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25:想家計畫」研討會 共同開啟「家」的想像

「HOME 2025:想家計畫」研討會 共同開啟「家」的想像

十年後,我們將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2025年,十年後的我們,站在世界的何處?扮演著什麼樣的社會角色?而台灣的政治經濟、地理環境、社會結構又將如何變化?面對嚴峻的少子高齡化、生態環境異常變遷等議題,建築師又該如何回應此劇烈變化的未來?明日博物館計畫第六檔展覽《HOME 2025:想家計畫》回歸到人的最基本生活單位─「家」,聚焦於住居議題上,邀請社會大眾共同思考十年後的生活樣貌!

 

〈明日博物館〉展覽計畫是忠泰基金會自2007年起實踐明日美學的行動平台,更是一個因應社會及時代多變性而產生的博物館概念,持續探索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未來。《HOME 2025:想家計畫》作為第六檔明日博物館計畫,自2015年5月起,邀請阮慶岳、詹偉雄、謝宗哲等專業者組成策展團隊,媒合設計/建築專業者及中堅企業組成合作團隊,以創意構想結合研發產業鏈,共同針對臺灣所面對的各種社會經濟環境議題,探索未來的居住型態與環境,激盪出前瞻的革新方案火花。

 

首次公開階段性成果
「HOME 2025:想家計畫」研討會,在2016年2月27日、28日於實踐大學台北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辦。首次對外公開過去一年多來建築師與企業間密切討論,進而產出的階段性提案內容。在兩日的研討會上,參與計畫的30多組建築師與企業合作的提案,依「台灣製造與美學」、「智慧生活與空間」、「社區與長期照護」、「創新素材研發」、「感知空間」、「資源與能源」、「共享與連結」共七個主題進行發表;並邀請香港M+博物館設計及建築項目策展人陳伯康、奇想創造董事長謝榮雅、小智研發創辦人暨執行長黃謙智、台北市產發局局長林崇傑,以及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林盛豐、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吳光庭、逢甲大學建築系主任及研究所所長黎淑婷、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龔書章四位國內建築系所教授,於各層面探討所有提案,引起現場兩日將近六百位人次的觀眾對於未來台灣居住的想像及發問。

 

十年,並非極為科幻的遙遠未來,也非一蹴可及,卻是科技日新月異而迅速變動,值得我們仔細省視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距離—這為建築師們設定了跳脫現下、卻又必須實際的提案背景。林盛豐在與談開端即提及,台灣明明擁有最前端的製造能力,卻在建築客製方面相當落後。「HOME 2025:想家計畫」的媒合企劃,刻不容緩。陳伯康則引用日本設計大師柳宗理所言「何謂日本性?在日本製作、為日人打造,即為日本設計」,勉勵企業及建築師找尋適宜時代、屬於自己的方式,為台灣產業的未來開發嶄新方向;詹偉雄應現場觀眾提問,進而建議:有關面對未來,絕非尋找一個完美的標準答案,而是允許自由,讓每個人創造最適合個人生命史的方案。鼓勵不限領域的所有人共同思考、跨界交流。

 

歧異多元的創意觀點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上,眾多提案屢創新意。「台灣製造與美學」方面:邱文傑與強安威勝+構建築合作的「台客 你建築了嗎?」,思考都市美學,將違建合法化;曾瑋+林昭勳+許洺睿團隊與初鹿牧場的提案「消化器官 三隻小豬之家」,善用廢棄稻稈,打造利用資源、減低污染且可自行維修的草磚建材。「智慧生活與空間」方面:彭文苑利用3M機動性強的魔力扣,為年輕族群即將面對的多變生活與空間,設計「獨居/群居 HOME/PLACE」變化迅即的方案;平原英樹與中興保全合作的「編織空間的街屋」,將保全系統延伸成為有效操控個人與公共領域變化的操作介面,高效率且輕巧地處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街屋運用議題;李啟誠與蔡東和的「Scenario Tracing – 空間紀錄」,運用O Plus Design的空間整合系統,記錄居住者的喜好及習慣,因應新增共居成員,自行調變出最合宜的新室內空間。

