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鯊魚、蝴蝶標本!最具爭議英國藝術家Damien Hirst《難以置信殘骸中的珍寶》展覽大秀深海寶物!

當代藝術界最具代表性卻也惡名昭彰的英國藝術家Damien Hirst回來了!身為現今最具爭議藝術家,Damien Hirst這回不玩鯊魚或斑馬密封在甲醛溶劑中展示,也不將斑斕蝴蝶製成美麗又殘酷的標本,而是藉由全新於威尼斯登場的《難以置信殘骸中的珍寶》(Treasures from the Wreck of the Unbelievable)展覽,引領大家一同潛入深藍大海,找尋那些廢墟中令人為之驚嘆的瑰麗寶物!

 

▶吃飯還是吃藥?Damien Hirst 倫敦獵奇餐廳Pharmacy 2

 

雖然並非2017威尼斯雙年展官方表訂行程,但今年造訪威尼斯藝術展的人們,恐怕一半以上都會到Damien Hirst的展覽報到。這場籌備近十年,一共展出189件藝術品,造價費高達5000萬英鎊的大型展覽,不僅顯示了Damien Hirst身為藝術頑童的強大企圖心,更似乎對外宣告自己再度強勢回歸藝術界。單看展覽名稱,大多數人會直覺性地認為不過就是將海底打撈上來的殘骸當作珍寶拿來展示,哪部分足以稱得上稀奇,然而事實上卻與之相反,Damien Hirst為了讓展品充滿被海水侵蝕和海底生物包覆的真實斑駁美感,不惜砸重金將一件件工匠們精心製作的「珍寶」丟入海底,待一段時間後再打撈上岸,如此任性恣意又大費周章的作為,想必也只有Damien Hirst做得到!

 

巴黎左岸最美博物館來台展出!藝術迷不可錯過的奧塞美術館曠世名畫!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場展覽只是假藉藝術之名,行「欺騙」之實,甚至將作品套上一個根本不存在的虛假故事光環,無疑讓這場展覽顯得可笑,不過其實早在2010年時,Damien就曾向媒體透露,自己正在構思一場與「一艘沉船奇幻故事」有關的展覽。

 

闖入電梯迷宮!忠泰美術館《不存在的地方》帶你進入真實與虛幻交錯世界!

 

在歷經了10年策劃準備,他為這些作品編造了一段優美卻不存在的磅礡故事:這些珍寶來自一艘2000多年前在東非沉入海底的Apistos號殘骸,船上裝載了當時古文明文化下所出產的精湛工藝品,而這些收藏皆屬於被解放的土耳其奴隸Cif Amotan II所有,他計畫將這些稀有瑰寶運往神廟獻祭給太陽,然而船未達目的地即沉沒海底,直到2008年才被發現重現天日。

 

【影片】用織物作畫!藝術家Benjamin Shine跨界高訂服創造時尚紗肖像畫


耗費巨資打造這一個「發現寶藏」的傳奇,其實頗有玩弄美術館/史的意味。你看到的博物館出土物件代表的是真正的歷史嗎?如果整段歷史都可以被虛構出來呢?幾可亂真的故事情節,若不是瞥見展區中滿布青苔的米老鼠、高飛狗雕塑作品,或是類似蕾哈娜、凱特摩絲等名流影星的人面雕像,真的會讓人有置身古文明特展的錯覺。在展覽中,最為搶眼的莫屬佇立Palazzo Grassi大廳、高達60英尺的無頭雕塑「Demon with Bowl」,看似由青銅全面打造,實際上則是由樹脂製作而成;本次展覽多個作品皆同時展出包括原始、搶救以及海底打撈等3個版本,讓觀覽者可以通過不同面貌的作品,一窺這些「珍寶」所蘊含的靈感巧思。

 

從一無所有到一幅畫179億台幣!旅行成就安迪沃荷的創意!

 

當然要做到如此維妙維肖,得下足功夫才行。就算是高達數層樓的巨大雕塑,上面仿繡生苔的處理也非常細膩,令人再一次見識到赫斯特及其團隊的功力。當然他不會太讓自己吃虧。這批展品的售價從50萬美金起跳,上看500萬美金之多。讓人驚嘆的確是一批價值連城的寶藏啊!

 

當被問及在這場引起話題的展覽中,有哪些珍奇異寶為真,又有哪些是假?Damien Hirst接受訪問時表示:「我更希望你什麼都不知道,在某程度上來說,藝術和宗教很相似,全看你的信念是如何深入其中。」,他舉例若人們觀賞一幅梵谷的畫作-假定是他生前最後一件創作,那麼人們會認為眼前的這幅畫作具有更多意涵,「我想這是藝術所遇見的問題,卻也是藝術的力量。」,他認為「人們最終會相信心中所相信的」。究竟這場華麗的「深海珍寶」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只待有緣人親臨現場感受!

