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 VISION LAB 2022 科技為創作拓展全新尺度

FUTURE VISION LAB 2022   科技為創作拓展全新尺度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的實驗展演計畫「FUTURE VISION LAB 2022」即將啟動,自10月8日起至12月4日推出15檔節目和兩場推廣講座及工作坊,今年主視覺以「持續進行的視野」作為設計核心,傳達科技於未來視覺不斷推陳出新的廣闊視野,反思近來AI文句演算引擎的熱潮,由設計師以動態識別(Dynamic Identity)的方式創造出實驗展演各種想像,系列活動從視覺到展演都企圖展現科技為藝術所拓展的全新尺度。

細緻化技術細節,沉浸式影音體驗空間再升級

C-LAB科技媒體實驗平台自2020年開始持續推動實驗展演計畫「FUTURE VISION LAB」,為一直徑12米半球形構築的全沉浸式影音體驗空間,暱稱為「DOME」,打造國內年輕創作者展演內容創造力的舞台,以探索科技媒體的視覺極限為目標,兩年來共累積28檔作品播映、近兩萬觀賞人次,更於今年初首次巡演至南臺灣「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落實移動式穹頂構築的推動方向,用更輕巧的方式親近民眾。

「FUTURE VISION LAB」的開發涉及球形曲面投影的校正、融接、對位、播放控制與影像前製等多項複雜技術,今年更與在地產業共同多方嘗試材質,首次於球體薄膜採用不透光遮黑材質,降低外部光害影響,不僅將播映時間提早、場次增加,更進一步提升成像品質,總運算解析達18K,讓觀眾享受更沉浸的感官效果。今年也延續以往邀展作品、自製節目和公開徵選等方式,規劃多元的創作內容,嘗試不同展演的可能性。

圖片 2
半球形構築的全沉浸式影音體驗空間DOME。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串連合作夥伴,探尋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多重可能

「FUTURE VISION LAB」計畫更積極串連合作夥伴,持續與國內外致力於沉浸式影音體驗的單位合作,探尋更多科技、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可能性。今年,藉由雲端計算、5G高速網路和沉浸式展演平台的串連,與國立臺灣美術館合作,由超維度互動策劃推出兩地共演展演計畫《reCONNECT 2022:BORDERLESS CANVAS》,邀請多組藝術家同時在臺北的C-LAB 和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U108 Space演出,並由「FUTURE VISION LAB」計畫主持人蔡奇宏建構多人互動系統,提供兩地觀眾同時在Web App上即時對話,或者觀察異地流動資訊,與藝術家們串聯,打破空間限制,藉由科技達到異地共感的體驗。

此外,本次透過法國在臺協會,邀請法國VR劇院映演暨發行公司Diversion Cinema的兩件作品《-22.7°C》及《迷幻死藤水》首次在臺播映沉浸式穹頂版(Dome experience),有別於過往頭戴顯示裝置的VR體驗,呈現更包覆式的觀看經驗。今年開場影像更邀請臺灣流行音樂與音像藝術界廣為人知的「遊樂製品」設計,另邀請驫舞劇場編舞家蘇威嘉,以其發展多年的創作計畫為DOME編排《自由步——造山運動》,透過肉身、物件與空間呼應,共築只屬觀看當下的動態連結,以影像鑿刻出質地的瞬息形變;而深受親子觀眾喜愛的科技藝術互動劇場「移動故事屋」,以動物為主題的《神奇動物研究所》,帶領親子觀眾進入科技結合插畫的互動演出。科技媒體實驗平台自製節目將使用上銀科技贊助的機械手臂,延續創作《Re-Generative: moving()》,作品以展覽形式呈現,延伸過去觀眾可即時調整參數改變演算影像的概念,加入機械手臂精準的動態,持續將動態參數送入演算法產生一連續的變化,讓觀眾感受演算法不斷演化的感官體驗。

