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3大設計亮點!義大利建築師Antonio Citterio將海洋、排灣族文化揉入園區

「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2028年開幕!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操刀設計

近兩年蟬聯《Travel + Leisure》評選「全球最佳酒店品牌」的嘉佩樂(Capella),在台灣又有新動作,宣佈於屏東恆春打造世界級奢華度假村——「墾丁嘉佩樂」(Capella Kenting),預計2028年開幕。

「墾丁嘉佩樂」園區由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Patricia Viel率領的建築事務所「ACPV ARCHITECTS」操刀,從在地自然及人文景觀汲取靈感,設計概念圍繞著墾丁明媚的海洋,細節融入排灣族特色,將傳統文化與自然風景冶於一爐。

「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2028年開幕!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操刀設計
墾丁嘉佩樂預計於2028年開幕。(圖片提供:Capella)

與海為鄰,全園Villa都能享受無敵海景

近年台灣的高級旅宿市場非常熱鬧,都市地帶有柏悅(Park Hyatt)、四季(Four Seasons)相繼插旗,度假勝地有六善(Six Sences)進駐,嘉佩樂(Capella)則是兩者都有佈局,先於敦化北路打造「台北嘉佩樂酒店」,再與子樂投資合作「墾丁嘉佩樂」度假村。

「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2028年開幕!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操刀設計
台北嘉佩樂酒店預計於2024年底開幕。(圖片提供:Capella)

「墾丁嘉佩樂」落址於恆春半島西海岸線,位在墾丁國家公園北側,佔地約32,000坪,坐擁蔚藍海景及壯麗夕陽景色。雖腹地廣闊,房數卻不求多,ACPV ARCHITECTS以超低密度打造65間獨棟Villa,講求獨特與極高私密性,每棟皆具備私人泳池、溫泉、露台,並享有180度無敵海景,在房內就能飽覽夢幻海上日落,屆時落成後將是台灣第一座純Villa國際級度假村。

「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2028年開幕!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操刀設計
墾丁嘉佩樂獨棟Villa。(圖片提供:Capella)

ACPV親解3大設計亮點,海洋、原住民文化融入度假村

在「墾丁嘉佩樂」整體建築、景觀的規劃上,ACPV深受在地自然景觀、人文底蘊啟發,設計概念圍繞著度假村與海洋的緊密關係,也從原住民傳統房屋汲取靈感。

「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2028年開幕!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操刀設計
義大利建築師Antonio Citterio及Patricia Viel。(圖片提供:Capella)

▌每個角落都能與自然交流

為了凸顯墾丁「海濱度假勝地」的特點,ACPV根據環境的地形輪廓、地勢坡度做安排,將65Villa及水療中心、泳池、健身房、日式溫泉浴場等設施,恰到好處地融入自然景觀之中。Antonio Citterio想確保訪客置身Villa便能看見海景與天空,在度假村各處都能與大自然產生聯繫。

訪客抵達之時,迎接他們的是綠意盎然、沐浴陽光中的下沉式落客區,讓體感從喧囂的道路過渡至寧謐的自然之境;接著循花園小徑走向Villa,有種造訪園林之中私人住宅的感受。

「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2028年開幕!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操刀設計
墾丁嘉佩樂下沉式落客區。(圖片提供:Capella)

▌排灣族文化融入細節

另一方面,Patricia Viel則提及度假村與在地文化的連結:「館內由石頭堆疊的低牆,這是在地排灣族特色的一部分,不僅是為了讓設計因地制宜,還能最大限度減少(建築)對自然的視覺影響。」此外,建築中的圖案、紋理、幾何形狀等細節,也都呼應著在地文化特色;照明亦精心設計,力求不對視覺造成干擾,同時為大自然保留健康的光環境。

▌平衡私密與互動性

「墾丁嘉佩樂」不僅讓人得以與自然親密交流,也是個迷人的社交之所,在隱密、互動性之間取得平衡。在別墅裡,賓客可以沈浸於無人打擾的時刻;來到公共空間如酒吧、餐廳、婚禮場地、嘉佩樂融入深度在地體驗的「Capella Living Room」等,則能享受與他人共處的時光。

