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2023愛心獎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第18屆‧2023愛心獎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愛心改變世界!’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獲第18屆‧2023愛心獎",是本獎首名團體受獎者,本屆其他得獎者為:香港釋寬運;台灣袁万丁、癌症希望基金會;中國王頌湯、劉小鋼、陳行甲等慈善家/公益人/非牟利團體共同努力的目標,他/她/它皆在各自的領域奉行公益、揮灑大愛。獲獎名單揭曉後,鳳凰衛視及全球華人媒體熱烈廣泛報導。

小檔第18屆愛心獎海報
第18屆愛心獎海報

由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愛心獎主辦,鳳凰衛視協辦及製作、東西方慈善論壇、陳守仁基金會、許曉暉紀念基金、台灣吳修齊、吳俊傑公益基金會、現代財經基金會協辦的第18屆‧2023愛心獎頒獎典禮,12月9日(星期六)下午4時在香港鳳凰衛視大埔總部舉行。典禮的錄影實況將於12月23日(星期六)晚10時於鳳凰衛視中文台、歐洲台、美洲台、鳳凰網、鳳凰秀首播,12月24日(星期日)晚10時在香港台播出。

香港特區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中聯辦台務部前部長唐怡源、中國公益研究院理事長王振耀、愛心獎終選委員會主席李焯芬、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創始會長周秉德、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原副理事長盧邁、《中國慈善家》總編輯劉婉媛、老牛兄妹基金會理事長牛犇、東西方慈善論壇執行總裁王慶泓、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威、現代財經基金會董事長黃輝珍、副董事長李伸一、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主席王茂林、永遠榮譽主席錢立祐、張炳煌、副主席陳趙滿菊、李嘉音、林俊杰、翟普,攜手傳揚愛心。

主持亮燈的主禮嘉賓(左起):唐怡源、盧邁、周秉德、梁愛詩、梁宏正、李焯芬、王振耀、徐威、王茂林
主持亮燈的主禮嘉賓(左起):唐怡源、盧邁、周秉德、梁愛詩、梁宏正、李焯芬、王振耀、徐威、王茂林。

本屆頒獎典禮疫情後首次回歸香港舉行,鳳凰衛視主持人田川、饒祥以、黃橙子、姜聲揚,聲情並茂地輪流介紹7名得獎者的慈善歷程,配合台上熒幕播出的得獎者專訪故事短片,彰顯他/她/它們為社會無私奉獻的精神,贏得現場持續的掌聲。

小檔台灣地區得獎者 - 袁万丁由黃輝珍董事長(左)頒獎狀及張炳煌董事長(右)頒獎杯
台灣得獎者 - 袁万丁由黃輝珍董事長(左)頒獎狀及張炳煌董事長(右)頒獎杯

-----------------------------------

得獎者的愛心事蹟

台灣:

袁万丁

愛心大企業家

萬昌基金會創辦人、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白手起家,自勉宏大致遠引領企業走向全球,現為年收百億的愛心大企業家。帶領全球7千位員工投入慈善近20年,秉持對偏鄉的人道關懷,以“行動式公益”理念,將知識與醫療資源帶進需要的角落,多年來已捐贈上億台幣打造百台公益車輛(救護車、巡迴圖書車、復康巴士),首創每輛車皆以優秀員工為名,讓善心種子萌芽到各個家庭與群體,從台灣最南端捐助到甘肅大西北助學,願愛循環永續傳承。

癌症希望基金會

病友領航員

成立於2002年,為癌友家庭打造安心無礙的友善環境,期許成為“癌後生活領航員”,幫助他們培養4個新力量——知識力:運用專業醫療知識,幫助癌友更有自信、自主參與醫療決策。生活力:提供多元生活輔助與學習課程,鼓勵癌友掌握主權。復原力:幫助癌友家庭調適身心,度過生活衝擊。參與力:協助癌友回歸社會、發揮影響力。成立希望小站,提供全方位諮詢服務,逾75萬人次受惠;建立“台灣癌症資源網”,成為全台最大癌症資源平台。

中國: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

海內外具影響力

1986年成立,以繼承與弘揚宋慶齡思想和精神,關心婦女、兒童等健康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以實現捐贈人的慈善意願,堅持專業化、特色化、國際化,積極推動公益行業和社會進步。基金會在汪道涵、魯平等歷任、姜樑現任理事長的領導下,服務全國、走向世界,成為具影響力的5A級公募基金會。百餘項目及活動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接受益人數近5百萬人次。與澳洲、奧地利、義大利、日本、南非、瑞士、美國等合作交流。

王頌湯

德高望重公益人

今85歲,2004年創建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在慈善路上走過19年,是公益慈善界德高望重的領頭人,每天朝九晚五;綁着護腰、拄着拐杖下鄉訪查,累計志願服務超逾40000小時。他感召4300多名志願者,凝聚善的力量,累計籌款2.69億元,資助37600名孤貧學生,救助4500名重症貧童,資助額2.11億元。創導依法、誠信、透明、節約,確保每分善款都用到實處,充份得到政府和社會肯定。連續5年參加廣州市慈善組織透明度評價均獲A級榜首,實是慈善典範。