發掘創作新秀,傳達創作者對社會環境的關心

此計畫去年開始開放徵件,今年再次徵選八件來自國內外的作品。從入選作品的創作概念與內容描述,可觀察創作者除了用視覺語彙轉譯抽象感知外,也嘗試在作品中帶入自身對社會與自然的議題關照,透過作品將所關注的訊息傳達給觀眾。去年製作開場影像的「玖格設計」團隊,今年參與徵件入選的作品《燃》,將舞蹈肢體動能及音場波動轉化為視覺化的粒子波動,運用大自然元素成為各段落的創作概念,探索人類與自然的連結;現居於香港的傅至雅與臺灣聲音創作者安居合作《狹縫》,同樣透過物理空間中的微塵、光影、粒子等元素,從微觀角度觀看萬物變化與人類業力的迴轉;來自墨西哥的創作團隊Medusa Lab運用沉浸式影音作品的特性,凝視宏觀與微觀世界,創作了試探宇宙本質的《UNINVERSE》。

視覺藝術家李宸安與音樂設計鄭乃銓《入岫:穹頂》運用碎形演算法,生成無數個交織成網狀的洞穴;XTRUX與晟SHENG共同創作的《觀》,藉由對民間信仰「觀落陰」的想像,讓觀眾如同身處現場;張簡長倫歷時兩年半的藝術創作計畫《角鯨之殤》,以獨角鯨代表人類死亡的象徵意涵,探討北極居民面對環境變遷的鄉痛(Solastalgia);取材自臺灣自然環境中山川沉積所累積紋理的「皺摺」,陳昱榮的《動態界域——異質褶積》帶領觀眾經驗生命中未曾消逝的風景;戴吉賢的《烏邦》將真實的石化工廠透過絢爛視覺效果呈現,探問人類面對利益引誘的衝突、矛盾的交錯呼應。

培育創作人才,持續與學界合作辦理工作坊以及推廣講座

C-LAB為培育更多的創意人才,持續與學界合作規劃「FUTURE VISION LAB穹頂影像工作營」,今年度再次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和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合作,即將分組聯合呈現學生的創意作品。此計畫也舉辦藝術家分享講座,並設計貼合大眾的工作坊,讓民眾嘗試將360度全景相機拍攝到的畫面投影在DOME中,體驗創作的喜悅。10月8日起,「FUTURE VISION LAB 2022」在展演期間於每個週末呈現不同的作品內容,邀請大家共同感受影音觀賞新體驗。更多節目詳情請上C-LAB官網(http://clab.org.tw/)查詢。

圖片 3
FUTURE VISION LAB 2022作品體驗。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FUTURE VISION LAB 2022 展演資訊

展期|2022.10.08 (六)- 12.04(日)

地點|C-LAB 圖書館前廣場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執行單位|科技媒體實驗平台

贊助單位|奧圖碼科技、法國在台協會、上銀科技

合作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超維度互動、移動故事屋、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

將法國的浪漫與精緻文化完整引入臺灣,CHUN Étoile以高品質、親民價格打造優雅星風格

台北──2025年9月 精選法國設計師飾品 CHUN Étoile 君星光系,正式進駐新光三越臺北信義新天地 A11館2樓中段位置,以「Étoile 星光」為品牌標記,期待讓每位配戴者如星光般綻放個性與自信。

CHUN Étoile 創辦人 CHUN 長年浸潤於巴黎藝術與時尚氛圍,她認為,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展現自我魅力的精緻飾品。品牌將法國設計師的獨特創作引進臺灣,以高品質卻平易近人的價格,讓成熟自信的消費者,不必花費動輒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也能輕鬆入手兼具美感與工藝的設計。

chun

體驗法國設計師的精緻浪漫

CHUN Étoile 最大的亮點及特色就是嚴選「來自法國的設計師作品」,品牌的選品專注於法國設計師,旨在將將法國的浪漫與精緻文化完整引入臺灣,讓顧客近距離體驗歐洲時尚配件的魅力。

