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商旅獲頒2018亞洲最佳企業雇主

國泰商旅獲頒2018亞洲最佳企業雇主

國際權威人力資源期刊《HR Asia Magazine》(註1) 在台首次舉辦「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評鑑,共有上百家企業參與、近5千名員工接受問卷調查,國泰商旅因重視人才培育與發展深獲肯定,於日前榮幸獲頒「2018亞洲最佳企業雇主大獎」(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In Asia)。

 

國泰商旅以培養優秀熱情的飯店人為已任,員工的培訓計畫、人才培育方案等規劃均由專責的培訓團隊提供員工相關諮詢,藉由獨特跨品牌與多工職能的組織結構,給予員工有機會至不同品牌服務,有效擴增職能、提升綜合能力。如培訓團隊推出的菁英種子計畫,集結各部門基層主管人才,透過課程進行品牌與職能的相互交流,打破「隔行如隔山」的限制,讓潛力人才更了解其他部門的工作職掌與任務,明確掌握公司所公告的策略方向,朝向中高階主管之路邁進。

 

國泰商旅總經理莊琬華表示:「員工是國泰商旅成功的基石。因為唯有透過員工,才能傳達出飯店想要帶給旅客的真切款待和深厚的專業素養。『放大格局、改變視野』,人才培育與發展是國泰商旅很重要的企業責任,而國泰商旅具彈性的組織架構,就是勇於打破傳統飯店的部門分工,以獨特的多工職能發展模式,培養同仁彼此交流學習與換位思考的當責觀念。未來我們期待員工與公司共同成長,一起提升至更寬廣的境界及格局!」

 

國泰商旅傳承集團的優秀文化,致力打造一個多元開放的工作環境,處處為員工考量的福利制度與人才發展計畫使員工滿意度大幅提升,滿意的員工更投入職場提供顧客暖心服務,客人受感動後給予好評並願意再訪消費形成正向循環,打造公司與員工雙贏局面。隨著國泰商旅開創飯店管理顧問業務、2020年於桃園A18特區開立第六家以Blue City水族館為主題的和逸品牌飯店,國泰商旅將持續成長,提供給員工更廣闊更多元的發展管道與空間。

 

註1:由馬來西亞的Business Media International公司旗下的HR Asia Magazine,為亞洲各企業所舉辦的評比調查,今年首度邀請台灣企業參與評選,涵蓋12個不同的產業領域,參賽者需針對企業文化、人才發展、員工關係、員工認同感及滿意度調查等面向進行嚴格的評審。根據《HR Asia Magazine》所提供的EIS評鑑報告(Employee Input Survey員工投入調查,包括員工情感投入、工作意願和動機等元素),國泰商旅傑出得分表現顯示員工對公司的高度認同,因而在參選企業中脫穎而出,獲得大獎。

 

via / 國泰商旅

專訪全臺首間永續百貨「House of Story Wear」:讓綠色消費成為更多人的日常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永續無疑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關鍵字之一,不僅從環境保護談永續、從企業責任談永續,包含日常食衣住行,也有愈來愈多人開始在意來源是否永續。以此為主題,坐落於臺北大稻埕的全臺首間永續百貨——House of Story Wear,讓消費市場又多了一個熱烈討論的話題。逾兩百坪的兩層樓空間裡頭,集結國內外超過三十個具永續精神的品牌,舉凡服飾、鞋包配件等選品,均符合ESG 標準,打造全面綠色消費體驗。

永續起點,不讓臺灣跟世界脫節

關於這棟永續之屋的故事,要從一條廢棄牛仔褲說起。House of Story Wear 共同創辦人陳冠百穿著一襲以回收丹寧布料改製的外套,娓娓道來她投入永續時尚這條創業路的心路歷程。

陳冠百在時裝產業打滾許久,多年前她遠赴英國攻讀碩士,進修服裝管理專業領域,在指導教授的課程裡頭,開始接觸到時尚產業永續發展的觀念,「那時發覺歐洲市場的『永續時尚』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很多品牌都在做。」反觀臺灣即使身為紡織大國,卻和亞洲各國一樣對這些概念一無所知,顯得跟世界趨勢脫節。

對此,陳冠百感到既詫異又汗顏。課堂上,教授和同學們異口同聲評論說你們亞洲人不在乎環境才會如此,秉著一股不服氣的心情,她毅然決然在回臺後成立了Story Wear——訴求「零廢棄」的永續時尚品牌。陳冠百走訪回收廠尋找原料,發現當中最大宗、也最適合用來舊衣再造的類別就是牛仔褲,「牛仔布本身是百年的經典工藝,有韌性,回收再製後還可以穿很久。」她和腦麻協會、家扶中心等社福機構合作,讓這些單位裡頭二度就業的婦女協助完成拆解布料、重新車縫等需要費時製作的手工步驟。Story Wear出品的每件衣服都縫上「身分證」,清楚記錄是誰花了多久時間製作出這些商品,讓消費者了解每件衣服背後的故事。