劉小鋼

慈善界專家

中國企業家中將慈善作為事業並進行專業運作的第1人。廣東獅子會2007-8年度會長,阿拉善SEE基金會秘書長。南方冰災、汶川大地震、新冠疫情、河南水災,她總是衝在最前線,募集與協調資源,提供及時有效的援助。

2009年創辦千禾社區基金會——中國第1家社區基金會。中國基金會透明指數連續多年排名全國第1。紮根珠三角,做社區發展的切入點,是支持社區成長的草根組織和個人,相信社區發展核心是人,當人人參與志願活動,社區的善治才能實現。

陳行甲

創新公益實踐者

深圳市恒暉公益基金會創辦人,機構成立以來,通過創新公益實踐,建立針對脆弱群體的社會支援系統,推動公益在社會體系中的價值,開展大病救助、鄉村醫生中醫培訓、青少年教育關懷與心理健康等專案。2020年獲評5A級公益基金會。2017年的“聯愛工程”公益專案,通過“兒童癌症綜合控制實踐”,河源市救助170名白血病患兒,幫當地人民醫院建立兒童血液科;通過衛生技術評估實踐研究,推動兩種兒童白血病臨床特效藥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香港:

釋寬運大和尚

慈悲出家人

現任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西方寺方丈。追隨永惺老和尚剃度出家,為天台宗第46代傳人;弘經演教、說法利生,承繼及發揚西方寺開山永惺法師悲心宏願;秉持“教演天台,行歸淨土”之理念,積極推動社福慈善及文化教育,多年來捐贈多所中小學及希望學校,創建道場、探訪長者,並向災區群眾提供援助。獲中華慈善總會頒發“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兼授予“中華慈善人物”稱號。

七月熱浪裡的冰涼提案:LaPO製冷高速可折疊隨身風扇,讓城市熱浪退散!

七月的台灣,炙熱陽光不再溫柔,空氣裡有種熟悉的黏膩。無論是城市的柏油馬路、捷運站口、人行道上滿身汗的通勤腳步,還是山林裡午後蒸騰的熱氣,這都是炎夏日常的模樣。最近在Outdoor圈中大家口耳相傳的,不是哪個秘境或機能帳篷,而是讓你能在夏日出門時時保持優雅有活力的秘密武器——「LaPO」品牌的製冷高速可折疊隨身風扇 LF-C01!

(圖片提供:LaPO)
(圖片提供:LaPO)

從辦公室到山林,涼感不設限

一早趕著上班,走出冷氣房那一刻,臉上馬上被熱浪包住。等車的十分鐘像在蒸桑拿,汗水沿著髮際滑下,連妝都快融了。這時,只要從包包裡拿出 LF-C01,一按下開關,一道低溫涼風貼上肌膚,立刻讓人冷靜下來,它最大的特色,是內建的電子製冷晶片——一鍵按下,立即製冷,不只有涼風,還能「冰敷」。啟動製冷模式後,機身中央的金屬片會瞬效降溫,貼在皮膚上如同敷冰袋般,冰涼透心!內建高風速無刷馬達,共四段風速可自由選擇,從微風、柔風、涼風到強風,加上製冷晶片,對抗高溫不再只是心理安慰,而是真正有「冰」感。

(圖片提供:LaPO)
(圖片提供:LaPO)

日本高品質電芯,高效電力才夠持久涼快

夏天的悶熱不是幾分鐘就能解決的事,因此,一台便攜風扇的續航力絕對是重點。LF-C01 更是業界唯一採用日本松下的高品質電芯,內建 5100mAh 電量,擁有超長續航力!這代表不論是一整天的戶外行程,或長時間的上班時間都能安心使用。LED 螢幕更讓使用變得直覺,風速段數、模式與電量狀態都能一目瞭然,不再需要「猜」還剩多少電。充電方式也很便捷環保,USB-C 接口設計,與多數手機共通,帶著一條線就能搞定,筆電、行動電源、車充補電,隨時補能,不怕斷電。

(圖片提供:LaPO)
(圖片提供:LaPO)

貼合日常的使用者友善設計

LF-C01放在包包裡,它像一件講究的小物;掛在身上,則像一件簡約有型的配件。它的造型簡潔圓潤,機身線條帶著一點未來感,又藏著剛好的細節比例,讓它在視覺上不顯厚重,實際拿在手上也很輕盈好握。「LaPO」推出三款色調:奶茶、粉紫與白色——跳脫了一般小風扇常見的塑膠感與鮮明色系,而改以低飽和、霧面金屬質地呈現。奶茶色帶著柔和的自然調性、粉紫則是療癒又有點法式感,白色乾淨極簡、百搭任何風格。

(圖片提供:LaPO)
(圖片提供:LaPO)

配上同色系的掛脖頸繩,雙手可以完全釋放,走路、拿東西、滑手機都毫無阻礙。它的 90 度折疊設計也很靈活,無論是手持、桌面直立或掛脖都能對準角度吹風。不只在露營、健行、跑市集時好用,在平日通勤、等公車、逛街,甚至辦公室空調有限制溫度時, LF-C01都是你維持清爽的秘密小幫手。

