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NOT A HOTEL YAKUSHIMA」2026年夏季登場:法國建築大師Jean Nouvel打造以岩石與玻璃構成的詩意居所

日本九州「NOT A HOTEL YAKUSHIMA」2026年夏季登場:法國建築大師Jean Nouvel打造以岩石與玻璃構成的詩意居所

NOT A HOTEL攜手法國建築巨匠Jean Nouvel率領的Ateliers Jean Nouvel事務所,將於日本九州屋久島打造極具詩意的「NOT A HOTEL YAKUSHIMA」,預計於2026年夏天登場。

成立於2020年4月的NOT A HOTEL株式會社,以「把家帶到全世界」為理念,提供由世界級建築師與創意人操刀設計,兼具設計美感與智慧家居科技的度假別墅。其特色在於,人們不僅可擁有自己購買的房屋,同時可互相使用所有的NOT A HOTEL物件,買家可像擁有自宅或別墅般做為資產持有,也可以每年10晚為單位進行彈性共享購買。

NOT A HOTEL攜手法國建築巨匠Jean Nouvel,將於日本九州屋久島打造極具詩意的「NOT A HOTEL YAKUSHIMA」。(圖片來源:NOT A HOTEL)
NOT A HOTEL攜手法國建築巨匠Jean Nouvel,將於日本九州屋久島打造極具詩意的「NOT A HOTEL YAKUSHIMA」。(圖片來源:NOT A HOTEL)

NOT A HOTEL登陸九州屋久島

而繼與挪威建築事務所Snøhetta、丹麥建築事務所BIG、潮流教父NIGO®、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等團隊合作後,NOT A HOTEL宣布,將在保有原始自然風貌的日本神秘之島「屋久島」,啟動全新計劃「NOT A HOTEL YAKUSHIMA」。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攜手Jean Nouvel打造詩意建築

被譽為「光之魔術師」的法國建築師Jean Nouvel,曾獲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建築獎,其代表作包含: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阿布達比羅浮宮、紐約53 West 53摩天大樓、上海浦東美術館等。這些國際知名建築不僅重塑城市景觀,也創造出專屬當地的獨特體驗。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不只是建造一處居所

此次,Jean Nouvel將建構一處詩意空間,讓人工與自然、物質與精神、現實與夢境彼此交融。他認為,最純粹洗練的事物存在於自然之中,「NOT A HOTEL YAKUSHIMA」不只是建造一處居所,而是能讓人與一棵樹、一片葉子、一塊石頭產生連結;人們能在岩石、庭園與裸露的大地中,找到體驗這座雨水豐沛、坐擁自然風光島嶼的理想方式。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以天然岩石與大量玻璃構成

「NOT A HOTEL YAKUSHIMA」主要以岩石與玻璃構成,而經歲月、雨水與風塑形而成的石頭可說是核心,加上周圍的岩石與排列的石牆,使其像是自古以來便有的存在;運用玻璃這樣純粹簡單的材質,也是為讓人們對「雨」的感受更加敏銳,既映照水的透明與天空的倒影,同時喚起人類最根本的情感。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圖片來源:NOT A HOTEL)

資料來源|NOT A HOTEL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巴黎羅浮宮「新文藝復興」計畫:SANAA、藤本壯介、DS+R等5組團隊角逐,規劃新入口、蒙娜麗莎展廳設計

巴黎羅浮宮「新文藝復興」計畫:SANAA、藤本壯介、DS+R等5組團隊角逐,規劃新入口、蒙娜麗莎展廳設計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為造訪法國巴黎必去的藝術景點,然而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最近卻因一起珠寶竊案登上各大版面,顯現出警戒系統、監控設備不足等疑慮;事實上,為了解決博物館多年來待解的老舊問題,法國文化部早在2025年1月便宣布「羅浮宮 新文藝復興」(Louvre – Nouvelle Renaissance)翻修改建計畫,近期更從上百件國際建築競圖中,選出包含SANAA、藤本壯介、英國Amanda Levete Architectes等最終入選的5組建築團隊提案!

(圖片來源:Musée du Louvre)
(圖片來源:Musée du Louvre)

為什麼要啟動「羅浮宮新文藝復興」翻修計畫?

