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家具家飾藝術展登台!5項焦點單品帶你一睹路易威登的皮革工藝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_01

LV(Louis Vuitton)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於4月20日至4月28日在台北南港瓶蓋工廠F棟登場,延續往年方式採貴賓預約制,本次展出多樣全新Objets Nomades家具系列及Les Petits Nomades家飾系列作品,包括蜂巢幾何提把燈籠、波浪玻璃桌、可拆卸式雲朵沙發、鑽石鏡子等匠心獨運的高端單品,兼具功能性與美觀的設計,完美體現LV致力於生活及旅行藝術的精神。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_01
▲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

延續精美實用的旅行用品DNA 打造高級奢華家具家飾

以旅行箱聞名的精品品牌LV(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除了大家熟悉的包包、服裝、配件之外,亦相當重視生活、旅行及藝術層面的體驗,舉凡日前剛在東京開幕的LV咖啡廳,抑或目前正在東京舉辦的Louis Vuitton &藝術展,充分顯現了LV對質感生活的追求。2012年問世的Objets Nomades系列,延續LV打造精美旅行用品的悠久傳統,與許多世界知名的設計師合作,打造各式各樣別出心裁的家具單品,例如吊床、躺椅、折疊凳……,靈感皆來自品牌的旅行DNA,既實用又典雅;日後所衍生的Les Petits Nomades系列,則從Objets Nomades設計汲取靈感,轉化成較為小巧的居家飾品。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_02
▲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_03
▲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

展覽5項焦點單品一睹LV精緻皮革工藝

本次將展場打造成多個不同風格展區,陳列兩大系列全新設計作品,這裡整理出5項焦點單品,每一樣都想帶回家收藏!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_04
▲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

1. 蜂巢幾何提把燈籠(Objets Nomades系列)

由Giorgia Zanellato與Daniele Bortotto雙人組所設計,採用皮革、金屬、木頭、玻璃等異材質,交織出蜂巢幾何圖樣的燈籠作品,內部設有可充電式LED燈與磨砂玻璃燈泡,開燈時可投射出數個細緻的花紋陰影,宛如一朵朵花在燈光下舞蹈一般,擺放在居家空間,營造出溫暖又浪漫的氛圍。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_05
▲ LV Objets Nomades系列「蜂巢幾何提把燈籠」

2. 可拆卸式Bomboca沙發(Objets Nomades系列)

這個形狀如雲朵般的沙發被命名為「Bomboca」,是一種在巴西婚禮和兒童派對上發送的糖果,取之美好、夢幻的意象,拋開傳統沙發方正的設計,Bomboca沙發由8塊色彩繽紛的活動沙發墊推疊而成,可自由拼接、亦可單獨當作椅墊使用。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_05
▲ LV Objets Nomades系列「Bomboca沙發」

3. Anemona波浪玻璃桌(Objets Nomades系列)

由設計師Alberto Biagetti與藝術家Laura Baldassari共同設計,靈感來自兩人的家鄉-義大利拉溫納的亞得里亞海,將海洋的波浪以玻璃纖維材質打造成桌子的底座,柔軟的米色皮革包裹著深藍色內裡,上方擺放一片晶瑩剔透的橢圓玻璃當作桌面,足以容納12人使用。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_06
▲ LV Objets Nomades系列「波浪玻璃桌」

4. 疊層皮籃(Les Petits Nomades系列)

米蘭設計師Patricia Urquiola製作的疊層皮籃,由四片平滑且極度耐磨的LV皮革組合而成,籃子的邊緣分別染上對比色,製造些微的衝突感;這款皮籃備有三種尺寸,每一個皆為手工製造,因此每件都是獨一無二的雕塑傑作。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_07
▲ LV Les Petits Nomades系列「疊層皮籃」

5. 鑽石鏡子(Les Petits Nomades系列)

由Marcel Wanders設計的鑽石鏡子,由中央一塊八角形鏡與周邊環繞的25塊小三角形鏡組合而成,每塊鏡子的連結處覆蓋上LV皮革,下方以銀色黃銅架連結大理石底座,透過周圍光線的折射及鏡面的幾何圖形設計,創造充滿詩意的反射效果,如同一顆璀璨美鑽,因此取名為「鑽石鏡子」。

LV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藝術展_08
▲ LV Les Petits Nomades系列「鑽石鏡子」

LV路易威登 Objets Nomades家具家飾展

展覽日期|2021年4月20日-2021年4月28日

展覽地點|台北南港瓶蓋工廠F棟(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二段13號)

