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 DUBUIS羅杰杜彼【卓絕機械 桀驁馳騁】Excalibur Huracan全新上市

活動嘉賓 林帛亨

台灣首位國際方程式賽車冠軍 林帛亨 為成就自我與光耀門楣重任 開啟極限競速人生

 

為台灣摘下第一個國際方程式賽車年度總冠軍專業賽車手 林帛亨,擁有Formula BMW Asia、Foruma Renault、Lamborghini Super Trofeo Asia等豐富國際賽事經驗,自八歲起就燃起對賽車運動無限熱情。身為台灣霧峰林家的第十代,林帛亨在父親嚴謹身教薰陶下,一直以「光完耀祖、為國爭光」深自期許,而他卓越優異賽車成就啟蒙與重要幕後推手就是父親 林振廷。林振廷說,早期因經營汽車買賣事業,間接讓賽車一途在林帛亨的心中萌芽,開始活躍於各式賽車運動中,當他知道林帛亨考上全球最頂尖賽車學校-法國利曼賽車學校La Filiere FFSA時,雖心有不捨與疑慮,仍尊重兒子所選,力排眾議支持他前往培育國際頂尖賽車手殿堂。林振廷說,父母對孩子擔憂是一輩子的,這股對於賽車安全疑慮曾向該長提出,校長回答:「危險一定有,所以學校教賽車不光是學會面對危險,最重要的是學會安全自保。道路駕駛比賽道更危險,常因疲勞駕駛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肇發事故,反觀賽道上都是專業賽車手,具備比公路駕駛更精良專業技術與冷靜判斷力,能隨時面對突發性危險,所以在賽道競賽其實比公路駕駛更安全。」此番話讓林振廷放下心中不安大石,也認為若能在全球矚目國際賽車賽事取得優異成績定可為國爭光,自此盡全力培植林帛亨在賽車領域學習與發展。對於父親一路以來的肯定與支持,林帛亨表示,父親就像賽車不可或缺助攻裝置,如果沒有父親作為無憂堅實後盾,就無法讓我義無反 顧的投入賽車生涯,所以每一場賽事取得最佳成績,對我是肯定、更是用來報答父親對我的信任與關愛!

 

鑑賞ROGER DUBUIS羅杰杜彼超凡製錶工藝價值 林振廷 延續家族榮光 傳承無價至上品味

 

身為景薰樓國際藝術集團創辦人 林振廷,除了培養出台灣首位國際方程式賽車冠軍,本身經手無數頂尖國際術大作,累積濃厚深蘊藝術精準鑑賞專業。林振廷 表示Lamborghini藍寶堅尼代表超跑科技工藝,引領最尖端先進科技讓大家看見全球趨勢的視野,而ROGER DUBUIS則是富蘊瑞士百年傳統製錶藝術精粹,有高度藝術收藏價值,二者結合代表「所向無敵」。收藏Lamborghini超跑就像收藏科技、收藏專業機械腕錶像是收藏工藝藝術,但擁有ROGER DUBUIS Excalibur王者系列就是擁有全部!對於ROGER DUBUIS在精湛製錶工藝表現,林振廷說,我佩戴的『ROGER DUBUIS Excalibur王者系列鏤空飛行陀飛輪腕錶』可以看出為何ROGER DUBUIS會深受收藏家喜愛,錶面精密繁複結構可飽覽當代建築美學機芯結構與傳統製錶複雜工藝,透過精簡極致銳利邊角、完整保留精湛機械精髓,同時有珍貴日內瓦優質印記,就像ROGER DUBUIS羅杰杜彼一直堅持不變傳達「勇創非凡」設計理念,非常值得推薦給喜愛精密鐘錶工藝藝術的收藏家們。

 

以熱情為動力耀眼馳騁國際賽道 追求創新與突破極限 林帛亨 期許摘下實踐夢想的人生桂冠

 

