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STUDIO X 只是ZISHI!2022虎年限量水泥機械錶

22STUDIO_四度空間機械錶虎年限定款

寅虎年,以水泥為標誌設計的台灣品牌「22STUDIO」聯名「只是ZISHI」設計工作室,推出「四度空間機械錶_ 虎年限定款」,共兩種配色──「黯影」與「新經典」,各限量100只,透明底蓋印上「只是ZISHI」虎頭logo與雷雕限量編號,獨一無二、極具收藏價值。

7

四度空間幻化為猛虎出山 蟄伏伺動,一躍千里

水泥工藝首次結合東方潮感,手錶面盤的老虎圖像出自台灣知名設計工作室「只是ZISHI」,巧妙地將傳統典雅的東方美學──水墨、瓷繪常見的「虎」與「松」,重新架構為立體形象,霸氣盤踞於四度空間的經典旋轉樓梯上。只是ZISHI擅長結合傳統符號與當代氛圍,創新藝術表現令人過目難忘,東方虎的意象更是常見於作品中,是22STUDIO虎年合作對象的不二人選。

2

水泥老虎面盤 挑戰模內成型的極限

「一體成型」是清水模設計的基本精神,強調一鼓作氣把事情做到極致,也是工匠的自負。這次為了完整呈現老虎從樓梯底下的陰影一躍而出的形象,設計師決定直接讓矽膠模具突出一整塊一般來說無法拔模的模仁,做出陰影底下的造型細節。這樣一來,不只挑戰了製作模具的功力、矽膠模的彈性、同時也挑戰了水泥結構的強度。最後很高興成功克服了這個挑戰,一體灌製出令人滿意的造型細節。

3

全新吊鎖式錶框設計

上錶框與錶殼改動為「吊鎖式設計」,四根螺絲從錶帶溝槽往上鎖住上框,創新的結構讓之前12點鐘方向的維修切口得以取消、防水性能提升、日後拆裝維修也更簡便。以往的錶框設計是採取壓合緊配的方式,其實一直以來22STUDIO都在研究如何讓結構更簡潔俐落,終於與台南供應商一起開發出全新結構錶殼,首發運用在虎年限量錶,此一結構日後也將陸續運用到其他的機械錶款。

5

以「虎」字代表日期盤22號                

絕無僅有的虎年限定,虎年限量錶的日期盤以「虎」字代表每月22號,同時取意2022年和22STUDIO品牌名稱。創辦人聲堯在剛畢業22歲時創立品牌,期許永遠保持初生之犢不畏虎的闖蕩熱忱。

4

錶冠護肩設計 

繼去年一推出便售罄的探險家限量錶款,今年虎年錶再度採用護肩式錶冠設計,在原本的錶冠周圍CNC出一凹槽,鎖上龍頭護弓,設立保護屏障。讓錶冠能減少第一線的劇烈碰撞,延長腕錶的使用壽命,從事較大動作活動時也能安心配戴。工藝細節也讓整體造型更富運動靈魂與機械美感。

6

超級夜光立體時標

夜光功能為瑞士大廠 LumiNova AG Switzerland 的產品 Super-LumiNova®超級夜光,化學穩定性極佳,高亮度的綠色夜光,無論任何幽暗環境下,都能迅速清楚閱讀時間。金屬CNC製造的立體時標,並填上超級夜光。微小的時標尺寸只有3.9x1x0.8mm,必須精準鑲嵌於水泥錶盤之上,極為考驗脫模與對位技術。

8

穩定耐用的瑞士機械機芯

使用瑞士 Sellita SW200-1 自動上鏈機械機芯SW200-1:振頻 28’800 次/小時,最大動力儲存 38 小時,日秒差 ±20 秒,標準大三針,日期顯示。

手工熟成水泥錶盤

22STUDIO專屬配方水泥,能快速凝結成型、收縮率小、強度高。並且,每只水泥錶盤手工灌製成形後,會再放入恆溫恆濕的「水泥熟成室」14天,宛如牛肉或紅酒的熟成,可以讓水泥的結構強度達到最高,過程中水泥也會產生獨一無二的自然紋理。

9

藍寶石玻璃底蓋   虎頭圖騰限量編號

22STUDIO 全系列手錶的錶鏡都使用藍寶石水晶玻璃(sapphire crystal),藍寶石水晶玻璃的硬度僅次於鑽石硬度,莫氏硬度 9。硬度高,比較不容易產生刮痕、光通性好,閱讀時間清晰可辨。還有磨擦力小,耐高溫等好處。