圖片提供|Louis Vuitton

延伸閱讀

RECOMMEND

IKEA公布4大居家設計系列與趨勢!兼具美感的輔助家具、首度聯手瑞典設計師Gustaf Westman推新品等亮點

IKEA公布4大居家設計系列與趨勢!兼具美感的輔助家具、首度聯手瑞典設計師Gustaf Westman推新品等亮點

IKEA在瑞典總部舉辦的「大眾化設計日(Democratic Design Days 2025)」,首度揭曉4大居家設計系列與居家趨勢,同時預告近期與瑞典設計師Gustaf Westman的聯名合作,即將在今年秋季推出。

MÄVINN系列:由在地職人打造,融合天然材質手工製作

IKEA長期將 ESG 策略融入品牌當中,讓更多人在公平的環境中參與經濟活動,實踐社會共好。自2012年起,IKEA持續透過與全球社會企業合作,為弱勢族群創造有意義的就業機會,MÄVINN系列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誕生的限量手作系列。今年最新一季再次聚焦「設計共創」的全球趨勢,與來自印度、孟加拉、約旦、印尼與泰國等地的社會企業合作,結合設計思維與在地工藝的共創模式,幫助近3千名女性工匠與弱勢族群獲得穩定收入與發展機會,今年共推出18款新品,從手工刺繡靠枕套、彩釉陶瓷餐盤、繽紛萬用毯與多款收納籃,採用香蕉纖維、黃麻、棉、羊毛與棕櫚葉等天然再生材質,搭配柔和色系,展現質樸且富層次的手作美感。

MÄVINN 餐盤,綠色,24 公分(圖片提供:IKEA)
MÄVINN 餐盤,綠色,24 公分(圖片提供:IKEA)
MÄVINN 花盆掛架,白色/手工製(圖片提供:IKEA)
MÄVINN 花盆掛架,白色/手工製(圖片提供:IKEA)

MÄVINN靠枕套由約旦社會企業Jordan River基金會的女性工匠手工製成,以柔軟純棉製成,手工刺繡的毛毛蟲和葉莖圖案細緻療癒,信封式開口不需要拉鍊或鈕扣就能輕鬆套入枕芯,放在沙發或床角增添俏皮感,同樣也是手工綁製流蘇的MÄVINN萬用毯,選用天然棉質蓋起來輕盈柔軟,機洗方便,省心又省力;若想讓陽台或窗邊角落更有綠意,也別錯過MÄVINN花盆掛架,由印度農村婦女以來自回收有機廢料的繩結編織製作,將繩子打結交織成各種花樣,在家輕鬆掛上植栽營造自然氛圍。以彩釉陶瓷製成的MÄVINN餐盤,沉穩墨綠色調與餐盤邊緣的幾何凹凸紋理,為日常餐桌營造獨特品味,來自社會企業工匠的手作設計,實用之餘也替每一餐增添溫度。

MÄVINN 靠枕套, 深藍色 彩色/花朵圖形, 50x50 公分(圖片提供:IKEA)
MÄVINN 靠枕套,深藍色 彩色/花朵圖形,50x50 公分(圖片提供:IKEA)
MÄVINN 萬用毯,粉紅色/橘色 條紋,110x170 公分(圖片提供:IKEA)
MÄVINN 萬用毯,粉紅色/橘色 條紋,110x170 公分(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系列:展現包容性設計,輔具與家具結合也兼顧美感

全球人口高齡化日益加劇,根據聯合國預測到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 21 億,這也推動居家設計思維走向更加無齡通用化,IKEA看準趨勢推出全新BÄSINGEN輔助家具系列,以「包容性設計」為核心,期望成為家中每個人保持自主的得力助手,特別貼近長者、孕婦、兒童或行動不便者的日常所需,將淋浴椅、毛巾桿、收納架到附扶手的墊腳凳融入圓弧防撞、止滑穩固、支撐加強等安全性設計,同時兼具視覺美感,設計師Sarah Fager 強調:「輔助家具不需藏起來,應是生活的一部份,與居家環境自然融合,BÄSINGEN系列以北歐極簡為靈感,帶來優雅、堅固與舒適的平衡。」

BÄSINGEN 附扶手墊腳凳、2步,碳黑色(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 附扶手墊腳凳、2步,碳黑色(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 毛巾桿,碳黑色,65公分(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 毛巾桿,碳黑色,65公分(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淋浴椅具防滑椅腳,結構穩固不易滑動,椅面細孔設計加快排水速度,扶手好握便於起身,是長輩或行動不便者的日常好幫手。BÄSINGEN毛巾桿BÄSINGEN淋浴收納架皆採用柔和圓邊設計與隱藏式螺絲,減少碰撞風險,也讓整體視覺更俐落,毛巾桿除了掛毛巾,也能作為輔助扶手,提升浴室的安全;收納架表面設有細孔,放置洗沐用品也能保持乾爽整潔,同時也兼具扶手功能。BÄSINGEN附扶手墊腳凳特別設計了側邊扶手,加上椅凳表面與椅腳皆具防滑設計,踩踏時更穩定安心,同時扶手也可當作毛巾架使用,適合放在廚房或浴室。