本身非常喜愛ROGER DUBUIS腕錶的林帛亨,對全新上市推出Excalibur Huracan愛不釋手,他說:「ROGER DUBUIS和我熱愛的賽車所追求『創新與極限,沒有界線』擁有同樣的理念,而Excalibur Huracan就是製錶工藝與超跑二者突破跨界完美結合結晶,設計靈感是來自於Lamborghini Huracan超級跑車V10引擎中「引擎室拉杆」所設計的機芯上部夾板,從修飾圓潤造型、跳色時尚及鏤空骨架所展現出特殊的結構力學,完整呈現汽車經典美學,而且在錶背可看見受Huracan跑車輪輞啟發而創造出的360度擺陀,就像是疾馳中超級跑車車輪所散發出的速度感,而且錶款材質是採用賽車製造材料專屬的碳纖維材質,此更奠定了全球頂尖跨界工藝美學設計最高標準。對於ROGER DUBUIS持續創新精神,林帛亨說:「創新對於賽車有絕對致勝關鍵,一位專業賽車手若沒有具備創新突破精神,在分秒必爭的賽車場上就會隨時被對手超越,而精準掌控時間與速度就是實現創新核心要素。」對賽車生活擁有極大熱情的林帛亨,他說每個人每天都在進行時光旅行,只是有人以秒計算、有人以分鐘計算,無論分秒,只要開始實踐夢想,人生每分每秒就能有意義。每場賽事對林帛亨都是全新挑戰,他說:「面對挑戰,我會經歷無數嘗試與練習,所以完成一場賽事,就會給自己一個肯定與下一個期許,期待在一次一次追尋與突破極限挑戰後,能為自己在熱愛賽車事業與人生贏得實踐夢想的桂冠!」

 

via ROGER DUBUIS

當全球人口邁向百億:《世界人口圖鑑》談資源、和平與未來的難題

Photo by Anthony Da Cruz on Unsplash

如今透過網際網路和社群媒體,全球資訊唾手可得,其中卻也夾雜著偏頗的資訊和不正確的內容。每個人當然都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卻不該散播錯誤或帶有惡意的流言。現在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不固執己見、傾聽各界聲音、客觀俯瞰全體、平衡取捨資訊的能力。希望《世界人口圖鑑》能幫助讀者培養這種眼界,從全球視角與歷史長河中,以現代人觀點來洞察萬事萬物。

人類的歷史是一場「戰爭」盛宴,光是列舉大型戰役,數量就非常驚人,若再加上小型戰爭,那真是多不勝數。有些戰爭是意識形態造成的衝突,但大部分戰爭之所以爆發,都是因為統治者想要侵略、犧牲他國來壯大自己的國家,說穿了就是統治者的私慾。

從人類歷史長河的觀點來看,地球上所有人都是「移民」,各個國家的領土劃分也沒有絕對依據,當一個國家富強時,就會宣示並擴張自己的「領土」,而當鄰國實力增強時,領土就會被奪回去,週而復始。國民人口是「力量」的根源,當落後國家的人口增加並強化軍備,就會挑戰昔日大國並奪取霸權。然而,對於參與戰爭的平民而言,這卻是一場悲劇,不僅得被徵收軍費,農田遭到破壞,入伍後甚至會喪命。如果全世界的人類都能夠停止對立,放棄所有武器,致力維護和平並鑽研科技以促進自然保育,繼而使國民都幸福安康,那麼世界會變得多麼不同呢?

大家都明白和平比打仗好,問題在於如何實現和平。就連聯合國,都無法在常任理事國參戰時遏止戰爭。一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德國和義大利退出國際聯盟,美國又不參加,導致國際聯盟失能。人類顯然需要一個更有效的系統來維護和平。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世界人口圖鑑》透過圖解,闡述了在人類歷史中,瘟疫和饑荒對人口造成了哪些深遠的影響。在現代,災害、瘟疫和饑荒依然頻繁,然而隨著醫療和公共衛生改善,科技進步、農業產量突飛猛進,瘟疫和饑荒的影響已經大幅縮小。綜觀全球,犯罪和交通事故也在減少,那麼還有什麼會對人類構成嚴重的威脅呢?目前,人類喪命的主因為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儘管醫療日新月異,卻依然無法克服這些疾病。當然,人類也必須維護自然,才能安居樂業。2022年,全球人口已達到80億人,預計在2086年左右將達到巔峰104億人,屆時地球該如何養活這麼多人呢?人類必須解決的課題,仍堆得像山一樣高。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如今透過網際網路和社群媒體,全球資訊唾手可得,其中卻也夾雜著偏頗的資訊和不正確的內容。每個人當然都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卻不該散播錯誤或帶有惡意的流言。現在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不固執己見、傾聽各界聲音、客觀俯瞰全體、平衡取捨資訊的能力。希望《世界人口圖鑑》能幫助讀者培養這種眼界,從全球視角與歷史長河中,以現代人觀點來洞察萬事萬物。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世界人口圖鑑:從豐富資訊圖表了解全球人口分布與變動狀況》

