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也指定合作!香港普劇場藝術總監陳永泉:「生命的搖滾,發生在最安靜的時候。」

劇場大師兄陳永泉:生命的搖滾,發生在最安靜的時候

陳永泉導演的廣東話講起來有點可愛。即便聽不太懂,我被那頻繁夾在其中的「啵」、「啵」、「啵」……像是把石頭扔進水裡那樣的聲音給吸引住了。

 

透過翻譯的幫忙解惑,不一會兒我明白,那其實是「普」,普劇場的「普」

 

為何你是大師兄?

香港劇場圈子裡的人,習慣尊他一聲「大師兄」。關於這個有份量的名號,他的解釋是,「因為我是香港演藝學院第一屆」,到哪碰上的都是同門的師弟師妹。

 

我蒐到的訊息則不僅如此,有個香港劇場人在網路上公開說過:「我並非演藝畢業,但也會稱呼陳永泉做『大師兄』,因為他不單是演藝戲劇學院首屆畢業生,在香港劇壇更有不少足跡。」

 

循著這足跡一路探去,他先是一名精采的演員,曾在香港舞台劇獎頒獎典禮上一人抱回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兩座大獎;他在香港演藝學院和拔萃女書院擔任過戲劇導師;他同時也是一名勤力的編導,尤其在音樂劇方面攢了許多功夫。

 

2002年,大師兄在劇場闖蕩了多年之後,這才成立了普劇場。POP Theatre,一個字就講明了企圖,著眼的是戲劇的普及和在地創作的推廣。當後輩問起,他何以「延宕」了這許多年才自立門戶,他這麼答:「以前縱使資歷足夠,但我一直未有開辦劇團,是因為我未找到劇團的方向和目標。辛苦也是其次,可是劇團是代表我自己的理念、人生觀、哲學思想、對世界的看法,由於未清楚了解自己,導致很難去開辦劇團。直到尋覓到劇團的劇種及風格等,我才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劇團。」

 

相隔十年後,他有了更加清晰的以禪入戲的理想,於是在許多人準備退休的年紀又另立了一個新團「藝堅峰」,希望透過劇場傳遞某種自在生活的可能,同時探闖藝術創作的尖峰。與此同步,「普劇場」繼續著他們的「普」任務,2015年起更進駐到城市邊邊的屯門區,把戲劇「普」入當地居民的日常,進劇場看戲,不再是老遠跑到上環或尖沙嘴才得以享受的高貴娛樂。

 

「沒有人造衛星相撞的夜空」是什麼狀況?

差不多就在入駐屯門的當口,他們改編自百老匯的音樂劇《Show名係最難諗㗎》上演,台上不過四個人、一台琴和四張凳,便擠下眾多華麗大秀,拿到香港舞台劇獎「十大最受歡迎製作」和「最佳導演」提名。

 

這串廣東話劇名的意思是:「節目的名稱最難想」。對於普劇場來說,正好是恰恰相反的情況,起名字似乎是他們的強項。好比說應「2016華文原創音樂劇節」之邀,來台演出的《沒有人造衛星相撞的夜空》,就讓人忍不住想問問這究竟關於什麼。

 

「這劇名是我自己想到的,」帶著約莫是三分得意七分害羞的表情,大師兄說:「現代生活中有很多通訊科技仰賴著人造衛星,它們行走在各自固定的軌跡,我們的裝置和裝置之間可以溝通,是因為人造衛星沒有相撞。如果相撞的話,就像我們的生活被打斷、有一些突發事件發生、不符合日常的邏輯,那會使我們產生恐懼和不安,這就是無常。」他的手高舉空中比劃著,像是那裡有好幾重透明的軌道。

 

這個作品源自他親身經歷的一起「相撞」事故。2013年初,與他感情親密的堂姊突然因病離世,讓他不得不透過創作來緩解這種斷訊的不安。「我在想,當我面對這個無常,該怎麼樣處理自己?創作這個戲就是要釐清我對生命的恐懼,還有懷念我的堂姊。」於是他在劇場裡捏塑了這樣的三個角色:他們各自撞上了生命裡的「不對」,在偏離了軌道之後經歷了不同的出走而後,在這樣的放逐之中,慢慢找到與生命相處的默契,重新尋回沒有人造衛星相撞的夜空

