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銀髮舞台秀亮相小巨蛋!「仙角百老匯9」結縭半世紀爺奶浪漫共演

身穿龐克風黑色勁裝的蔡經國爺爺(95歲)與王吉英奶奶(97歲)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舉辦的「仙角百老匯」,不僅已連續9年帶領長輩站上臺北小巨蛋最高殿堂舞臺演出,更是世界最大的銀髮舞臺秀,迄今已帶領2千多位國內外一般長者與失能長者成功攻蛋演出,並捲動近10萬名觀眾現場感受不老精神帶來的感動。今年10/31(六)將在臺北小巨蛋持續舉辦的「仙角百老匯9」,亦邀請知名設計師方序中與其召集的設計團隊,一起打造華麗舞臺的演出視覺及動畫。

在七夕情人節,你所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是什麼?

95歲的蔡經國爺爺與97歲的王吉英奶奶,穿上龐克風的黑色勁裝,兩人遙望遠方的樣子十分酷炫!90歲的江振興爺爺穿上襯衫與吊帶褲,搭配72歲彭寶秀奶奶的復古風旗袍,營造出懷舊而甜蜜的氣氛。這兩對結縭半世紀的夫妻,於七夕當天首次嘗試「在記者會上走秀」,用羞澀的愛心手勢,向另一半表達無盡的深情。雖然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像極了愛情」,卻用每一天的相處,具體詮釋了最長情的陪伴。

身穿龐克風黑色勁裝的蔡經國爺爺(95歲)與王吉英奶奶(97歲)。

在兩對爺奶甜蜜的走秀之後,宜蘭尾塹社區六位阿嬤大跳Twice的〈what is love〉,認真的模樣充滿活力又不失可愛。尾塹社區歷經三次海選,終於在今年取得「仙角百老匯9」登臺演出的資格,而且擔任壓軸團隊。為了壓軸演出,在服裝上有更精緻的呈現,今年端午節全社區的阿嬤們一起包了約三千顆粽子義賣,自行籌措服裝經費。這種完全不輸給年輕人的追夢衝勁,又何嘗不是一種浪漫!

仙角百老匯帶你體驗不老精神的魅力,翻轉社會大眾對老人的刻板印象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自2007年舉辦「不老騎士摩托車環臺」後,為持續推動活躍老化與不老精神,改變社會大眾對老的刻板印象,從2012年起,已連續9年於臺北小巨蛋舉辦「仙角百老匯」。許多長輩就跟藝人一樣,站上臺北小巨蛋表演舞臺「攻蛋圓夢」,成為他們人生中重要的目標。

仙角百老匯-服務大事記-8

今年,來自全臺9個社區220名、總年齡超過15,000歲的長輩,依然摩拳擦掌,期待在10/31(六)這一天登上小巨蛋,成為最耀眼的巨星。因疫情影響,許多社區長輩很擔心無法站上臺北小巨蛋舞臺演出,其中更有社區已經報名三次,今年好不容易有圓夢機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李若綺執行長表示,當弘道夥伴到各社區去確認長輩們的練習進度時,都常聽到阿公阿嬤說「錯過這次,不知道還有沒有下次……」於疫情趨緩、啟動防疫新生活後,社區長輩們展開練習,以保持身體的活動,並藉此來到社區和大家互動,這都是減緩身心退化、促進健康的良方,同時也為登臺演出的夢想繼續準備。今年入場觀看的民眾,需配合戴口罩、量體溫、實名制等方式,一起支持長輩攻蛋,同時守護大家的健康。

知名設計師組隊,結合時事幽默設計,拉近不同年齡層觀眾距離

「仙角百老匯9:食神接班人」這場大型舞臺秀演出,講述掌管人間煙火的食神已屆退休年齡,故命令兩位弟子下凡尋找真正的人間美味,達成者就能成為「食神接班人」,藉由這劇情串起全臺9個社區220位長輩的精彩演出。除延續往年,結合專業舞臺劇導演、舞者與演員編導,將長輩們的表演串成完整的大型舞臺秀外,今年更邀請知名設計師方序中與其召集的設計團隊一起擔任舞臺視覺設計,一向擅長用設計說故事的方序中表示,這次他要創造一個可能性,讓帶著家人一同進場觀看的觀眾們,來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