每年接待高達900萬名遊客的羅浮宮,其參觀人數早已超出現有建築的承載負荷,為了緩解這個問題,法國文化部決定興起「羅浮宮 新文藝復興」計畫,希冀透過涵蓋科學、文化、建築、環境與數位轉型的整體改造,將全球人流最高的博物館,重新定位為21世紀兼具賞析、體驗與永續的文化場域。

「羅浮宮新文藝復興」是繼1980年代建築大師貝聿銘 (I. M. Pei) 打造玻璃金字塔之後,羅浮宮迎來的最大規模改造。計畫共分為兩大主軸,第一部分為「羅浮宮 — 大柱廊」(Louvre – Grande Colonnade),將著重於改善參觀者動線與入口體驗,並將鎮館之寶《蒙娜麗莎》打造專屬展廳。

巴黎羅浮宮將大規模整修!規劃新入口,為《蒙娜麗莎》打造專屬展廳

未來羅浮宮計畫,5組建築團隊角逐設計

第二部分則是名為「未來羅浮宮」(Louvre Demain)的長期總體規劃,聚焦翻修博物館基礎建設與技術系統,以確保整體建築能符合21世紀永續性與無障礙的標準。

「未來羅浮宮」工程將在歷史古蹟首席建築師 François Chatillon 監督下進行,力求在「保存原貌」與「未來化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本次擴建計畫可說是延續並深化1980至1990年代「大羅浮宮計畫」(Grand Louvre project) 的構想,當時由貝聿銘操刀,以玻璃金字塔為核心的改造,雖重塑了拿破崙庭院(Cour Napoléon)與黎塞留翼(Richelieu Wing),但東側大柱廊與宮殿東立面並未納入。

「新文藝復興」正是要將這塊拼圖補上,把古典宮殿建築、城市脈絡與當代功能融為一體。計畫競圖自2025年6月啟動後,共吸引逾百件提案,幾經技術審查後,21位評審團最終選出5組具備建築、展覽陳列、都市與景觀整合能力的團隊,包括法國Dubuisson Architecture與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的SANAA藤本壯介建築事務所團隊英國Amanda Levete Architectes法國Architecture-Studio與Diller Scofidio + Renfro,以及STUDIOS architecture與紐約Selldorf architects

以下為5組入選團隊負責項目 (IG為各團隊歷年建築作品)

Amanda Levete Architectes(AL_A):NC Nathalie Crinière負責展演設計、Carole Benaiteau負責博物館展示設計,景觀設計由 VDLA 負責,都市規劃由 Atelier SOIL 負責。

Architecture Studio 與 Diller Scofidio + Renfro:展演設計由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與 Atelier Brückner 負責,博物館展示設計由 LAMAYA 負責,景觀設計由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與 TER 負責,都市規劃由 Architecture Studio 負責。

⭣Architecture Studio建築作品

⭣Diller Scofidio + Renfro建築作品

Dubuisson Architecture與 SANAA:共同負責展演、展示及都市規劃,景觀設計由 Dan Pearson Studio 負責。

⭣Dubuisson Architecture建築作品

⭣SANAA建築作品

藤本壯介建築事務所巴黎(Sou Fujimoto ateliers Paris)與藤本壯介建築事務所(Sou Fujimoto architects):展覽與展示由Ducks Scéno負責,景觀與都市規劃由Vogt paysage負責。

⭣藤本壯介建築作品

STUDIOS architecture與Selldorf architects: BASE負責都市規劃與景觀設計。

⭣STUDIOS architecture建築作品

Selldorf architects建築作品

目前官方還尚未公開5組參與團隊鏡圖設計細節,不過能確定的是,羅浮宮本次翻修改造計畫,無疑是一場關於文化敘事、博物館體驗及城市關係的全面重塑,預計在2031年改造完工;至於工程期間羅浮宮會不會休館?答案是,不會,將維持原先博物館正常運作。

資料來源|Ministère de la Culturedesignboom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大埃及博物館」開幕!收藏逾10萬件文物,與金字塔群相呼應的層次建築

「大埃及博物館」開幕!收藏逾10萬件文物,與金字塔群相呼應的層次建築

埃及是許多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壯觀的金字塔、一望無際的沙漠、神秘的古文明,這個國度還將迎來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文明主題博物館——大埃及博物館(Grand Egyptian Museum),超過10萬件文物收藏,從數千年的法老文明到古希臘羅馬時期,喜愛埃及學的務必留意。而大埃及博物館已於今(2025)年11月1日正式開幕。

(圖片來源:Grand Egyptian Museum)
大埃及博物館(Grand Egyptian Museum)擁有超過10萬件文物收藏。(圖片來源:Grand Egyptian Museum)

