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之王』海瑞溫斯頓璀璨星光閃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慈善晚宴

珍妮佛羅培茲(Jennifer Lopez)&艾力士·羅德里奎茲( Alex Rodriguez)配戴海瑞溫斯頓出席紐約

MET Gala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慈善晚宴為時尚圈最重要的年度盛宴,享譽國際的頂級珠寶品牌 ─ 海瑞溫斯頓Harry Winston今年攜手多位好萊塢知名巨星,包括珍妮佛羅培茲(Jennifer Lopez)及未婚夫艾力士·羅德里奎茲 (Alex Rodriguez)、黛咪·摩爾 (Demi Moore)、海莉·史坦菲德(Hailee Steinfeld)、露西·波頓 (Lucy Boynton),以及妮娜·杜波夫 (Nina Dobrev),以精美絕倫的海瑞溫斯頓珠高級珠寶璀璨閃耀大都會博物館晚宴紅毯。

 

再次以情侶之姿出席MET Gala的珍妮佛羅培茲(Jennifer Lopez)及洋基退役球星艾力克斯·羅德里奎茲 (Alex Rodriguez) 皆佩戴海瑞溫斯頓珠高級珠寶出席晚宴。珍妮佛羅培茲 (Jennifer Lopez)以一襲性感的銀白深V流蘇禮服搭配總重約250克拉的海瑞溫斯頓高級珠寶。頸項間獨一無二的紫色藍寶石鑽石項鍊, 重達129.48克拉,65.32克拉的枕型切工紫色藍寶石巧妙地鑲嵌在圓形明亮式切工、梨形切工和馬眼形切工鑽石中閃爍眾人目光,展現至上的女王氣勢,耳際上29.59克拉的海瑞溫斯頓Vintage 1972 古董鑽石耳環璀璨奪目;兩邊手腕分別配戴海瑞溫斯頓重達67.22克拉的Secret Combination鑽石手鍊及66.82克拉的Secret Combination鑽石手鍊。指尖上閃爍著海瑞溫斯頓15.99克拉枕型切工鑽石戒指及2.4克拉Sunflower鑽石戒指,舉手投足展現巨星風采。艾力克斯·羅德里奎茲(Alex Rodriguez)則以鑽石袖扣搭配粉色西裝,及配戴海瑞溫斯頓Ocean系列Biretrograde 18k白金42毫米自動上鍊腕錶,帥氣挺拔。兩人成為紅毯上最受矚目的情侶。

 

譽有『鑽石之王』美譽的海瑞溫斯頓開創無數卓越不凡的傳奇,其中最令人驕傲的是奠定紅地毯星光大道女明星穿戴珠寶的優美傳統。起源自1943年,海瑞溫斯頓首度贊助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珍妮佛·瓊斯(Jennifer Jones),當她上臺領獎的剎那,璀璨明亮的鑽石珠寶與閃耀動人的明星風采,驚豔所有人的目光,從此海瑞溫斯頓成為展現華貴氣蘊的象徵,也因此被冠上「明星的珠寶商」的封號。此後海瑞溫斯頓與女明星之間一直保持著密切而良好的關係,好萊塢女星們無不以配戴海瑞溫斯頓珠寶出席盛大場合而引以為傲。

珍妮佛羅培茲(Jennifer Lopez)

 

珠寶配戴明細:

●海瑞溫斯頓紫色藍寶石鑽石項鍊(約129.48克拉)

●海瑞溫斯頓Vintage 1972 古董鑽石耳環(約29.59克拉)

●海瑞溫斯頓Secret Combination鑽石手鍊(約67.22克拉)

●海瑞溫斯頓Secret Combination鑽石手鍊(約66.82克拉)

●海瑞溫斯頓枕型切工鑽石戒指(約15.99克拉)

●Sunflower鑽石戒指(約2.4克拉)

 

 

艾力士·羅德里奎茲 (Alex Rodriguez)

 

珠寶配戴明細:

●海瑞溫斯頓鑽石袖扣

●Ocean系列Biretrograde 18k白金42毫米自動上鍊腕錶

 

 

黛咪·摩爾 (Demi Moore)

 