「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2028年開幕!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操刀設計
墾丁嘉佩樂海濱婚禮場地。(圖片提供:Capella)

嘉佩樂深度爬梳在地,打造一期一會的奢華體驗

在世界一眾奢華旅宿中,嘉佩樂如何脫穎而出?又怎麼定義奢華?嘉佩樂結合傳統、探索、個人特色、創新驚喜等元素,用說故事的方式,雕琢出真實、有意義的深度旅行體驗,形成一種當代、匠心獨具的敘事風格,來詮釋酒店所在的城市。品牌認為,只有在旅行中將身心靈沉浸於當地文化、歷史及環境時,每趟旅程才得以展現真正的生命力。

「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2028年開幕!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操刀設計
曼谷嘉佩樂。(圖片提供:Capella)

在印尼峇里島,「烏布嘉佩樂」(Capella Ubud Bali)順應自然環境,呈獻奢華叢林帳棚體驗;在越南,「河內嘉佩樂」(Capella Hanoi)進駐百年歷史建築,重現昔日歌劇時代的風華;在獅城,「新加坡嘉佩樂」(Capella Singapore)結合古蹟及新建築,化身大隱於市的城市綠洲。每一間嘉佩樂存在的意義,就是為旅人創造當地獨有、一期一會的體驗。

「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2028年開幕!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操刀設計
峇里島烏布嘉佩樂。(圖片提供:Capella)
「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2028年開幕!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操刀設計
河內嘉佩樂。(圖片提供:Capella)

「墾丁嘉佩樂」將延續這份精神,揉合屏東文化及自然景觀,發展出恆春半島的獨特體驗,館內除了將引進嘉佩樂著名的SPA,其結合了傳統手法、嘉佩樂隨著月相「盈虧圓缺」變化所設計的特色療程;餐飲則選用南台灣在地食材入菜,以自產農場直送為概念,呈獻「Farm-to-Table」饗宴。

「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2028年開幕!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操刀設計
(圖片提供:Capella)

嘉佩樂談高端旅遊趨勢,身心靈滋養是必須

談及未來奢華旅遊趨勢,嘉佩樂集團總裁Cristiano Rinaldi表示:「高端旅遊越趨私人、訂製化,旅人更加在意在旅行中得到身心靈的滋養與平衡,並獲得難忘的體驗,而墾丁具備這些要素,這也是吸引嘉佩樂集團與子樂投資合作的契機。」

「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2028年開幕!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操刀設計
新加坡嘉佩樂。(圖片提供:Capella)
「墾丁嘉佩樂」奢華度假村2028年開幕!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操刀設計
新加坡嘉佩樂。(圖片提供:Capella)

老屋華麗轉身!日本建築事務所B.L.U.E.操刀江蘇園林式酒店:木構X竹模混凝土,「揚州有熊」以亭臺樓閣重現古城風韻

老屋華麗轉身!日本建築事務所B.L.U.E.操刀江蘇園林式酒店:木構X竹模混凝土,「揚州有熊」以亭臺樓閣重現古城風韻

比起全新質材帶來的冷涼感受,歷史建築裡因時間潮水長期浸潤而散發的溫暖氣息,反倒是現代化都市生活中求之不得的「人味」。創立10多年來以北京為據點的日本建築設計事務所B.L.U.E.,2025年甫於江蘇揚州廣陵老城區內,完成一座兼含改造和新建的園林式酒店,古韻交織當代設計感的幽深氛圍令人神馳。從本篇開啟舊影院「現正熱映」的新故事!