10

 四度空間機械錶 虎年限定款 

防護性|護肩式錶冠

錶框設計|全新吊鎖式

夜光塗料|超級夜光

防水係數|50米

限量收藏編號|黯影款/新經典』各100組限量編號

機芯|瑞士 Sellita SW200-1 自動上鏈機械機芯

錶鏡與底蓋|藍寶石玻璃

售價|黯影款 28,800 元/新經典 27,500 元

▸ 更多資訊請點此

1

關於22STUDIO

22STUDIO是以水泥為標誌性風格的隨身精品品牌,品項橫跨首飾、書寫工具以及鐘錶,靈感來自都會生活與建築,將建築領域常見的材質、紋理、風格發揮到極致,每一件作品都是手工製作,藉由不斷地探索實驗,創造出獨特而大膽的設計。對22STUDIO來說,水泥不只是材質,而是象徵著一種態度:坦率、真誠、紮實。在台北這座都市叢林裡,我們以獨特的設計語彙重新定義水泥,打造出現代都會生活的全新想像。「22」的名稱,取自人一生中最具轉捩性的22歲,象徵著以活出自我的坦率,勇敢探索未來;我們藉此宣告對設計與人生的態度----敢於依循直覺,找出自己的獨特答案!

資料提供|22STUDIO

臺中勤美洲際酒店攜手 2025 臺中爵士音樂節!將Rolling Bar 打造夜間爵士舞台・五大國際樂團連夜登場

2025 年 10 月 17 日至 10 月 26 日,年度矚目的城市盛事——臺中爵士音樂節 將再度登場。臺中勤美洲際酒店以「Jazz X-Quisito|爵士流動・無界樂章」為題,將城市的音樂節奏延伸至酒店空間與現場舞台,不僅於酒店內五樓 Rolling Bar 打造專屬爵士夜舞台,更於音樂節現場設置「勤美洲際品牌快閃店」,以洲際酒店的奢華品味與精緻風格,融入這場全臺最盛大的露天草地音樂盛會。

Rolling Bar 爵士夜 × 無界樂章

爵士的夜晚,從未止息。今年爵士音樂節期間,Rolling Bar 將於 10 17 日(五)至 10 25 日(六)連續五晚化身爵士專場舞台,邀請來自波蘭、法國、巴西、美國/臺灣及臺中本地的音樂家獻演,每晚 21:30 22:30 帶來風格各異的現場演出,讓樂迷在夜色與旋律之間,感受無界爵士的律動。 

每場演出皆採 低消入場制,賓客可於音樂中品飲主廚設計酒單與節慶特調,在Rolling Bar以從容步調、優雅聆賞,體驗夜色與爵士交織的迷人氛圍。這五場音樂之夜貫穿不同文化語彙與音樂情感,以「爵士流動・無界樂章」為題,在 Rolling Bar 延續城市的夜與節奏,讓洲際酒店成為臺中爵士音樂節最具韻味的延伸舞台。

CMTC

五大國際樂團表演

CMTC

勤美洲際品牌快閃店 × 洲際爵響野餐盒

在音樂節主舞台的熱力之外,臺中勤美洲際酒店 將於現場設置 「勤美洲際品牌快閃店」,以洲際專屬的優雅氣度,呈現當代奢華生活風格。現場除推出節慶限定的調酒與啤酒,亦由西餐行政主廚 David Chauveau 量身打造限定餐飲——「洲際爵響野餐盒」,以餐飲藝術演繹爵士精神,讓樂迷於草地間亦能品味洲際的從容美學。「洲際爵響野餐盒」不僅是一份野餐餐點,更是洲際對生活美學的詮釋。主廚以爵士樂的即興精神為靈感,將輕盈與細膩融於盒中,完美呼應草地音樂節的悠然氛圍。

內容包含:

  • 雞肉蛋三明治:嫩煎雞胸搭配香滑蛋片,風味清新柔和。
  • 火腿起司三明治:煙燻火腿與濃郁起司交織鹹香層次。
  • 冷肉與起司拼盤:精選歐式冷切與熟成起司,襯托飲品香氣。
  • 時令鮮果與堅果:以自然清爽與香脆口感平衡味蕾。
  • 法式甜點:香草可麗露與巧克力瑪德蓮,為夜晚增添優雅尾韻。

這份專為爵士樂節奏設計的限定餐盒,讓每位樂迷都能在音符流轉之間,開啟一場屬於洲際的露天饗宴。

CMTC

洲際 × 爵士・無界共鳴

從音樂節草地間的期間快閃,到Rolling Bar 的夜晚現場,勤美洲際酒店以「爵士流動・無界樂章」為題,將奢華款待延伸至城市文化現場,讓樂迷於旋律與風味交錯之間,體驗洲際酒店的細膩品味與當代魅力。

