隨心所欲地依照個人使用習慣與用途,任意變化出最合適的車艙空間,在標準五人乘坐模式下,即可擁有460公升的置物空間,搭配後座6/4分離式座椅,最高達1,365公升的行李廂空間更是同級車之最,除了滿足多樣化的旅行安排與行程規劃,透過寬敞的行李箱開口設計,讓車主能輕鬆放置或取用車內的行李物品,享受最舒適自在的乘坐體驗。

 

New Audi Q3的駕駛座操控界面採用以駕駛者為中心、強調人體工學的環艙式中控台設計,環艙的水平線設計包覆著駕駛者,而全面精緻化的車室內裝更是令人驚豔!除了搭配New Audi Q3專屬三幅式真皮多功能方向盤,包括出風口調整輪、座椅調整鈕和 CD 播放機上方等車內細部組件,均採用全新電鍍鋁質外框點綴,不僅提升整體內裝質感,也營造出濃郁的科技氛圍,再加上可依照車主個人喜好量身設計的內裝配色選擇,完備的客製化服務突破以往購車時的框架限制!

 

豐富的內裝配備水準是New Audi Q3的另一個強大優勢所在,除了前述的氣體放電式頭燈、極線LED識別燈、LED 後尾燈組之外,舉凡鍍鉻鋁合金車頂置物架、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定速巡航控制系統、DIS駕駛資訊顯示系統、Start-stop 引擎自動啓動 / 熄火系統、Audi drive select可程式車身動態系統、Aluminium satellite 飾板、LED車室氣氛照明套件、Q3專屬鋁合金排檔桿頭等,均列入配備清單項目之中;而中控台上以電鍍霧銀點綴的MMI 控制介面,不但功能更加強大,無論外觀質感與實際的操作觸感均更為精緻細膩,展現Audi汽車對於內裝鋪陳的一貫堅持和高水準品質。

 

New Audi Q3全車系同步登場  強勢進軍國內中小型LSUV市場

台灣奧迪於5月13日正式宣佈,New Audi Q3豪華運動休旅車全車系正式上市,車系旗下產品陣容將提供入門New Audi Q3 30 TFSI前驅版以及New Audi Q3 35 TFSI quattro二款車型,其所標榜之年輕與運動化的市場定位,以及挾著強大的產品競爭優勢,讓準車主們擁有更多樣性的購車選擇!

 

New Audi Q3所象徵的都會座駕形象,也與年輕的城市新貴與名媛仕女們的用車哲學完美契合,勢必將會在同級距市場上獲得消費者的廣大回響,台灣奧迪敬敬邀熱衷體驗品味生活的菁英新貴們,親臨全台Audi專屬展示中心鑑賞這部優質的豪華休旅車座駕,放縱自由、玩轉城市,體驗打破框架的魅力,就從坐擁New Audi Q3開始!

 

圖片資料提供 / Audi

《華康浪狗狗體 2.0》開放免費下載!華康字型再度攜手三牲工作室,將浪浪身影化為注音符號筆畫

《華康浪狗狗體 2.0》開放免費下載!華康字型再度攜手三牲工作室,將浪浪身影化為注音符號筆畫

華康字型2025年再度與三牲工作室合作,以設計為浪浪發聲,推出全新升級版本《華康浪狗狗體 2.0》,即日起於華康官網開放免費下載。另外,此次也與「全家」FamiPort 雲端列印合作,推出「三牲工作室」主題專區,讓浪浪獲得更多被看見的機會與希望,其收益也將由華康字型、三牲工作室全數捐贈予流浪動物相關公益團體。

《華康浪狗狗體 2.0》誕生

自2021年首度推出以來,《華康浪狗狗體》受到熱烈迴響。當時華康與三牲工作室共同發起「浪狗狗回家字型」企畫,靈感來自三牲長期為中途之家浪浪拍攝肖像的行動,期望打破社會對流浪動物的刻板印象。再進化推出 2.0 版本,華康希望讓「字體」不只是溝通的媒介,更成為一種能被感知的語言——透過筆畫的彎曲、姿態的延展與字形的節奏,感受狗狗的神情與等待。

華康字型2025年再度與三牲工作室合作,以設計為浪浪發聲,推出全新升級版本《華康浪狗狗體 2.0》。(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華康字型2025年再度與三牲工作室合作,以設計為浪浪發聲,推出全新升級版本《華康浪狗狗體 2.0》。(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融入台灣狗狗的可愛姿態