B.L.U.E.建築設計事務所由青山周平(Shuhei Aoyama)與藤井洋子(Yoko Fujii)在2014年攜手創立並齊任主持建築師。縮寫自「Beijing Laboratory for Urban Environment(北京城市環境實驗場)」的命名,彰顯團隊願透過建築、室內乃至藝術等多元項目深入社會及文化環境,以求成為「連接城市與生活的設計平台」之宗旨,選於厚重歷史與先銳思潮激烈碰撞的北京落地發展,亦實踐前述理念。

其自2023年底參與開發的江蘇揚州「歷史建築再利用為現代酒店」案,正涉及城市更新範疇;經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總體規劃後,集結建築、景觀、展陳設計等專業團隊多方共創。不僅基地所在的廣陵路老城區本身錯落木結構老建築磚混結構(磚+鋼筋混凝土)現代建築等不同風格房屋群,此次總面積約4,250平方米的建設內容同樣分成改造和新建兩部分,當中又以文保建築「蘇北電影院」的活化再生為一大重點。

酒店案場位於廣陵路老城區,該區本身錯落木結構和磚混結構房屋群。(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酒店案場位於廣陵路老城區,該區本身錯落木結構和磚混結構房屋群。(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蘇北電影院之於揚州有熊酒店日後成為「地域文化傳承載體」尤其關鍵,在改造過程中保留其原有屋頂木結構並重新演繹為酒店大廳。(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蘇北電影院之於揚州有熊酒店日後成為「地域文化傳承載體」尤其關鍵,在改造過程中保留其原有屋頂木結構並重新演繹為酒店大廳。(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全案由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城市更新總體規劃,再集結包括B.L.U.E.建築設計事務所在內的專業團隊共創。(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全案經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城市更新總體規劃後,集結包括B.L.U.E.建築設計事務所在內的專業團隊共創。(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全案已於2025年4月完工,正式轉身「揚州廣陵有熊酒店」迎客。本文即從占據關鍵地位的蘇北電影院說起,接續導覽酒店公共區域設施及客房內裝,逐一揭開藏於各處的文化傳承巧思。

揚州廣陵有熊酒店2023年12月啟動、2025年4月完工。(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揚州廣陵有熊酒店2023年12月啟動、2025年4月完工。(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揚州廣陵有熊酒店導覽重點#01:改造蘇北電影院

影廳變大廳,中央造景「樹池」模糊室內外邊界

作為廣陵古城保護與城市更新計畫首批啟動的重要項目之一,建於1949年的蘇北電影院因具20世紀中期典型劇院建築風格,且見證這座文化名城的電影發展,現列「廣陵區歷史建築保護名錄」。而揚州廣陵有熊酒店承接了該地段更新後的主要功能,並交予B.L.U.E.團隊操刀電影院室內空間改造工程。

蘇北電影院改造。(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蘇北電影院改造。(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酒店大廳自電影院放映廳改建而來——秉持對其歷史文脈和建築符號的尊重,除維持原有屋頂木結構、發揮放映廳「樓層貫通」(通高)的特點外,亦同步設置「幕狀構造層」(幕布)保留放映功能。中央的樹池迴廊則借鑑揚州園林布局,將自然元素引入內部空間,模糊室內外邊界。恰到好處的屋頂尺度,更在旅客步入室內時,一面提供回到家般的放鬆和親切感,一面延展穿梭於室外庭院的閒適體驗。

電影院放映廳化身揚州廣陵有熊酒店大廳。(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電影院放映廳化身揚州廣陵有熊酒店大廳。(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大廳中央的樹池迴廊借鑑揚州園林布局,將戶外元素引入室內。(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大廳中央的樹池迴廊借鑑揚州園林布局,將戶外元素引入室內。(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裝潢選用老榆木鋸齒橡木及多種天然石材,輕柔喚起古城記憶。此外,從水磨石、復古金屬配件、帶有傳統電影院元素的飾物,到B.L.U.E.團隊汲取蘇北電影院曾放映之電影題材,協同當地藝術家以板畫形式二次創作的片中人物及場景,皆悄然突顯滿滿細節和歷史記憶點。