這也是陳冠百將品牌命名為Story Wear 的用意,「可能是長輩傳承的舊衣,或是人生的第一件牛仔褲,這些有故事的衣服,因為有回憶、有感情,就不會輕易丟棄。」她強調不管從品牌端做再多努力,最終能解決環境污染的根源還是要回歸消費者的使用行為,「所以我們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地珍惜擁有的物品,才會不會導致後面這一連串的問題。」

House of Story Wear 以丹寧牛仔布料為起點,搭配永續選物與復古陳列,將生活風格與穿搭美學融為一體。(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House of Story Wear 以丹寧牛仔布料為起點,搭配永續選物與復古陳列,將生活風格與穿搭美學融為一體。(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選品機制,關注永續時尚產業的全面向

品牌成立六年來,雖然知名度不斷提升,陳冠百也發現許多人對於永續時尚的認知,仍停留在比較片面的理解,「其實整個永續時尚產業鏈牽涉很廣,Story Wear 所主張的『零廢』,只是整個產業中末端的環節,所以我們覺得應該有一個地方可以讓大家很完整看到永續時尚產業的所有問題,包含海洋污染、土壤保護,甚至人權議題等,以及各自對應的解方。」

因著這樣的起心動念,2024 年全臺第一間永續百貨House of Story Wear 應運而生。對陳冠百而言,從原本只需要經營單一品牌,變成一次集結這麼多永續品牌,首先光是數量倍增,從選品、陳列到行銷就是一大挑戰,特別是在訂定選品機制上花了很多時間。

「以ESG 的大架構為基礎,建立屬於我們的篩選條件,比如品牌的原料來源、製作過程做到了哪些保護環境的地方、是否有維護基本勞工權益,還有企業的正當合法性等。」她表示,進駐的品牌除了必須符合ESG 基本標準,也要簽訂合約展現對永續的承諾。

比方Story Wear 的服裝是以回收牛仔布料再造設計;Hibāng 蒐集臺灣海域廢棄漁網製成的再生尼龍作為鏡框原料,工藝品牌「太平藍」專注於臺灣植物藍染,都是以實際行動支持海洋保護;還有來自義大利、瑞典、法國等不同國家的品牌,也從原料和製程來實踐環保與資源節約。

利用回收丹寧或廢棄布料,重新設計改造,並加入手工縫製,賦予廢棄布料新的靈魂。(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利用回收丹寧或廢棄布料,重新設計改造,並加入手工縫製,賦予廢棄布料新的靈魂。(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品牌願景,讓世界看見臺灣

除了銷售商品,House of Story Wear 也提供衣物租賃服務,消費者可以用實惠的價格租用設計師品牌衣物。陳冠百觀察到很多為了尾牙、主題派對等特地目的性購入的衣服,往往買回去之後一年到頭穿不了幾次,「那不如不要買,就來這邊租。」既能減輕購物負擔,也降低資源浪費。

她笑笑說這是自己一直想嘗試的方式,光是一、兩百件衣服要建檔管理、送洗整理,就頗為麻煩,從商業角度來看實在有點不符成本,「但至少我們可以說它是一個永續的行動,減少了不必要的消費。」

Story Wear 創辦人陳冠百,堅持「零廢棄」理念,為了賦予廢棄布料新生命,打造了臺灣第一家零廢時尚品牌,致力成為國內永續時尚的典範。(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Story Wear 創辦人陳冠百,堅持「零廢棄」理念,為了賦予廢棄布料新生命,打造了臺灣第一家零廢時尚品牌,致力成為國內永續時尚的典範。(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走在推廣永續時尚的路上,陳冠百認為消費者之所以選擇永續品牌的產品,不見得是抱持「做公益」的想法,絕大多數仍是基於自身需求,「比如他就是喜歡這個產品的風格,或說因為肌膚敏感所以想要挑選親膚的衣服。」因此在現場銷售時,會讓消費者了解環境議題的重要性,但重點仍是從產品本身的特點和價值來和消費者溝通。

「我們希望這裡不只作為販售永續商品的平臺,更是一個能夠幫助獨立品牌被看見、共同推動永續理念的基地。」她強調,每個企業都可以成為社會企業,在追求營利之外,也能為社會、為環境多盡一份心力,只要開始做,就有改變的可能。

陳冠百也期待House of Story Wear 能成為臺灣代表性的據點,向國際展示:臺灣不只是擁有世界級的紡織工廠和製造能力,更有許多用心投入永續時尚的設計品牌。有朝一日,這裡能成為外國旅客來臺的理由之一,一座以永續為名的百貨,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

