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在甫落幕的2024法國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Objet)上,來自世界各國的頂尖設計再度匯聚一堂。除了一睹全球創新作品外,我們也特別關注本年度由評審團選出的7組新銳組合,帶大家一一認識他們的迷人特色。

今年,M&O團隊將目標範圍轉向北方,從斯堪地那維亞地區尋找新興設計力量。根據規定,新銳設計獲獎者須為35歲以下,且其工作室成立不超過五年。M&O新銳獎負責人Dereen O'Sullivan表示:「整個北歐國家都非常具有活力,擁有豐富的歷史、世界知名的天賦和相當的專業知識。北歐文化和時間、自然材料有著不同的關係,這些材料往往保持在最原始的狀態。年輕一代設計師善用他們的獨特語言,既是工藝設計也是收藏設計。」

Christian + Jade|材料背後的哲學

來自丹麥的Christian Hamme和來自新加坡的Jade Chan於就讀於荷蘭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期間相識,而後在丹麥哥本哈根共同成立工作室。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Christian + Jade、(右)Weight Of Wood。(圖片提供:M&O)

兩人從材料發想、結合敘事主題,以更廣闊的視野和開放的心態深入設計。Christian + Jade的作品多半以單一材料製成,團隊會深入原料背後的一切,從其中發想設計,像是研究木頭在哪邊生長的?這個品種有什麼特性?等,並致力於讓最終成品反映其最初樣貌,引發觀眾思考它的價值所在。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Reflecting Flame、(右)Vessels For Light。(圖片提供:M&O)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Smoke Cloud Chandelier、(右)Weight Of Wood。(圖片提供:M&O)

Ali Shah Gallefoss|讓自然創造形狀

現居於挪威奧斯陸的Ali Shah Gallefoss,起初是名奢侈品買手,後來才進入專業院校就讀,成為一名工業設計師。不過比起工業設計,Ali的表達方式更加藝術化,他欣賞北歐設計的實用性與恰到好處的造型,卻更嚮往能夠從設計中感受到雨水、崎嶇的山川,和變幻的天氣。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Ali Sha Gallefoss、(右)Tablea Square。(圖片提供:M&O)

創作時,Ali不會停留在一處,而是藉由到處旅遊,將最純粹的喜悅和感受融入作品,甚至接納一件物品為未完成狀態。他受到大自然的啟發,並讓材料「自我表達」,像是鑄造桌子時,Ali便將融化的鋁倒在沙地上,讓金屬創造自己的運動,最終定型時留下沙土所塑造出的模樣。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Ali將融化的鋁倒在沙地上,讓金屬創造自己的運動,最終定型時留下沙土所塑造出的模樣。(圖片提供:M&O)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圖片提供:M&O)

LAB LA BLA|鋼鐵重鎮再創新

瑞典籍創辦人Axel Landström和Victor Isaksson Pirtti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兩人的家鄉Luleå是一座鋼鐵重鎮,絕大多數的歐洲鋼鐵原料都來自這裡。對兩人而言,工業、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十分重要,他們也不斷思考著如何創造一個良性、可持續的設計體系,以代替現有的生產方法。像是在作品中,Axel和Victor便運用鋼鐵企業鑽探礦床時提取的沉積芯樣品,將其製作成一張座椅。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Lab La Bla。(圖片提供:M&O)

兩人形容,「LAB LA BLA」的工作室像是一座遊樂場,團隊間以玩耍、實驗型的方式開創顛覆性成果,他們的作品不只作為家具出售,同時也於藝廊展售。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LAB LA BLA不斷思考著如何創造一個良性、可持續的設計體系,以代替現有的生產方法。(圖片提供:M&O)

Frederik Gustav|從建築出發的家具

Frederik Weber和Gustav Dupont在丹麥皇家藝術學院相遇,兩人分別就讀家具設計與空間設計,自學生時代就一起創作,投入程度到兩人幾乎睡在工作室裡。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Frederik Gustav。(圖片提供:M&O)