「仙角百老匯9:食神接班人」主視覺

主視覺由「只是工作室」操刀,他們擅長以新潮幽默的手法重新詮釋東方傳統元素,本次以皮影戲的概念繪製兩位「食神接班人」及雙方人馬,並結合時事,引入在防疫期間與人們飲食息息相關的餐飲外送平台,讓外送員戴上面罩「防疫」,力求讓人們在觀看時,能跨越年齡之別,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新意;長輩表演的舞臺背景動態視覺,則由只是工作室、魚羊、楊牡丹、和平製品、57等年輕插畫家與動畫製作團隊ONE.IO Society共同創作。在記者會啟動儀式上與長輩一同走秀時,年輕設計師楊牡丹及簡士閎的加入,也象徵著希望藉由年輕設計團隊與年長者共同的參與,激盪出不同於以往的火花,吸引更多人進場觀看表演,拉近不同年齡層的距離。

仙角百老匯9免費索票開放中,歡迎各界一起來為爺奶們加油!

仙角百老匯年年挑戰三高:挑戰最高(彩排一天即上場)、表演者年齡最高、觀眾感動度最高,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亦親眼見證了許多長輩,克服身體退化、喪親或喪偶的失落,因為成功攻蛋、完成自己心目中的不可能任務,從此更有勇氣去追尋其他夢想。今年,歡迎民眾們繼續來一同見證這份對生命的熱情!

仙角百老匯-服務大事記-1

仙角百老匯9:食神接班人

場次|10月31日(六)午場 13:30~15:30、晚場 19:00~21:00

線上索票:https://hdpr.page.link/qL6j 

索票專線:04-2206-0698 #620

via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跟著旋律搖擺,展開女力爵士盛宴 2024臺中爵士音樂節20週年「女力爵起」十月登場

舒適的秋季到來,有什麼能比爵士樂更適合這颯爽時刻?如果你也是爵士樂迷,不妨在1011日~1020日造訪「臺中爵士音樂節」,來場爵士小旅行!今年適逢20週年,特別以女力為主軸,邀請爵士教母Sherrie Maricle等知名國際卡司,更首次搭配世界無車日與公共運輸在9月合作快閃及巡迴表演進行暖身,號召樂迷前進臺中,感受無與倫比的爵士風采!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來自日本的爵士樂團んoon展現前衛爵士搖滾風格。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中爵士音樂節結合「世界無車日」辦理系列快閃活動。

臺中爵士音樂節自2003年開辦,可是樂迷十分重要的年度盛事,隨著時間流轉逐步擴大規模,去年更吸引150萬樂迷響應,讓爵士音樂成為臺中這座城市的文化主旋律。到了今年,臺中爵士音樂節邁入第20屆,更以「女力爵起」為題,展開飄揚全城的音樂盛宴!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Zy the way 中庸」 在2023年「臺中爵士音樂節」以迷人旋律征服現場觀眾。

突破職業框架,爵士盛宴大展女力風采

今年臺中爵士音樂節將結合不受框架束縛的女力,邀請知名國際爵士女樂手,包含爵士教母Sherrie Maricle、台灣爵士女伶9M88、橫跨爵士古典流行長笛演奏家蔡子琪、金曲女鼓王林冠良等,於1011日至20日在市民廣場帶來更加成熟多元的爵士演出。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絲竹空樂團用融合中國傳統樂器與爵士旋律的方式玩出新音樂語言。

其中1011日有臺中青少年回娘家爵士樂團的演出,是由臺中爵士音樂節「青少年爵士樂團」培訓計畫的王翊辰、阮浚圃、徐祥騏、李明祐等優秀歷屆學員組成,回到音樂的初衷,重現豐碩的學習成果。1012日開幕式邀請集結近二十位活躍於國內管樂舞臺的女子演奏家與世界知名的爵士鼓代表Sherrie Maricle為臺灣爵士舞台帶來絕對美式的爵士新氣象。本次主舞台共邀請12國樂手,帶來22場演出,包含由歐洲和亞洲音樂家組成的國際音樂組合「Julian Moreen: The Mark」、香港電子爵士融合樂團「CODE」等重量級音樂卡司都將登台開唱,令人格外期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多組知名爵士大樂團Big band於臺中爵士音樂節登台演出。

