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在甫落幕的2024法國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Objet)上,來自世界各國的頂尖設計再度匯聚一堂。除了一睹全球創新作品外,我們也特別關注本年度由評審團選出的7組新銳組合,帶大家一一認識他們的迷人特色。

今年,M&O團隊將目標範圍轉向北方,從斯堪地那維亞地區尋找新興設計力量。根據規定,新銳設計獲獎者須為35歲以下,且其工作室成立不超過五年。M&O新銳獎負責人Dereen O'Sullivan表示:「整個北歐國家都非常具有活力,擁有豐富的歷史、世界知名的天賦和相當的專業知識。北歐文化和時間、自然材料有著不同的關係,這些材料往往保持在最原始的狀態。年輕一代設計師善用他們的獨特語言,既是工藝設計也是收藏設計。」

Christian + Jade|材料背後的哲學

來自丹麥的Christian Hamme和來自新加坡的Jade Chan於就讀於荷蘭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期間相識,而後在丹麥哥本哈根共同成立工作室。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Christian + Jade、(右)Weight Of Wood。(圖片提供:M&O)

兩人從材料發想、結合敘事主題,以更廣闊的視野和開放的心態深入設計。Christian + Jade的作品多半以單一材料製成,團隊會深入原料背後的一切,從其中發想設計,像是研究木頭在哪邊生長的?這個品種有什麼特性?等,並致力於讓最終成品反映其最初樣貌,引發觀眾思考它的價值所在。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Reflecting Flame、(右)Vessels For Light。(圖片提供:M&O)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Smoke Cloud Chandelier、(右)Weight Of Wood。(圖片提供:M&O)

Ali Shah Gallefoss|讓自然創造形狀

現居於挪威奧斯陸的Ali Shah Gallefoss,起初是名奢侈品買手,後來才進入專業院校就讀,成為一名工業設計師。不過比起工業設計,Ali的表達方式更加藝術化,他欣賞北歐設計的實用性與恰到好處的造型,卻更嚮往能夠從設計中感受到雨水、崎嶇的山川,和變幻的天氣。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Ali Sha Gallefoss、(右)Tablea Square。(圖片提供:M&O)

創作時,Ali不會停留在一處,而是藉由到處旅遊,將最純粹的喜悅和感受融入作品,甚至接納一件物品為未完成狀態。他受到大自然的啟發,並讓材料「自我表達」,像是鑄造桌子時,Ali便將融化的鋁倒在沙地上,讓金屬創造自己的運動,最終定型時留下沙土所塑造出的模樣。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Ali將融化的鋁倒在沙地上,讓金屬創造自己的運動,最終定型時留下沙土所塑造出的模樣。(圖片提供:M&O)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圖片提供:M&O)

LAB LA BLA|鋼鐵重鎮再創新

瑞典籍創辦人Axel Landström和Victor Isaksson Pirtti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兩人的家鄉Luleå是一座鋼鐵重鎮,絕大多數的歐洲鋼鐵原料都來自這裡。對兩人而言,工業、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十分重要,他們也不斷思考著如何創造一個良性、可持續的設計體系,以代替現有的生產方法。像是在作品中,Axel和Victor便運用鋼鐵企業鑽探礦床時提取的沉積芯樣品,將其製作成一張座椅。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Lab La Bla。(圖片提供:M&O)

兩人形容,「LAB LA BLA」的工作室像是一座遊樂場,團隊間以玩耍、實驗型的方式開創顛覆性成果,他們的作品不只作為家具出售,同時也於藝廊展售。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LAB LA BLA不斷思考著如何創造一個良性、可持續的設計體系,以代替現有的生產方法。(圖片提供:M&O)

Frederik Gustav|從建築出發的家具

Frederik Weber和Gustav Dupont在丹麥皇家藝術學院相遇,兩人分別就讀家具設計與空間設計,自學生時代就一起創作,投入程度到兩人幾乎睡在工作室裡。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Frederik Gustav。(圖片提供:M&O)

「Frederik Gustav」以建築作為靈感與出發點,遵循丹麥設計傳統,以最透明公開的形式打造具備功能性的家具。例如,一般的燈具通常將電線、機械裝置隱藏在看不見的地方,而「Frederik Gustav」則將電線、五金、燈泡都納入設計的一部分,用電線垂釣燈罩,不僅充滿美感,也兼具了結構穩定性。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Paperwork、(右)Stable。(圖片提供:M&O)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FRAMA Bracket Chair。(圖片提供:M&O)