 

故事裡,西藏是一個重要的背景,一種理想的他方,現實中,那也是大師兄一直很想去的未竟之地,「很純潔、很自然、很靈性,西藏對我來說是那樣的symbol。當你去到一個地方,其實就是一種尋找自己的歷練,未必一次就成功,就像在西藏有一種轉山的行為,那是不斷的修行,可以走完一圈,然後再走一圈,在每一圈一定會有一些得著(宗教術語,意義近似「得到」)。做人也是同樣,當我們排完一齣戲,再排另一齣戲的時候,每一次一定都會拿捏到一些東西,這是一種在藝術上的修行。」

 

以禪入戲,穿行當下

「所以,我在戲裡安排了『當下』。」我以為自己終於聽懂了廣東話,得意沒幾秒便發現自己聽錯了,這說的其實是「唐卡」,但似乎也通。

 

演出裡,有個演員全程待在一處、專注的用顏料填著唐卡。「每一場能填多少就填多少,我們的經驗是從來沒有完成過,但是這沒有問題。真正的唐卡,畫一片葉子可能需要六個星期,那是一種很專注的工作,我希望觀眾能感受到這種當下。特別是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在當下,我希望觀眾進入劇場的時候,不會有『過去心』、不會想著工作上的事,也不會有『未來心』、不去想像未來怎麼樣,所以運用了現場繪畫,讓他們有這種與當下的聯繫。」

 

另一個關於當下的秘密輔具是鼠尾草。在世上許多古老民族的傳統裡,這個神秘的植物扮演著一種淨化的作用,東西方醫藥學也普遍認為它具有舒緩的效果。普劇場把這樣的味道帶進演出,為觀眾定心安神。據說這草可玄了,有時候燃的是黑煙,有時候是白煙,端看這環境的氣場如何。「真的,不是開玩笑,真的很奇妙。」

 

大師兄說起話來笑瞇瞇,就像他的戲,禪意之中自有他的俏皮。我開始有點可以想像最近聽來的一則軼聞,前陣子他應劉德華的製作公司之邀,執導了口碑強勁的大型搖滾音樂劇《尋找快樂時代》,最後一場謝幕時「天王」突然現身、並登台與他相擁,「哇,劉德華來啦!」眼見機緣難得,竟飛速親了劉德華一口。

 

也可以搖滾,也可以安靜,大師兄繼續耕耘著他的當下。「禪的意思是說,在那一刻,靜下心來,去面對一些事情。我的劇場是想要跟觀眾溝通的,一種心靈的溝通,所以我們的佈景都非常簡單,當演員做了一個動作,或道具在空間裡移動,就已經是另外一個空間、另外一個當下了。這些當下是因緣融合在一起然後形成的,我希望觀眾能用一種很簡潔的心去觀看,在心靈上跟著這個劇一起呼吸。」

 

在香港那樣比台北還要更快的城市,觀眾可靜得下來在劇場裡感受這樣的禪?「我們創作一個劇出來,不會要求觀眾一定要立刻接受或接收到這些東西,但起碼有個種子種在他的腦裡,可能兩年、五年之後,會影響到他自己、影響到他的家人、工作的地方,接著是社會,然後整個世界。我們不知道那會發生在什麼時候,但是我們努力。」

 

就像是往一汪水裡投個石塊,啵、啵、啵、啵……那樣,等待漣漪漫開。

 

Text / 洪瑞薇

Photo / 普劇場提供

※本文由Qbo藝文頻道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到南亞「民間譚」的多重宇宙!楊雨樵以口說藝術展演人虎故事,拓展劇場之外的敘事視野

