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 品牌年會【色散花開】 匯聚藝文創作者 打造台灣產業文創化

BIOS年會演講者(左起)張鐵志、方序中、顏君庭、白尊宇、陳建騏、馮宇、劉奕成

BIOS 自 2011 年創辦品牌至今八週年、開辦文創經紀也屆滿五年時間。一直以來致力於協助創作者整合跨領域資源、佈局規劃海內外商業合作,希冀打造出產業文創化的台灣之光。今 BIOS(12/18)開辦了第一屆品牌年會【色散花開】,透過主題論壇形式由 BIOS 創辦人白尊宇依序對談小花計畫發起人方序中、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暨《新活水》總編輯張鐵志、IF OFFICE 負責人馮宇、好多音樂創辦人陳建騏、Pinkoi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顏君庭與未來銀行籌備處執行長劉奕成,串連合作媒體、目標廠商與創作者社群,創造藝文創作者與產業間溝通的橋樑。


BIOS 創辦人白尊宇開場時說:「讓創作者能夠更專注於創作,讓創意發揮更大的效果」是當初發展文創經紀的初衷。在過去五年間累積了與創作者合作的經驗與觀察,白尊宇希望未來能協助更多創作者整合跨領域資源,持續發掘產業文創化更多的市場機會。


與 BIOS 長期合作的小花計畫發起人方序中分享擔任金馬、金鐘視覺統籌的經驗,他認為台灣當代創作者需要有勇敢許願的勇氣,而加入 BIOS 團隊可以讓設計師從一個獨立的個體變得更強大,擁有和不同創作者合作拓展的機會。


談到今年九月與文化總會合作、在日本東京舉辦的「Taiwan Plus」成功原因,方序中點出,日本對台灣文化的印象還限縮在比較傳統如夜市、小吃的概念上,但除了這些,今年他們更想向日本展現的是令他們好奇的台灣設計文創文化。中華文化總會(以下簡稱文總)副秘書長暨《新活水》總編輯張鐵志也補充:「台灣因為政治因素外交較為困難,因此文化價值是台灣很重要的對外武器」。


而文總作為公部門與創作者的平台,旨在引介民間優秀的設計人和政府合作,希望創造更多如「Taiwan Plus」的成功案例。張鐵志也表示,從個人立場出發,他觀察到台灣當代文化的三個特性:一、創意與設計的革命,二、價值革命,包括年輕世代重視友善環境、土地、性別平權等多元價值;三、新獨立時代,獨立書店、音樂、品牌蓬勃發展等,代表市場越來越傾向分眾價值,而不是大眾口味。


IF OFFICE 負責人馮宇也呼應這樣的當代性,擅長設計改良、品牌再生的他認為,從外觀功能做整體的改良,並從本質加入設計以強化核心價值,就能讓目標對象逐漸認同進而接受。而「永心鳳茶」便是近來著名的成功案例,如何將一個高雄茶品牌再造,他認為首先必須屏除掉當今許多台灣茶葉品牌主打的日本味與日式空間,他強調品牌再造必須從歷史的脈絡開始,以在地文化底蘊塑造一個有台灣歷史感的品茶空間。


馮宇也建議設計師在和品牌主溝通的時候應理性與感性並重,因為「作為一個商業設計師你永遠不知道客戶什麼時候敲你的門,要找到他的差異性和核心價值,從視覺、空間、服務做改良,讓品牌能與客戶產生溝通。」


好多音樂創辦人陳建騏則在回應台灣流行音樂產業面對選秀節目及網路挑戰時提到,現在音樂創作門檻低,因此創作者要出頭,看的不是你有多少資源,而是你的創作有多少獨特性,包括歌聲是否能被辨識、創作的觀點與他人有何不同,都是現在音樂人需要琢磨的。


如何將台灣音樂推廣至海外,陳建騏認為音樂是本質,但最重要的還是經紀團隊。在非華語地區,如何不只做一次性的巡演,必須靠經紀團隊擔綱後續的聯絡,才能在海外持續拓展、往下發散。他舉例,「韓國以舞曲作為文化侵略,因為在西洋世界裡舞曲很容易進入市場,但接下來他們的創作類型也越來越多元,接著推廣其他類型的音樂,如韓國的 Hyukoh。」他認為這樣的經驗或許不一定能在台灣適用,但可以將之作為參考,找出適合我們自己的模式。