從大師班到限定音樂會,感受重磅爵士盛宴

若想進一步感受爵士魅力或精進音樂實力,那麼也別忘記將「爵士大師班」及「爵士20限定音樂會」加入行事曆!其中「爵士大師班」於108日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別邀請Sherrie Maricle擔任講師,透過精湛的演奏技巧和跨文化音樂風格,為大家帶來專業的爵士教學。此外,也別忘記前往由日本爵士天團JABBERLOOP跨海演出的《爵士20限定音樂會》,感受JABBERLOOP如何突破傳統爵士框架,以多元混融特質開啟屬於21世紀的爵士音樂實驗。更特別的是,臺中爵士音樂節還攜手飲食、住宿、百貨等店家推出各式限定優惠並首度與高鐵合作,推出車票及住宿訂購優惠,歡迎樂迷們踩著旋律,來臺中享受一場美妙舒心的爵士之旅!

2024臺中爵士音樂節

www.taichungjazzfestival.tw/2024/tw

廣告

文|郭慧圖片提供|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2024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十周年-藝術家們的邊界對話

「你覺得你的作品與土地間的對話會是什麼?」

Apo’嚼著檳榔思索片刻後,用一口濃濃原住民腔皺起眉頭反問:「講對話太遠了吧!我們憑什麼跟土地對話?祂已經把所有的東西都教給我們啦!」輕描淡寫的拋回發自內心的疑問後,隨著朋友經過,又將他整個人吸到烈陽下自顧自地喝啤酒,遺留在場的獨剩一陣久久不能平息的震撼,一如他與合作夥伴王亭婷所創作的《等待漲潮 — mataktak 倒出來》,讓人在看見作品的一瞬,同樣被撼動得無法言語。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等待漲潮 — mataktak 倒出來》 藝術家Apo_x王亭婷

是呀!對話什麼呢?所有的美好不已經在眼前了嗎?短短一段話,帶來的不僅僅是作品的回答,也是在庸碌生活中一瞬間醍醐灌頂的反思。

《等待漲潮 — mataktak 倒出來》是2024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所徵選出的五件作品之一,外型是以回收來的廢棄漁網,交織出一彎彩色下弦月,月的勾勾扣著「mataktak阿公的魚簍」是阿美族人用以竹子製成的三角撈魚網。從部落耆老們口中流傳下來的海洋智慧中,每當出現下弦月,河海交會處就會有大量魚苗,這時的男人們會趁著夜晚在佈滿鋒利礁岩和浪潮洶湧的出海口處捕魚,過程艱險卻堅持不採用機具、電魚、毒魚等大量破壞生態的捕撈方式,時時刻刻牢記對土地的感恩與愛護。問及作品靈感來源?王亭婷說,其實很單純的只是他們生活的方式,像碗一樣的下弦月意味著豐收,沒有太多複雜,卻真實。

獨屬東海岸「長」出來的美麗

涵蓋花蓮、台東地區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在2024年迎來十周年,每年自本土及世界各地徵選進來的地景藝術作品累積至今約八十件,除去因天災或其他因素毀壞而拆除的作品,目前留存大約四十餘件,每一件都需符合東海岸原始的主題風格,坐落在這片土地中,才能和諧不顯突兀,因此東海岸上的藝術作品大多美麗而樸實,不需要有特別的藝術底蘊去欣賞,本能的就能留下「美」的第一印象,以及接踵而來在作品材料或故事中看見的屬於臺灣這塊土地的那份獨一無二。

除了Apo’用以廢棄漁網製成的作品外,今(2024)年入選的藝術作品中,來自馬來西亞的藝術家陳抒漫所創作的《蕨處逢生 Vitality in Ferns》同樣是以台11線沿海撿來的漂流木和山上的竹子、藤和鋼筋交錯而成,從海中貝類演化而來的蝸牛象徵自然界中永不停歇的慢活者,而散落在一旁的蕨葉同樣作為地球上古老的家族、適應了環境與變遷演變至今,以流動方式自由飄散,呼應了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流動。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蕨處逢生 Vitality in Ferns】-陳抒漫

