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有意思#10 Year Challenge 腳下的城南是時空交疊裡 文化與生活的累積

「追尋」是說故事時最古老的主題,網路時興話題#10 Year Challenge讓很多人翻開舊照片來回味,將過去的故事或回憶一一曝曬社群,供人以「時代的眼淚」憑弔。城南若是一個人,她的時代挑戰肯定不只10年。國民政府初遷來台,劃出台北苗圃(現:台北植物園)部分土地成立南海學園,興建五大社教機構:國立中央圖書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國立教育資料館等逐一落成。儘管時代改變,各場館用途也隨社會需求與價值觀改弦易撤,南海學園及周邊延伸的校園與隨附機構,毫無疑問仍是台北市人文資產密集度最高、最集中的一區,也就是現在我們朗朗於口的「城南」。

 

南海學園和史博館的十年挑戰:台版史密森博物館群中的長青文化櫥窗、美學和文化的溝通者

 

「城南有意思」的「城」如果是「台北城」;那「南」呢?對國立歷史教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來說,不只是地理南端,而是「南」海學園。「城南從以前就很有意思了!」廖館長說道。距離博愛特區不到300公尺的南海學園是戰後歷史、科學、藝術、教育的知識核心,也是台北市第一個頂著「學園」之名的文化園區,周邊環境的文化氛圍也被帶動起來。近年「文化路徑」逐漸成為各國文化保存所重視的趨勢,城南地區本身就是條文化路徑,走在南海路上會經過原為美國新聞處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步入植物園也會行經欽差行臺,在城南散步有如走在歷史的韻味中(同場加映:城南散散步導覽活動。)。

 

據說南海學園興建前,當時官員遠赴華盛頓DC的史密森博物館群考察,說南海學園是「台版博物館群」一點也不為過!南海學園館舍強烈的中國宮殿式建築外觀,展現了戰後初期空間場館的意識形態,在諾大的台北植物園中,更是獨特地景;然而隨時代變遷,中央圖書館、科教館陸續遷出南海學園,國立歷史博物館卻始終屹立南海學園,扮演重中之重的文化櫥窗。「史博館是個儲存歷史記憶的盒子,63年來的大小故事都儲存於此。」廖館長說。從1970年的「月球岩石展」到紀念建國100年的「我們:中華民國100年特展」,史博館展出內容類型多元,而這回更有40呎大型貨櫃車改裝的行動博物館「鈔跑抵家」,駛進「2019城南有意思」的春日好好市集,開始今年度的首發巡迴!藉由這台博物館貨櫃車,透過展出館藏歷史貨幣,不僅帶來通貨的歷史知識,也進行價值交換的意義教育。

 

國立歷史教育博物館的花甲之年,從力行中華文化生活品味之養成的傳統美術館角色,慢慢導向建立起一個平台,挪出空間讓大家各自詮釋和反思,設想自己和這塊土地的關係,不僅正視與自身有關的連結,城南的在地連結也將更為強化。場館整建後將拿掉圍牆,這位「美學與文化的溝通者」將破除藩籬,到時搭配植物園線捷運通車,串連場域更大、更有意思!

 

工藝中心台北分館的十年挑戰:仿天壇中式建築華麗轉身,工藝美學走入常民生活

 

走在南海路上,還沒踏進春日好好市集前,「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華麗的中式環形建築隨即映入眼簾,「2019城南有意思」眾多活動舉辦於此,一路從館前廣場的戶外兒童音樂劇、星空電影院,到室內的小匠人手作坊,這塊親民且極具藝文美感的公共場域,可是1960年代彰顯中華法統及推動現代化教育的象徵。在旅法建築師盧毓駿先生的巧手設計下,這棟外觀仿北京天壇祈年殿的中式建築,內部空間營造融合西方現代化設計;當漫步於建物外側的迴廊時,可以從環形採光廊窗將植物園和周邊景觀盡收眼底,曾為總統府南軸線上最高的建物,更是國立博物館所採行當代建築設計的濫觴。這棟最初作為教育資料館與科學教育館使用的建築,曾是許多老台北人青少年時期相約逛科教展或約會的重要地標,但隨著科教館遷出,建物曾一度休館,後來2008年由工藝中心正式接管並著手修復,躋身台北市定古蹟之列,古蹟活化再利用後除去圍牆、增設草坡廣場,以「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全新姿態華麗再現,成為一個工藝美學具體落實常民生活的重要場館。

 

流行音樂的十年挑戰:有緣相聚在城南,主題曲〈四月望雨〉,經典就是青春

 

在「春日晒書市集」擺滿一桌唱片、流行和經典並置的是「沒有新歌的唱片行」,2014年開始在城南地帶落腳,只銷售西元2000年以前的中英文唱片,選在最經典的街區販售經典,對老闆小風來說,從羅斯福路二段上飛碟電台開始的第一份工作起,行走坐臥都在城南,如同他的「第二個家」,因此為「城南聽聽歌」設計歌單時,不免俗地挑選有家鄉情懷的〈光陰的故事〉;更選擇了蔡藍欽、王海玲、鄭興等曾在城南生活的音樂人創作,像曾是建中校友的蔡藍欽《這個世界》專輯中的〈出發〉。