前後花費近二十年的大型計畫

大埃及博物館位在吉薩金字塔群與開羅之間,其地勢有著50公尺的高度差距,引導尼羅河穿越沙漠、流向地中海,塑造埃及地形長達三千年。

這座博物館的建設其實早在多年前就已宣布開始,並由都柏林建築事務所Heneghan Peng Architects負責。但隨著2011年初阿拉伯之春的爆發,埃及國內政治、經濟不穩定,該計畫被迫暫停。幾年後,埃及政府趨於穩定,大埃及博物館建造工程再度啟動,這次宣佈預計將於2024年中完工開放。

「大埃及博物館」將於2024年中開幕!超越羅浮宮成全球最大博物館、呼應金字塔的層次建築搶先看
大埃及博物館位在吉薩金字塔群與開羅之間,其所在地勢有著50公尺的高度差距。(圖片來源:Heneghan Peng Architects)
「大埃及博物館」將於2024年中開幕!超越羅浮宮成全球最大博物館、呼應金字塔的層次建築搶先看
這座博物館的建設其實早在多年前就已宣布開始,並由都柏林建築事務所Heneghan Peng Architects負責。(圖片來源:IFC)

佔地50公頃、收藏逾10萬件文物

大埃及博物館以「埃及學的文化綜合體」為目標,共佔地50公頃,除展覽空間外也將設置兒童博物館、修復保存中心、相關教育設施及一座廣闊花園。

(圖片來源:Grand Egyptian Museum)
(圖片來源:Grand Egyptian Museum)
(圖片來源:Grand Egyptian Museum)
(圖片來源:Grand Egyptian Museum)
(圖片來源:Grand Egyptian Museum)
(圖片來源:Grand Egyptian Museum)

在幾乎有四座足球場那麼大的展覽空間中,大埃及博物館收藏了超過10萬件文物,包含目前存放在開羅埃及博物館的文物、現存於金字塔旁的太陽船,還有自1922年發現以來首次完整展示的圖坦卡門墓中文物,屆時也將同時展出數千年的法老文明,以及相對較現代的古希臘羅馬時期文物等。

「大埃及博物館」將於2024年中開幕!超越羅浮宮成全球最大博物館、呼應金字塔的層次建築搶先看
大埃及博物館收藏了超過10萬件文物,展出數千年的法老文明到古希臘羅馬時期文物等。(圖片來源:Grand Egyptian Museum)
(圖片來源:Grand Egyptian Museum)
(圖片來源:Grand Egyptian Museum)

層層遞升的建築,與金字塔群相呼應

大埃及博物館由半透明石材製成,隨著日夜光影轉移呈現不同的變化。Heneghan Peng Architects表示,在設計過程中,博物館與吉薩金字塔群的視覺連結一直是團隊的首要考量。若從遠處看,博物館和三座金字塔連線成三維結構軸線,在沙漠中創造出獨特的視覺。

走近大埃及博物館,便會注意到其富有層次感的建築設計,從偌大的庭園、樹蔭遮蔽的入口處,隨宏偉的樓梯逐步上升與遠處高原地形同高,眺望完整的金字塔景觀,最後再進入博物館內部。

「大埃及博物館」將於2024年中開幕!超越羅浮宮成全球最大博物館、呼應金字塔的層次建築搶先看
博物館與吉薩金字塔群的視覺連結是建築團隊的首要考量。(圖片來源:Heneghan Peng Architects)
「大埃及博物館」將於2024年中開幕!超越羅浮宮成全球最大博物館、呼應金字塔的層次建築搶先看
大埃及博物館由半透明石材製成,隨著日夜光影轉移呈現不同的變化。(圖片來源:IFC)

博物館量體龐大,但耗能極少

此外,引人注目的還有大埃及博物館的綠建築認證。這座博物館是IFC(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在非洲與中東地區第一個認證的綠色博物館,採用能反射陽光的屋頂、高效照明系統和水設備等可持續發展設施,相較同規模的建築節省了超過60%的能源成本和34%的用水量。

「大埃及博物館」將於2024年中開幕!超越羅浮宮成全球最大博物館、呼應金字塔的層次建築搶先看
大埃及博物館是IFC在非洲與中東地區第一個認證的綠色博物館。(圖片來源:Heneghan Peng Architects)

資料來源|heneghan peng architects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