 

Info|《Treasures from the Wreck of the Unbelievable》展覽

時間:2017/4/9~2017/12/3

地點:威尼斯海關大樓(Punta della Dogana)、威尼斯格拉西宮(Palazzo Grassi)

 

Text / Ian Liu、歐陽辰柔

Photo/歐陽辰柔

Via / The GuardianPalazzo Grassi

十月,是設計的月份! 走進「2025臺北設計獎入圍作品展」,看見創意靈光如何改寫城市模樣

秋意漸濃的十月,設計迷「年度必追」的盛會「2025臺北設計獎」風格登場!臺北設計獎以「五城門」為品牌識別意象,不只象徵以設計為鑰,開啟通往未來的「創新」、「永續」、「美學」、「社會價值」與「國際交流」五道門,也吸引全球4,772件作品「推門而至」,經四大洲、11國、28位專家層層評選後,由最具創新精神的入圍作品齊聚臺北,為城市注入蓬勃設計能量!

2025臺北設計獎入圍作品展

走進「2025臺北設計獎入圍作品展」,感受全球設計靈光

在此之際,臺北設計獎也推出入圍作品展與系列活動,邀請設計迷直擊設計現場,與全球創意共同脈動。其中最受矚目的「2025臺北設計獎入圍作品展」自10月25日至11月2日於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02、03展間登場,邀請觀眾近距離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品,也不妨參與現場互動問答,了解臺北設計獎核心理念,完成問卷還可獲得限量品牌周邊小物。而在看展之後,更能前往入口處的「臺北設計獎咖啡館」,在綠植與燈飾交織的空間裡,一邊啜飲咖啡,一邊交換觀展觀點,讓靈感在此交會。不只如此,展覽期間更有線上抽獎活動,觀眾只需上傳觀展照片至「臺北設計獎TDA」臉書專頁,留言「#臺北設計獎TDA」並標註2位好友,即可獲得抽獎資格,讓觀展更添趣味。

另一方面,展期中也以寵物共居與生活紓壓為題舉辦講座,分享如何從日常汲取靈感,並將霎那靈光轉化為具體實踐。其中由「閏年設計」設計師Lea陳欣怡主講的「毛孩共居新美學:設計 × 空間 × 友善生活」分享如何在居家與公共空間中兼顧人與寵物的需求;由「SPUTNIK」創意總監賴逸勳帶來的「設計與陪伴:寵物產業的下一波時尚浪潮」則討論時尚品牌如何將時裝思維延伸到毛孩身上,帶動跨界合作與新市場的發展。不僅讓設計更貼近生活,也呈現出當代設計師如何以溫度與創意回應時代需求。

2025臺北設計獎入圍作品展

國內外設計人齊聚古蹟,迸發超越想像的創意實力

而在展覽與講座之外,「臺北設計獎」也在10月29日晚間於松菸「不只是圖書館」舉行「設計師之夜」交流餐會,邀請近百位國際評審、入圍團隊、贊助企業與設計公協會代表齊聚古蹟,共同見證臺北作為全球設計交流平台的文化底蘊。其中Google德國穿戴設備團隊工業設計主管Christoph Gredler、澳洲Studio Ivanova創辦人暨執行總監Annie Ivanova,以及西班牙IMO建築暨設計事務所創辦人Lain Satrustegui三位國際評審更將分別從產品、視覺與空間三個面向切入,與臺灣設計師面對面交流,帶來國際視野,也激盪出跨文化的思考火花。至於壓軸的頒獎典禮則將於11月21日在晶華飯店登場,揭曉年度各獎項得主之餘,也為這場為期一個月的設計盛宴劃下完美句點。

2025臺北設計獎入圍作品展

從入圍作品展到系列講座,從設計師之夜到頒獎典禮,2025臺北設計獎的每個環節,都回應著「讓設計成為形塑美好未來的驅動力」的核心精神,也讓臺北設計獎不僅是一場競賽,更是一個串聯創意與公眾的開放平台。歡迎人們一起迎著秋風,打開設計之眼,看見臺北如何以自己的節奏,實踐設計之都的多元想像。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共生之境,集展演、工作坊、茶席等體驗的創意私塾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坐落於台灣北海岸的「子隆山房」,是映現雕塑家張子隆畢生創作經驗和美學理念的藝術園區,也是一座海納多元藝術交流的創意私塾。園區內「藝術家之屋」是展演和藝術交流基地,更設有可眺望山海景色的觀景平臺;依傍山勢而建的步道,則被原生植栽和石材圍繞,點綴與地景相映的雕塑,景色優美。來到這亦能透過展演、雕塑工作坊、茶席等活動,體驗手作樂趣及與自然共處的逸致。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與自然共處、親近在地社區的藝術聚落