Antrei Hartikeinen|捕捉自然的木工

Antrei Hartikainen的父親是一名櫥櫃工匠,從小在職人工作室長大的他熱愛木材充滿生機的特性,以及擁有不同纖維、顏色的多重面貌。曾被Design Forum Finland評為年度設計師。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Antrei Hartikeinen、(右)UURRE。(圖片提供:M&O)

芬蘭的自然景觀隨季節有著巨大變化,而Antrei就從野外獲得創作靈感,像是作品「融化花瓶」以木材、玻璃、金屬和陶瓷,描繪出春日陽光融雪的情景,透明而流動的表面閃爍著不同色調的光彩,製作上則運用Antrei自身的木工專業,在雕刻好的木模中吹製玻璃外型。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MELT objects。(圖片提供:M&O)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Mycena。(圖片提供:M&O)

Studio Flétta|回收材料化身家飾

來自冰島雷克雅維克的Birta Rós Brynjólfsdóttir和Hrefna Sigurðardóttir,在攻讀產品設計學位期間認識,並共同成立了以編織為主的工作室。在冰島,大多數的資源都是進口而來,然後再把需要回收的廢棄物出口處理。「Studio Flétta」收集羊毛、紡織品、木材、玻璃、廢漁網等,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材料庫。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Studio Flétta。(圖片提供:M&O)

由於材料庫裡的資源乏人問津,Birta與Hrefna決定自己利用這些材料,向大眾展示它們的潛力。他們從既有材料發想,發揮創造力打造平易近人又耐用的產品,成為冰島設計界的一股新興力量。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Minute、(右)Flétta X Ýrúrarí - Pizza Time。(圖片提供:M&O)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右)Denim on denim on denim on denim on denim on denim。(圖片提供:M&O)

Malin Ida Eriksson|燃燒時間的陶土

Malin Ida Eriksson是一位居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陶藝家。學習陶藝技術的期間,Malin遭逢親人離世,也令他意識到時間的流逝與人類的無能為力。於是,他將陶土作為表達自我的方式,專注在陶土的可塑性與變化潛能。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左)Malin Ida Eriksson。(圖片提供:M&O)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Malin Ida Eriksson將陶土作為表達自我的方式,專注在陶土的可塑性與變化潛能。(圖片提供:M&O)

Malin表示,比起設計,自己所做的事更接近藝術。他的作品與自身緊緊相連,融入了創作者的回憶與內在,成為記憶當下的一種方式。

認識2024 M&O年度新銳設計師!來自北歐的7組創意力量,如何融合工藝、設計、自然與時間?
Malin表示,比起設計,自己所做的事更接近藝術表演。(圖片提供:M&O)

延伸閱讀

RECOMMEND

IKEA公布4大居家設計系列與趨勢!兼具美感的輔助家具、首度聯手瑞典設計師Gustaf Westman推新品等亮點

IKEA公布4大居家設計系列與趨勢!兼具美感的輔助家具、首度聯手瑞典設計師Gustaf Westman推新品等亮點

IKEA在瑞典總部舉辦的「大眾化設計日(Democratic Design Days 2025)」,首度揭曉4大居家設計系列與居家趨勢,同時預告近期與瑞典設計師Gustaf Westman的聯名合作,即將在今年秋季推出。

MÄVINN系列:由在地職人打造,融合天然材質手工製作

IKEA長期將 ESG 策略融入品牌當中,讓更多人在公平的環境中參與經濟活動,實踐社會共好。自2012年起,IKEA持續透過與全球社會企業合作,為弱勢族群創造有意義的就業機會,MÄVINN系列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誕生的限量手作系列。今年最新一季再次聚焦「設計共創」的全球趨勢,與來自印度、孟加拉、約旦、印尼與泰國等地的社會企業合作,結合設計思維與在地工藝的共創模式,幫助近3千名女性工匠與弱勢族群獲得穩定收入與發展機會,今年共推出18款新品,從手工刺繡靠枕套、彩釉陶瓷餐盤、繽紛萬用毯與多款收納籃,採用香蕉纖維、黃麻、棉、羊毛與棕櫚葉等天然再生材質,搭配柔和色系,展現質樸且富層次的手作美感。

