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行動新「摺」學!三星奢華旗艦Galaxy Z Fold2 5G超群上市

Galaxy Z Fold2 5G正式在台上市

摺疊智慧型手機發展潛力可期,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報告,全球摺疊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至2020年已達800萬台、預計2025年上看1億台,成長動能不可小覷,全球消費性電子領導品牌三星電子亦以先鋒者之姿,不斷推出創新摺疊產品,開拓行動裝置新頁。今日,三星電子正式宣佈在台推出全新Galaxy Z Fold2 5G,以時尚設計、精湛摺疊工藝與頂尖效能,為使用者帶來極致的掌中體驗。台灣三星電子並於產品上市之際,攜手指標性航空品牌-星宇航空,聯袂打造Galaxy Z Fold2 奢華旗艦之旅,邀請三星VIP消費者,於9,000英呎高空上搶鮮體驗摺疊魅力,感受前所未有的全新飛行旅程。台灣三星電子也邀請電信巨擘-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新創領袖-WeMo Scooter威摩科技執行長吳昕霈,帶領消費者一窺Galaxy Z Fold2 5G如何成為其統御工作與生活的最佳利器。


 台灣三星電子行動與資訊事業部副總經理陳啟蒙表示:「感謝台灣消費者對摺疊手機的熱烈支持,Galaxy Fold、Z Flip|Z Filp 5G每每推出,皆掀起全台搶購旋風。此次Galaxy Z Fold2 5G帶來更加靈活的操作運用、硬體大幅升級,期望藉由新機上市,滿足台灣對奢華旗艦產品的分眾化市場需求,為新一代智慧型手機市場持續挹注新動能,達成較前代Galaxy Fold銷售量成長10倍的目標。」

結合頂尖技術的極致工藝 打造摺疊之最

Galaxy Z Fold2 5G讓內外視野再拓展,透過6.2吋O極限Super AMOLED封面螢幕,日常單手操作輕鬆無虞;而當展開手機時,映入眼簾的即是超霸氣7.6吋O極限Dynamic AMOLED 2X摺疊螢幕,搭載極窄邊框與120Hz畫面更新頻率,帶來流暢無比的觸控操作和沉浸式觀影體驗。Galaxy Z Fold2 5G亦配備隱藏式轉軸與凸輪結構(CAM)設計堪稱極致工藝,可依據使用者需求自由調整螢幕摺疊角度;此外,三星開發全新抗塵技術,採用革命性纖細切割技術,阻擋灰塵與污垢入侵,加上內頁螢幕採用超薄可摺式玻璃材質,為Galaxy Z Fold2 5G帶來細膩且堅實的保護。

自由角度玩轉生活 掌握精彩無攝限

Galaxy Z Fold2 5G主鏡頭搭載12MP超廣角鏡頭、12MP廣角鏡頭與12MP遠距鏡頭,封面螢幕及內頁螢幕則各別配有10MP前置鏡頭。強大5鏡頭配置,不止具備專業影片模式、一鍵拍錄、超清晰夜拍等旗艦級拍攝功能,更將相機功能結合「Flex模式」進行優化,徹底發揮各螢幕功用,亦讓每幀影像都亮眼出色。

  • 拍攝檢視模式:使用後置鏡頭拍攝時,使用者可透過上半部螢幕即時預覽拍攝畫面,同時透過下半部螢幕,快速瀏覽最近五次拍攝的照片或影片,彷彿化身專業攝影師,即時檢視、調整構圖,以Galaxy Z Fold2 5G打造自信鉅作。
  • 雙螢幕預覽與後鏡頭自拍:內頁螢幕和封面螢幕可同時顯示取景畫面,讓掌鏡者和被拍攝者都能即時掌握絕佳的拍攝角度,擺出最滿意的表情與姿勢。自拍時,亦可同樣透過封面螢幕預覽拍攝畫面,以後置鏡頭進行高畫質自拍。
  • 自動取景攝影功能:可自動辦識畫面中移動中的人臉與身體,調整最佳化取景範圍,無論是多人自拍、錄製生活Vlog皆可輕鬆上手,即使好友中途亂入拍攝現場,         Galaxy Z Fold2 5G也可自動調整焦距縮放,維持完美構圖。