chun

飾品即是風格延伸

CHUN Étoile 主張飾品不只是搭配,而是女性個人魅力的展現,獨具匠心的作品,讓配戴者無論是在工作或社交等場合,都能展現獨特自信。

專注優雅成熟品味

在臺灣,高品質但價格易入手的設計師飾品選擇並不多。CHUN Étoile 鎖定追求質感與獨立風格的女性,打造一個專屬於配件的購物空間。

chun

價格親民 品質堅持

創辦人堅信,時尚與優雅不該只是少數人的專利:「不必一定要花大錢,即便是小資族也能買得起,是品牌創立的初衷。」CHUN Étoile 堅持高品質工藝,卻以親民的定價,讓更多女性能夠輕鬆擁有法式優雅。

對巴黎女人而言,珠寶飾品是妝容、服裝、包款之外不可或缺的亮點。CHUN Étoile 承襲這份精神,將浪漫藝術與生活美學融入臺灣市場,精心挑選的品牌在知名影集《艾蜜莉在巴黎》中曾多次出現,亦受到許多皇室名人、模特兒及藝人歡迎,創辦人 CHUN 表示:「一件設計精緻的飾品,足以改變整體氛圍,讓佩戴者以更輕盈的方式展現時尚與品味。」品牌期望讓更多臺灣消費者在細節中展現獨特自信,並持續將法國的浪漫能量帶入日常生活。

CHUN Étoile 此次進駐新光三越 A11,特別精選四大法國設計師品牌:由南法藝術家 André Gas 創立、以地中海陽光與海岸風情聞名的 Gas Bijoux;以「和平鴿」為象徵、由母女共同主理,傳遞巴黎女性優雅與堅韌精神的 Cécile et Jeanne;來自巴黎、以親民價格結合高品質的 WAEKURAChun Étoile 更獨家引進 - 鈀金系列,全台僅此一處;以及以星辰為靈感、線條簡潔卻蘊含當代自信光芒的 Stellar Paris,共同呈現法式輕珠寶飾品的多元風貌。

chun

開幕優惠活動

為慶祝臺北新光三越A11全新櫃點登場,CHUN Étoile 同步推出專屬禮遇,包括品牌專屬折扣、消費贈品牌托特袋、滿額贈法式飾品盤。目前 CHUN Étoile 已於臺中大遠百及臺北復興門市旗艦店設有櫃點,未來將持續引進更多具代表性的法國設計師品牌,為臺灣市場帶來更豐富的選擇與驚喜。

CHUN Étoile

官方網站:https://www.chunetoile.com.t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unetoile

LINE : @chunetoile 線上諮詢:https://lin.ee/7pwv4Gk

CHUN Étoile 臺北復興旗艦店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89

台中「大米義式廚房」開張! 當金牌主廚遇上百年陳醋的舌尖芭蕾,打造一道道藝術等級的純義式料理

在車水馬龍的台中市台灣大道上,一扇低調的門後,隱身一間才悄然開幕的美食秘境「大米義式廚房」,這是由媚登峯集團創辦人莊雅清及米其林餐廳主廚張文豪經過七個多月的構思,不斷磨合終究迸出讓人驚艷的一道道藝術等級的純義式料理,以頂級、天然的食材,加上如同自己家般舒適的用餐環境,迎接懂得欣賞的饕客前來叩門。

大米義式廚房位在長春藤健康管理中心的二樓,座位數不多,刻意保留了寬敞的桌距,讓每一桌的對話與時光都能獨立。柔和的燈光灑落在義式大理石桌面與木質裝潢上,光影層次宛如畫布,營造出安靜卻帶著儀式感的氛圍。牆上低調掛著藝術畫作,空間中迴盪著輕柔的爵士樂與義大利古典音樂,彷彿將人瞬間帶離台中繁華街頭,置身歐洲莊園。莊雅清創辦人說:「最健康的飲食需要全方位的營養,不僅是要有機的食材,不能過度烹調,不僅口感要好吃,吃完還要有驚喜,是高難度的挑戰。」七個月前莊雅清創辦人找到了張文豪主廚,他是米其林裁判等級的世界廚師協會國際評委,「在討論菜單時,需要一再溝通,我不敢得罪大廚,但也不妥協,一切都是從客人需求的角度出發,他真的是上帝送給我最好的禮物。」