MÄVINN 餐盤,綠色,24 公分(圖片提供:IKEA)
MÄVINN 餐盤,綠色,24 公分(圖片提供:IKEA)
MÄVINN 花盆掛架,白色/手工製(圖片提供:IKEA)
MÄVINN 花盆掛架,白色/手工製(圖片提供:IKEA)

MÄVINN靠枕套由約旦社會企業Jordan River基金會的女性工匠手工製成,以柔軟純棉製成,手工刺繡的毛毛蟲和葉莖圖案細緻療癒,信封式開口不需要拉鍊或鈕扣就能輕鬆套入枕芯,放在沙發或床角增添俏皮感,同樣也是手工綁製流蘇的MÄVINN萬用毯,選用天然棉質蓋起來輕盈柔軟,機洗方便,省心又省力;若想讓陽台或窗邊角落更有綠意,也別錯過MÄVINN花盆掛架,由印度農村婦女以來自回收有機廢料的繩結編織製作,將繩子打結交織成各種花樣,在家輕鬆掛上植栽營造自然氛圍。以彩釉陶瓷製成的MÄVINN餐盤,沉穩墨綠色調與餐盤邊緣的幾何凹凸紋理,為日常餐桌營造獨特品味,來自社會企業工匠的手作設計,實用之餘也替每一餐增添溫度。

MÄVINN 靠枕套, 深藍色 彩色/花朵圖形, 50x50 公分(圖片提供:IKEA)
MÄVINN 靠枕套,深藍色 彩色/花朵圖形,50x50 公分(圖片提供:IKEA)
MÄVINN 萬用毯,粉紅色/橘色 條紋,110x170 公分(圖片提供:IKEA)
MÄVINN 萬用毯,粉紅色/橘色 條紋,110x170 公分(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系列:展現包容性設計,輔具與家具結合也兼顧美感

全球人口高齡化日益加劇,根據聯合國預測到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 21 億,這也推動居家設計思維走向更加無齡通用化,IKEA看準趨勢推出全新BÄSINGEN輔助家具系列,以「包容性設計」為核心,期望成為家中每個人保持自主的得力助手,特別貼近長者、孕婦、兒童或行動不便者的日常所需,將淋浴椅、毛巾桿、收納架到附扶手的墊腳凳融入圓弧防撞、止滑穩固、支撐加強等安全性設計,同時兼具視覺美感,設計師Sarah Fager 強調:「輔助家具不需藏起來,應是生活的一部份,與居家環境自然融合,BÄSINGEN系列以北歐極簡為靈感,帶來優雅、堅固與舒適的平衡。」

BÄSINGEN 附扶手墊腳凳、2步,碳黑色(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 附扶手墊腳凳、2步,碳黑色(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 毛巾桿,碳黑色,65公分(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 毛巾桿,碳黑色,65公分(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淋浴椅具防滑椅腳,結構穩固不易滑動,椅面細孔設計加快排水速度,扶手好握便於起身,是長輩或行動不便者的日常好幫手。BÄSINGEN毛巾桿BÄSINGEN淋浴收納架皆採用柔和圓邊設計與隱藏式螺絲,減少碰撞風險,也讓整體視覺更俐落,毛巾桿除了掛毛巾,也能作為輔助扶手,提升浴室的安全;收納架表面設有細孔,放置洗沐用品也能保持乾爽整潔,同時也兼具扶手功能。BÄSINGEN附扶手墊腳凳特別設計了側邊扶手,加上椅凳表面與椅腳皆具防滑設計,踩踏時更穩定安心,同時扶手也可當作毛巾架使用,適合放在廚房或浴室。

BÄSINGEN 淋浴收納架,碳黑色,16x29 公分(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 淋浴收納架,碳黑色,16x29 公分(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 淋浴椅, 碳黑色(圖片提供:IKEA)
BÄSINGEN 淋浴椅,碳黑色(圖片提供:IKEA)