應用程式全面優化 多工介面體驗極致高效

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的依賴度持續攀升,Galaxy Z Fold2 5G搭載5G超高速連網(註一)與4,500mAh長效雙電池,讓使用者盡情享受全日高速飆網快感;對於追求高效應用的使用者,Galaxy Z Fold2 5G超大尺寸的內頁螢幕可依照自身需求設定版面配置,打造媲美平板的使用體驗,「多重視窗」功能支援3個應用程式同時運作,使用者亦可自訂「應用程式組」,一指快速開啟應用程式組合;搭配「多媒體拖移」功能,可在不同應用程式間直覺、快速地完成資料傳輸,舉凡進行視訊會議同時瀏覽、傳輸資料,或是一邊觀看影片一邊回覆好友訊息、傳送網頁截圖,皆可同步進行,輕鬆提升生活及工作效率。

風靡全球Galaxy Z Fold2 Thom Browne限量版登台

現代人不離身的手機,是個人品味的最佳表徵。三星電子再度與Thom Browne跨界合作,推出Galaxy Z Fold2 Thom Browne限量版,完美復刻其代表性的灰色色系,搭配標誌性的三色條紋羅緞飾邊;不只外觀令人驚艷,軟體設計亦加入全新的鎖定螢幕、客製化桌布、照片濾鏡,為每次互動帶來極致奢華感受。而與之搭配的Galaxy Watch3配有三款不同材質的設計錶帶,可根據穿衣風格自由更換;Galaxy Buds Live、背蓋及相關配件線材亦巧妙注入Thom Browne經典元素,將時尚設計徹底融入使用者的日常生活。

台灣三星電子攜手星宇航空、台灣之星、WeMo Scooter 共同展演行動新「摺」學

摺疊智慧型手機為人們的生活開創全新可能,為讓消費者更深度領略產品特性,台灣三星電子於Galaxy Z Fold2 5G上市之際,攜手星宇航空打造Galaxy Z Fold2 奢華旗艦之旅,活動當天,三星VIP消費者於機場候機室搶先體驗多重視窗,快速查詢行程資訊、拍照、收發電子郵件度過候機時光;在機坪以後置鏡頭自拍功能,幫自己和飛機留下難得的紀念合影;最後則在機艙內運用7.6吋的超大螢幕,舒適瀏覽餐點選單。此外,台灣三星電子也以影像紀錄,直擊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WeMo Scooter威摩科技執行長吳昕霈的一日生活,不論在日常公務繁忙及行動間處理紛雜事務,或是需要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以最快速度掌握市場先機,Galaxy Z Fold2 5G都能成為他們的堅強後盾。

同場加映!Galaxy Watch3好評不斷,再推鈦金屬、LTE版本

Galaxy Watch3智慧手錶不鏽鋼版本於8月下旬在台上市後廣受好評,看準不同消費者訴求與穿搭喜好,台灣三星宣布再引進三星首款鈦金屬材質Galaxy Watch3「鈦金黑」版本,搭配1.4吋大螢幕錶面、輕薄機身及金屬錶帶,低調奢華質感與Galaxy Z Fold2 5G相互輝映,成為每日必備的時尚單品。而針對有連網通訊需求的消費者,Galaxy Watch3不鏽鋼材質亦推出LTE版本,無須攜帶手機即可享有獨立網路、通話與支援Samsung Pay等功能。使用者可根據生活需求自由選擇合適產品:以Galaxy Watch3「鈦金黑」串連Galaxy Z Fold2 5G可化身行動智慧助理,輕鬆於行進間即時回覆訊息、檢視行程、並可搭配Samsung Health APP追蹤健康狀況;如追求一身輕裝外出運動、短暫購物,則可透過兼具通訊、行動支付功能的Galaxy Watch3 LTE版本,享受便利生活,讓工作、娛樂皆有精彩「錶」現!