以一身時尚簡約的黑色深V 西裝套裝現身紅毯,胸前20.27克拉海瑞溫斯頓Secret Cluster鑽石香水瓶項鍊華美不凡,搭配9.72克拉海瑞溫斯頓Secret Cluster鑽石耳環,指尖上則選擇6.57克拉海瑞溫斯頓Secret Cluster時尚鑽石戒指和1.75克拉Crossover鑽石戒指。總重達38克拉的頂級珠寶,讓巨星顯得更加璀璨耀眼。

 

珠寶配戴明細:

●海瑞溫斯頓Secret Cluster鑽石香水瓶項鍊(約20.27克拉)

●海瑞溫斯頓Secret Cluster鑽石耳環(約9.72克拉)

●海瑞溫斯頓Secret Cluster時尚鑽石戒指(約6.57克拉)

●海瑞溫斯頓Crossover鑽石戒指(約1.75克拉)

 

 

海莉·史坦菲德(Hailee Steinfeld)

 

身穿一襲跳色紡紗蓬裙系列標語禮服,耳際上4.36克拉海瑞溫斯頓Loop粉紅剛玉鑽石耳環。整體造型搶眼迷人,宛如女王般的華麗風采展露無遺。

 

珠寶配戴明細:

●海瑞溫斯頓Loop粉紅剛玉鑽石耳環(約4.36克拉)

 

 

露西·波頓 (Lucy Boynton)

 

以一身溫柔浪漫的粉紅色雪紡閃亮禮服出席紅毯,裙襬飄逸的羽毛與9.51克拉海瑞溫斯頓Winston Cluster鑽石耳環相互映襯,指尖上閃爍著約2.25克拉海瑞溫斯頓Forget-Me-Not粉紅剛玉鑽石戒指,以花朵頭飾裝扮的唯美造型宛若精靈般地迷人,成為紅毯焦點。

 

珠寶配戴明細:

●海瑞溫斯頓Winston Cluster鑽石耳環(約9.51克拉)

●海瑞溫斯頓Forget-Me-Not粉紅剛玉鑽石戒指(約2.25克拉)

 

 

妮娜·杜波夫 (Nina Dobrev)

 

以一身猶如人魚般的夢幻水藍禮服參與這場盛會,俐落的髮型搭配重達32.57克拉海瑞溫斯頓Chandelier鑽石耳環和雙手指尖上的2.32克拉海瑞溫斯頓Sparkling Cluster鑽石戒指及1.28克拉海瑞溫斯頓Lotus Cluster鑽石戒指,整體造型美麗動人,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珠寶配戴明細:

●海瑞溫斯頓Chandelier鑽石耳環(約32.57克拉)

●海瑞溫斯頓Sparkling Cluster鑽石戒指(約2.32克拉)

●海瑞溫斯頓Lotus Cluster鑽石戒指(約1.28克拉)

 

via/海瑞溫斯頓

為什麼我們會做惡夢?《夢境魔法實作全書》教我們面對恐懼,喚醒內在的療癒力量

夢境可以帶我們去冒險、成為我們獲得智慧的契機、讓我們與已經永遠離開我們的親人交談,夢境也是推手,使我們得以探索沒有時間和空間等限制的世界。夢境也可能令人惶恐不安。每個人都會在自己一生中某些時刻做夢魘,雖然有些夢魘可能會造成內心驚恐不已,不過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夢魘並不常發生,對於那些經常持續做夢魘的人來說,一想到要睡覺就會心驚膽戰。

為什麼我們會做夢魘?

多達一成的成人表示自己每個月至少做一次夢魘,甚至往往更多,經歷過重大創傷的人似乎更容易重複做夢魘,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資料顯示:「在被診斷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創傷受害者中,高達七成一的人做夢魘是家常便飯,相比之下,一般人群中則只有兩到五成經常做夢魘,」夢魘會對我們的情緒、態度和心態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然而,如果我們願意勇敢地仔細審視這些不受歡迎的夢境,它們可以提供我們非常有用的資訊,與我們自己的通靈/精神和心理發展有關。

如果我們認為夢境是來自我們潛意識的訊息,那麼相信夢魘也能提供我們有用的資訊也不為過,夢魘通常會迫使我們正視自己因創傷及逆境而產生的陰暗面。我們的本能,可能會忽略或試圖遺忘那些以某種形式喚起痛苦回憶的夢境,但很多時候,我們的潛意識會喚起我們對這些事情的關注,因為它們是打破有害模式的關鍵,而我們需要在展開深層醫治前,先面對這些模式。