線上訂位及更多臺中勤美洲際酒店內容請洽: https://taichungic.com/

關於臺中勤美洲際酒店

臺中勤美洲際酒店由IHG洲際酒店集團品牌直營,座落於臺中熱門的商業中心,毗鄰人文薈萃的草悟道街區,206間品牌經典的風格客房,以當代精奢風格,融入臺灣高山海拔意象,讓飯店每處角落都充滿臺灣島嶼及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蘊。酒店規劃4間餐廳、1間酒吧:葉與藤大廳酒吧誘人糕點及飲品讓您沉浸其中留連忘返﹔經典與現代交會的IL Limone沐檸義大利餐廳,帶領賓客逐一領略義式料理的藝術盛筵﹔明娟樓中餐廳聚焦華人飲食底蘊,以精湛料理廚藝,呈現當代粵式饗宴﹔采月鍋品以濃郁豐潤高湯為底,放入山珍海味鮮活食材,品味山海的豐饒滋味﹔創意翻轉打造出的全新型態運動酒Rolling Bar,讓您沉浸在視覺與聽覺之間的碰撞浪潮,讓品酩成為一場流動的饗宴。同時,酒店擁有1間可容納480人之無樑柱挑高宴會空間及4間獨立會議室;酒店設施則包括戶外游池、24小時健身中心及洲際行政俱樂部。秉承以善為本、以誠待客,開創奢華新典範。

希望她不是活得「像女生」,而是活得「像自己」——作家小憩讀《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身為女性,的確從小至今,深深感受多重身分,宛如不同支線在身上纏繞成密布的網,書裡一切對談目光,最終落在一個命題上:「希望她不是活得像女生,而是活得像自己」,不管母親還是女兒,在沿襲父輩活法已無法獲得幸福的時代,如何開拓自己的活法。

是媽媽、是女兒的人生相談室

連日各種猝不及防的突發新聞,讓我想起最近看完的一本書《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超長書名,一讀卻被開篇上野千鶴子教授和作者犬山紙子的對談完全吸引。

作者犬山紙子,20歲起就開始長達14年照顧罕見疾病母親的人生,直到懷了女兒後,兩年後母親過世,她告別純粹女兒身份,變成養育的「母親」角色,才真正開始理解,那個始終對她嚴厲,希望她「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的母親的處境,也開始對這份新身份惶恐愧疚。

身為專欄作家的她,開始和活躍各領域的女性專家進行系列訪談,撰寫出這本女孩啟蒙之書,就像書名,這本私房對談集,是一種能穿透那層關係的迷霧,完全洞悉母女間相似的生存困境,是真正寫給女兒和母親,涉及話題之廣,囊括10代到50代女性生活方方面面的解答之書。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書裡拋出提問,都是不同年齡女性的困擾隱密重要事情,有活在令和年代迷茫的女兒,遭受家暴卻無法離婚的妻子,大齡未婚面臨生存危機的剩女,處在外貌主義社會而自卑的女子,讓閱讀的我超有共鳴。

身為女性,的確從小至今,深深感受多重身分,宛如不同支線在身上纏繞成密布的網,書裡一切對談目光,最終落在一個命題上:「希望她不是活得像女生,而是活得像自己」,不管母親還是女兒,在沿襲父輩活法已無法獲得幸福的時代,如何開拓自己的活法。

一開篇,人間清醒始祖的上野千鶴子,就提出一個辛辣精準的提問:「你覺得『我不能丟下這個孩子死去的想法』會持續到孩子幾歲?」囊括整本書的核心,接著處在我們周遭的現實生存教育課題,一則則在書中浮現出來。

1.「她遲早會有自己的手機,我又不想監視她,要怎麼保護她不受到網路傷害?」
2.「希望她能獨立,不論是否結婚,都能賺到足夠讓自己生活的錢,只是,什麼才叫做『獨立』呢?」
3.「我們在丈夫面前扮演什麼樣的妻子,好像孩子都看在眼裡」
4.「比起強加的美,更希望她發現自己的美」
5.「無論是哪種性向,都希望她能感受到被愛」
6.「不希望她霸凌別人,也不希望她被霸凌」

每個問題是我曾想過,也是身邊朋友或長輩正經歷的,剛讀完第一章,就實用到激起我角色代入設想,如果是我該如何解決,讀完後,更多肯定書中觀點,是讓人反思的直言,是周全透徹的答案。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像是「關於美麗,媒體只強調女性價值,代表年輕和可愛,尤其社群上處處充滿容貌焦慮」犬山紙子說:「是時候放下因為不漂亮就不值得被愛的執念。在孩子面前坦率表達不同人都很美麗的想法,才是最自然正確的狀態」,她甚至開了一個「不閃閃發亮的真實犬山紙子帳號」,直接展現斑點或素顏,意外得到非常多讚。

像是「跳出框架的勇氣」,上野千鶴子說:「孩子的世界很狹隘,賦予他們多樣選擇是家長任務,告訴孩子,這個世界還有這樣的生活方式,這樣的價值觀,你能選擇喜歡的答案,選擇後要記得對自己負責」,像是「關於邊界的智慧」,上野千鶴子說:「許多父母會覺得『我明明就為孩子付出了這麼多』,直到孩子出現身心問題,拒絕上學或出現自殘傾向,他們的父母最後只能說「只要好好健康活著就好了」,關於孩子,我一直都是這樣想的,人,要學會減少對別人的控制慾,即使是對女兒的人生,也要學會建立城牆」。