關於Samsung Galaxy系列

以銀河命名的三星Galaxy系列,標榜以創新科技帶來無限大可能,創造美好生活為設計理念。其系列產品包括Galaxy S系列、Galaxy Tab系列、Galaxy Note系列與Galaxy Watch等全方位智慧型行動裝置產品,無論為旗艦、高階、中高階系列產品,皆以優異的效能與豐富的內容提供消費者最佳智慧行動使用經驗,滿足各種族群對於Galaxy系列的需求。

關於三星電子公司

三星電子以轉變性的想法及科技啟發世界並形塑未來,致力於革新全球電視、智慧型手機、穿戴式裝置、平板、數位家電、行動通訊系統、記憶體、系統整合晶片、晶圓代工及LED解決方案。欲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造訪台灣三星電子官方網站http://www.samsung.com/tw。

Via / Samsung

從模仿到創造,孩子如何破解語言的密碼?

Photo by Marisa Howenstine on Unsplash

人們常以為孩子學語言的方式只是單純模仿,但事實上,他們在模仿的同時,也在進行一場深層的「語言解碼任務」。從無意識的重複,到能創造出從未聽過的句子,孩子在探索語言的過程中展現出驚人的認知能力與創造力。本文將一步步揭開孩子如何從模仿走向語言創造的奧祕。

語言創造力的萌芽

大人通常會覺得孩子學語言的方式基本上就是靠模仿習得。這種直觀想法其來有自,他們認為小孩不會把事情複雜化,純粹就是複誦他們聽起來覺得有趣的東西,直到他們已經什麼都會說的那一刻,尤其是他們有能力閱讀以後。小孩的確時常模仿剛剛聽到的東西。時至今日,要說孩子是以模仿習得語言的話,也一定沒有人會反駁。只是他們也確實透過層層解析語言的深層架構(即文法)來習得語言,而且他們會在解構的過程中不斷嘗試把玩,藉此探索語言這種暗藏特性,而這是需時多年才能完成的任務。

小孩不需要上文法課,不需要有人去教或去糾正他們的語言結構,他自己就能發現。隨著語言「解碼」能力越來越強,他們就開始有了語言的創造力,能根據想傳達的意思調整語言結構,能說出不曾聽過的話語,只是因為他們想說就能說。孩子這麼做的時候就已經不是在模仿語言,而且他們每天會做好幾遍,他們做為小小人類就有能力達成這樣令人欽佩的認知表現——那就是他們能夠習得任何一種語言,甚至是能同時習得多種語言。

在這種時候,他們所展現出來的能力已遠遠不僅限於模仿,而是就像英語說的那樣,他們是在破解語言密碼(Cracking the code),他們會察覺如何運用這些語音和單字去組織有意義的語言訊息。就好比面對加密通訊系統的特務,一步步解開周遭語言背後的文法暗號。

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語言素材的蒐集

現在聰慧過人的小特務正忙著破解周遭訊息之中的密碼,也就是語言的文法,我們稍後再回到他身上。正如之前所說的,這位小小的語言學徒(或是較大一些的)不僅是個聰明的語言小間諜,同時也善於模仿周遭語言。母語學習者一邊將精力投注於解構文法這樣困難至極的任務,一邊也繼續進行簡單至極的事,那就是持續蒐集語言素材,也就是蒐集單字、句子、短篇段落、語調等,像螞蟻一樣,全心全意地努力累積一塊塊有趣的語言素材,而且在聽人說過這些素材後,隨即加以複述。

對於這些語言素材,孩子不只是投諸心力、認真聆聽,還一定會不斷複誦,也就是不斷去模仿這些素材,即使從外表看不出來,即使沒聽到他們說出口,他們也默默在進行這些活動。他們用這種方式,逐漸編造出一本屬於他自己的「語言用法字典」,隨著不斷累積跟蒐集語言素材,字典的內容會越來越豐富。