(圖片提供:LaPO)
(圖片提供:LaPO)

而要作為每天陪你東奔西跑的好夥伴,日常的維護保養也很重要,風吹久了多少會卡塵,尤其在戶外環境更是難免,可拆卸式的風罩設計,讓後續的清潔更加簡便輕鬆。「LaPO」品牌推出的產品總是能貼近滿足使用者各種生活情境的需求,LF-C01不只是設計好看、功能齊全的隨身高速風扇、消暑工具,它更像是一種「懂生活」的選擇,讓你用自己的節奏,帶著涼風,將今年的夏季過得更加愜意舒適。

(圖片提供:LaPO)
(圖片提供:LaPO)

更多產品資訊,請見 LaPO官網LaPO FacebookLaPO Instagram

文|黃阡卉 圖片提供|LaPO

全台首創沉浸式餐廳插旗信義!以視覺開啟味蕾饗宴,聯嘉光電跨界打造融合科技、藝術與永續餐飲品牌

聯嘉光電集團旗下首間餐飲高端品牌 ──《eoi 極致餐飲》正式落腳台北信義區宏泰交易廣場 1 號 2 樓,開啟台灣沉浸式餐飲體驗新篇章。自去年 11 月起,聯嘉光電啟動多角化經營策略,持續深耕 AI 科技領域,同步拓展生活場域應用,透過餐飲實踐沉浸式科技應用,讓科技真正走入日常生活。

(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特色餐點〈浪來前的靜默〉北海道厚岸生蠔 × 綠豆沙 × 椰奶。(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eoi 極致餐飲」三大核心價值

坐上餐桌,不只是為了滿足味蕾,更是進入一場視覺與風味、創意與情感交織的美學旅程。「eoi 極致餐飲」三大核心價值——「Enjoyment」是一種沉浸於當下的態度,細細品味料理背後的溫度與心意,感受每一道菜餚與每一次舉杯之間的真實連結;「Original」則是回歸料理本質的堅持,打破制式框架,讓創作重新回到原點,展現職人對風味與食材的初心與探索;而「Imagination」則是打開感官的邊界,將日常轉化為意想不到的風味體驗,從視覺到味覺,讓每一次餐桌相聚都成為難忘的記憶。

(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餐廳 5 大亮點曝光

全台首創 Mini LED 沉浸式餐廳
・聯嘉光電集團獨家研發 Mini LED 全環繞顯示技術,將牆面與地面化為動態舞台。
・影像隨料理節奏切換,帶領賓客踏入夢幻花境、穿越羚羊峽谷的光影縫隙、遨遊浩瀚星海,甚至潛入海底與鯨魚共舞,實現虛實交錯的劇場級饗宴。

(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餐桌即舞台,一道道皆為創意風味展演
・主廚團隊以美學與故事設計菜單,從菜名、擺盤到食材堆疊,皆蘊含詩意故事。
・系列主題「邊吃邊環遊世界」,每道菜都是一場跨感官的演出。

(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特色餐點〈春之綠〉富士蘋果 × 烏龍茶冰淇淋 × 茴香。(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新派義法料理 × 台日風土選材
・結合歐洲、日本與台灣在地農場食材,呈現食材原味的邏輯,從前菜到甜點構築完整味覺旅程。

(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永續精神 × ESG 友善餐飲
・70%以上食材源自台灣各地農場,縮短食物里程,降低碳足跡。
・全食材利用技術,活化食材各部位運用,預計逐年減少 30% 餐廚廢棄。

雙主廚體系 × 穩定與創意並行
・行政主廚 陳宏儒:20 年義式料理經驗,精通正統技法,確保品質穩定。
・營運主廚 陳泓叡:澳洲米其林餐廳歷練,擅長打破既有食材印象,凸顯食材原味,打造不同層次與口感疊加的料理。

(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特色菜色搶先看!

在料理與風土、感官與想像之間,「eoi 極致餐飲」主廚以細膩技法與創意構思,詮釋跨越味覺疆界的餐桌風景。從〈浪來前的靜默〉——北海道厚岸生蠔結合綠豆沙與椰奶的意想不到組合,展開味蕾沉浸的序章;〈致敬與重生〉以自製酸種麵包搭配麥芽奶油與蟹肉醬,在熟悉之中找回創作初心;〈隱藏在地平線下〉以燉牛頰結合馬鈴薯巴菲,帶出層次豐富的醇厚韻味;〈春之綠〉則以富士蘋果、茴香與烏龍茶冰淇淋,收束一場充滿想像力的四季對話。更多菜色與完整菜單,邀請大眾親臨現場,體驗這場專屬於味蕾與靈感的美學饗宴。

(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特色餐點〈隱藏在地平線下〉燉牛頰 × 馬鈴薯巴菲。(圖片提供:eoi極致餐飲)

eoi極致餐飲

餐廳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89 號 2 F (宏泰交易1號廣場2樓)

營業時間|每日11:00 - 22:00

預訂電話|+886-2-2345-2000

資料提供|eoi極致餐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