出版日期|2025/06/07

作者|原島廣至

天災、疾病、戰爭、移民等因素如何影響人口變化?
以全彩圖表清楚展現全球各種與人口消長有關的議題,
更探討其他物種的數量變化及人類面臨的諸多挑戰!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全球人口的興衰與挑戰:《世界人口圖鑑》圖解生育、死亡與壽命等交錯影響

Photo by Timon Studler on Unsplash

人類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欣欣向榮,不僅適應了各種土地生態,也大幅改變了地球環境。究竟什麼因素會影響人口的增減?人類又面對了哪些災害和疾病?

人口增減的要因分為兩種,「自然增減」與「社會增減」。自然增減指因生育率和死亡率變化造成的人口變化;社會增減則是因移民或遷徙而造成的人口變化。人類的平均壽命隨著醫療水準提升、嬰幼兒死亡率下降、公共衛生改善等因素而逐年增加。全球平均壽命與150年前相比,已延長了兩倍以上!然而大多數國家目前的總和生育率都低於2.1。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總和生育率是衡量少子化問題的常用指標,這是針對育齡婦女(15至49歲)加總各年齡之生育率,統計一名婦女一生中會生育多少孩子,不受父母親人口多寡影響。總和生育率2.1(精確而言目前大約為2.07)是維持人口穩定的分界。這個數值稱為「出生替代率」,高於它人口會增加,低於它人口則會減少。

全球平均總和生育率從1950年代的5左右,急遽下降至2020年的2.32。但如今許多非洲國家的總和生育率仍超過6。除了非洲、東南亞和中東,大多數國家目前的總和生育率都低於2.1,截至2021年資料,台灣則是1.11。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平均壽命的增加和生育率下降也使各國的人口金字塔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口金字塔是依照性別和年齡分組的人口柱狀圖,也就是「各年齡層人口結構圖」。尤其在開發中國家,這種柱狀圖會像埃及金字塔一樣逐漸變寬呈三角形,因此稱為「人口金字塔」。只要看人口金字塔的形狀,人口結構就一目瞭然了。透過人口金字塔的形狀可以解讀出多種資訊,例如國家未來的人口會增加或減少、是否有年輕人口流向他國或湧入國內等等。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目前的全球主要死因大多是非傳染性疾病,但在過去,傳染性疾病的占比高出許多,而且即使是現代,開發中國家的傳染性疾病比例仍然遠高於已開發國家。除了疾病以外,其他死因還有交通事故、溺水等意外,自殺、藥物中毒、戰爭、恐怖攻擊等衝突和他殺以及天然災害。不過,上述死因的傷亡大多已逐年減少,於總死因中的比率也在降低。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圖片來源:《世界人口圖鑑》

從人類出現於地球到18世紀這段漫長的期間,人口一直在10億內緩步上升,直到工業革命之後突然急速增加,至今已突破80億人,根據聯合國的預測,更將於2086年左右抵達巔峰期逾104億人。與此同時,少子化、高齡化也是現今已開發國家普遍面臨的巨大問題,社會正在關注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對策。

《世界人口圖鑑》精選許多與人口變化相關的問題,並以豐富的圖表、照片將其整理成容易吸收了解的資訊,力求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幫助讀者俯瞰全局,並思考不同文化、環境等變因如何影響人口變化。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世界人口圖鑑:從豐富資訊圖表了解全球人口分布與變動狀況》

出版日期|2025/06/07

作者|原島廣至

天災、疾病、戰爭、移民等因素如何影響人口變化?
以全彩圖表清楚展現全球各種與人口消長有關的議題,
更探討其他物種的數量變化及人類面臨的諸多挑戰!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