裝潢選用老榆木、鋸齒橡木及多種天然石材,添以水磨石、復古金屬配件及帶有傳統電影院元素的飾物。(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裝潢選用老榆木、鋸齒橡木及多種天然石材,添以水磨石、復古金屬配件及帶有傳統電影院元素的飾物。(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揚州廣陵有熊酒店導覽重點#02:新建客房、湯屋兩棟樓

大廳以北建築利用為客房,藉「亭臺樓閣」發揚園林精神

圍繞文化傳承的核心概念、以尊重場地歷史背景和現狀為前提,功能涵蓋餐廳包廂、客房和湯屋的兩棟新樓也維持原來的屋頂樣式。揚州憑古典園林聞名,園林中最常見的建築形式又非亭臺樓閣莫屬,B.L.U.E.團隊便捕捉「亭臺樓閣、曲園長廊」意象來串連重點建築,使空間隨人的行走而流動,營造動態感官體驗。

客房、湯屋新建概念解構。(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客房、湯屋新建概念解構。(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正對小巷入口的客房棟,1樓為餐廳包廂、2樓為客房。建設上實現「樓臺」靈感,將2樓客房懸挑(即上層樓板突出於下層支撐結構)在造型簡潔的平臺上,既巧妙化解場地限制,亦自然創造出開闊的觀景空間。放眼即成焦點的斜屋頂,搭配竹模混凝土外立面,無疑是這座新式園林的關鍵之筆。1樓圍牆回收現場老磚搭建,運用現代感強烈的通縫拼磚方式(即上下塊磚對齊砌成),與周邊老院的歷史牆面(通常為錯縫拼磚)形成今昔對話。

酒店街區內對應不同功能的數棟建築毗鄰,自成一座新式園林。(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酒店街區內對應不同功能的數棟建築毗鄰,自成一座新式園林。(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牆體藉通縫拼磚方式與歷史展開對話。(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牆體藉通縫拼磚方式與歷史展開對話。(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部分客房透過懸挑設計實現「樓臺」靈感。(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部分客房透過懸挑設計實現「樓臺」靈感。(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為確保隱蔽性,「湯屋」棟入口通道由半通透牆與公共庭院分隔。除選用手鑿肌理石材呼應「以石造景」的園林特色,其高低錯落、移位懸挑的結構,兼賦予室內採光、營造豐富空間感,並同樣扣合內外空間相互滲透的園林式建築型態。水療和足療兩個主要區域圍成私密內院,可通過摺疊門和推拉窗完全打開,與自然融合。

湯屋由半通透牆與公共庭院分隔,並以水療和足療兩個主要區域圍成私密內院。(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湯屋由半通透牆與公共庭院分隔,並以水療和足療兩個主要區域圍成私密內院。(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手鑿肌理石材呼應「以石造景」的園林特色。(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手鑿肌理石材呼應「以石造景」的園林特色。(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幀幀造景古韻橫生。(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幀幀造景古韻橫生。(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揚州廣陵有熊酒店導覽重點#03:客房內裝設計

外觀沿用原有庭院布局,內裝選以自然質材延續古建築氛圍

酒店共計40間客房,歸屬文保建築者全數保留木結構和外立面,僅在房內進一步規劃淋浴間及空調和供暖系統等現代生活設施。相對開放的布局和簡潔的手法,為客房更添一抹輕鬆舒適的現代氣息。內裝採木材、石材、手工磚肌理塗料夾絹玻璃等淺色調自然質材,忠實於材料本身質感,延續古建築氛圍;同時從銅器製作、木版畫雕刻等揚州傳統手工藝提取文化符號,於牆上掛飾做舊銅板和木版畫作,向當地傳統文化致敬。

開放布局讓客房更添舒適氣息。(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開放布局讓客房更添舒適氣息。(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夾絹玻璃和手鑿肌理木板延續古建築氛圍,同時為室內裝潢帶來變奏。(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夾絹玻璃和手鑿肌理木板延續古建築氛圍,同時為室內裝潢帶來變奏。(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牆上掛飾的木版畫作向揚州傳統文化致敬。(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牆上掛飾的木版畫作向揚州傳統文化致敬。(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40間客房選用各樣自然質材打造。(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40間客房選用各樣自然質材打造。(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至於文保建築和新建建築以外的兩棟改建客房,則在不更動原有門窗位置和外立面樣式之下,增設植栽和金屬格柵裝飾立面於走廊一側,垂直綠化、遮風擋雨一舉兩得。內裝選材和古典客房基本一致,保持整體空間色調的協調,亦加綴手鑿木板和銅板強化在地性。