「Frederik Gustav」以建築作為靈感與出發點,遵循丹麥設計傳統,以最透明公開的形式打造具備功能性的家具。例如,一般的燈具通常將電線、機械裝置隱藏在看不見的地方,而「Frederik Gustav」則將電線、五金、燈泡都納入設計的一部分,用電線垂釣燈罩,不僅充滿美感,也兼具了結構穩定性。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Paperwork、(右)Stable。(圖片提供:M&O)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FRAMA Bracket Chair。(圖片提供:M&O)

Antrei Hartikeinen|捕捉自然的木工

Antrei Hartikainen的父親是一名櫥櫃工匠,從小在職人工作室長大的他熱愛木材充滿生機的特性,以及擁有不同纖維、顏色的多重面貌。曾被Design Forum Finland評為年度設計師。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Antrei Hartikeinen、(右)UURRE。(圖片提供:M&O)

芬蘭的自然景觀隨季節有著巨大變化,而Antrei就從野外獲得創作靈感,像是作品「融化花瓶」以木材、玻璃、金屬和陶瓷,描繪出春日陽光融雪的情景,透明而流動的表面閃爍著不同色調的光彩,製作上則運用Antrei自身的木工專業,在雕刻好的木模中吹製玻璃外型。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MELT objects。(圖片提供:M&O)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Mycena。(圖片提供:M&O)

Studio Flétta|回收材料化身家飾

來自冰島雷克雅維克的Birta Rós Brynjólfsdóttir和Hrefna Sigurðardóttir,在攻讀產品設計學位期間認識,並共同成立了以編織為主的工作室。在冰島,大多數的資源都是進口而來,然後再把需要回收的廢棄物出口處理。「Studio Flétta」收集羊毛、紡織品、木材、玻璃、廢漁網等,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材料庫。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Studio Flétta。(圖片提供:M&O)

由於材料庫裡的資源乏人問津,Birta與Hrefna決定自己利用這些材料,向大眾展示它們的潛力。他們從既有材料發想,發揮創造力打造平易近人又耐用的產品,成為冰島設計界的一股新興力量。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Minute、(右)Flétta X Ýrúrarí - Pizza Time。(圖片提供:M&O)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右)Denim on denim on denim on denim on denim on denim。(圖片提供:M&O)

Malin Ida Eriksson|燃燒時間的陶土

Malin Ida Eriksson是一位居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陶藝家。學習陶藝技術的期間,Malin遭逢親人離世,也令他意識到時間的流逝與人類的無能為力。於是,他將陶土作為表達自我的方式,專注在陶土的可塑性與變化潛能。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Malin Ida Eriksson。(圖片提供:M&O)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Malin Ida Eriksson將陶土作為表達自我的方式,專注在陶土的可塑性與變化潛能。(圖片提供:M&O)

Malin表示,比起設計,自己所做的事更接近藝術。他的作品與自身緊緊相連,融入了創作者的回憶與內在,成為記憶當下的一種方式。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Malin表示,比起設計,自己所做的事更接近藝術表演。(圖片提供:M&O)

延伸閱讀

RECOMMEND

LoveFrom X 日本BALMUDA聯名航海燈具:Apple前設計長Jony Ive親手設計,打造為大海而生的設計燈具

LoveFrom X 日本BALMUDA聯名航海燈具:Jony Ive親手設計,打造為大海而生的設計燈具

由Apple前設計長Jony Ive創立的設計工作室LoveFrom,近日與日本設計家電品牌BALMUDA攜手合作,推出限量1000盞,名為「Sailing Lantern」 的航海風格掛燈!

Sailing Lantern誕生的契機,源自Jony Ive作為航海愛好者的個人需求。對設計極為講究的他,最初只是想為自己的遊艇找到一盞可攜式 LED 燈,卻在市場上遍尋不著,為此乾脆親自動手做,「我原本想直接買一盞燈,但沒有任何產品符合期待,於是我花了兩年親自設計,便向BALMUDA創辦人寺尾玄提出合作。」

延續並昇華傳統航海燈風格

那麼Jony Ive心中理想的航海提燈是什麼模樣?遵循傳統航海設計原則,Sailing Lantern 被設計為「能使用一輩子」的物件,便於拆解、維修與保養。在外觀造型上,延續傳統菲涅耳(Fresnel)航海燈的結構概念,像是多面切割的玻璃罩投射出清晰光線,金屬鏡頭護架保護玻璃免於撞擊。