來自日本的杉原信幸和中村綾花所創作的《在海與山之間 - 漂流神》亦是由當地的珊瑚石、三合土(石灰、沙、糯米、黑糖、海藻礁)建置而成;另外兩件分別由臺灣藝術家陳依慧創作的《癒室》,以及峇里島藝術家I Made Sukariawan(譯:馬爹)創作的《Jukun  漁船》材料也皆含有在地素材,我們能從這些素材重新建構出的樣貌中看見全新的突破與變化,如同這片土地千萬年來的不同姿態與源源不絕的新生,所有的可能性在這裡都被毫無保留的包容,進而綻放多元風華,一段段故事也被開啟。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在海與山之間 - 漂流神】-杉原信幸_中村綾花

撿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

來自峇厘島的馬爹多年前受愛情的牽引來到老婆的家鄉-臺灣定居,第一次在原住民電視台看見台東的他表示在多年前就想前往這個地方。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JUKUN】-I Made Sukariawan

「這裡像我家裡的環境!」馬爹興奮的用中文表示,在駐地創作的日子裡,令他最難忘的是每天午後和當地阿公阿嬤打球的時光,雖然語言無法溝通,但那一刻沒有言語的互動和接納,以及長者們對他的關懷,都讓他備感溫暖。他總是笑得像個孩子,那是專屬於「馬爹式」的熱情,當他說起這一頁屬於東海岸的回憶時,夕陽餘暉正暖,似乎被他的笑容渲染,許是這樣的連結,讓馬爹選擇以「(南洋)船」為主題,並採用從小就熟悉的木材做建構,讓這艘船能迎接每日的第一道曙光,彷彿只要揚起帆就能再次穿越太平洋,回到他朝思暮想的南島家鄉。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JUKUN】-I Made Sukariawan

而關注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多年,趁著十周年「成為流動的邊界」主題,終於決定參與徵選的新世代藝術家陳依慧,這次則以《癒室》一作成功入選並坐落於花蓮遊客中心,同樣以蕨類植物的意象作為作品造型參考,透過蕨類植物常見的「捲旋」細長彎勾樣貌,提出無限延伸的問號,並以竹編方式,編織出類似樹根、樹幹經脈的型態,象徵成長、蛻變的生長痕跡,希望透過這樣自然的場域,讓駐足的觀者能像每日走進浴室清洗髒污一樣,在走進作品中時,也能夠感受身心靈受到大地母親的洗滌。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癒室》藝術家陳依慧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一直以來以扶植在地藝術創作為主要目標,多年來吸引許多駐點於此的藝術家們,他們有各自體悟以及表現生命力的不同角度,透過作品將這片南島邊界的美好延伸、傳唱,是山間萬紫千紅的花、是太平洋打上的一波波浪潮,因為被毫無保留的包容而得以生生不息。其實不只藝術家們,來到東海岸的人彷彿都會被打開某種原始機關,像吸了貓草的貓,一群人在草地上各自風騷,負責人總會告訴要採訪的記者:「你想訪誰,直接去撈就好」不循規蹈矩,就是這裡最適合的規矩,不變的是提起東海岸時,每個人們發著光的眼睛和感恩美好的心。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0820場次遊客將現場擠得滿滿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桑布伊演場-現場觀眾跟著搖擺

2024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立下十年里程碑,不僅駐地藝術創作,包含每年夏季最受歡迎的月光‧海音樂會和創「藝」綠色市集,以及逐年擴增的藝串平台、台11電影院等多項展出,十年來的養分為這片瑰寶注入無限龐大的藝術能量,無疑是一場最成功的文化傳承與地方創生,而無論是藝術家、歌者亦或只是途經於此的旅人,在最純粹的山、海與月光包圍下,注定都能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屬於這裡的故事仍舊不間斷的發生著,等待誰的佇足與拾起,而你,是否也準備好來一趟與緣份的不期而遇?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月光海與現場觀眾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創藝市集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紀曉君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