OMMJÄNGE系列:傳統又新穎,結合小宅設計與瑞典民族風格

隨著家庭型態改變與房價高漲,小宅生活已成為全球都市中的新常態,IKEA長期關注現代人對居家空間的靈活需求,推出 OMMJÄNGE系列,靈感來自 19 世紀瑞典鄉村木屋生活,當時的家庭都在同一空間中完成吃飯、睡覺、工作與社交等日常活動,因此每件家具都必須具備多重功能,而系列名稱「OMMJÄNGE」源自斯莫蘭(SMÅLAND)方言,意為「共度時光」,傳遞即使在有限空間中,生活依然可以溫暖、有趣且富有詩意,此系列產品延續這份生活智慧,將「一室多用」的巧思轉化適合現代小宅使用、符合實用機能的家具家飾,外型以大膽色彩、傳統圖紋為特色,並使用實木松、羊毛、陶瓷與玻璃等天然材質展現細膩工藝質感,目前在「大眾化設計日」搶先公開古老工藝編織的木籃子、以婚紗曲線為靈感設計的鐘型吊燈、向經典致敬的延伸式摺疊桌等產品。此系列將於2026 年初上市。

OMMJÄNGE 系列玩轉19世紀瑞典鄉村「一室多用」思維。(圖片提供:IKEA)
OMMJÄNGE 系列玩轉19世紀瑞典鄉村「一室多用」思維。(圖片提供:IKEA)

Gustaf Westman x IKEA系列:打造每天都值得慶祝的家

情緒價值、療癒經濟已成為全球消費趨勢,居家空間是日常傳遞快樂、歸屬與儀式感的一環。IKEA首度與來自瑞典的當紅設計師Gustaf Westman合作,在全新「慶祝」主題系列中融入大膽玩味與表現力設計,傳遞 「每一天都值得慶祝」 的生活理念。Gustaf Westman以一面童趣氛圍的波浪鏡迅速在社群平台爆紅,是近年橫掃歐洲及日韓設計圈的話題新星。對於本次合作Gustaf Westman表示:「我希望以不拘形式的造型、色彩喚起快樂與自由的感覺,不必等待節日或特別場合,與摯愛共度的片刻就是最棒的慶祝。」此系列預計將於2025 年秋季上市。

→ IKEA攜手瑞典設計師Gustaf Westman:紅遍社群的波浪鏡與胖胖杯盤都出自他,這次將能平價收藏

瑞典的當紅設計師Gustaf Westman(圖片提供:IKEA)
瑞典的當紅設計師Gustaf Westman(圖片提供:IKEA)

資料提供|IKEA、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戶外到居家場域,如何讓設計成為流動的界線?專訪臺灣家俱品牌 BLACK Design 主理人賴彥岐

BLACK Design 的產品從不只是工具,它們更像一種生活節奏的化身。

在歷經十年的戶外實踐之後,品牌選擇回到空間最日常的位置——從野營到家居,從風景走進生活。「生活 × 藝術 × 自然」不再只是品牌口號,而是在這次轉向過程中被細緻對待的尺度與語言。BD home 傢俱系列不代表與過去切割,而是將戶外精神轉化為家的某種溫柔存在,一種無須張揚卻能長久相伴的設計語感。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BLACK Design 過去熱銷的經典戶外露營傢俱。(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當人們開始渴望居家空間裡的「自由感」,設計便不再只是美學選擇,而成為一種心理結界的移動。全球設計趨勢不斷模糊內外邊界,彈性結構、多場景應用、移動模組,都成為現代生活的回應語法。

在這波轉向之中,BLACK Design 提出「80% Outdoor20% Indoor」作為實驗比例,試圖將戶外場域中的開放感與收納智慧,轉譯為室內可共感的節奏物件。從物件的尺寸、結構、照明邏輯,到人與空間的情感關係,品牌試圖回應的從不是一個樣式,而是「生活應該如何被延伸」這件事。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今年推出的 BD home 傢俱系列,包含新品雙人椅《KUUSHA》、《KUUSHA EN》、《Monotospace Hitaru》長桌與《KOKI》燈柱。(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場域中的共享島嶼——桌子

品牌進入家內的第一步,始於一張桌子。《Monotospace 星空桌》是那道邊界上的序章,而《Monotospace Hitaru》則是進一步的深呼吸。

延續模組化與自由延展的特性,這張大長桌收起了戶外的機能外衣,將可收納的結構、旋轉盤與模組掛載轉化為更柔和的使用邏輯,不僅順應空間,也順應人。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Monotospace Hitaru》延續模組化特性,設計旋轉盤作為收納空間使用。(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我一直覺得,桌子是人與人之間的島嶼。」賴彥岐說。不是陳設品,也不是單一功能家具,它是對話的空間、分享的舞台、情感交會的平面;從細節工藝到比例調整,BLACK Design 將戶外設計中的理性結構轉化為室內的感性依附,讓這張桌子既不喧囂、也不服從,而是穩穩站在場域之中,與你並肩穿梭日常。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光,為空間注入呼吸——燈柱