House of Story Wear 選擇將這間永續百貨坐落於大稻埕,是因為大稻埕是紡織業的發源地之一,直到現在仍是布料和成衣商圈的熱點。(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House of Story Wear 選擇將這間永續百貨坐落於大稻埕,是因為大稻埕是紡織業的發源地之一,直到現在仍是布料和成衣商圈的熱點。(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文字 / 張雅琳

攝影 / 一 J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明娟樓入選《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 詮釋粵魂與土地的對話!走向當代款待的新高度

《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8月19日正式公布評選結果,臺中勤美洲際酒店旗下高端粵菜餐廳「明娟樓 Ming Juan Lou」榮耀入選,正式列名於全球最具指標性的美食指南之列。作為酒店開幕後全新打造的粵菜餐廳,明娟樓憑藉主廚團隊的深厚底蘊與料理上的專注執行,於開業首年即獲國際專業評審團肯定,不僅展現料理水準與品牌理念,更為臺灣當代表述的粵菜書寫下嶄新注腳。

「這不只是肯定,而是一項邀請——讓我們更專注,以全心全意端出每一道菜。」

對明娟樓而言,入選米其林指南並非終點,而是對專業與信念的激勵與召喚。我們將持續以粵魂為本、以初心為引、以節氣為序,端出每一道承載土地記憶與人情溫度的佳餚,邀請賓客在每一口之間,品味經典與當代交織的粵式節奏。

餐廳命名靈感源自宋代文人蘇軾〈水調歌頭〉中「千里共嬋娟」的詩句,寓意團圓、美好與時間的流轉。空間設計延續洲際酒店「現代精奢、承襲土地」的設計語彙,融入台灣特有鳥種意象與草悟道的綠意景致,大面積落地窗引入流轉光影與四季綠意,讓自然與餐桌相互映照。

行政總主廚吳錫卿擁有逾三十年的粵菜資歷,擅長以火候、刀工詮釋食材之美,並以「平衡」為核心理念,在傳統與當代、風味與質地間取得和諧。

CMH
明娟樓-中餐行政主廚吳錫卿

經典招牌,詩意詮釋

明娟樓的餐桌,處處都是細膩的粵魂表現:

◆明娟樓月櫻三章 一鴨詠:嚴選雲林北京鴨,以秘製醃料入味後慢火烘烤,最後於桌邊以威士忌炙香增韻。三章鋪陳——全麥餅皮包裹片鴨與蘋果絲的清爽序曲、香炒鴨鬆搭配生菜的鹹香層次、以及藥膳鴨骨湯的溫潤收尾——如同一首味覺詩篇。

◆粵火三銘一炙詠:以火為筆,刻下粵菜燒臘經典——蜜汁叉燒選用屏東黑毛豬腿肉,醃製 48 小時後低溫慢烤 12 小時,最後刷龍眼蜜汁呈現鹹甜交織;枝木燒金磚嚴選黑毛豬五花,以細膩刺孔、風乾與多段火候烘烤成就皮酥肉嫩;金牌烤乳豬則以龍眼木炭火烘烤,外皮脆裂如芝麻、肉質鮮嫩多汁,佐特製醬汁層次分明。

◆金粒沙風脆皮雞:靈感源自廣東吊燒雞,選用南投玉米雞醃製兩日後風乾油炸,外皮酥脆金黃,內裡鮮嫩多汁,最後鋪上干貝絲與蒜酥,香氣濃郁卻不張揚。

此外,慢火細燉的煲湯系列與每日新鮮製作的港式點心,皆展現團隊對細節與節奏的掌握,讓每一道料理不僅是味覺享受,更是溫度與情感的傳遞。

CMH

節氣料理,永續承諾

明娟樓致力於可持續餐飲實踐,與台灣在地小農、漁民與畜牧業者緊密合作,選用如烏骨雞、東北角海鮮、新社香菇與屏東黑毛豬等具地域特色的食材,堅持「當令優先」、「全食材利用」、「減碳料理」等理念,讓餐桌成為傳遞土地風味與文化溫度的重要載體。

「米其林指南的肯定,讓我們更堅定初衷,也提醒我們每一道菜的背後,都是一場對節氣、食材與工藝的對話。」主廚吳錫卿表示。未來,明娟樓將繼續深耕細節、創作更多承載情感與文化的料理篇章,以料理款待時間,讓每一次來到餐桌的時刻,都值得被記住。

CMH
明娟樓-伯爵蜜瓜湯

明娟樓 Ming Juan Lou

地址|臺中市西區館前路77號|臺中勤美洲際酒店 2F

電話|04-2324-6111

線上訂位:https://www.tablecheck.com/zh-TW/intercontinental-taichung-ming-juan-lou/reserve/la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