 

「在城南散步是台北人必做的100件事之一。」—城南獨特的文藝氣息讓小風有感而發,加上市集發生在春光無限好的四月,他為此挑了幾首小清新氛圍曲目,如劉若英〈風和日麗〉、鄭怡的〈風有時停〉。「城南聽聽歌」帶來的旋律,對於來市集散步的親子而言,傳進大人耳裡的是童年回憶,也算過了一回「大人的兒童節」;而對於小孩來說,知道爸媽聽這樣的歌長大,也許就開始了傳承。如果要挑選一首最能代表城南的歌?「城南有意思」發生在風和日麗的四月天,小風想到由台灣的女兒鳳飛飛所演唱的經典台語歌〈四月望雨〉,該曲集結了台灣民謠的4個根:〈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和〈雨夜花〉—歌名的第一個字,也是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至今仍為人樂道的代表作品。

 

2019城南有意思活動頁面

Official Website: https://www.gacc.org.tw/events/2019SouthTaipei-FunCarnival

 

文|王郁慈 

攝影|顏歸真

攜手善行,照亮未來:2025愛心獎現正接受申請!

攜手善行,照亮未來:2025愛心獎現正接受申請!

愛心獎已邁入20周年,今年甄選範圍擴大至全球的慈善家與法人公益團體。歷屆獲獎者已達123位,涵蓋全球各地,逐步實現林添茂創辦人「愛心無分國界、種族、宗教」的初衷。愛心獎的創辦人林添茂先生是台灣台南人,一直以來堅信每一位有能力的人都應該為世界的進步與和諧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多年來積極倡導公益慈善,得到吳修齊・吳俊傑公益慈善基金會的全力贊助下設立此獎項,激勵更多人投身慈善事業,關懷弱勢群體,讓更多人受益於愛心和希望。林添茂的堅持與遠見,使愛心獎不僅成為國際間的公 認慈善榮譽,更是一個能引領全球向善的力量。

愛心獎已邁入20週年

2025第20屆愛心獎申請即日起至4月30日止,獎金提升至美金20萬元,預計選出6至8名得獎者。所有獎金將全額用於所參選地方的公益慈善項目,讓更多的弱勢群體受惠,並持續傳遞愛心與希望。

此次愛心獎將於中國、香港、台灣以及全球主要網路平台(包括線上和線下)公布。歡迎各界推薦愛心楷模參與,並共同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得獎者將於12月中旬的香港頒獎典禮後,陸續在全球重要地區及各大平台接受表彰,感謝他們無私奉獻與善心行動。

詳情請至愛心獎官方網站查詢

±0 正負零沉浸式新品發表登場:剛剛好的設計,讓日常也成為一場生活風格展演

以「剛剛好 Just Right」為核心理念的日本設計家電品牌 ±0 正負零,於四月正式在台北舉辦2025新品發表,活動地點選於匯聚七大生活情境的實景攝影棚空間,從客廳、臥室、咖啡廳、無印風格工作區,到旅店客房與寵物角,將產品真實嵌入空間,透過沉浸式家居場景,將風扇、寵物家電、直覺3C配件自然融入生活,實踐無意識設計(Without Thought)哲學。

(圖片提供:±0)
(圖片提供:±0)

日本總公司品牌副社長小林祥悟親臨現場,分享20週年設計哲學,他以工業設計背景出發,深情表示:「我們設計產品,不是為了讓人注意,而是為了讓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卻無法離開它的存在。這就是 ±0 20 年來堅持的設計初心。」

(圖片提供:±0)
(圖片提供:±0)

七種實景空間,實踐設計融入生活的每一刻

±0 透過真實空間七大主題場景——客廳、臥室、咖啡廳、無印空間、旅店客房、毛孩角等,首次展出三大主力系列新品,讓參與來賓實際體驗產品與生活動線、氣氛與風格的整合。其產品也為所有居家成員而存在,首次針對特別的家族成員毛孩設計的寵物家電系列——設計為毛孩而生,也為你守護日常。

 

(圖片提供:±0)
(圖片提供:±0)

此次發表新品包含:

  • 360度寵物空氣清淨機、智慧飲水與餵食機與吸毛機等,以靜音與濾淨為核心,滿足寵物與主人的共生空間

  • 直覺3C系列電源組合:專為數位游牧族設計的遊樂工作站,從數位產品供電的延長裝置為設計出發點,推出65W行動電源到100W延長變壓充電器與排插,提供極簡但有系統的科技配件整合

  • ∞自然風空間風扇系列|融合空氣力學模擬自然風,搭配日系線條與無線化設計。

(圖片提供:±0)
(圖片提供:±0)

品牌也宣布夏季活動:「±0送你去大阪世博雙人遊」,凡購買任一產品,每滿1,000元即可獲得抽獎機會,並開放社群分享或轉發貼文參與抽獎,邀請全民一起以風格體驗「剛剛好」的生活設計。這場新品發表會不僅是一場產品發表,更是一場「空間感知與生活設計的展演」。

資料提供|±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