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聖誕週末」 12/12起登場

奇美博物館「聖誕週末」

備受期待的南台灣盛事「奇美聖誕週末」又來了!奇美博物館將於12/12起連續兩個星期六日舉辦「聖誕週末」活動,除了有民眾最愛的聖誕市集、聖誕舞會、幸福聖誕樹、音樂饗宴、舞蹈表演、主題展覽等豐富內容,更首度推出「戶外聖誕電影」、「希望小提琴主題限定展」等。此外,因應疫情,憑活動票券就送獨家特製的醫療級聖誕口罩。12歲以下兒童免費入場。

不用出國也能感受經典佳節 憑票送聖誕樣式醫療級口罩

2020年全球受疫情影響甚鉅,處處充滿不安氣氛,民眾無法出國旅遊散心,奇美博物館今年「聖誕週末」特別以「聖誕老公公來了」為主題,透過聖誕老公公的溫暖形象傳遞「希望」的力量,讓民眾不用出國就能感受置身歐美的過節情境,擁有一個幸福難忘的聖誕體驗。為了落實防疫,館方邀請口罩國家隊的台南在地廠商「康那香」攜手合作,推出兩款獨家設計的醫療級口罩,口罩樣式以聖誕色系搭配當期特展「紙上奇蹟2-無所不彈」」的摺紙線條與幾何元素,看起來極富節慶感,民眾只要持本次活動票券皆可兌換乙份,週六、週日將發送不同款式,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首推戶外聖誕電影 冰雪奇緣、巧克力冒險工廠 好劇連發

奇美博物館表示,今年「聖誕週末」除了贈送防疫口罩,也保留過往最受歡迎的內容,同時推出許多全新企劃,要帶給民眾滿滿的幸福正能量。例如首度規劃「戶外聖誕電影」,邀請民眾在充滿西洋美學氣息的園區,以最舒服的姿態坐臥在草地上,輕鬆歡樂地欣賞「冰雪奇緣」、「巧克力冒險工廠」、「西雅圖夜未眠」等讓人一再回味的經典好劇。

20場音樂舞蹈表演輪番登場台灣第一代、百年管風琴公開演奏

在表演節目部分,共有20場音樂與舞蹈演出輪番登場,「聖誕舞蹈表演」主打Swing與街舞;「精緻音樂饗宴」匯集弦樂、管樂、爵士樂等多元曲風,活動首日更祭出台灣第一代管風琴「現聲」演奏。擁有約140年歷史的「威爾遜管風琴」為最早來臺的兩座管風琴之一,1964年由美國海軍運送來臺,安置於臺南神學院,後由奇美修復保存,目前於奇美博物館展出,此次將首度在博物館公開演奏,重現其莊嚴神聖的昔日風華。 

希望小提琴主題限定展 分享艱難環境下最動人的故事

活動期間館內常設展與特展皆可自由參觀。配合「希望」主軸,常設展首度舉辦「希望小提琴」主題限定展,三把小提琴分別是三位製琴主在一戰壕溝裡、德國納粹迫害下與白色恐怖綠島監禁時所製作的作品,陪伴製琴主度過人生最艱難的時刻。另推薦多件希望主題藝術作品,每一件都有著動人的故事與永不放棄的精神。此外,全新特展「紙上奇蹟2-無所不彈」集結國內外8組藝術家的精采紙藝創作,大小朋友還能在這裡DIY製作聖誕立體卡片。

聖誕舞會、聖誕市集經典再現享受美食盡情歡樂

去年獲得極大迴響的聖誕舞會今年將再度登場,由聖誕老公公與他的好朋友們帶領民眾歡樂共舞、盡情拍照。歡迎男女老少裝扮屬於自己的聖誕造型,前來感受舞會的浪漫情調。另外,詢問度最高的「聖誕市集」將集結80個風格攤位,包括聖誕美食熱可可、熱紅酒、肉桂捲、窯烤PIZZA等。現場還有小朋友最愛的許願樹、旋轉木馬、聖誕燈光秀等。