《華康浪狗狗體 2.0》以華康明體為基礎,本次特別推出兩款全新字型 ——「華康浪狗狗體注音 小黑」與「華康浪狗狗體注音 小黃」,融入台灣狗狗的可愛姿態與特徵,將浪浪的身影化作熟悉的注音符號筆畫。新版共新增 74 個注音文字與 10 組顏文字(其中藏有浪貓版彩蛋),象徵為 88 隻浪浪爭取曝光機會。字體將於華康官網開放免費下載(限非商業使用),邀請大眾以創意書寫的方式,傳遞對浪浪的關懷。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華康字型 × 三牲工作室 × 全家雲端列印

三牲工作室與「全家」FamiPort 雲端列印合作,推出「三牲工作室」主題專區,以《華康浪狗狗體 2.0》為主要視覺,由華康設計 4 款注音文小卡與 2 款顏文字貼紙。民眾只要在 FamiPort 雲端列印平台選購喜愛的設計圖卡,即獲得專屬 QRcode,隨時可在全台任一「全家」店舖的 FamiPort 機台列印出來。本次合作由三牲工作室提供素材、華康提供字型、「全家」支援列印服務,相關收益將由華康字型、三牲工作室全數捐贈流浪動物公益團體。期許透過設計與日常行動的結合,讓每一次列印都成為浪浪的一份希望。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華康浪狗狗體 2.0》不僅是一款字型,更是一場跨界的溫暖合作。從華康字型的專業設計出發,結合三牲工作室的影像故事與「全家」FamiPort 雲端列印的大眾通路,讓設計、公益與日常生活產生連結。因為每一筆畫都藏著浪浪的身影,每一次列印都可能改變牠們的命運。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華康浪狗狗體 2.0》即日起免費下載
字體下載請點此
▨ 字體使用|華康浪狗狗體字型檔與圖檔,均僅供個人非商業用途使用
▨  FamiPort 雲端列印「三牲工作室」主題專區
▨ 公益用途|列印收益將由華康字型、三牲工作室捐贈予流浪動物相關公益團體

資料提供|華康字型、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用設計翻轉地方,商圈美學再進化:新北平溪、桃園中原、彰化小西、高雄旗山商圈新面貌亮相!

由經濟部商業發展署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之「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自去年開始將美學設計導入商圈發展,成功改造台南「國華友愛商圈」、「孔廟商圈」,以及今年剛舉辦完台灣設計展的彰化「小西商圈」。除了商圈識別、指引的重塑,商圈改造也從空間擺設、商品陳列與包裝設計等全面向切入,結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完整的商圈品牌。

今年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攜手台灣設計研究院持續推動「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以「形塑商圈品牌,創造地方經濟活力」為核心,串連地方政府與商圈店家,透過設計導入協助商圈轉型與美學升級。

2025年選定新北平溪、桃園中原、彰化小西及高雄旗山等四處商圈作為示範案例,從商圈品牌重塑到與地方空間美學,打造街區整合的公共休憩空間,並引導商圈與店家建立設計思維與經營能力,打造兼具深度與旅遊魅力的地方商圈新風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位於高雄旗山商圈的老饕店家「101包子」,透過計畫輔導,統一品牌視覺,量身打造店面展示空間與服務動線。(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新北平溪商圈|祈願文化再詮釋,推動慢遊散策路線

以天燈聞名的平溪,透過符號重塑商圈品牌識別,於平溪火車站一帶起梳理老街立面、掛起寫著「平溪」商圈識別的燈籠,展現地方特色外也與在地商圈共同調整旅遊定位。現地採集的植物——大菁,是製作藍染的原料,設計團隊將藍染應用於商圈的公共空間傢俱設計,透過微型策展、工作坊策劃,期待未來透過共同維護街道的藍染家具凝聚社區意識,融入地方美學的同時,也讓平溪的藍染文化能被延續。希望帶給商圈的發展不只是原有祈願文化的延伸,更多是在地特色的挖掘,並推動平溪獨有的深度小旅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新北平溪商圈將祈願文化轉譯設計語彙,老街入口成為商圈品牌新門面。(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現地採集在地藍染原料應用於街道傢俱設計,增加遊客停留的休憩空間。(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同時,編輯策劃地方刊物《平溪好評》,以「祈願文化 × 慢遊體驗」為主題,串聯自然景觀、人文故事與在地日常,形塑可閱讀的地方風采。未來也期待交棒給地方商圈自行編撰,讓平溪在熟悉的旅遊印象中持續表達新意,為當地觀光開啟山城緩行的新篇章。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平溪好評》地方刊物,串連老街周邊自然景觀與歷史軌跡,增添旅遊體驗層次。(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桃園中原商圈|從品牌到場域,打造學區與商圈共構的生活街景