BÄSINGEN 淋浴收納架,碳黑色,16x29 公分(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 淋浴收納架,碳黑色,16x29 公分(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 淋浴椅, 碳黑色(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 淋浴椅,碳黑色(圖片提供:IKEA)

OMMJÄNGE系列:傳統又新穎,結合小宅設計與瑞典民族風格

隨著家庭型態改變與房價高漲,小宅生活已成為全球都市中的新常態,IKEA長期關注現代人對居家空間的靈活需求,推出 OMMJÄNGE系列,靈感來自 19 世紀瑞典鄉村木屋生活,當時的家庭都在同一空間中完成吃飯、睡覺、工作與社交等日常活動,因此每件家具都必須具備多重功能,而系列名稱「OMMJÄNGE」源自斯莫蘭(SMÅLAND)方言,意為「共度時光」,傳遞即使在有限空間中,生活依然可以溫暖、有趣且富有詩意,此系列產品延續這份生活智慧,將「一室多用」的巧思轉化適合現代小宅使用、符合實用機能的家具家飾,外型以大膽色彩、傳統圖紋為特色,並使用實木松、羊毛、陶瓷與玻璃等天然材質展現細膩工藝質感,目前在「大眾化設計日」搶先公開古老工藝編織的木籃子、以婚紗曲線為靈感設計的鐘型吊燈、向經典致敬的延伸式摺疊桌等產品。此系列將於2026 年初上市。

OMMJÄNGE 系列玩轉19世紀瑞典鄉村「一室多用」思維。(圖片提供:IKEA)
OMMJÄNGE 系列玩轉19世紀瑞典鄉村「一室多用」思維。(圖片提供:IKEA)

Gustaf Westman x IKEA系列:打造每天都值得慶祝的家

情緒價值、療癒經濟已成為全球消費趨勢,居家空間是日常傳遞快樂、歸屬與儀式感的一環。IKEA首度與來自瑞典的當紅設計師Gustaf Westman合作,在全新「慶祝」主題系列中融入大膽玩味與表現力設計,傳遞 「每一天都值得慶祝」 的生活理念。Gustaf Westman以一面童趣氛圍的波浪鏡迅速在社群平台爆紅,是近年橫掃歐洲及日韓設計圈的話題新星。對於本次合作Gustaf Westman表示:「我希望以不拘形式的造型、色彩喚起快樂與自由的感覺,不必等待節日或特別場合,與摯愛共度的片刻就是最棒的慶祝。」此系列預計將於2025 年秋季上市。

→ IKEA攜手瑞典設計師Gustaf Westman:紅遍社群的波浪鏡與胖胖杯盤都出自他,這次將能平價收藏

瑞典的當紅設計師Gustaf Westman(圖片提供:IKEA)
瑞典的當紅設計師Gustaf Westman(圖片提供:IKEA)

資料提供|IKEA、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戶外到居家場域,如何讓設計成為流動的界線?專訪臺灣家俱品牌 BLACK Design 主理人賴彥岐

BLACK Design 的產品從不只是工具,它們更像一種生活節奏的化身。

在歷經十年的戶外實踐之後,品牌選擇回到空間最日常的位置——從野營到家居,從風景走進生活。「生活 × 藝術 × 自然」不再只是品牌口號,而是在這次轉向過程中被細緻對待的尺度與語言。BD home 傢俱系列不代表與過去切割,而是將戶外精神轉化為家的某種溫柔存在,一種無須張揚卻能長久相伴的設計語感。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BLACK Design 過去熱銷的經典戶外露營傢俱。(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當人們開始渴望居家空間裡的「自由感」,設計便不再只是美學選擇,而成為一種心理結界的移動。全球設計趨勢不斷模糊內外邊界,彈性結構、多場景應用、移動模組,都成為現代生活的回應語法。

在這波轉向之中,BLACK Design 提出「80% Outdoor20% Indoor」作為實驗比例,試圖將戶外場域中的開放感與收納智慧,轉譯為室內可共感的節奏物件。從物件的尺寸、結構、照明邏輯,到人與空間的情感關係,品牌試圖回應的從不是一個樣式,而是「生活應該如何被延伸」這件事。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今年推出的 BD home 傢俱系列,包含新品雙人椅《KUUSHA》、《KUUSHA EN》、《Monotospace Hitaru》長桌與《KOKI》燈柱。(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場域中的共享島嶼——桌子

