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

返回文章

新竹市將軍村

新竹市將軍村

新竹市將軍村

屏東鯨魚小學校

屏東鯨魚小學校

屏東鯨魚小學校

屏東鯨魚小學校

屏東鯨魚小學校

屏東鯨魚小學校

屏東鯨魚小學校

屏東鯨魚小學校

XX

XX

生活X矛盾

生活X矛盾

生活X矛盾

生活X矛盾

馬禮遜美國學校新北校區

馬禮遜美國學校新北校區

馬禮遜美國學校新北校區

馬禮遜美國學校新北校區

馬禮遜美國學校新北校區

馬禮遜美國學校新北校區

馬禮遜美國學校新北校區

馬禮遜美國學校新北校區

馬禮遜美國學校新北校區

馬禮遜美國學校新北校區

立仁國小體育休閒站

立仁國小體育休閒站

立仁國小體育休閒站

立仁國小體育休閒站

步美的家

步美的家

白屋與黑室

白屋與黑室

返回文章

返回文章

2020 ADA新銳建築獎亮點!屏東30年舊宅新生獲首獎 新竹將軍村、鯨魚國小等8作品入列

用建築探討校園公共性、住宅與都市關係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台灣年輕建築創作者屢屢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在與環境對話、回應大環境變遷,甚至在人與空間的互動上,皆提出了具實驗性、批判性的設計,為這片土地上的建築再造多元紛呈的思考與提案!2020第五屆ADA新銳建築獎作品,從高度實驗性轉為高度公共性,跳脫傳統設計思維,從結構、動線、與環境的對話,提出了更新穎的設計策略。首獎則由建築師林佩蓉(大林工作室 STUDIOLIN)的作品《XX》,從八件入圍作品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綜觀這次入圍設計作品,以動態的建築外觀、格局,打造呼應周圍環境、甚至開創有趣動線的設計,成為得獎作品中的亮點。像是「立仁國小體育休閒站」將常見的直立門型框架轉而為斜柱,嵌入屋頂鮮紅線條,像是正撐起建築的槓桿,賦予動態的視覺效果。


03_15
新銳建築獎


而「鯨魚小學校」以正在轉身回游的鯨魚身體,構成面向台灣海峽的純白校舍,從尾巴到魚背和緩隆起的斜坡,不僅延伸為空間,也形成孩子的遊戲場,為校舍外觀注入活潑的意象。

01_17

 

其次,透過改造舊建築轉譯人與空間的互動關係,也成為年輕建築師著墨之處。如「步美的家」在狹小的三角畸零地內,將建築以退縮方式讓出更大的前庭,使大量陽光進入基地,人與建築反而能以更開放的姿態生活於此、直面周圍環境;再如「新竹市將軍村」在保留歷史建築之外,又加入人行道等設計,透過整合空間,讓歷史建築群在未來有更多文化創意發生的可能。入圍的8個作品中,展現年輕建築師在公共工程環境中的創意,也有在私人住宅中呈現對都市空間的批判,最大的共同特徵,都是高度關切人與空間的互動,甚至是建築與周圍環境的關係。


首獎|XX  

林佩蓉/大林工作室 STUDIOLIN

12_4 

由林佩蓉與大林工作室設計。此案為翻修31年舊宅的設計案,住宅共有三層樓高。為了讓屋主成年後的子女能在原來的家庭共同生活、又保有各自的獨立性,建築師在正方的平面上設計大膽的對角線配置,透過斜向的空間與既有的樑柱系統交錯出空間的流動感,使三代家人的生活空間能各自獨立又保有互動。


在方正的平面上畫了一個X,形成四個向中心聚集、對外擁有完整立面的三角形空間。一樓的公共空間與母親房也由X發展而成,斜向空間與既有的正交梁柱系統產生了空間的流動感。這些激烈的三角空間,經由各異的窗戶與玻璃材質被照亮,並將窗外迫近的鄰房距離拉遠,同時對抗了原來型式繁重的斜屋頂。在通常封閉的「台灣鄉村都市邊界的」住宅空間,產生新的「生活關係的」可能。 


特別獎|立仁國小體育休閒站  

吳承軒、沈弘軒、魏子鈞/究境建築

 05_10

由究境建築吳承軒、沈弘軒、魏子鈞設計。體育休閒站包含重訓室與小型舞蹈教室,位於學校圍牆跟球場之間。建築師將中間的門型框架轉變成斜柱,順著屋頂坡度與球場連結,並透過橫梁支撐混凝土屋頂。整體展現結構撐起建築的動態表現,如同建築的重量訓練。


步美的家

10_11 

由劉承鑫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這座私人住宅位在台中東區,是重建危險老舊建築後的成果。在狹小的三角形基地內,建築師將建築向後推縮,創造了一個前庭,讓更多自然光可以進入這個基地。住宅更跳脫傳統透天厝的造型,結合拱門設計,打造一座簡約、具歐風的住家。在極端的限制條件下,這個設計翻轉了人與住宅的關係,也重新定義建築與都市關係。


馬禮遜美國學校 新北校區

 06_13

馬禮遜美國學校新北校區 (2)

由周榮敬及禾重團隊設計的全新校園。基地位於林口,透過清水紅磚等材料的組構方式,呼應林口台地的紅土特色,並以開窗、天井為多雨多風的林口帶來陽光,室內流線型的設計更創造有趣的動線與視覺效果。整體展現年輕建築團隊在教育建築中整合複雜空間需求的設計策略。


生活X矛盾

 07_6

許峻韶由自身租屋經驗所發想的翻修設計。從捨棄入口處有30年歷史的書櫃,讓原本陰暗的空間變得更明亮,也透過空間的重新配置,例如牆、窗戶等設計,梳理居住者與都市、自然、小房間與室友的關係,是青年租屋經驗的批判性創作,也是日常的描繪。


新竹市將軍村

08_7

由曾泊銘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作品位於新竹市的金城新村,屬於將軍村第一期工程。建築師在基地內加入人行道,整合園區建築之間的關係,提供未來舉辦活動時的徒步區,並透過建築細節修復回應地方歷史,反應年輕建築師挑戰複雜空間紋理與歷史涵構的過程。


屏東鯨魚小學校

09_8 

由黃卓仁與丁尺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此為屏東縣加祿國小的枋山分校,是將原有危險老舊校舍拆除,並新建包含孩童學習及高齡長者日間照顧的校園建築。以「鯨魚」意象做為設計概念,創造結合景觀遊具的空間及海嘯來臨時的避難平台。藉由動線引導,避難平台轉化為地景的一部分,也揭示跨越堤防後寬廣的山海景觀。


白屋與黑室

11_8 

此為南港公園管理所暨工班辦公室與公共廁所,由蘇弘設計。透過調整建築中的各種元素,如牆、材料、開口、廊道、樓梯、與環狀坡道等,重新回應公園地景、氣候和使用者的日常。其中可以看到現代設計與傳統建築並存的有趣關係,也可以到年輕建築團隊對於新舊設計的巧妙安排。



撰文/陳岱華

via / ADA、究境建築、禾重建築設計、丁尺建築師事務所、許峻韶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