Pinkoi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顏君庭則以電商大數據為我們分析台灣進攻海外市場的策略。他點出中國九〇後、〇〇後走「消費升級」路線的年輕消費者,比起購入高端名牌奢侈品,他們更在意產品是否有獨創性。於是生活風格類的商品商計就非常重要:「消費升級的訴求是獨特,他們要商品獨一無二、有特殊的梗,才能成為社交圈的話題。」


Pinkoi 的商品現已賣往全球 93 個國家,但對顏君庭來說,每個海外市場都像是不同的怪獸。他首先發現日本的消費市場和原本想的完全不一樣,經過兩年的嘗試,他便確立在每個市場都要有在地團隊的核心原則,他說:「一定要是當地人,必須要由當地團隊接地氣,才能建立真正在地化的團隊。」除了網上購物,他們也積極發展線下市集,讓台灣品牌實際接觸海外市場。


最後壓軸短講的,是將來銀行籌備處執行長劉奕成,劉奕成是台灣少數以金融界身份參與文化投資者,他首先以同溫層破題,表示網路雖打破地理限制,卻也創造了一個個不同的同溫層。而從群體角度觀看,台灣符合「餓不死也吃不飽」的狀態,最大的問題是資金在哪裡?他認為,創作者與企業主之間若能找到彼此的同溫層,再利用正確的訊息流將商品、服務傳送到對方手上,便可打破這樣的困局。


BIOS 八年來從創辦自有媒體 BIOS monthly 出發,深入報導台灣創作者的奮鬥故事與驚豔成果,逐漸匯聚創作者社群的關注與能量,將之媒合對應產業界需求,協助品牌升級或翻新改造。BIOS 發展出結合文創經紀與品牌顧問的獨特模式,描繪出一幅動人的美學升級藍圖,精確掌握當代產業環境需求,跨界整合多方資源,創造出一次又一次令人驚豔的合作成果。


從立足台灣到放眼國際,BIOS 以台灣為軸心,在國際舞臺畫出實力的圓,活絡創作市場的資本流動,將文化與創意價值最大化。從品牌到創作者、從創作者到關注社群,BIOS 以美學核心說出台灣的故事。這是我們八年成長歷程的總結,也是下一段偉大航程的開始。


via BIOS

RMB01 競速摩托:匠心聯袂臻品,賽道卓越新章

RICHARD MILLE 與傳奇摩托車製造商 Brough Superior 聯袂呈獻 RMB01 競速摩托。這款競速摩托,專為賽道而生,早已超越普通交通工具,化身為靈動的藝術臻品。懷揣對卓越品質的共同追求,兩大傳奇品牌以此為紐帶,在創新與匠心的對話中,淬鍊出兼具先鋒精神與傳統工藝的時代標竿。

溯源競速本真的靈感覺醒

靈感源自 1910 年代美國初代 Boardtrackers 摩托車,RMB01 競速摩托由 RICHARD MILLE 與 Brough Superior 攜手打造,以純粹且熾熱的機械語彙,回應競速運動最原始的精神本質。裸露機械結構、流線型油箱與極簡鞍座構成設計語言的核心,標誌性的「俯衝式」騎乘姿態,更強化其動態張力與速度意象。

車款設計由 RICHARD MILLE 主導,並攜手 Brough Superior CEO Thierry Henriette 歷時一年半研發,歷經十二次設計稿調整,最終定稿。設計過程中,他們採用品牌經典的創意方法論——從材質選擇、結構配置到工藝細節,皆秉持創新顛覆的思維。鋁合金、鈦合金與碳纖維等先進材料貫穿整體結構,細節處更融入源自製錶技術的設計語彙,包括分體式輪輞、鏤空骨架與橋板結構,機械美感與工程邏輯渾然一體。

RM

歷時一年半,成就匠心淬鍊的協作傳奇

RMB01 所搭載的 997cc 雙缸引擎為本次合作的技術核心,由整塊 5000 系列鋁合金雕塑加工而成,160kg 原料壓縮至僅 23kg 成品,所有鏤空部件經流體力學精準優化,實踐「少即是多」的工程美學。性能表現亦別具思維——並非僅追求峰值數據,而是打造廣域的動力輸出區間與靈敏的操控特性:130 馬力搭配空氣力學結構,提供穩定且靈活的賽道駕馭體驗。

整車以碳纖維自承式外骨骼結構統整機械組件,外觀線條極具雕塑張力,延續 RICHARD MILLE 鏤空機芯的視覺邏輯,機械美感裸呈無遺,展現品牌一貫對結構與美學的深度融合。