(圖片來源:BALMUDA)
(圖片來源:BALMUDA)

然而在材質選用上,則完全被升級重塑。Sailing Lantern燈身有著閃耀的金色護罩,採用經鏡面拋光、霧面噴砂與電鍍強化的不鏽鋼材質,以及精密研磨拋光的紋理玻璃,和可抗陽光、鹽分與油脂,並且能手提與懸掛的聚酯編織背帶,種種細節皆完美展現堅固與優雅並存的質感。

(圖片來源:BALMUDA)
(圖片來源:BALMUDA)

模擬真實火焰的燈光設計

提燈底部配有一顆金色花瓣形旋鈕,可調整光線的亮度與色溫,對於Jony Ive來說,本次設計上最大的挑戰無疑是要將「真實火焰」轉化為現代科技的語言。他希望藉著燈具,捕捉到如真實火焰般的溫度與情感;為此,燈具光源結合多組紅、白LED,透過比例混合,讓燈光從柔和暖黃逐漸變為明亮純白;關燈時光線則會慢慢減弱,宛如火焰自然熄滅的瞬間。

(圖片來源:BALMUDA)
(圖片來源:BALMUDA)

「這盞燈是為海上環境而生。」Jony Ive說,「雖然材料與結構是新的,但它依然延續了航海燈與菲涅耳燈的熟悉感。」BALMUDA創辦人寺尾玄則回應:「當Jony首次展示這盞燈時,它像是一個時光膠囊,古老的火焰被封存在現代形式中。海洋總是召喚著人類冒險,而這件作品以不鏽鋼守護那份恆久的光。」

(圖片來源:BALMUDA)
(圖片來源:BALMUDA)

目前限量1000盞的Sailing Lantern已可從官網預訂,每盞要價美金4800元(約新台幣14.6萬元)。

(圖片來源:BALMUDA)
(圖片來源:BALMUDA)

不要的家具變沉浸式展覽一景!丹麥品牌Fritz Hansen「椅子循環計畫」重回瀨戶內本島,在古民家、江戶街區隨處供坐

不要的家具變沉浸式展覽一景!丹麥品牌Fritz Hansen「椅子循環計畫」重回瀨戶內本島,在古民家、江戶街區隨處供坐

今年舉凡新美術館的落成、各項藝術裝置的誕生,瀨戶內直島、豊島、犬島之名都經常地被提起。接下來,讓我們準備好將目光轉向西南方本島(Honjima)隨即迎來的第三回「椅子大展」——由丹麥品牌Fritz Hansen和香川當地選品店CONNECT共同策劃、以「循環再利用」家具為題的沉浸式裝置展,將帶你從江戶時代歷史街區,走進兩幢各擁風情的古宅,直被自然與人文之美雙重洗禮。

\美景在哪,椅子就在哪!/*圖為2022年展覽內容。(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美景在哪,椅子就在哪!/*圖為2022年展覽內容。(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家具見證日常、見證居住者的生活瑣碎,甚至見證了家庭一員的成長。然而,它們總會陳舊,終有汰換需求——如果你也老對物品日久生情、丟棄時每每感到格外不捨,那麼百年家具品牌Fritz Hansen自2024年起以自家產品為核心構思的「椅子循環計畫」或許尤具啟發性。顧名思義,計畫旨在讓顧客家中用處不再抑或耐用年限已到的椅子們重回品牌巧手,轉換形式和背景再出場。而事實上,此概念早於2022年即藉由Fritz Hansen於瀨戶內本島發起的「隨處坐坐」企劃被實踐;睽違3年,品牌宣布2025年10月3日至11月9日第三度登陸本島,與專營北歐家具家飾暨室內設計提案的在地店鋪CONNECT攜手舉辦《Fritz Hansen Exhibition in Honjima 2025》特別展覽。