張子隆是台灣戰後重要的雕塑家,畢生致力推廣環境雕塑與空間美學。他不僅熱愛雕塑,也傾心建築,更曾參與東京迪士尼建設工事,卸下臺北藝術大學教職後著手策劃「子隆山房」,親自參與設計與監造,並在北藝大門下學生、現任園區藝術總監梁海莎的共同努力下,於北海岸孵化一方藝術基地。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2015年成立至今十年,子隆山房以「建立藝術、自然與生命的連結」為核心理念,透過展覽、工作坊及表演等形式,將張子隆一生的雕塑經驗與創作理念,化為激發想法、沉澱身心的藝術棲地。藝術能量不只在園區內湧動,更流竄至至北海岸一帶:子隆山房於當地推動環境藝術設置,並與國家風景區和社區合作,讓雕塑融入在地自然景致;同時與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等醫療機構合作藝術照護計畫,透過藝術傳遞療癒力量。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2018年,子隆山房進一步創立「台灣環境雕塑協會」,並以「石門雕塑中心」之名成為計畫執行場域;隔年再加入Res Artis國際駐村網絡平台,積極推動國際駐村創作計畫,吸引來自美國、澳洲、瑞典、日本、法國、韓國等不同文化背景及跨世代的藝術家參與,逐步蛻變為向世界敞開的藝術村與跨域平台。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子隆山房3大亮點空間:藝術家之屋、駐村工作室、景觀庭園

漫步子隆山房,隨處可感受張子隆對手作親造的熱愛、對自然的傾慕、對藝術教育的理念,以及嘗試將藝術帶入人們生活中的念想。園區主體建築「藝術家之屋」,藉循環材料砌築質樸紋理,三層樓場域涵蓋交誼廳、視聽教室、挑高展覽廳、辦公室等多元空間,築起藝術交流與教育推廣之地;像是城堡的塔樓則設有360度全景瞭望台,可遠眺白沙灣落日和七星山綿延山景。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援引日本美學構築的「聽溪館」和「望山房」,主要作為創作者駐村的起居和工作空間,建築周圍被綠意和溪流環繞,時刻有大自然為創作傾靈感;未有藝術家駐村時,兩處日式空間也採預約制開放體驗和租借。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戶外錯落依傍山勢而建的原石步道與景觀平台,保留原生植栽與石材,且四季皆有相應的花卉更迭,讓藝術品與自然地景相呼應,每一處都洋溢著「與自然共處」的美學精神。對張子隆而言,子隆山房不僅是創作的棲地,更是終身不斷完善的雕塑作品,是他無可妥協、用盡一生追尋的藝術夢土。

「我的創作方式,是執著於好好地把一件事研究徹底,享受過程,因為喜歡而做。」——張子隆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雕塑藝術妝點園區,展現萬物湧動生命力

作為藝術基地,子隆山房於室內外空間展示的眾多藝術品自是一大看點,展品鋪排方式強調藝術與環境之間的共鳴,如張子隆作品〈流動〉中的鐵件將隨時間變換色彩;梁海莎的雕塑以貝殼、花朵等自然形態捕捉生命初萌的瞬間。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此外,「藝術家之屋」二樓設有65坪、挑高4.2米的專業展覽空間,除了不定期策劃特展,亦常態展出張子隆的創作。長年專注於石材、木材與金屬雕塑的他,創作靈感源自現代主義及日本文化對素樸精緻美感的追求,在具象與抽象間探索,最終回歸簡約造型,以對「形」的嫻熟掌握,講求「360度皆能欣賞」,尤其以人體為主題,展現人類生命中源源不絕的生命力,並以圓潤曲線表達對女性孕育生命的敬意。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集展演、工作坊、茶席等體驗的「創意私塾」

歷經十年淬鍊,子隆山房已成為北海岸深具代表性的藝術聚落,是當地藝術教育、國際交流、社區凝聚的樞紐。朝下一個十年邁進,子隆山房於202510月迎新開幕,不只品牌識別、網站、硬體等皆迎來新貌,也更著力於落實「私塾」初衷,以園區內廣達百坪、設備完備的雕塑工作室為基地,策劃入門和進階雕塑工作坊;亦同步推出雕塑與詩歌聯展《人間四季》,及茶席、瑜伽、頌缽等多元活動。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剛入門雕塑藝術想體驗手作樂趣,「一日雕塑家」工作坊引領學員親自感受石頭質地與紋理、打磨石材,製作屬於自己的小型石雕。想更深入習得雕塑精髓,「石雕創作大師班」則由張子隆親自授課,並有專業助教隨堂輔助,學員將在12堂課的學程中,逐一學習美學基礎、模型製作、放樣、打磨等知識與工序,從無到有完成一件由自己構思、適合珍藏及展示的石雕作品;並在子隆山房團隊專業協助下執行佈展及打光,舉辦公開成果發表會。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北海岸藝術秘境「子隆山房」,雕塑藝術與自然的創意私塾
(圖片提供:子隆山房)

子隆山房

地址|新北市石門區八甲57

電話|02-26383633

參觀票價|500 元/人(含一份茶水、點心)

開放時間|需預約參觀,週四、週六及週日10:00-18:00開放預約

注意事項|需於兩週前事先預約,預約及工作坊、體驗課程報名請點此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