Photo by Greg Pappas on Unsplash
Photo by Greg Pappas on Unsplash

夢魘可以被重新定義為成長的催化劑,但我們的本能是要避開那些會令我們惴惴不安、或我們不想看到的事物;不幸的是,這種本能反應往往會讓夢魘變得更強烈、發生的次數更密集,對於我們試圖避免的事情來說,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夢魘是我們的潛意識以某種形式向我們發送的訊息,它的目的不是傷害,而是保護、警告、和幫助我們打破不再適合我們的模式。我們的潛意識不會被忽視,而且會持續讓我們的夢境更驚人、更可怕,直到我們注意為止。儘管這些夢魘可能令人膽怯,不過重要的是要記住,對未知的恐懼,可能遠比面對不想要的東西更糟糕。我們有意識地面對令我們忐忑不安的事物時,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就會奪走它的力量,使我們的潛意識不再需要讓夢魘持續下去。

Photo by Greg Rosenke on Unsplash
Photo by Greg Rosenke on Unsplash

如何處理夢魘

有許多解決夢魘的建議方法,在《創造性夢境:規劃和控制我們的夢境,以發展創造力,克服恐懼,解決問題,創造出更好的自我》一書中,派翠西亞.加菲爾德(Patricia Garfield)提出了多種選擇,包括面對和征服具有威脅性的夢境圖像;以跟它合作的態度、願意接受它的方式去接近夢境圖像;與夢境圖像講條件;在夢境中尋找利夢黃金拍檔的援助;以及與不討人喜歡的夢境影像融為一體,以了解和學習更多。馬來西亞的塞諾伊人(Senoi)族人相信,透過向夢魘中的威脅性圖像提問,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瞭解潛意識想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因此擊敗夢魘。以下是一些向夢魘中的影像提問的範例:

・你想告訴我什麼?
・你代表了我生命中真實存在的人嗎?如果是,是誰?
・你為什麼威脅我?
・我能為你效勞什麼嗎?
・你能助我一臂之力嗎?假如可以,你會怎麼做?
・我需要知道什麼才能克服恐懼,因此可以得到醫治並向前邁進?

一言以蔽之,面對夢魘是進行陰影探索的另一個課題。因此,在醒著的時候從事陰影探索,可以幫助我們在了解和消除夢魘時卓有成效。然而,進行陰影探索可能會讓我們觸景傷情,特別是如果我們的陰影是由創傷形成,尤其是在童年時期的創傷。要是各位過去曾經有過創傷,而且擔心陰影探索可能會為自己帶來什麼,那麼在各位沉浸於探索過去的創傷之前,先尋求專業協助、或至少一個強大的支持系統是個好主意,因為要自揭瘡疤是非常困難的事,而且會讓我們不知所措。我也強烈建議大家對自己溫柔一點,相信自己對於自己是不是準備好了的那個直覺。

Photo by Maksym Kaharlytskyi on Unsplash
Photo by Maksym Kaharlytskyi on Unsplash

在夢中追逐我們的恐怖身影,有沒有可能其實是我們自己心理的某個層面,在提醒我們注意那些我們在清醒時,可能不願意或無法看到的危險或傷害?卡爾.榮格和其他人相信實情就是這樣,而且我們潛意識的這些層面,也就是我們自己,其實只是想要被承認、被愛,並且重新融入我們的生活,如同詩人萊納.瑪利亞・里爾克(Rainier Maria Rilke)曾經發表過的金句:「說不定所有令我們驚慌失措的東西,在它最深層的本質上,都是一些無助的東西,想要我們的愛。」

我自己做夢魘的經驗,證實了里爾克的推斷並非空穴來風,多年來,無論是在我的夢魘中、還是在清醒時進行陰影探索中,我都被一個可怕得讓人不敢直視的生物所纏擾,一次又一次,我發現自己進入了一棟黑漆漆的房子,裡面有迷宮般的樓梯和走廊,直到我來到地下室的一個房間,房間裡只用蠟燭照明。在角落裡,有一個背對著我的高大身影,它弓著背,披著黑色的披風,我可以感受到它身上散發的灼熱感,而當它終於轉過身對著我時,我好不容易才看清楚是一個只能被形容為憤怒化身的怪物。