TCR
大米義式廚房的裝潢,採用了沉穩的豪華風格。( 圖 / 大米義式廚房提供 )

張文豪主廚在國際大賽摘下海鮮熱烹料理兩面金牌,但他坦言:「金牌從來不是最終目的。真正珍貴的,是從備賽到創作的過程,那些磨練與學習才是無價之寶。」在他看來,得獎只是提醒自己,更要把餐廳品質守好,把每一道料理推向更高境界。這份清醒與自持,使他的作品不僅展現技藝,更蘊含深厚的「道」。

張文豪主廚從櫃中取出一瓶墨黑濃稠的液體時介紹,「這是1871年的leonardi巴薩米克醋,年份將近100年,這樣100ml,要價兩萬元。」這滴滴如黑金的陳醋,濃縮了百年時光,其風味的深邃與層次,成為一種能為料理注入靈魂的魔法。

TCR
「大米義式廚房」由米其林餐廳主廚張文豪領軍 ; 右為leonardi巴薩米克醋。( 圖 / 大米義式廚房提供 )。

七星花鱸魚:平凡的華麗蛻變

台灣常見的鱸魚,在大米卻演繹成頂級的藝術佳作。張文豪主廚以北海道干貝打成細緻慕斯,融入淡淡茴香,再與鱸魚片完美結合。入口的瞬間,先是鱸魚的清甜撲面而來,隨即被干貝慕斯的高雅海味包覆,彷彿一場來自大海深處的華麗交響。這道料理,讓人驚覺「熟悉的平凡,也能化身為舌尖上的皇冠」。

TCR
「現流龍虎石斑」則展現了主廚對火候的精準掌控。( 圖 / 大米義式廚房提供 )

橡木煙燻蔬菜 × 日本A5和牛扇子肉:煙霧裡的極致饗宴

珍稀的鹿兒島A5和牛「扇子肉」,油花宛如羽翼般優雅展開,經主廚精準掌握熟度,肉質軟嫩多汁,與頂級馬爾頓海鹽一拍即合。揭開玻璃罩時,蘋果木的白煙如幕布般散開,帶來戲劇般的張力。蔬菜與起司在煙燻中獲得全新靈魂,清甜中帶著溫潤焦香。這不僅是一道料理,更是一場全感官的「煙霧劇場」。

首席珍藏戰斧豬排:力量與優雅的交織

厚實的戰斧豬排,經過酒麴嫩化、鼠尾草與義大利火腿的香氣浸潤,再以低溫舒肥與高溫燒烤的雙重工法層層雕琢。上桌時,外層焦香酥脆,切開卻能見到肉汁奔湧。灑上的鹽膚木粉帶著微酸果韻,平衡了肉質的厚重感,自製蘋果醬則賦予清新尾韻。這是一道充滿力量感,卻又帶著優雅細膩的絕品。

TCR
左「橡木煙燻蔬菜搭配日本A5和牛扇子肉」; 右「首席珍藏戰斧豬排」。( 圖 / 大米義式廚房提供 )

在大米,你可以點上一瓶主廚推薦的粉紅玫瑰氣泡酒,它綿密的氣泡與不過於甜膩的風味,能優雅地貫穿全場,從開胃菜一路搭配到主餐。大米義式廚房不僅僅是一間餐廳,也是米其林餐廳主廚對料理的堅持,是創辦人莊雅清對健康的極致追求。

訂位:https://booking.menushop.tw/DaMiRistorante

(凡壽星當月到店用餐免費招待和牛主餐一份和龍蝦一隻)

*** 未滿18歲請勿飲酒  開(騎)車不喝酒 喝酒不開(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