 

「社區與長期照護」方面:趙元鴻和台灣大哥大及通用福祉合作,以行動通訊與物聯網科技,提出體貼獨居者的「陪伴之家」;郭旭原+黃惠美著重於新光保全於全省皆有據點並結合醫療體系的優勢,連結便利商店的通路,為銀髮族群打造綜合健康與社交的「新光小客廳」;陳宣誠與秀傳醫療體系共創「載體聚落 PLUG-IN VILLAGE」,擬於鹿港打造全方位的健康潮間帶;辻真悟運用利永環球的感測技術,打造有感的建築「皮膚」,成為與居住者互動的「觸覺的住宅」。

 

「創新素材研發」方面:陸希傑與何炯德和國產建材實業合作「混雜登錄的棲居方式」,運用基改細菌改造混凝土,成為多元共存家庭成員的新居所;陳右昇與邱郁晨和佳龍科技合作「移動式核心住宅 Mobile Core House」:運用回收材,打造核心住宅移動車,又可拆解為各衛浴、廚飪等單元,置入老舊空間變身為新居所,為亟需住處卻又欠缺資金的年輕族群提供解決方案。

 

「感知空間」方面:翁廷楷與長虹建設的「中繼住宅的合作之家(寵物住宅計畫)」,以興趣為集居分類,渴望為特定族群找出有效慰藉的暫居所在;曾志偉運用春池玻璃的製造技術,設想將能自給自足、機能與靈性兼具的「山洞:類生態光學冥想屋」;和新光紡織共同研發自身即具結構能力布料的林建華,以「紡家計畫 Spinning House」提出可輕易變化空間氛圍的柔和建材。

 

「資源與能源」方面:吳聲明進階以水體運用新能光電的太陽熱能交換媒介,微型介入台北傳統的四到五層公寓,期盼一個改善老屋室內溫控的新景象。「共享與連結」方面:廖偉立與謝英俊推廣的「常民鋼構」合作,打造更輕便易組構的鋼構系統置入閒置空間,建構出「The Second City – 都市代謝構築計畫」;劉國滄以樹德企業招牌的收納系統,提出「家盒櫃屋 Garden Box」:易於移動組裝的低成本空間系統,將成為知識青年族群輕易通行於城鎮間的隨身住房;王治國與劉冠宏和長傑營造將於屏東打造「里港長傑工共集居」,將傳統騎樓空間垂直延展成為便於溝通、照護鄰里的新集合住宅;方瑋的「HOUSE BLOCK/積木之家」,運用台灣森科的CLT多層次實木結構材,以L型結構體創造室內外融和的宜居之家。

 

下一步?
而眾多提案的下一步又該如何發展?龔書章觀察,在清晰的主題分類之下,所有解決方案都因應時代性問題,而具有非常接近的大方向。唯建築師仍容易陷於自身領域的觀點,整體欠缺分岔出去的多樣性,故期許建築師們突破在計畫本階段對於未來投射的「再呈現」,再集中面對最為「挑戰」的問題點;忠泰基金會李彥良執行長留意目前建築師們的提案無極端的場景設定,故也無對於未來極端清晰樂觀或悲觀的解答。他期許所有參與者針對更為明確的問題,收集資訊、合作解題。然而此一狀況的不確定性,也印證「HOME 2025:想家計畫」策展委員阮慶岳所敘明:作為一個生產性、而非結果性的展覽,本計畫最期待的是此一過程當中,企業和建築師之間激盪,進而相互輔助、推進向前,甚至異業結合,將是最佳成果。

 

忠泰美術館開幕首展
參與「HOME 2025:想家計畫」的建築師提案將持續發展,並預計於今年2016年秋季以大型展覽呈現,而這個最終成果的展現,也會在即將於今年開幕的「忠泰美術館」中展出,作為美術館的首展。

 

忠泰美術館是基金會自成立以來持續朝向未來的目標與里程碑,在基金會即將步入十年的這個階段,宣示了基金會為了更美好的未來持續不懈的努力與投入。忠泰美術館將以「探索未來」、「城市建築」、「當代藝術」為三大主軸,不僅是一座能夠回應21世紀社會需求的新形態美術館,更是一個城市智庫,透過策劃各種型態的活動如展覽、演講、工作坊、論壇等,將過往累積的文化資源轉化為未來城市生活的能源,建構一座穩固開放的交流平台。

