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凱悅酒店」正式亮相!阿里山森林意象、原民編織美學融入設計,客房內就能欣賞飛機起降

「桃機凱悅酒店」正式亮相!阿里山森林意象、原民編織美學融入設計,客房內就能欣賞飛機起降

歷經15年服務,緊鄰桃機的「華航大飯店」正式升級為「桃園國際機場凱悅酒店」(Hyatt Regency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成為台灣首間Hyatt Regency品牌酒店。內部也陸續進行全面改造,引入台灣山海景色與人文風土元素,為國內外旅客提供理想的機場旅宿。

「華航大飯店」轉型升級

「桃園國際機場凱悅酒店」座落於機場園區內的A14a機場旅館站旁,旅客可輕鬆搭乘機場捷運抵達,每15分鐘就有雙向車次直達第一航廈、第二航廈與台北市中心。自2024年10月起,酒店陸續進行軟硬體升級,包括大廳、大堂酒廊、烘培坊等區域的改造,並於2025年1月1日以全新品牌迎接旅客。未來,西餐廳、客房、健身中心及嘉賓軒也將陸續整修,以嶄新風貌提供更優質的住宿體驗。

公共空間取材台灣山海與人文風土

本次改造由李肇勳國際室內設計公司操刀,秉持「遇見台灣、愛上台灣」的設計理念,融合台灣獨特的山海景緻與人文風土。大廳以「俯瞰寶島」為靈感,保留原有的機翼裝置設計,呈現從機上鳥瞰台灣地貌與蒼鬱森林交疊的壯闊視野。

「桃機凱悅酒店」正式亮相!阿里山森林意象、原民編織美學融入設計,客房內就能欣賞飛機起降
大廳以「俯瞰寶島」為設計靈感,保留原有的機翼裝置設計(圖片提供:桃園國際機場凱悅酒店)

大堂酒廊(The Lounge)則取材自阿里山森林景觀,透過溫暖色調與芥黃、苔綠、磚紅色點綴,營造參天神木、天上銀河繁星與夏日螢火蟲的意象,為沉穩空間注入律動感。此外,烘焙坊設計靈感來自華航Sky Lounge,提供各式烘培西點與Grab & GO區,滿足不同時段趕飛機旅客的餐飲需求。

「桃機凱悅酒店」正式亮相!阿里山森林意象、原民編織美學融入設計,客房內就能欣賞飛機起降
大堂酒廊則取材自阿里山森林景觀,營造參天神木、天上銀河繁星與夏日螢火蟲的意象(圖片提供:桃園國際機場凱悅酒店)

至於Market Café咖啡廳,則預計於今年度啟動裝修,融入外國旅客最愛的台灣美食與濃厚人情味進行設計,供應buffet及各式現做餐點。

客房設計結合原住民編織元素 

「桃園國際機場凱悅酒店」擁有476間客房與套房,將分階段改裝,客房面積介於28至57平方公尺,設計融合台灣原住民編織元素與現代簡約美學。西側客房可俯瞰機場航廈,擁有全台唯一的航空豪景,為航空迷提供飛機起降的獨特視角。房內一大亮點便是開放式衣櫥設計,提升機場旅客的便利性;而九樓行政樓層則配置14間行政套房,附設獨立客廳與客廁,提供更高私密性,並延續華航商務艙的東方時尚美學及簡約線條,為商務人士理想之選。

「桃機凱悅酒店」正式亮相!阿里山森林意象、原民編織美學融入設計,客房內就能欣賞飛機起降
酒店內所有客房將分階段改裝(圖片提供:桃園國際機場凱悅酒店)

此外,「桃園國際機場凱悅酒店」也提供逾679平方米的宴會與會議空間,配備先進視聽設備與LED螢幕,適合舉辦各類活動與婚禮。入住行政樓層的貴賓可享嘉賓軒休息室服務,包括私人禮賓、免費早餐、全日飲品與晚間雞尾酒點心,提供尊榮的入住體驗。

隨著轉型升級,「桃園國際機場凱悅酒店」將透過全新設計與服務,為機場旅客帶來更便捷、具現代感的住宿選擇,為差旅和航空旅遊體驗加成。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老屋華麗轉身!日本建築事務所B.L.U.E.操刀江蘇園林式酒店:木構X竹模混凝土,「揚州有熊」以亭臺樓閣重現古城風韻