Photo by Fairuz Naufal Zaki on Unsplash
Photo by Fairuz Naufal Zaki on Unsplash

每次,我都驚恐萬分地跑出房間、跑出房子,我終於鼓起勇氣面對那個身影,問它想要什麼、而且為什麼要纏著我時,我目瞪口呆地看到那個身影變成了我自己小時候的樣子,這個年幼的我眼眶含淚、聲音顫抖,向我述說著她只是想讓我看見她、讓她安心,以及承認我從未完全處理或撫平的傷痛。我擁抱這個年輕的我自己,讓她知道我看到她了,而且我愛她。在那之後不久,我開始有意識地去承認和治療這些過去的痛苦經歷,它們一直以我之前沒有察覺到的方式影響著我。

值得慶幸的是,這些過去的傷害並非會被視為重大創傷的事件,這些情況並不是因虐待或蓄意疏忽而產生,但它們卻在我不自覺的情況下,給我帶來了痛苦,而且造成了自我挫敗的模式。當時,我認為最好不要老是沉湎於這些事情,所以我沒有充分考慮到它們對我的影響,就繼續往前走。我現在明白了,這樣做就像在一個很深的傷口上貼上繃帶,並且期望它會好起來;雖然我的有意識的自我繼續前進,我的潛意識卻從未癒合。一旦我刻意面對我的夢魘,而且接納潛藏在我心理的那個受驚、受傷的孩子,夢魘就不再發生了。

Photo by mali desha on Unsplash
Photo by mali desha on Unsplash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夢境魔法實作全書:解鎖潛意識,轉化現實改寫你的人生》

出版日期|2025/11/01

作者|羅蘋.科拉克(Robin Corak)

本書結合科學研究、歷史智慧與神祕學,提供超過30種實作技法。無論你是想探索自我、改善生活困境,還是尋求內心平靜的力量,這本書都將是你的夜間指南與清醒策略。從今晚開始,不再被夢境支配,而是讓它成為你人生的魔法師。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城市化身當代藝術展場!全台最大戶外曲面LED牆台北信義登場,unfolding 《介面的展開》首展打造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

走進台北信義計畫區A9,您可能會遇見一個生態系、一場大自然光影變化,或可愛的動態小人,宛如一場多媒體的藝術饗宴。這是由SCOPE TECH 宏宣科技媒體所規劃建置,打造全台畫質最高規、最精緻的戶外曲面LED牆,邀請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為其量身打造的公共藝術計畫,策展人以 unfolding 《介面的展開》為主題,期盼為城市展開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

過去,LED牆面總是被作為單純的行銷工具,然而LED不單純只能做為行銷宣傳功能,以”unfolding”為題,就是相信透過這面牆所創造的內容形式,能展開城市的界面、展開感官的界線,更展開人與科技共生的想像。

unfolding 《介面的展開》首展迎來四位藝術家與創作團隊:包括曾參與大阪世博的台灣藝術團隊if+,帶來作品《苔域浮層》,一個個漂浮的苔蘚生態系,滾動的綠球藻,夜晚彷彿映上城市的霓虹、車流與建築燈火,形成自然與人造景觀的微妙融合。

台灣藝術家吳克軍所創作的《DigiScape - Synchronic Tides》,則以風吹落葉、陽光穿過彩色玻璃的光影變化為靈感,在通透的空間中營造一種潮汐般的流動感。

HG

英國創作團隊Universal Everything,作品《We Are All Unique》則以繽紛的色彩與多樣材質塑造出無數獨特的角色,每個角色隨音樂律動,共同構築出一幅「差異中共融」的景象。

HG

來自韓國的Yiyun Kang則延續對「消逝」的探討,作品《VANISHING 2.0》傳達一種「糾纏的未來(entangled future)」,揣摩萬物消逝後,兼具有機與機械特質的新生物嫣然誕生,喚起人們對環境及生態的關注。

HG

城市的藝文格局能為市民帶來文化養分與眼界,而大型LED牆面常常是世界大城市吸引全球目光焦點的所在。透過本次展出,可以近距離感受展高 6.7公尺 × 寬47公尺的超高解析度曲面 LED 牆與 5.1 聲道音響系統所帶來的聲光震撼與藝術洗禮,體驗如同紐約時代廣場、首爾 COEX、倫敦皮卡迪利廣場等城市的藝術能量,為臺北信義街區展開更多元而豐盛的城市風貌,將藝術主動帶入生活,成為公共記憶的展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