 

「HOME 2025:想家計畫」及忠泰美術館後續進展,將透過各類活動與觀眾溝通,敬請隨時關注忠泰基金會官網及臉書最新公告。

 

 

via /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啟點行銷再創新!以盲包潮流玩出浮世繪新風格

從策展延伸至商品開發 讓藝術收藏成為生活日常

啟點行銷多年深耕文化策展領域,今年首度跨足文化商品開發,透過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開發模式在故宮通路上架《浮世繪系列小卡盲包》與《明信片套組》,以嶄新形式詮釋經典藝術之美。此次商品創意源自故宮南院特展【江戶浮世之美】,以及啟點行銷連續第七年參與的【2025 夏日親子藝術月-浮世藝想曲】,透過設計與創意,將展品意象化為可收藏、可互動的文化卡牌。

團隊從歌川廣重、喜多川歌磨、鈴木春信等浮世繪大師的作品中汲取靈感,設計出兼具藝術性與趣味性的六款盲包小卡與六款明信片,讓觀眾在開封的瞬間與藝術「不期而遇」,體驗「抽卡驚喜 × 收藏樂趣」的文化互動。

商品自即日起於故宮南北院現場商店及故宮精品網路商城正式開售,邀請民眾將「展覽中的經典」帶回日常生活,收藏屬於自己的江戶印象。

GooGon
《浮世繪系列明信片套組》以歌川廣重、喜多川歌磨、鈴木春信等浮世繪大師作品為靈感,將江戶風情轉化為可收藏、可寄出的藝術日常。

啟點行銷表示:「這次在故宮合作開發的商品,不僅是展覽內容的延伸,更是一場文化內容再創造的實踐。我們希望讓藝術不再只是被觀賞,而能被收藏、被分享,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啟點行銷總經理郝柏涵進一步指出:「文化行銷的價值在於如何延長觀眾與藝術的互動時間,讓每一次展覽不僅是一場活動,而是一段可被持續體驗的文化記憶。」

啟點行銷長期致力於文化內容再製與體驗創新,從策展、品牌活動到文創商品開發,持續探索「如何讓藝術被玩進生活」的可能。未來,公司將持續與各文化機構攜手合作,讓藝術不僅被欣賞,更能被收藏與傳遞。

Via / 啟點行銷

路易十三推出2026新年與農曆馬年限量版本 光輝十月上市

路易十三經典瓶 70cl 系列:歲末緞帶禮盒(配貨制) / 馬年特製禮盒 (配貨制)

路易十三自2024龍年開始推出生肖與新年版本包裝,今年在光輝的十月,提前推出年節限量版本,以嶄新的面貌,為即將到來的節慶。路易十三工坊將禮盒變成了視覺豐盛的畫布,以獨特的藝術風格捕捉了節慶的精神。每件禮盒皆完全由手工打造,體現了路易十三對於工藝的堅定承諾。金箔的細緻應用需要極高的精密度,與盒裝的經典造型完美融合。持久光芒的設計,體現了路易十三的傳統及其對創造永恆體驗的奉獻精神。

路易十三歲末緞帶禮盒

隆重介紹精美的路易十三歲末禮盒,為節慶時刻加分昇溫。禮盒繪有法式優雅的浪漫緞帶圖案,與此刻的歡樂能量相互輝映,同時為涓滴珍貴,如同迷人的香氣交響樂的路易十三揭幕。

LIX

路易十三馬年特製禮盒

此外,迎接農曆新年,路易十三亦推出了慶祝馬年的限量版禮盒。此款獨特的設計以盛開的百合花的設計,東方駿馬與西方的皇家元素,為路易十三增光添彩,融入了傳統壓印藝術,與瓶內生命之水的優雅和多元面向相呼應。

LIX

直售通路限定/貴賓專線:0800 889 813

- 敬請理性飲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