如果桌子是交流的起點,那麼燈柱便是空間的節奏調節器。BLACK Design 所推出的《KOKI》,原本為戶外結構而生,卻在進入室內後重新定義使用關係:不再是功能主導的照明裝置,而是一項貼合生活行為的結構回應。

「室內真的需要這樣的燈嗎?」這個最初的疑問,成為設計開始的起點。賴彥岐與團隊重新計算光與人的距離:站立時、坐下時、靠近桌面時的照度範圍與角度變化,讓《KOKI》具備了無段式調整高度、拆卸式底座、模組擴充等彈性設定;它不為裝飾而生,也不是形式先行,而是來自對「行為與環境關係」的誠實推演。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KOKI》具有無段式調整高度特性,搭配桌面可作為檯燈使用。(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在不同場域之間,《KOKI》能轉化角色、保留結構,也預留未來擴充的可能性;與其說它是一盞燈,不如說是一種「空間行為的默契裝置」!以結構取代風格、以節奏取代裝飾,回應使用者真正的生活需求。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生活的自然靈感延伸——椅

作為品牌轉型後的階段性代表作——雙人椅《KUUSHA》與介於單人與雙人之間的《KUUSHA EN》,可說是將戶外靈感帶進居家場域。賴彥岐從露營經驗出發,打造尺寸略大於一般戶外雙人椅的延伸——更寬敞、適合家中的乘坐體驗,不僅將自然融入空間,其木質與金屬的結構語彙也延續品牌一貫調性,成為場域中溫潤的視覺焦點。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KUUSHA EN》的設計不只是單純的尺寸加大,更著重在「互動」元素。「對我來說,這是我跟空間之間,還有其他物件關係所產生的單位數。」賴彥岐說,在設計上預留空間——給孩子、寵物、甚至抱枕配件。打造既能置於山林,也能安放在家中,為生活留下一處可以停下腳步的所在。

承襲 BLACK Design 一貫的木質美學與模組系統,為了在居家場域中更貼合日常使用,《KUUSHA》與《KUUSHA EN》的布面、把手、結構皆可客製搭配,讓每一張椅子都能回應不同使用者的生活樣貌。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BLACK Design 透過模組化設計,可客製搭配每一張椅子的布面與把手。(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轉向之前,先讓空間說話

在正式提出 BD HOME 系列之前,BLACK Design 選擇透過三場展覽,作為品牌語境轉換的實驗現場。從台中洲際飯店舉辦的《10th Party》,到臺灣府儒考棚《Hybrid Living》,再到與日本品牌聯展的《MIX-EVOLUTION》,每一場都不只是展示產品,而是透過場域、光線、家具組合的微妙變化,測試人與設計之間的新關係。品牌不是急於進入家居市場,而是想先觀察:在不同生活節奏下,設計能否被真實地接住。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BLACK Design於台中洲際飯店舉辦十週年慶祝活動,邀請品牌會員共襄盛舉並製作限量週年禮物。(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於臺灣府儒考棚舉辦的十週年特展《Hybrid Living》,將全新傢俱系列「BD home」正式推出。(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去年九月舉辦的日本車庫品牌聯展《MIX-EVOLUTION》攜手「PINOWORKS」、「DEVISEWORKS」、「OUTDOORMONSTER」合作,跨界探討居家傢俱美學的新風潮。(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界線之外,是生活本身

BLACK Design 從來不是為了定義生活,而是為了不讓生活被定義。從戶外的機能物件到今日的室內模組,品牌始終練習著用設計去回應環境、空間與人的關係。賴彥岐說:「設計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提出一個還沒被問過的問題。」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攝影:黃覺深)

轉向家居,不是擴張市場,也不是調整語言,而是一次關於界線的重新思考。什麼是室內?什麼是戶外?也許真正的答案,不在場域,而在每一次你靠近那張桌、那張椅、那盞燈的當下。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

文 | 邵瀠萱 攝影|黃覺深 圖片提供:BLACK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