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都巴黎。看地圖與現實的連結與距離

從花都巴黎。看地圖與現實的連結與距離

1800年,全世界擁有超過30萬人口的城市總共有19座,其中僅有五座位於歐洲,分別是:倫敦、君士坦丁堡、巴黎、拿坡里和聖彼得堡。

 

巴黎在17世紀逐漸擴張勢力,建造許多皇宮和大型建築,包括盧森堡宮、皇家宮殿、法蘭西學會、天文台和傷兵院。也同時擁有重要的地圖製圖中心的地位,不過,贊助巴黎地圖製圖產業的主要是皇室或貴族。到了18世紀,在地圖製圖技術並未改變太多。不過,城市的形象倒是起了變化。符合比例的城鎮平面圖取代了透視風景圖,成為主流。

 

西元1739由地圖製圖師畢雷德(Louis Bretez)繪製的巴黎地圖,一般被稱為「屠爾哥圖」,以巴黎的巨賈(實際上的巴黎市長)屠爾哥(Michel-Étienne Turgot)命名。屠爾哥決定要宣傳巴黎,因而造就了這份當時最偉大的城市地圖。詳盡的測量計畫始於1734年,共費時兩年,成果便是這份鳥瞰整座城市的地圖,以地圖集的形式出版於1739年,收錄了二十份地圖,涵蓋今日巴黎20區的11區。這份描繪1734~1736年巴黎的地圖,的比例尺是1:400,屬於立體正投影圖(axonometric projection),上方為東南方。地圖極為詳細,此處放大的區域取自原圖正中央,可看見新橋(Pont Neuf)靠近左岸孔蒂碼頭(Quai de Conti)的部分。

 

這份地圖於1784年由畢雄(M. Pichon)首次出版,由埃努(Jacques Esnauts)與拉皮利(Michel Rapilly)繪製,其後經過數次大幅改版,最後一版為1802年。地圖刊頭四周繪有塞納河精靈以及象徵巴黎藝術與科學的寓意畫,繪製時間就在法國大革命的前夕。這份地圖極其詳細地刻劃出這座城市,可以看見巴黎被塞納河一分為二,四邊都有索引,標示出重要的街道、教區、學院、醫院、建築、廣場和其他景點。讀者可使用水平軸和垂直軸的字母和數字,找到與索引對應的地點。地圖外緣繪有巴黎的27座建築以及凡爾賽宮。1792年8月,皇室的杜樂麗宮(the Tuileries,位於地圖的中下方)遭革命軍攻擊。隨後,革命軍發布共和國宣言。

 

鐵路帶來的城市變化

在19世紀,科技革新、帝國主義、人口成長、工業化和都市化的速度,是史上前所未見的。全世界激增的人口中,有愈來愈多人居住在都市。城市也是交通網絡的核心,而這也是地圖製圖的重要主題。在這個時期,形塑新運輸系統、並利用這些系統賺取利潤的能力,是城市成長的主因。鐵路的發明也誘發了這個現象。全世界的地圖製圖師因為城市的面貌被鐵路完全改造,而無比忙碌,這是由於鐵路不似運河,不僅運送貨物,也會載人。

 

巴黎有了鐵路的連結之後,期望帶來遊客的造訪,因而F.杜弗爾(F. Dufour)的〈偉大的新巴黎〉(西元1878)地圖,便是為了做為巴黎的觀光客景點指南而繪製。奧斯曼擔任塞納省省長的期間(1853~1870),進行了現代化工程,大大改變巴黎的面貌,因此,這座城市的地標和景點有許多都是新建立的。街道被拓寬了、新的大道和橋樑出現了,另外也興建了許多公園,包括蒙蘇里公園(Parc Montsouris)和肖蒙山丘公園(Parc des Buttes Chaumont),皆位於城牆內,分別在東南方和東北方。從凱旋門發散出去的大道,也多添了七條(原本已有五條)。

 

鐵路導致郊區城市化,中產階級新貴搬到城市周圍的綠地郊區,也因此改變城鎮的樣貌。於是,人們自然需要新的地圖。

 

1871年的巴黎,路易.沃洛(Louis Wuhrer)繪製:這份地圖以米黃色畫出這座城市於1859年6月時所進行的城界擴張範圍,將郊外的二十四個行政區全部或部分納入這座城市,形成二十大區。1860年包稅人城牆(Mur des Fermiers généraux,建於1784~1791)因擴張目的而拆除,由於這座牆是用來收取過路費而無防衛作用,因此沒有任何反彈。在區域合併之後,一些原本漸漸沒落的都會地帶被重建為中產階級的住宅區,像是靠近盧森堡花園的田野聖母院區,而一些新成立的區域也受到中產階級的喜愛,如蒙索公園(Parc Monceau,許多巴黎公社的成員1871年時在此遭到屠殺)。

 