幸福聖誕樹登場伯利恆之星象徵希望與祝福

每年吸引大批民眾拍照打卡的幸福聖誕樹,本週已率先亮相,13公尺高的聖誕樹在博物館歐風建築的映襯下更顯浪漫經典,聖誕樹頂端閃耀著一顆「伯利恆之星」,象徵希望與祝福,綠色樹身繞了一圈圈金色蔥花裝飾,搭配繽紛亮麗的彩球,營造溫馨幸福感,自即日起展出至明年1/5,每日17:30至22:00點燈。

小朋友統統來玩! 12歲以下兒童免費入場

奇美博物館「聖誕週末」將於12/12(六)、12/13(日)、12/19(六)、12/20(日)每天14:00至22:00展開,範圍包括戶外園區及館內展廳,凡入園即需購票,預售票250元,即日起於ibon售票系統開賣;活動現場票300元,12歲以下持有效證件可免費入場。

資料來源│奇美博物館

CRÈM現烤極厚費南雪,奶香濃郁、厚殼酥脆,顛覆你對甜點的想像,一出爐即完售!

在 CRÈM,我們不只是做一顆費南雪,而是用它重新詮釋甜點的可能性。這款來自法國的經典貴族甜點,在我們手中被賦予了新的節奏——從奶油的選擇、火候的掌握,到風味的疊加,我們打造出屬於 CRÈM 的「極厚現烤費南雪」。

玩味經典,顛覆費南雪的「軟蛋糕」印象

→費南雪一直是法式甜點中最純粹的存在,但我們想玩點不一樣的。

傳統費南雪偏濕潤、鬆軟的軟蛋糕口感,但我們想做出能在常溫下,依然可以維持香氣與不變的口感,於是在 CRÈM,我們重新解構這道傳統甜點——從奶油開始,搭配糖、麵粉與時間的變化,不只是調整食譜比例,而是用節奏在設計甜點。讓外殼的酥脆與內裡的濕潤,在常溫下依然可以堅持酥香不走味,呈現有層次、有呼吸的結構美學。

CRÈM

頂級原料 × 主廚工藝,才是完整的 100% 美味

好的食材正是甜點的靈魂,但我們相信——「好原料只是 60%,真正的美味來自職人的 40% 工藝展演」。

奶油,不只焦化一種可能!我們選用,有「奶油界 LV」之稱的法國艾許發酵奶油(ÉCHIRÉ),擁有天然的榛果與奶糖香氣。我們依不同特性的奶油,從焦化香氣到澄清純淨,為費南雪帶來更多層次與風味。

CRÈM

被譽為「可可界的愛馬仕」的世界級巧克力法芙娜(VALRHONA),64%的黑巧克力,帶出濃郁卻不甜膩的成熟香氣,一起帶入這次的新品費南雪中。這些頂級食材帶來純淨的風味基底,再經過主廚對奶油溫度與質地的極致掌控,才淬煉出 CRÈM 對費南雪獨有的香氣與口感。

CRÈM

建構外酥內潤的層次感,是設計,也是美學

 「外脆內潤」不是偶然,而是我們反覆實驗出的結構美學。我們精確控制麵糊中的空氣與孔隙比例,讓油脂可以均勻滲透蛋白層、不分離,最終形成外層酥脆、內層如堅果奶霜般滑順的理想狀態。

CRÈM

一顆費南雪的誕生,是設計與溫度的總和

為了讓這款高規格甜點擁有相稱的外型,我們設計了獨特的貴婦級盒形包裝。費南雪被「穿上衣裳」,一口優雅的貼心設計,不只方便食用、不沾手,還提升了整體的下午茶質感。

而頂部的孔洞,不只是裝飾,更是設計巧思的一環——它讓費南雪在冷卻與保存過程中有「呼吸空間」,維持酥脆的外殼質地,延續出爐時的最佳口感,每一口,都是甜美動人,富有層次的交響曲。

CRÈM

• 艾許奶油.費南雪 單顆 $90
• 費南雪巧克力.費南雪 單顆 $90

▶上市期間,凡購買6入可直接升級「費南雪下午茶禮盒」  $540 /盒

CRÈM官方訂購網站https://www.crem.tw/

圖片提供 │ CRÈM 文字整理 │ SHAN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讓孩子知道,我們有生氣的權利──《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犬山紙子與SHELLY談性教育與社會責任