讀著讀著,真是被書裡眾多金句點醒,尤其對其中一章〈放不下手機〉深深共鳴,犬山紙子坦白,自己是一直放不下手機的範例:「畢竟工作郵件,和朋友的line,娛樂消遣,都裝在手機裡,連我這個大人都這樣了,如果把手機交給小孩,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Photo by Yanhao Fang on Unsplash
Photo by Yanhao Fang on Unsplash

看到這裡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那是還殘存數字時代的遺跡,是還記得用紙筆找路,知道在沒即時通訊下約定見面的時期,即使中間經歷從方塊遊戲到手機App的演化過程,仍然有大量完整線下社交和獨處時間,但之後的孩子,出生便是數字時代原住民了,就像網路新手進入選手村就碰上頂級魅魔,短影音和演算法提供無窮精準投餵內容,快速侵蝕專注力,遊戲和社群點讚、評論、虛擬獎勵,比起閱讀、運動等現實活動得到反饋快多了。

持續在線變成空氣和水般的存在,手機是老師、保姆、是整個社交生活,不玩遊戲、不了解最新網紅,意味會被邊緣化,讀到這一章,我想到我的四歲姪女,看到手機能認出每個APP,看到有趣短影音,馬上能模仿,對於這種從搖籃就開始的完整浸潤,犬山紙子也提出專家們的諸多建議:「對他們來說,如何學會駕馭技術,不被技術所馴化,才是更有顛覆性的課題。」

更在書裡提出許多實用手機使用法,像是使用過濾功能、隨年齡增長去改變使用規則、只使用勾選的社群媒體,必學的社群網路霸凌符號認識等,超級實際受用。

Photo by Alan Jiang on Unsplash
Photo by Alan Jiang on Unsplash

無論是否曾遭遇過同樣困境,女人的工作、婚姻、育兒、衰老、慾望,都是身上網狀纏繞的永遠課題。

在此時翻到這本書,像提前參閱到答案,等到真正走上考場,無論考題是否和你見過一致,相信都能心中有底。而這份底氣,是犬山紙子和書裡每個女性專家提供的。

她們把文字當成機關槍,精準命中女性群體的不公正,針對具體問題解決,更主動往前一步,指出諮詢者藏在問題後的價值觀,畢竟很多時候,困擾我們的並不是那些要解決又兩難的問題,答案往往不難尋找,有可能都藏在我們心裡。就像書中最後那句提問:「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而我的人生又是誰的呢?」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讓我想起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裡,最打動我的一句臺詞,是從和主角愛純父親的再婚伴侶阿姨說的:「其實我挺佩服你的,你不是女傭命,你只是勞碌命。」阿姨說完這句話後,沒有浮誇稱讚愛純「你是公主」的表面話。只是肯定她的辛苦,也明白這份辛苦無法讓渡。我覺得這種肯定無比珍貴,因為包裹兩個女人間的惺惺相惜,

是在現實中,找到那個快要忘掉自己的女孩。告訴她:「縱然辛苦疲憊,你也仍然要為自己而活。」

這本小書就像《苦盡柑來遇見你》裡,那位直率阿姨,透過文字,帶給我一波波開智,很多看似無解的混沌,被她們一說變得清晰,非常好讀,又擲地有聲,整本書散發一股「想一起站得好,一個人也要站得好」的訊息。

和自己和睦相處,並對自己負責,就是最有價值的能力,也是這時代重要的生存智慧,就像犬山紙子在書裡寫的:「我們在試圖保護女兒的同時,或許也是在擁抱和保護當年那個因痛苦而哭泣的自己,女兒和自己是不同個體,因此應該先擁抱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已,再好好擁抱女兒」,養育是件非常不易的任務,不能只管眼前考多少分,而要眼光放的很遠,要有戰略有戰術,又需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希望這本小書,能與是母親,也是女兒的妳共勉。

La Vie出版書籍《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陪伴女兒建立內在力量的教養課》

出版日期|2025/09/13

作者|犬山紙子

本書彙整許多家長在養育女兒時面臨的疑問或擔憂,與各領域的專家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應對方式,例如在家庭進行性教育的時機與方式、如何提升網路時代對於隱私及個人資訊的保護意識、刻意接近未成年人欲進行線上性誘騙的手法與防範之道等。由於兒童本身就是社會中較為弱勢的存在,家長必須成為為我們的兒女勇敢發聲、開疆闢土的大人,而在守護孩子的同時,或許也是在擁抱和保護當年那個因痛苦而哭泣的自己。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