La Vie 美感俱樂部與臺中國家歌劇院首度攜手推出展演式講座,邀請跨領域敘事藝術家楊雨樵,帶來一場結合聲音表演與故事講述的劇場演前體驗!更推出講座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演出優惠套票,帶領觀眾穿梭於古老神話與現代劇場之間,打開劇場與聲音交錯的敘事宇宙。

今年夏天最令人期待的重量級舞台劇《少年PI的奇幻漂流》來了!改編自全球熱銷1400萬冊小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12年李安導演改編為電影,劇場版作品由編劇羅莉塔.查克拉芭蒂(Lolita Chakrabarti)操刀,今年首度登上亞洲舞台,在臺中國家歌劇院「2025 NTT 夏日放/FUN時光」系列,以劇場的形式再度重生。

印度少年PI與孟加拉虎「理查.帕克」,一人一虎在海上共存227天的奇幻旅程故事,引領著觀者深入思考,當信仰與生存交錯於浩瀚大海,不只是漂流,也是穿越真相與幻象的試煉——那隻老虎,是野性?是恐懼?還是,是他自己?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首次合作!La Vie美感俱樂部X臺中國家歌劇院 共同推出展演式講座

從劇場故事延伸,為了讓觀眾從多角度深入理解文本與南亞民間故事中人虎關係的豐富內涵,La Vie 美感俱樂部攜手臺中國家歌劇院推出首檔展演式講座——打開劇場的多重形象: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到民間譚的聲音現場。邀請跨領域敘事藝術家楊雨樵,展開一場穿越文學、聲音與劇場的敘事之旅。

講座上半場將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文本導讀出發,深入故事結構與角色寓意,下半場以兩則南亞的「民間譚」為鑰,透過說書與即興音樂交織出古老又當代的敘事場景,開啟潛藏於經典之下的文化原型與聲音密碼。

(圖片提供:La Vie、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La Vie、臺中國家歌劇院)

什麼是「民間譚」?人虎故事的古代源流

民間譚(folktale)乍聽之下有些陌生,但那些代與代之間口耳相傳、在火光邊、床沿前、在大街上被講述的故事——便是民間譚的雛形。它不屬於單一作者,而是無數講述者與聽眾以口語編織的敘事形式,是人類集體記憶的原型劇場。楊雨樵自小熱愛民間故事,成年後投身亞洲口述傳統的田野採集與語言研究,更親自翻譯 20 世紀初以標音法記錄的語料,將那些古老記錄轉化為可聆聽、可演說的現場語言。

從經典文本《少年PI的奇幻漂流》出發,走入動物民間譚的敘事結構與聲響語彙,楊雨樵通過兩則故事展演,與打擊樂、管樂等實驗性演出,引領觀眾深度的理解少年PI在救難艇上與老虎理查.帕克之間的奇異關聯,實地打開劇場說故事的多重可能。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跨領域敘事藝術家與聲音藝術家楊雨樵(右)將攜手長笛家吳正宇(左)帶來動物民間譚演出。(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虎影共聲:南亞民間譚 × 跨域聲音展演

 故事一《人虎的伎倆》
楊雨樵以單人口說與打擊樂的即興演出。在印度與周邊南亞地域相傳的古代故事中,有一種奇異的生物叫做人虎,是由人向自身施咒,變成人虎,但最後卻無法成功地變回人類,始終維持半人半虎的狀態。這則故事與台灣的《虎姑婆》,在某些地方有著相似的母題,同時也反映出少年PI文本中所暗喻的其中一個民間譚脈絡:人虎同體。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故事二《虎的報恩》
由楊雨樵與長笛演奏家吳正宇共同演出,講述一名男孩偶然救下一隻受傷的老虎,老虎為了報恩,與男孩展開了各式各樣的冒險與遊歷,但故事的最後,「報恩」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這則故事版本遍佈南亞、東南亞乃至東北亞地區,也正是少年PI的另一個重要的文化脈絡:男孩與老虎的相伴。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民間譚不只是故事,它是文化的耳語,承載著數百年來人類集體的夢、恐懼與希望。楊雨樵以聲音藝術將古老的故事轉化為鮮活的當代展演,隨著說故事者的聲音節奏、呼吸起伏、演奏的樂聲高低,讓觀眾將再次體會聲音的原初魔力!講座展演演出後也將安排簡短QA時間,想更深入了解《少年PI的奇幻漂流》背後的文化根源、民間譚的藝術形式、楊雨樵的聲音表演的創作歷程,千萬不要錯過這場文字與聲音交織的奇幻旅程!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 La Vie美感俱樂部X臺中國家歌劇院】首檔聯合展演式講座,報名中!