此外,鐵路相關的鐵路工廠、橋樑和車站,也是必須的新基礎建設。這些全都重新定義了城市內部的樣貌,也使地圖的焦點轉移到城市內的運輸網絡,如計程車、公車,以及革命性的新式大眾運輸系統──地下鐵。

 

由上述我們可以看到,地圖隨著城市發展不斷變化與更精準地更新,但我們仍可以發現地圖創造出來的地方印象與遊客紀錄的不同,甚至會發現一些有趣的訊息。就像比對1735年的巴黎資訊,曾有人如此描繪巴黎「一座華服與酒色縱情的大都會。」即使地圖無法真的營造現場的氛圍或是捕捉當地的特色,不過,至少能捕捉某個特定的位置,與風景相符,甚至不同於身歷其境的廣泛視角……

 

更多關於地圖與城市的迷人故事:地圖上的城市史:以城市為座標測繪出的世界文化發展史》麥浩斯出版

 

柏成設計改造新北環狀線捷運車廂!捕捉新北工藝風景,竹編、木材、蚊帳都運用其中

柏成設計改造新北環狀線捷運車廂!捕捉新北工藝風景,竹編、木材、蚊帳都運用其中

由柏成設計打造的新北環狀線捷運車廂「環狀線的移動美學」正式上路,攜手在地工藝與工業職人,從扶手、握把等細節著手改造,並向外呼應環狀線沿線景觀,以多角度呈現屬於新北市的人文與自然面貌,期望讓每天如一的通勤不只是往返兩點的過程,而是能夠享受在其中的美學體驗。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
柏成設計打造的新北環狀線捷運車廂「環狀線的移動美學」正式上路(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讓通勤不只是往返的過程

「環狀線的移動美學」以設計與工藝,為城市捷運系統開拓了另一種樣貌,重塑乘客對於每天上下車的想像。即使是最微小的細節,也可能隱藏著傳承數代的工藝技術;看似新潮現代的外觀,卻與新北市的工業傳統緊密相連。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2
「環狀線的移動美學」期望以設計與工藝重塑乘客對於每天上下車的想像(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1
「環狀線的移動美學」看似新潮現代的外觀,其實與新北市的工業傳統緊密相連(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內外呼應,巧妙聚焦環狀線景觀特色

穿越新北市各區的環狀線,在包圍北市都會區的同時,也面向著山區的綠意、水文。秉持著「通勤可以不只是過程,而是享受的目的」理念,柏成設計深入研究環狀線車站、捷運路線,以及乘客的體驗與想法,從現有的車體著手改造,將內部切分成黑色、白色兩半,分別面向環狀線內側的都市景觀以及外側的自然山景,創造通勤過程的不同視覺體驗。

柏成設計深入研究環狀線車站、捷運路線,以及乘客的體驗與想法,從現有的車體著手改造(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7
內部切分成黑色、白色兩半,分別面向環狀線內側的都市景觀以及外側的自然山景,創造通勤過程的不同視覺體驗(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用最日常的材料,展現不一樣的可能

作為在高架上行駛的捷運系統,環狀線車廂內反映著自然天光的變化。在內部的燈光設計上,設計團隊不做花俏複雜的設計,以最常見也最簡單的防蚊紗網,將原先直接刺眼的燈光濾出柔和美感,並巧妙地露出一點點的燈管,隨著列車行進呈現線性的移動感。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17
在內部的燈光設計上,以最常見也最簡單的防蚊紗網,將原先刺眼的燈光濾出柔和美感(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20
傳統常見的竹編材質,為捷運握把增添溫潤的觸覺感受(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車廂中的細節配件,都出自新北產業職人

新北市作為許多工業、工藝的重鎮,這些職人以往都處於供給材料、零件的最後端位置,擁有世代相傳的豐富知識與專業技術,卻因距離消費者遙遠而經常被忽視。本次,柏成設計與環狀線沿途街區的職人合作,重新思考材料的概念和潛力,製作編織椅背、竹編扶手、木製手把等細節。除了邀請在地職人共創,更優先選用環保材料,例如圓形木製把手,便是以回收的木屑製成,做出像千層派一般的穩固結構,帶來溫潤的觸感。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座椅
新北市作為許多工業、工藝的重鎮,職人們卻因距離消費者遙遠而經常被忽視(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15
手工編織的椅背(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14
除了展示職人們的作品,車廂內也為乘客介紹了背後的產業故事(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4
圓形木製把手以回收的木屑製成,做出像千層派一般的穩固結構(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除此之外,為致敬職人們的默默貢獻,「環狀線的移動美學」也將所有廣告版位撤下,換上新北職人的工作側拍照,讓乘客看見每個物件背後、精湛工序的推手。

資料提供|柏成設計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澎湖輪」全新啟航開箱!柏成設計打造慢活漂浮島嶼,打開海上交通的美學想像