機械性能的極致敘事

RMB01 全球限量 150 台,皆由法國工坊手工打造,具獨立編號,預計於 2025 年底推出三款限量配色:

  • Nocturnal Sapphire 夜瀾藍寶石:午夜藍搭配寶藍細節

  • Selene 月神:霧面灰基底襯以橙色點綴

  • Pearl of Speed 極速珍珠:珠光白車身融合緋紅細節

RMB01 並非僅為一台競速摩托,更是一場對未來美學與工程語言的全新詮釋。

RM

RICHARD MILLE 致敬 2025 年 LE MANS CLASSIC 利曼經典賽!推出 RM 30-01 LMC 限量版腕錶

RICHARD MILLE 為迎接 2025 年第 12 屆 Le Mans Classic 利曼經典賽,推出全新 RM 30-01 Le Mans Classic 限量腕錶,全球僅發行 150 只,再次展現品牌對賽車運動與製錶藝術交匯的堅定信仰。

Le Mans Classic 利曼經典賽創辦於 2002 年,是一項每兩年舉辦一次的賽事,旨在致敬那些曾在全球最傳奇耐力賽中載譽而歸的經典賽車。2025 年 7 月 3 日至 6 日,第 12 屆賽事將於 13.6 公里長的傳奇賽道 —— 薩爾特賽道隆重舉行,屆時將有約 750 輛來自 1923 年至 2000 年代的賽車齊聚一堂。遵循過往賽事的傳統,這些曾在 1923 年到 1981 年間曾參與利曼 24 小時耐力賽的賽車將在 6 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分組(“grids”)中奔馳。輔助賽事也將為現場注入另一股澎湃激情。

大約 1,000 名車手將在此競逐冠軍榮譽,賽場及周邊區域將展出來自約 80 個品牌、200 多個汽車俱樂部以及私人藏家的 9,000 多輛經典賽車。自首屆吸引約 3 萬人以來,2023 年已迎來超過 23.5 萬觀眾,賽事影響力持續攀升。

RICHARD MILLE:奔馳賽道的熱情共鳴

自 2002 年起,RICHARD MILLE 便成為 Le Mans Classic 利曼經典賽的主要合作夥伴,雙方共同致敬機械之美、頌揚輝煌歷史,並展現堅定不移的承諾——甚至品牌成員親身駕駛賽車馳騁賽道。如今,品牌共同創辦人 Dominique Guenat 之子 Maxime Guenat 傳承父輩精神,征戰頂級歷史賽車賽事,印證品牌無論是在賽道內外薪火相傳的賽車靈魂。

RM

RM 30-01 Le Mans Classic:駕馭經典,詮釋競速靈魂之美

自 2008 年起,RICHARD MILLE 為每一屆 Le Mans Classic 利曼經典賽打造專屬限量時計,歷年推出的十只特別版腕錶皆融入了利曼經典賽代表性的綠色與白色配色。全新 RM 30-01 Le Mans Classic 版限量 150 只,致敬 2025 年第十二屆 Le Mans Classic 利曼經典賽,延續品牌經典的錶殼結構:以鈦合金錶圈和底蓋搭配綠色 Quartz TPT® 石英纖維中層錶殼,展現鮮明競速美學。

綠色與橙色細節貫穿其中,超大日期窗周圍點綴黑白方格旗幟元素,藍寶石水晶錶背鐫刻 Le Mans Classic 經典標誌,搭配宛如賽車通風口設計的綠色橡膠錶帶,共同構成這一致敬品牌摯愛賽事的全新時計作品。

技術細節方面,腕錶搭載的 RMAR2 機芯如同賽車精密構建,經過重新設計,新增 24 小時計時盤,其中「16」數字以綠色呈現,象徵傳奇耐力賽的發車時刻(又稱「綠旗時刻」),這一巧思為腕錶錶盤注入全新視覺語言。重新演繹的鏤空錶盤設計令人聯想到賽車賽道的蜿蜒軌跡。透過鈦合金橋板與鏤空底板,55 小時動力儲存指示器一目了然。11 點位置的離合器嚙合狀態指示器可顯示自動擺陀的當前狀態(on 為上鍊、off 為分離),而 3 點位置的錶冠功能選擇器則方便佩戴者切換錶冠模式。

RM 30-01 Le Mans Classic 腕錶,無論內外皆盡顯賽車精神,正如這一賽事本身,既是對百年利曼賽道精神的讚頌,也是 RICHARD MILLE 競速信仰的凝練表達。

RM

More information

RICHARD MI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