打開劇場的多重形象: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到民間譚的聲音現場

講座日期|2025.7.26(六)19:30~21:30
講座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角落沙龍(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講座票價|票種一/$200,加贈La Vie雜誌隨機期數一本
                     票種二/$700,含《少年PI的奇幻漂流》節目票券一張,加贈La Vie雜誌隨機期數兩本
                     (節目場次資訊:2025/8/2,19:30場次,票區1000元,講座當日領取節目票券)
報名時間|2025.06.27(五)中午12:00起至額滿為止。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改版台灣首演!「野田妹」上野樹里9月登北流,現場樂團重現「千秋王子」指揮曲等經典曲目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改版台灣首演!「野田妹」上野樹里9月登北流,現場樂團重現「千秋王子」指揮曲等經典曲目

說起日劇「經典中的經典」,你腦中首先浮現的是哪齣?相信有大票人會回答《交響情人夢》。不僅漫畫原作、改編電視劇紅遍全亞洲,2023年推出的音樂劇版本同樣創下全場次票券瞬間完售紀錄。今年9月,由黃金陣容上野樹里、三浦宏規、竹中直人攜手現場交響樂團的「交響版」全新製作將登上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帶來兩場演出。各位手速請準備,早鳥票6月23日中午12點正式啟售!

日本漫畫家二之宮知子以古典音樂為題材的漫畫作品《交響情人夢(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問世20多年來擁有大批粉絲,截至2017年累積發行量高達3700萬冊,2006年改編的電視劇更擄獲無數少女心,野田妹與千秋王子間另類有趣的戀愛故事堪稱七、八年級生共同的青春回憶。

《交響情人夢》2006年由漫畫改編電視劇,成主演上野樹里爆紅之作。(圖片來源:Netflix官方網站)
《交響情人夢》2006年由漫畫改編電視劇,成主演上野樹里爆紅之作。(圖片來源:Netflix官方網站)

2023年,該作品再改編為音樂劇,電視劇版女主角上野樹里及劇中飾演德國知名指揮家的竹中直人時隔近20年回歸登台,並由日本音樂劇新人王三浦宏規詮釋千秋王子一角,為經典之作注入當代風味,創下全場次開賣即完售的絕佳票房。

2025年,《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改版重啟,以全編制交響樂團現場演奏搭配夢幻卡司組現場演唱,打造「《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的嶄新觀劇體驗,更選定台灣為全球首站,搶先日本於9月6日、7日週末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重磅登場。兩場演出將陪伴所有劇迷、漫畫迷一同重溫不敗經典,回憶通道6月23日中午12點準時開啟,欲得早鳥獨家優惠請鎖定udn售票網

野田妹還得是她!原班人馬上野樹里、竹中直人來台

全新交響版女主角「野田惠」同樣由日劇版、音樂劇版主演上野樹里喚起大家的青春。自2006年劇集播出以來,上野樹里便因此作深受台灣觀眾喜愛,如今再攜代表作來台會粉絲,更引高度期待。時間會走,回憶依舊,從20歲演到40歲,穿著那件紅外套的仍然是你我心中的野田妹。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版由上野樹里和日本人氣小生三浦宏規共演。(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版由上野樹里和日本人氣小生三浦宏規共演。(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永遠的「野田妹」上野樹里相隔17年回歸。(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永遠的「野田妹」上野樹里相隔17年回歸。(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而野田妹口中的「米奇」,自然不能沒有千面影帝的風趣演繹。由資深演員竹中直人所詮釋的「色大師」休得列傑曼,憑藉打破刻板音樂家的搞笑形象收穫高人氣,今二度與野田妹聯手重現當年令人難以忘懷的經典橋段,勢必勾起滿滿「時代的笑聲」。