「澎湖輪」全新啟航!開箱「柏成設計」慢活漂浮島嶼,打開海上交通的美學想像

上週(9月5日)首航的「澎湖輪」,由「鳴日號」設計師、柏成設計主理人 Johnny Chiu 邱柏文操刀,翻轉交通工具的純功能導向,以「慢活美學」為意象,將船隻化為一座移動的島嶼,帶著澎湖群島的性格,開啟台灣海上運輸的想像。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10680
「澎湖輪」由柏成設計主理人 Johnny Chiu 邱柏文操刀,以「慢活美學」為意象將船隻化為一座移動的島嶼(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為往返高雄港與澎湖馬公港的客貨兩用船「澎湖輪」,可載運旅客 600 人、4 台大型遊覽車及 82 台小客車,由台灣設計研究院整合策劃、「本質設計」負責品牌企劃、「博瀚設計工作室」打造指標系統、日本內海造船廠製造,顛覆過往普遍認知的「日本設計,台灣製造」模式,以設計理念、品牌、指標、空間設計,證明台灣近年來大大提升的設計能力,更希望能成為未來交通船的典範。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30143
「澎湖輪」融入本質設計企劃的航港局交通運輸品牌「Taiwan Hi」巧思(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17
船上的指標系統由博瀚設計工作室 Bohan Graphic 打造(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克服時間壓力、船艙設計的複雜過程

原先預計要花三年建造的「澎湖輪」,因種種原因必須在兩年內落成,是本次最大的挑戰。船艙跟一般室內設計的工法本來就有很大程度的差距,又由於內裝的材料都需經過防火認證,能夠選擇的材料有限,光是牆面換一個顏色就要重新認證一次,施作的時間十分緊湊。

邱柏文提到,最一開始時,澎湖輪的內裝圖是由日本公司方設計的,「日方看到的澎湖,是網路搜尋出來的澎湖名產,他們看不到在澎湖生活的『慢』。」台日團隊間花了很多時間溝通討論,才有現在的澎湖輪。

澎湖輪_柏成設計__YU_1014-HDR
船艙內裝的材料都需經過防火認證,能夠選擇的材料有限,甚至牆面換一個顏色就要重新認證一次(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在海上延伸澎湖式「慢活美學」

澎湖的「慢」,是潮汐、是沙灘漫步、是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划槳,這些元素都透過邱柏文的巧思呈現在澎湖輪上。這艘宛如星級飯店設計的客輪,期望重塑乘客對於海上運輸的既定印象,讓平時習慣搭飛機、快艇旅行的人們能夠慢下忙碌的步伐,細細品味生活。

澎湖輪_柏成設計_14_咖啡廳
「澎湖輪」上設有咖啡廳等空間,讓乘客享受窗外海景與放鬆時光(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RXV06879
「澎湖輪」也設有數個兒童遊戲室,不怕孩子坐不住感到無聊(圖片提供:Lucinda Chen)

從細節著手,傳遞自然平靜氛圍

澎湖輪上設有 6 種不同的艙等,參考飯店和商務機艙的內裝,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邱柏文解釋,艙內硬體能變化的有限,但從材質、色系著手,就能讓乘客的感受截然不同。像是座艙的地板選用淺沙色、灰色系,營造出沙灘與岩岸的舒適感;臥鋪房也選用溫潤的淺色木質床架和簾幕,取代過往「台華輪」冰冷無生氣的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RXV06871
座艙的地板選用淺沙色、灰色系,營造出沙灘與岩岸的舒適感(圖片提供:Lucinda Chen)

澎湖輪_柏成設計_10_臥鋪艙
臥鋪房選用溫潤的淺色木質床架和簾幕,取代過往「台華輪」冰冷無生氣的設計(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在燈光設計上,過往大家常覺得「越亮越好」,邱柏文則認為「有層次的燈光,更能凸顯空間的氣氛和風格」。無論是座艙、臥鋪、餐廳,都大量運用間接照明,可以隨著乘客的需求、船外天色的變化調整光線,看似微小的改變,就能讓整體空間柔和許多。

澎湖輪_柏成設計_08_特等房
邱柏文認為「有層次的燈光,更能凸顯空間的氣氛和風格」(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20648
在座艙、臥鋪、餐廳中,都可以看到大量運用的間接照明(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裡外呼應設計,與大海連結

除了從細節元素中模擬澎湖的慢生活,空間上也和船隻外身設計、海洋意象有所呼應。例如,觀景甲板就繪製跟船身一樣的橘、藍色幾何圖形;經濟艙座椅的配色,也安排從內側的白色到靠窗的藍色,與窗外海洋連成一線;餐廳牆面的弧形色塊,則是船身的外觀剪影。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20512
觀景甲板繪製跟船身一樣的橘、藍色幾何圖形,呼應整體視覺(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06_經濟座艙
經濟艙座椅的配色,由內而外安排白色漸變到藍色,與窗外海洋連成一線(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20942
餐廳牆面的弧形藍色色塊是船身的外觀剪影(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資料提供|柏成設計 JC. Architecture & Design

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JC. Architecture & Design、Lucinda Chen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