品牌進入家內的第一步,始於一張桌子。《Monotospace 星空桌》是那道邊界上的序章,而《Monotospace Hitaru》則是進一步的深呼吸。

延續模組化與自由延展的特性,這張大長桌收起了戶外的機能外衣,將可收納的結構、旋轉盤與模組掛載轉化為更柔和的使用邏輯,不僅順應空間,也順應人。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Monotospace Hitaru》延續模組化特性,設計旋轉盤作為收納空間使用。(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我一直覺得,桌子是人與人之間的島嶼。」賴彥岐說。不是陳設品,也不是單一功能家具,它是對話的空間、分享的舞台、情感交會的平面;從細節工藝到比例調整,BLACK Design 將戶外設計中的理性結構轉化為室內的感性依附,讓這張桌子既不喧囂、也不服從,而是穩穩站在場域之中,與你並肩穿梭日常。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光,為空間注入呼吸——燈柱

如果桌子是交流的起點,那麼燈柱便是空間的節奏調節器。BLACK Design 所推出的《KOKI》,原本為戶外結構而生,卻在進入室內後重新定義使用關係:不再是功能主導的照明裝置,而是一項貼合生活行為的結構回應。

「室內真的需要這樣的燈嗎?」這個最初的疑問,成為設計開始的起點。賴彥岐與團隊重新計算光與人的距離:站立時、坐下時、靠近桌面時的照度範圍與角度變化,讓《KOKI》具備了無段式調整高度、拆卸式底座、模組擴充等彈性設定;它不為裝飾而生,也不是形式先行,而是來自對「行為與環境關係」的誠實推演。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KOKI》具有無段式調整高度特性,搭配桌面可作為檯燈使用。(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在不同場域之間,《KOKI》能轉化角色、保留結構,也預留未來擴充的可能性;與其說它是一盞燈,不如說是一種「空間行為的默契裝置」!以結構取代風格、以節奏取代裝飾,回應使用者真正的生活需求。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生活的自然靈感延伸——椅

作為品牌轉型後的階段性代表作——雙人椅《KUUSHA》與介於單人與雙人之間的《KUUSHA EN》,可說是將戶外靈感帶進居家場域。賴彥岐從露營經驗出發,打造尺寸略大於一般戶外雙人椅的延伸——更寬敞、適合家中的乘坐體驗,不僅將自然融入空間,其木質與金屬的結構語彙也延續品牌一貫調性,成為場域中溫潤的視覺焦點。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KUUSHA EN》的設計不只是單純的尺寸加大,更著重在「互動」元素。「對我來說,這是我跟空間之間,還有其他物件關係所產生的單位數。」賴彥岐說,在設計上預留空間——給孩子、寵物、甚至抱枕配件。打造既能置於山林,也能安放在家中,為生活留下一處可以停下腳步的所在。

承襲 BLACK Design 一貫的木質美學與模組系統,為了在居家場域中更貼合日常使用,《KUUSHA》與《KUUSHA EN》的布面、把手、結構皆可客製搭配,讓每一張椅子都能回應不同使用者的生活樣貌。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BLACK Design 透過模組化設計,可客製搭配每一張椅子的布面與把手。(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轉向之前,先讓空間說話

在正式提出 BD HOME 系列之前,BLACK Design 選擇透過三場展覽,作為品牌語境轉換的實驗現場。從台中洲際飯店舉辦的《10th Party》,到臺灣府儒考棚《Hybrid Living》,再到與日本品牌聯展的《MIX-EVOLUTION》,每一場都不只是展示產品,而是透過場域、光線、家具組合的微妙變化,測試人與設計之間的新關係。品牌不是急於進入家居市場,而是想先觀察:在不同生活節奏下,設計能否被真實地接住。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BLACK Design於台中洲際飯店舉辦十週年慶祝活動,邀請品牌會員共襄盛舉並製作限量週年禮物。(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於臺灣府儒考棚舉辦的十週年特展《Hybrid Living》,將全新傢俱系列「BD home」正式推出。(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去年九月舉辦的日本車庫品牌聯展《MIX-EVOLUTION》攜手「PINOWORKS」、「DEVISEWORKS」、「OUTDOORMONSTER」合作,跨界探討居家傢俱美學的新風潮。(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界線之外,是生活本身

BLACK Design 從來不是為了定義生活,而是為了不讓生活被定義。從戶外的機能物件到今日的室內模組,品牌始終練習著用設計去回應環境、空間與人的關係。賴彥岐說:「設計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提出一個還沒被問過的問題。」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轉向家居,不是擴張市場,也不是調整語言,而是一次關於界線的重新思考。什麼是室內?什麼是戶外?也許真正的答案,不在場域,而在每一次你靠近那張桌、那張椅、那盞燈的當下。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文 | 邵瀠萱 攝影|黃覺深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