老屋華麗轉身!日本建築事務所B.L.U.E.操刀江蘇園林式酒店:木構X竹模混凝土,「揚州有熊」以亭臺樓閣重現古城風韻

比起全新質材帶來的冷涼感受,歷史建築裡因時間潮水長期浸潤而散發的溫暖氣息,反倒是現代化都市生活中求之不得的「人味」。創立10多年來以北京為據點的日本建築設計事務所B.L.U.E.,2025年甫於江蘇揚州廣陵老城區內,完成一座兼含改造和新建的園林式酒店,古韻交織當代設計感的幽深氛圍令人神馳。從本篇開啟舊影院「現正熱映」的新故事!

B.L.U.E.建築設計事務所由青山周平(Shuhei Aoyama)與藤井洋子(Yoko Fujii)在2014年攜手創立並齊任主持建築師。縮寫自「Beijing Laboratory for Urban Environment(北京城市環境實驗場)」的命名,彰顯團隊願透過建築、室內乃至藝術等多元項目深入社會及文化環境,以求成為「連接城市與生活的設計平台」之宗旨,選於厚重歷史與先銳思潮激烈碰撞的北京落地發展,亦實踐前述理念。

其自2023年底參與開發的江蘇揚州「歷史建築再利用為現代酒店」案,正涉及城市更新範疇;經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總體規劃後,集結建築、景觀、展陳設計等專業團隊多方共創。不僅基地所在的廣陵路老城區本身錯落木結構老建築磚混結構(磚+鋼筋混凝土)現代建築等不同風格房屋群,此次總面積約4,250平方米的建設內容同樣分成改造和新建兩部分,當中又以文保建築「蘇北電影院」的活化再生為一大重點。

酒店案場位於廣陵路老城區,該區本身錯落木結構和磚混結構房屋群。(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酒店案場位於廣陵路老城區,該區本身錯落木結構和磚混結構房屋群。(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蘇北電影院之於揚州有熊酒店日後成為「地域文化傳承載體」尤其關鍵,在改造過程中保留其原有屋頂木結構並重新演繹為酒店大廳。(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蘇北電影院之於揚州有熊酒店日後成為「地域文化傳承載體」尤其關鍵,在改造過程中保留其原有屋頂木結構並重新演繹為酒店大廳。(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全案由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城市更新總體規劃,再集結包括B.L.U.E.建築設計事務所在內的專業團隊共創。(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全案經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城市更新總體規劃後,集結包括B.L.U.E.建築設計事務所在內的專業團隊共創。(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全案已於2025年4月完工,正式轉身「揚州廣陵有熊酒店」迎客。本文即從占據關鍵地位的蘇北電影院說起,接續導覽酒店公共區域設施及客房內裝,逐一揭開藏於各處的文化傳承巧思。

揚州廣陵有熊酒店2023年12月啟動、2025年4月完工。(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揚州廣陵有熊酒店2023年12月啟動、2025年4月完工。(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揚州廣陵有熊酒店導覽重點#01:改造蘇北電影院

影廳變大廳,中央造景「樹池」模糊室內外邊界

作為廣陵古城保護與城市更新計畫首批啟動的重要項目之一,建於1949年的蘇北電影院因具20世紀中期典型劇院建築風格,且見證這座文化名城的電影發展,現列「廣陵區歷史建築保護名錄」。而揚州廣陵有熊酒店承接了該地段更新後的主要功能,並交予B.L.U.E.團隊操刀電影院室內空間改造工程。

蘇北電影院改造。(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蘇北電影院改造。(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酒店大廳自電影院放映廳改建而來——秉持對其歷史文脈和建築符號的尊重,除維持原有屋頂木結構、發揮放映廳「樓層貫通」(通高)的特點外,亦同步設置「幕狀構造層」(幕布)保留放映功能。中央的樹池迴廊則借鑑揚州園林布局,將自然元素引入內部空間,模糊室內外邊界。恰到好處的屋頂尺度,更在旅客步入室內時,一面提供回到家般的放鬆和親切感,一面延展穿梭於室外庭院的閒適體驗。