Photo by John Simitopoulos on Unsplash

在談論性教育與性暴力預防時,社會往往將焦點放在「自我防衛」上,彷彿責任應落在潛在受害者身上。然而,這樣的視角不僅忽略了加害者的責任,也潛藏對受害者的責難。作家犬山紙子與性教育專家SHELLY的這場對談,正是從這樣的憤怒與不甘出發,深刻探討「為何我們總是要求孩子保護自己,卻少有人教導孩子:你有生氣的權利,也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自我防衛與憤怒,我們有生氣的權利

據說,色狼通常會選擇那些看起來不會反抗、不會大聲呼救的孩子。家庭暴力綜合中心分析性侵害受害女性的特徵後發現,最常見的是「不會說出自己受害」、「沒有勇氣報警、看起來溫馴的人」。此外,也有數據顯示,穿制服比穿便服更容易受害。

我真的對這樣的社會感到非常憤怒,也覺得非常不甘心。為什麼是受害者這一方必須採取自我防衛行為?

SHELLY:我認為應該把這種憤怒傳達給孩子。「媽媽也真的很生氣。為什麼女孩子們必須自我防衛,這真的很奇怪。」我認為讓孩子看到家長也是人,也有憤怒的情緒是好事。特別是女孩子,往往被教育要壓抑憤怒的情感。

我們要讓孩子看到,世上有很多非常不合理的事情正在發生,我們因為想改變這個狀況而感到憤怒。然後告訴孩子:你有權利生氣,你擁有改變的力量。這也關係到孩子的自尊心。

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以前,我曾經接到一份工作委託,對方希望我在一個大型時尚活動上進行宣導:「現在性犯罪激增,希望請到SHELLY老師這樣的性教育專家,在這種有大量女孩子聚集的場合宣導一些避免性侵害的注意事項。」我二話不說立刻就拒絕了這個工作。

在十幾二十歲的女孩們興奮地穿著可愛的時尚服裝,心情雀躍不已的場合,你要我跟她們說「你們有被強姦的危險,所以要自己小心喔」?那換個角度想,他們會在足球場上進行「請取得對方同意。和喝醉的人發生性關係就是強姦」這樣的教育嗎?會在大家唱著應援歌的時候做這種宣導嗎?不可能對吧。只因為那個場合聚集了許多女孩子,就要求在那裡進行宣導,這種想法簡直太糟糕了。

Photo by Old Youth on Unsplash
Photo by Old Youth on Unsplash

關於自我防衛的話題,應該由愛你的人在家庭內部進行,必須在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時候才去談論這個話題。反過來說,我認為社會應該教導的是:「犯罪就是犯罪,這種事情絕不能做。」如果這一點不改變,就會形成一種尋找被害人過失的氛圍,比如「你當時穿的衣服是?幾點了?你當時是一個人走在路上嗎?」

犬山:原來被自己所愛的人在充滿愛的氛圍下教導的內容,和社會上只會呼籲「自我防衛」所包含的訊息,兩者之間的差異竟然如此之大。此外,即使需要進行防範宣導時,我認為最基本的是應該要先強調「不可以施加性暴力,性暴力的受害者沒有任何錯」的觀念。本來,社會就應該優先思考如何消除性暴力才對。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陪伴女兒建立內在力量的教養課》

出版日期|2025/09/13

作者|犬山紙子

本書彙整許多家長在養育女兒時面臨的疑問或擔憂,與各領域的專家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應對方式,例如在家庭進行性教育的時機與方式、如何提升網路時代對於隱私及個人資訊的保護意識、刻意接近未成年人欲進行線上性誘騙的手法與防範之道等。由於兒童本身就是社會中較為弱勢的存在,家長必須成為為我們的兒女勇敢發聲、開疆闢土的大人,而在守護孩子的同時,或許也是在擁抱和保護當年那個因痛苦而哭泣的自己。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