而問題在於,這本字典要是沒有跟文法的運用方式,也就是語言的「暗號」結合,那能發揮的效用就很有限,頂多只能說出像某些電影裡的台詞:「舊電影,印第安人,這樣講話」。因此,我們不得不再回到這位小間諜身上,他得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自己找出語言暗號的運作方式(也就是文法)。語言暗號的組成元素總是免不了用上這些東西,諸如稍微變形的單字(詞法與文法格)、排序方式(文法)、使用特定語調(韻律)、搭配特定的文法用字(文法),讓他們每次使用語言時,都能傳達清楚、具體而且有相關意義的不同訊息。接下來要來看看研究人員提供的幾項資料,了解這個過程是如何進行的。

Photo by Charlein Gracia on Unsplash
Photo by Charlein Gracia on Unsplash

從韻律到語法:語言發展的關鍵階段

一位六個月大的女嬰靠著她的「韻律迷你字典」,就能夠表達生氣的情緒、不喜歡的感覺或非常喜歡「五隻小狼」的遊戲,諸如此類的表達方式,都是這位小小模仿家透過模仿語調和溝通方式才能做到的。再過一陣子,靠著這本「韻律與單字迷你字典」,在她十五個月大的時候,她就可以在有人要離開時說出:「擺擺(拜拜)」,或者在想吃東西時說:「內內(喝奶)」,這些都是模仿來的表達方式,僅僅使用一個單字卻能適當表達意義。

到了十八個月大的時候,這位小間諜已經慢慢可以掌握文法暗號了,她開始能說出兩個單字,而且能正確排序,比如她能說出「要敲顆粒(我想要巧克力)」。等到了二十六個月大的時候,媽媽開車載她經過馬德里的西貝萊斯廣場。小女孩知道那裡有兩隻獅子,但從她的角度只能看到一隻,於是就有了這段對話:
小女孩說:「沒有一隻獅子,另一隻砍(看)不到。」
媽媽(很驚訝,並確認她是否所言屬實):「對,還有另一隻看不到的獅子。」
小女孩:「有兩隻獅子。」
媽媽:「對,有兩隻。」
小女孩接著說:「有兩隻獅紙(子),像 X 有兩歲。」(X = 她自己的名字)

小女孩從未聽其他人說過「要敲顆粒(我想要巧克力)」這種句子,也沒聽過類似「有兩隻獅子,像 X 有兩歲」這種句子。但這句話不僅掌握了文法順序,還用到了動詞變化(tiene = 她/他/您有)與複合句文法(hay…como…tiene = 有…像某人/事/物有…)。這些全都是她自創的語言輸出,隨著她慢慢解開層層文法暗號,她的語言創造力也越來越活躍。

模仿是語言習得的起點,卻不是終點。孩子在模仿中學會聲音與節奏,但唯有透過理解語法規律、運用語義結構,他們才能真正「破解語言密碼」。因此,模仿雖不可或缺,但語言的精髓在於創造與理解——這正是孩子天生具備的驚人能力。

Photo by Element5 Digital on Unsplash
Photo by Element5 Digital on Unsplash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人類如何學習語言?從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探索嬰兒到成人的語言能力躍進之謎》

出版日期|2025/11/06

作者|蘇珊娜.洛佩斯.奧爾納特(Susana López Ornat)

在本書中,鑽研語言習得議題超過五十年、與多個頂尖國際研究機構合作過的兒童語言發展研究先驅帶領我們深入探索語言習得的不同階段,並串聯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等科學的最新研究與發現,揭示嬰兒如何從牙牙學語、與自己或玩具「對話」,直到最終發展出完整敘事能力的驚人過程。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在夢中清醒」如何讓意識覺醒?揭開清醒夢的神祕與力量

Photo by Jordan Bauer on Unsplash

當我們在夢裡意識到「我正在做夢」的那一刻,現實與想像的界線悄然模糊。清醒夢讓人得以探索潛意識的深處,修補恐懼、釋放創造力,並與內在的自己重新連結。這不僅是一場夜裡的冒險,更是一場通往自我覺醒的旅程。

夢與清醒的界線

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曾留下一句經典語錄:「我們最真實的生活,是在夢境中清醒的時候。」他的觀察說不定反映了為什麼幾千年來,大家一直對清醒夢著迷不已。清醒夢的定義是:當做夢者還在夢中時,就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一旦完全清醒,做夢者就可以有意識地影響夢境中發生的事情。