位於桃園中壢區的中原商圈,以校園與商圈共生為背景,聚焦「商學共融」的設計策略,改造商圈門面的停車場出入口立面,打造兼具動線導引的大面積商圈品牌裝置,強化旅客感受;並整合店家雨遮帆布與設計公共電箱設施色彩,將品牌視覺延伸至街道,使整體街區空間更具可識別性,傳達中原商圈學區共榮、生活共構的當代城市風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桃園中原商圈重塑品牌識別,結合停車場立面作大面積商圈品牌裝置亦為動線導引,強化旅客體驗。(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推動57家達成共識更新雨遮,街區視覺全面升級。(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旗山商圈|建立區域品牌,延伸文化體驗觀光半徑

擁有山城優勢的高雄旗山商圈,這次透過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串連起地方政府、商圈協會與設計團隊打造商圈識別,擷取老街在地符號的紅磚與拱門為題材,運用古典建築圓弧線條與沉穩色系,建立視覺導引系統融入街景,呼應旗山深厚的人文底蘊。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停車場入口增設地圖標示,從抵達的第一步開始,望向指標旗尾山,作為認識品牌的起點。(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旗山商圈理事長提到:「要讓觀光客願意前來,需要重視消費者需求。」為延伸旅客於旗山遊憩的停留時間,公共設施運用高雄獨有的大溝頂空間,於街區打造融合了新舊元素的「無人旅客中心」,以旗山老街為起點導覽旅客,不只能探索附近景點,延伸旅遊半徑,也期待帶動更多人潮、提升商圈整體旅遊發展。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旗山商圈以無人旅客中心概念翻轉大溝頂空地,設置景點介紹化為深度體驗的起點。(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賦能組織經營力,創造消費新體驗

彰化小西商圈首年將布業與在地吉祥物「錢鼠」融入設計概念,第二年持續深化改造,於街區增加「金幣」元素,強化商圈入口與走逛點位串聯,營造獨特街區辨識度。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街區牆面變身拍照熱點,彩繪成為旅人與商圈品牌互動的介面。(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針對商圈軟體經營與組織賦能部分,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輔導成員創設《小西有囍》商圈刊物,作為地方故事的平台與對外品牌傳播的重要工具。同時策劃主題式消費活動,串聯在地店家推出限定商品,展現創新設計與地方風俗融合的魅力,其中更邀請世界麵包冠軍陳耀訓及精品甜點品牌法朋跨界合作,進一步提升商圈的吸引力與辨識度。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實現商圈刊物自主編輯,成為地方文化記憶與商圈品牌傳播的新平台。(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導入商圈店家!更新街區風貌外深入品牌經營

另外,設計導入不僅更新街區風貌,也深入店家空間與品牌經營。在平溪商圈,「平安嚴選」以在地農產與祈福傳統結合,打造具祝福意象的選物品牌;「美玉天燈製作所」延續手工製燈職人工藝,讓天燈文化成為富含儀式感的手作體驗;「六扇門」優化空間動線與商品陳列,營造自在品茗氛圍;「覓石底」整合品牌識別與門面設計,描繪地方特色;「碳場咖啡」保留洗選煤場結構語彙,成為旅人休憩新地標。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菁桐店家輔導:百年建築地標咖啡廳「碳場咖啡」的招牌及店內空間一隅再設計。(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旗山商圈則以設計帶動商家店面改造,「枝仔冰城」以品牌統一視覺、重整動線聚焦冰品形象;「101手工包子」以木質與暖色營造品牌氛圍,梳理顧客動線;「鮮緹香蕉蛋捲」以裂葉造型與亮色設計體現品牌活力;「迷路麋鹿糖藝舖」融合糖藝工法與琥珀色調,呈現甜而不膩的手作質感。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旗山店家輔導:老街指標店家、百年老店「枝仔冰城」整併空間動線,以中島平台強化主視覺、聚焦品牌核心,聚焦商品展示。(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串連地方商圈與日常生活的風景

隨著設計導入商圈,商圈不再只是消費的場所,更是連結人文底蘊、生活與城市精神的公共平台。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將持續攜手,推動「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期望透過設計與組織賦能,打造更多具品牌識別、觀光體驗與永續經營力的地方典範,讓臺灣商圈能展現自我特色,成為國內外旅客必訪的景點。

資料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