電影院放映廳化身揚州廣陵有熊酒店大廳。(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電影院放映廳化身揚州廣陵有熊酒店大廳。(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大廳中央的樹池迴廊借鑑揚州園林布局,將戶外元素引入室內。(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大廳中央的樹池迴廊借鑑揚州園林布局,將戶外元素引入室內。(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裝潢選用老榆木鋸齒橡木及多種天然石材,輕柔喚起古城記憶。此外,從水磨石、復古金屬配件、帶有傳統電影院元素的飾物,到B.L.U.E.團隊汲取蘇北電影院曾放映之電影題材,協同當地藝術家以板畫形式二次創作的片中人物及場景,皆悄然突顯滿滿細節和歷史記憶點。

裝潢選用老榆木、鋸齒橡木及多種天然石材,添以水磨石、復古金屬配件及帶有傳統電影院元素的飾物。(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裝潢選用老榆木、鋸齒橡木及多種天然石材,添以水磨石、復古金屬配件及帶有傳統電影院元素的飾物。(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揚州廣陵有熊酒店導覽重點#02:新建客房、湯屋兩棟樓

大廳以北建築利用為客房,藉「亭臺樓閣」發揚園林精神

圍繞文化傳承的核心概念、以尊重場地歷史背景和現狀為前提,功能涵蓋餐廳包廂、客房和湯屋的兩棟新樓也維持原來的屋頂樣式。揚州憑古典園林聞名,園林中最常見的建築形式又非亭臺樓閣莫屬,B.L.U.E.團隊便捕捉「亭臺樓閣、曲園長廊」意象來串連重點建築,使空間隨人的行走而流動,營造動態感官體驗。

客房、湯屋新建概念解構。(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客房、湯屋新建概念解構。(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

正對小巷入口的客房棟,1樓為餐廳包廂、2樓為客房。建設上實現「樓臺」靈感,將2樓客房懸挑(即上層樓板突出於下層支撐結構)在造型簡潔的平臺上,既巧妙化解場地限制,亦自然創造出開闊的觀景空間。放眼即成焦點的斜屋頂,搭配竹模混凝土外立面,無疑是這座新式園林的關鍵之筆。1樓圍牆回收現場老磚搭建,運用現代感強烈的通縫拼磚方式(即上下塊磚對齊砌成),與周邊老院的歷史牆面(通常為錯縫拼磚)形成今昔對話。

酒店街區內對應不同功能的數棟建築毗鄰,自成一座新式園林。(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酒店街區內對應不同功能的數棟建築毗鄰,自成一座新式園林。(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牆體藉通縫拼磚方式與歷史展開對話。(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牆體藉通縫拼磚方式與歷史展開對話。(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部分客房透過懸挑設計實現「樓臺」靈感。(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部分客房透過懸挑設計實現「樓臺」靈感。(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為確保隱蔽性,「湯屋」棟入口通道由半通透牆與公共庭院分隔。除選用手鑿肌理石材呼應「以石造景」的園林特色,其高低錯落、移位懸挑的結構,兼賦予室內採光、營造豐富空間感,並同樣扣合內外空間相互滲透的園林式建築型態。水療和足療兩個主要區域圍成私密內院,可通過摺疊門和推拉窗完全打開,與自然融合。

湯屋由半通透牆與公共庭院分隔,並以水療和足療兩個主要區域圍成私密內院。(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湯屋由半通透牆與公共庭院分隔,並以水療和足療兩個主要區域圍成私密內院。(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手鑿肌理石材呼應「以石造景」的園林特色。(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手鑿肌理石材呼應「以石造景」的園林特色。(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幀幀造景古韻橫生。(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幀幀造景古韻橫生。(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揚州廣陵有熊酒店導覽重點#03:客房內裝設計

外觀沿用原有庭院布局,內裝選以自然質材延續古建築氛圍

酒店共計40間客房,歸屬文保建築者全數保留木結構和外立面,僅在房內進一步規劃淋浴間及空調和供暖系統等現代生活設施。相對開放的布局和簡潔的手法,為客房更添一抹輕鬆舒適的現代氣息。內裝採木材、石材、手工磚肌理塗料夾絹玻璃等淺色調自然質材,忠實於材料本身質感,延續古建築氛圍;同時從銅器製作、木版畫雕刻等揚州傳統手工藝提取文化符號,於牆上掛飾做舊銅板和木版畫作,向當地傳統文化致敬。