面臨危險中的清醒夢者,可以顯現一條逃生路線,或將有敵意的人物變成更友善的人。清醒夢者也可能尋找資訊,或是到一個他們從未到過的地方旅行。我們在清醒生活中無法實現的力量和壯舉(例如飛翔),在清醒夢中卻可以輕鬆實現,存在於清醒夢中的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

一般八成都會認為,清醒夢是一種大多數人體會不到的神祕體驗,幸運的是,這種假設並不正確,據夢境研究者史瑞德爾(Schredl)和埃拉赫(Erlacher)估計,大約有一半的人在一生中至少做過一次清醒夢,而兩成的人至少每個月都會做一次。對於為什麼會做清醒夢,目前尚無確切答案,不過按照蘿柯的說法,研究指出,清醒夢可能是「⋯⋯大腦的生理變化與做夢者形成的意志和意圖相結合的結果,在睡眠期間導入了自我意識的元素。」換句話說,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夢境,是因為有這樣做的渴望,以及隨之而來的大腦變化。

Photo by Richard Stachmann on Unsplash
Photo by Richard Stachmann on Unsplash

清醒夢的力量

因此,清醒夢是可以實現的,但需要大量的實驗、練習和耐心,它所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它所帶來的挑戰,而且可以提升我們的能力、遠離疾病,並且增進幸福感,這些不僅得到了奇聞軼事證據的證實,也透過科學研究而得到證實。但是,請記住,有些人應該避免嘗試做清醒夢,特別是那些難以區分醒著的現實、和發生在想像中和夢境中的事情的人,嘗試做清醒夢實際上可能會對這些人造成身體或精神上的傷害。

清醒夢已被有效地應用於許多方面,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運動技能發展
.減少或消除夢魘
.治療慢性疼痛和其他身體狀況
.改善心理健康
.用有創意的方法解決問題與學習
清醒夢的治療用途已被證實能大幅降低恐懼和懼怕,其他的好處還包括激發靈感、增強自我知識(self-knowledge)和探險。

Photo by Julia on Unsplash
Photo by Julia on Unsplash

研究顯示,有些特質其實有助於進行這種類型的夢工作,研究人員珍・蓋肯巴赫(Jayne Gackenbach)發現,女性、經常冥想一族以及平衡感高度發達的人,似乎更容易做清醒夢。拉伯格發現,對於能夠在夢境中進入意識清醒的狀態,我們需要滿足三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才可以擁有這種能力:正確應用和持續練習成功的清醒夢技術、強烈的動機與非凡的夢境回憶能力。有些睡眠階段讓人容易做清醒夢,清醒夢最常發生在清晨時分,此時人仍處於快速動眼睡眠階段。

顯然,持續數小時的睡眠狀態有助於達到並成功維持意識清醒的夢境,基於這些原因,拉伯格建議將鬧鐘設定為比我們平常起床時間再早一小時,一旦醒來,試著保持清醒三十到六十分鐘,然後再重新入睡,以做清醒夢為目標。比方說各位通常在早上六點醒來,試著把自己的鬧鐘設定在早上五點發出鈴聲,並且在鬧鐘響後保持清醒到早上五點三十分或六點,然後再試著繼續入睡。這個方法最好是在各位可以睡得比平常更久的那一天嘗試,尤其是它也可以增加夢境的持續時間。

Photo by Vladislav Muslakov on Unsplash
Photo by Vladislav Muslakov on Unsplash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夢境魔法實作全書:解鎖潛意識,轉化現實改寫你的人生》

出版日期|2025/11/01

作者|羅蘋.科拉克(Robin Corak)

本書結合科學研究、歷史智慧與神祕學,提供超過30種實作技法。無論你是想探索自我、改善生活困境,還是尋求內心平靜的力量,這本書都將是你的夜間指南與清醒策略。從今晚開始,不再被夢境支配,而是讓它成為你人生的魔法師。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