指揮家角色也仍是熟悉的竹中直人。(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指揮家角色也仍是熟悉的竹中直人。(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千秋王子換人當?舞台版迎「音樂劇新人王」三浦宏規

男主角「千秋真一」則由新生代人氣演員三浦宏規飾演。三浦宏規活躍於2.5次元舞台圈,曾參與音樂劇《刀劍亂舞》、《網球王子》等多部熱門作品,近年更以大型舞台作品《神隱少女》白龍、《悲慘世界》男二Marius等角色受到關注。能歌擅舞的他,在2023年《交響情人夢》音樂劇首演中取得廣大迴響,此次也將是他首度來台,挾新一代「千秋王子」魅力登上北流舞台。

音樂劇版男主角「千秋真一」由日本新生代演員三浦宏規經典再詮釋。(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音樂劇版男主角「千秋真一」由日本新生代演員三浦宏規經典再詮釋。(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現年僅26歲的三浦宏規曾以本劇、《神隱少女》及另多部舞台劇的優秀表現奪得2023年菊田一夫演劇賞。(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現年僅26歲的三浦宏規曾以本劇、《神隱少女》及另多部舞台劇的優秀表現奪得2023年菊田一夫演劇賞。(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全球首站來台灣:現場交響樂 X 原卡司演唱,搶先日本上演

2024年受獎菊田一夫演劇賞的人氣編導上田一豪將操刀此次作詞、劇本與導演,音樂部分則邀請搖滾樂團TRICERATOPS主唱兼吉他手和田唱參與製作。全新形式以「全編制交響樂團演奏」,搭配日本音樂劇原班人馬現場獻唱;除了音樂劇中的原創歌曲演奏、特別為本次音樂會編寫的新曲亮相外,更將呈現原作中的古典樂名曲選段,如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蓋希文〈藍色狂想曲〉、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等,多面向編織全新《交響情人夢》。

承2023年版音樂劇好評,今年改版重啟的「《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將於台北、東京譜新曲。(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承2023年版音樂劇好評,今年改版重啟的「《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將於台北、東京譜新曲。(圖片提供:東寶演劇部)
集結原創團隊和受矚新星,並融合舞台劇與音樂會的2025年版《交響情人夢》搶先帶台灣觀眾來一場回憶殺。(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集結原創團隊和受矚新星,並融合舞台劇與音樂會的2025年版《交響情人夢》搶先帶台灣觀眾來一場回憶殺。(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

由東寶、講談社、富士電視台、LIVE EXAM製作,聯合數位文創主辦,「《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將在今年秋天帶領觀眾重溫最初的感動。

*所有演出照片皆為2023年演出之日版音樂劇畫面。
2023年日版、2025年巡演新版《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海報。(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東宝株式会社)
2023年日版、2025年巡演新版《交響情人夢》音樂劇海報。(圖片來源:ステージナタリー、東宝株式会社)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

【演出資訊】

  • 時間:2025年9月6日19:30、9月7日14:30
  • 地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 分區票價:NT$5,200 / 4,800 / 4,400 / 3,800 / 3,400 / 2,800 / 2,200 / 1,600 / 1,000(6月23日12:00起至6月30日23:59止,享早鳥專屬限時折扣)
  • 購票方式:點此進入udn售票網,或於週一至週五09:00-17:00電洽02-2649-1689#1

>> 關注「udn x 瘋表演」官方臉書了解更多。

【創作團隊】

  • 原作:二之宮知子《交響情人夢》(原載於講談社《Kiss》雜誌)
  • 作詞.舞台編劇.導演:上田一豪
  • 音樂:和田唱
  • 古典音樂監修:茂木大輔 等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