三度以本島為舞台,首次擴大於兩座「古民家」進行展出

 關於選址:距丸龜30分鐘船程,靜謐時光流淌歷史街區

從香川縣丸龜市丸龜港搭乘渡輪前往本島,約莫半小時即可抵達。此島不僅可望見瀨戶大橋,還留有以漁業為生的聚落,和至今延承江戶時代街道風貌的歷史街區,無疑是一處能隱隱勾動造訪者懷舊心緒之地。近年雖面臨人口減少、空屋增加及民生設施相對匱乏不便等課題,然豐饒的自然與日常共存常伴,卻也讓島上靜謐流淌著使人心神安定的別樣時光。

從丸龜港乘船約半小時可抵達本島,而此次主展場所在的兩幢「古民家」則位於北部笠島地區。(圖片來源: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從丸龜港乘船約半小時可抵達本島,而此次主展場所在的兩幢「古民家」則位於北部笠島地區。(圖片來源: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關於策展:兩團隊睽違3年再攜手,打造沉浸式家具美學體驗

Fritz Hansen和CONNECT分別於2019年及2022年有過兩次展覽項目上的合作,彼時雙方共同利用位於本島北部、現歸屬香川縣唯一「國家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笠島古民家展示家具;並通過北歐設計與日本傳統建築交錯演繹的獨特空間「Fritz Hansen庵」,打造得以觸碰家具本質的體驗。今年除續用該空間,更增加了與之毗鄰的另一古民家「Kasashima to.」為新會場,使兩館在呼應島嶼景致的同時,亦透過相異氛圍彰顯北歐家具的魅力。

一如2022年展覽形式,這回團隊同樣會於古民家以外包括街巷、海濱等不同場域散置經「椅子循環計畫」活化再生的各式靠背座椅,使其悄然融入周遭環境,供到訪者在安適空氣的擁抱下沉浸式遊覽,親賞北歐家具長久以來備受喜愛的設計如何與地景相依,實感「直受家具本質之美衝擊」的片刻。

(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同場加映:Fritz Hansen推環境行動,力獻地方創生新形式

Fritz Hansen自2024年6月1日起正式開啟循環計畫(Circular Program),祭出相當優厚的條件對顧客愛用多時的椅子進行回收,一來減少廢棄,二來也為其賦予新價值、使其化身新資源再現於各類企劃或專案中,以最大限度延展產品壽命。如上所述,2022年落地瀨戶內海本島的「Fritz Hansen島」企劃正是其一案例:Fritz Hansen椅子與島上的圓木、石塊相結合,隨機設置於海灘、路邊、巴士站等多個適合稍作休憩之處,讓居民能隨時坐下歇息,展覽結束後仍持續被使用。此案同時與地方自治單位合作,開展家具品牌從自身立場發動的地方創生新形式。

*圖為2022年展覽內容。(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圖為2022年展覽內容。(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可回收產品涵蓋Seven Chair、Ant Chair、Grand Prix Chair、Lily共4款座椅。顧客返還符合條件且已過保固期的椅子(但需自付退回倉庫的配送費用)後,視品項將獲得20,000日圓(Ant Chair)或30,000日圓(Seven Chair、Grand Prix Chair、Lily)代金券,可於Fritz Hansen東京店選購同款式、同價位或更高價位的家具;計畫並隨附一枚活用Fritz Hansen家具邊角料縫製的皮革杯墊,由同樣認同循環理念、積極推行再生專案的日本當地皮革品牌hue協力完成。

4款可回收座椅。(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4款可回收座椅。(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以家具邊角料縫製的皮革杯墊將作為回饋禮於此計畫中贈送。(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以家具邊角料縫製的皮革杯墊將作為回饋禮於此計畫中贈送。(圖片來源:Fritz Hansen)

Fritz Hansen椅子循環計畫|本島展覽《Fritz Hansen Exhibition in Honjima 2025》

  • 時間:2025年10月3日至11月9日10:00-16:30(每週四休館)
  • 地點:日本香川縣丸龜市本島町笠島253「Fritz Hansen庵」和「Kasashima to.」
  • 交通方式:(班次請另參考時刻表)

1. 從香川縣丸龜港搭乘渡輪約35分鐘

2. 從岡山縣兒島港搭乘小型客船約30分鐘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