開放布局讓客房更添舒適氣息。(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開放布局讓客房更添舒適氣息。(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夾絹玻璃和手鑿肌理木板延續古建築氛圍,同時為室內裝潢帶來變奏。(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夾絹玻璃和手鑿肌理木板延續古建築氛圍,同時為室內裝潢帶來變奏。(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牆上掛飾的木版畫作向揚州傳統文化致敬。(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牆上掛飾的木版畫作向揚州傳統文化致敬。(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40間客房選用各樣自然質材打造。(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40間客房選用各樣自然質材打造。(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至於文保建築和新建建築以外的兩棟改建客房,則在不更動原有門窗位置和外立面樣式之下,增設植栽和金屬格柵裝飾立面於走廊一側,垂直綠化、遮風擋雨一舉兩得。內裝選材和古典客房基本一致,保持整體空間色調的協調,亦加綴手鑿木板和銅板強化在地性。

金屬格柵點綴建築外觀,甚能一定程度遮風擋雨。(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金屬格柵點綴建築外觀,甚能一定程度遮風擋雨。(圖片提供:B.L.U.E. Architecture Studio/攝影:夏至)

不隨時間洗禮而陳舊褪色的,非磚瓦之形,而是其中所承載之情。既為「保護與更新」一環,揚州廣陵有熊酒店致力通過有溫度的設計存續古城記憶,構築具貴重地方特色的現代旅宿,進而造就地域文化傳承和傳播的載體。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九州「NOT A HOTEL YAKUSHIMA」2026年夏季登場:法國建築大師Jean Nouvel打造以岩石與玻璃構成的詩意居所

日本九州「NOT A HOTEL YAKUSHIMA」2026年夏季登場:法國建築大師Jean Nouvel打造以岩石與玻璃構成的詩意居所

NOT A HOTEL攜手法國建築巨匠Jean Nouvel率領的Ateliers Jean Nouvel事務所,將於日本九州屋久島打造極具詩意的「NOT A HOTEL YAKUSHIMA」,預計於2026年夏天登場。

成立於2020年4月的NOT A HOTEL株式會社,以「把家帶到全世界」為理念,提供由世界級建築師與創意人操刀設計,兼具設計美感與智慧家居科技的度假別墅。其特色在於,人們不僅可擁有自己購買的房屋,同時可互相使用所有的NOT A HOTEL物件,買家可像擁有自宅或別墅般做為資產持有,也可以每年10晚為單位進行彈性共享購買。

NOT A HOTEL攜手法國建築巨匠Jean Nouvel,將於日本九州屋久島打造極具詩意的「NOT A HOTEL YAKUSHIMA」。(圖片來源:NOT A HOTEL)
NOT A HOTEL攜手法國建築巨匠Jean Nouvel,將於日本九州屋久島打造極具詩意的「NOT A HOTEL YAKUSHIMA」。(圖片來源:NOT A HOTEL)

NOT A HOTEL登陸九州屋久島

而繼與挪威建築事務所Snøhetta、丹麥建築事務所BIG、潮流教父NIGO®、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等團隊合作後,NOT A HOTEL宣布,將在保有原始自然風貌的日本神秘之島「屋久島」,啟動全新計劃「NOT A HOTEL YAKUSHIMA」。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攜手Jean Nouvel打造詩意建築

被譽為「光之魔術師」的法國建築師Jean Nouvel,曾獲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建築獎,其代表作包含: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阿布達比羅浮宮、紐約53 West 53摩天大樓、上海浦東美術館等。這些國際知名建築不僅重塑城市景觀,也創造出專屬當地的獨特體驗。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不只是建造一處居所

此次,Jean Nouvel將建構一處詩意空間,讓人工與自然、物質與精神、現實與夢境彼此交融。他認為,最純粹洗練的事物存在於自然之中,「NOT A HOTEL YAKUSHIMA」不只是建造一處居所,而是能讓人與一棵樹、一片葉子、一塊石頭產生連結;人們能在岩石、庭園與裸露的大地中,找到體驗這座雨水豐沛、坐擁自然風光島嶼的理想方式。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以天然岩石與大量玻璃構成

「NOT A HOTEL YAKUSHIMA」主要以岩石與玻璃構成,而經歲月、雨水與風塑形而成的石頭可說是核心,加上周圍的岩石與排列的石牆,使其像是自古以來便有的存在;運用玻璃這樣純粹簡單的材質,也是為讓人們對「雨」的感受更加敏銳,既映照水的透明與天空的倒影,同時喚起人類最根本的情感。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資料來源|NOT A HOTEL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