金屬格柵點綴建築外觀,甚能一定程度遮風擋雨。(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金屬格柵點綴建築外觀,甚能一定程度遮風擋雨。(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不隨時間洗禮而陳舊褪色的,非磚瓦之形,而是其中所承載之情。既為「保護與更新」一環,揚州廣陵有熊酒店致力通過有溫度的設計存續古城記憶,構築具貴重地方特色的現代旅宿,進而造就地域文化傳承和傳播的載體。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九州「NOT A HOTEL YAKUSHIMA」2026年夏季登場:法國建築大師Jean Nouvel打造以岩石與玻璃構成的詩意居所

日本九州「NOT A HOTEL YAKUSHIMA」2026年夏季登場:法國建築大師Jean Nouvel打造以岩石與玻璃構成的詩意居所

NOT A HOTEL攜手法國建築巨匠Jean Nouvel率領的Ateliers Jean Nouvel事務所,將於日本九州屋久島打造極具詩意的「NOT A HOTEL YAKUSHIMA」,預計於2026年夏天登場。

成立於2020年4月的NOT A HOTEL株式會社,以「把家帶到全世界」為理念,提供由世界級建築師與創意人操刀設計,兼具設計美感與智慧家居科技的度假別墅。其特色在於,人們不僅可擁有自己購買的房屋,同時可互相使用所有的NOT A HOTEL物件,買家可像擁有自宅或別墅般做為資產持有,也可以每年10晚為單位進行彈性共享購買。

NOT A HOTEL攜手法國建築巨匠Jean Nouvel,將於日本九州屋久島打造極具詩意的「NOT A HOTEL YAKUSHIMA」。(圖片來源:NOT A HOTEL)
NOT A HOTEL攜手法國建築巨匠Jean Nouvel,將於日本九州屋久島打造極具詩意的「NOT A HOTEL YAKUSHIMA」。(圖片來源:NOT A HOTEL)

NOT A HOTEL登陸九州屋久島

而繼與挪威建築事務所Snøhetta、丹麥建築事務所BIG、潮流教父NIGO®、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等團隊合作後,NOT A HOTEL宣布,將在保有原始自然風貌的日本神秘之島「屋久島」,啟動全新計劃「NOT A HOTEL YAKUSHIMA」。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攜手Jean Nouvel打造詩意建築

被譽為「光之魔術師」的法國建築師Jean Nouvel,曾獲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建築獎,其代表作包含: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阿布達比羅浮宮、紐約53 West 53摩天大樓、上海浦東美術館等。這些國際知名建築不僅重塑城市景觀,也創造出專屬當地的獨特體驗。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不只是建造一處居所

此次,Jean Nouvel將建構一處詩意空間,讓人工與自然、物質與精神、現實與夢境彼此交融。他認為,最純粹洗練的事物存在於自然之中,「NOT A HOTEL YAKUSHIMA」不只是建造一處居所,而是能讓人與一棵樹、一片葉子、一塊石頭產生連結;人們能在岩石、庭園與裸露的大地中,找到體驗這座雨水豐沛、坐擁自然風光島嶼的理想方式。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以天然岩石與大量玻璃構成

「NOT A HOTEL YAKUSHIMA」主要以岩石與玻璃構成,而經歲月、雨水與風塑形而成的石頭可說是核心,加上周圍的岩石與排列的石牆,使其像是自古以來便有的存在;運用玻璃這樣純粹簡單的材質,也是為讓人們對「雨」的感受更加敏銳,既映照水的透明與天空的倒影,同時喚起人類最根本的情感。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資料來源|NOT A HOTEL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