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不能僅止於發想就結束!3招落實創新文化你也可以!

創意不能僅止於發想就結束!3招為企業落實創新文化

在產業變動劇烈的今天,企業無不將創新視為最重要的競爭優勢,許多領導人也都將打造創新企業文化納入組織重要綱領當中。為了將創新基因徹底植入員工的工作當中,企業努力做了許多嘗試,舉凡在辦公室引進手足球台(football table)的遊戲設施,或將牆壁漆成明亮的色調,並宣布「創新」將成為公司最優先的考量,甚至以現金獎勵提供創新構想的員工。於是在短時間之內,這股創新風潮與員工的興奮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幾個月後,一切又恢復原貌,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為什麼企業花了這麼多心思凝聚公司創新氛圍,卻維持不了多久破功?New Markets Advisors 管理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Stephen Wunker日前參加了由商業教育機構General Assembly和ONEin3舉辦的討論活動,活動號召各方創業者、設計思考專家與創新者,共同討論創新企業文化營造失敗的原因,Wunker將討論結果整合成以下三項策略,並刊載在《富比士》(Forbes)雜誌網站上:

 

1.讓員工在擅長的領域發揮

在鼓勵員工一起玩創新之前,企業必須先了解想培養與促進的是哪一種類型的創新。許多企業犯的毛病是,創新思考的範圍僅侷限於新產品的發展,這代表著儘管部分員工缺乏客戶需求的相關知識、對產品開發沒有熱情,依然被強迫去做新產品概念發想的腦力激盪。

 

除了舊思維中的產品創新開發外,一個企業通常包含哪些領域的創新?依據4P模式,產品(products)、流程(processes)、獲利模式(profit models)、策略方針(policies)都是可供員工發揮創意的舞台。跳脫傳統一切以產品為中心的窠臼,創新的視野無限寬廣

 

無論是什麼領域的創新,都應是由下而上的(bottom-up),依據不同員工的需求,為員工創造不同的創意發揮舞台,讓員工在擅長的領域、熱愛的事物上盡情揮灑。而非僅僅由企業高層統籌制定、高呼創新口號,將產品中心思維的觀點灌輸給員工,再下令全公司員工都必須照做。

 

舉例來說,微軟的創新團隊現在積極鼓勵員工投入、參與三種型式的創新:產品、商業模式、策略。跳脫以往只有產品創新的舊思維,微軟的創新力量為公司注入更多活力。Office相關軟體上架到Android和iOS平台,供用戶免費使用,便是微軟推動嶄新創新策略下的產物,而這樣的創新政策也會持續成為推動公司的力量。

 

2.給予員工安全、友善的空間測試創新構想

大企業有龐大的員工規模,因此通常會建立一套線性垂直的訊息傳遞系統,讓公司井然有序的運作。這套科層體制結構透過層層委託與交辦,提供員工一套簡單的溝通依循指標,卻也帶來一些後遺症。尤其是當企業要推動創新的時候,科層體制訊息一層一層上報的系統,造成下情不易上達的困境,對創新概念的傳遞與組織彈性而言,是很大的阻礙。

 

 

套用到真實情境裡,當企業高層宣揚創新的種種益處時,中階主管仍然在公司核心任務中確認團隊有沒有達到最佳表現,他們沒有多餘的精力將時間與熱情投注在未經檢驗、風險未知的創新任務上。因此,當員工有任何創新構想時,在中階主管那一關就被擋下來了,主管期望部屬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上,把份內的事做好,於是好不容易萌發的創意就被扼殺了。

 

美國第一資本金融控股公司(Capital One)管理設計策略家Brett Bishop,解釋他的團隊如何瓦解上述科層體制帶來的困境。「我們去找那些太忙碌以致於無法治專注將創新概念實現的人,向他們保證公司會給他們機會嘗試。」Bishop的團隊獨立於整套科層體制之外,他們直接在公司內部尋找符合條件的員工,給予這些員工一個友善的空間測試創新想法,並確保這些員工的直屬長官不會插手,保護員工不會因創新理念的嘗試而受到主管苛責。

 

3.提供員工需要的創新工具

縱使是一個好的構想,在概念剛發想出來的時候,通常只有模糊的雛形,具體應如何執行、能對公司創造多少價值,這些細節都還不夠清晰。而企業要做的便是提供適當的工具,讓概念發展得更清晰。許多企業只是將錢砸在「發想創新概念」上,然而當新生兒一般的概念被發想出來後,卻沒有提供足夠的資源與工具、思考框架幫助這些概念長大,導致這些概念雖然出生了卻早早夭折。

 

被《財星》(Fortune)雜誌列為全球前1000大企業、3D 設計軟體公司歐特克(Autodesk),能成功營造創新企業文化的秘訣在於,公司為員工籌建了一系列的創新工作坊。工作坊中傳授的並非發想創新理念的方法,而是如何把創新理念「養大」,包括應該將構想說給哪位關鍵人物聽、應考慮哪些細節才能讓概念在市場上付諸實踐、如何做商業簡報突顯概念的核心價值、思考為什麼這個概念非歐特克執行不可、歐特克執行這個創新概念在市場上有何優勢與劣勢。這些訓練與資源,能有效幫助員工為每一個創新理念加值。

 

 

Photo、Text via /  SmartLinkin

日本UNIQLO ✕ 哆啦A夢 ✕ 羅浮宮聯名!蒙娜麗莎、玻璃金字塔、勝利女神雕像躍上T恤

日本UNIQLO ✕ 哆啦A夢 ✕ 羅浮宮聯名!蒙娜麗莎、玻璃金字塔、勝利女神雕像躍上T恤

日本UNIQLO將於5月下旬推出「哆啦A夢 & 羅浮宮」聯名系列UT。而這次的聯名呈現了哆啦A夢與夥伴們造訪羅浮宮的趣味場景,將帶領人們展開充滿想像力的藝術之旅。

UNIQLO推「哆啦A夢 & 羅浮宮」聯名

致力於「Art for All」 理念的UNIQLO,曾與紐約MoMA、倫敦TATE MODERN、法國羅浮宮等國際知名美術館合作,將藝術帶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接觸藝術的機會。而這次UNIQLO再度攜手羅浮宮以及長年合作的《哆啦A夢》推出特別聯名系列UT,並預計於2025年5月下旬在全日本UNIQLO門市及官方網路商店開賣。

感受經典作品的魅力

這款聯名UT共有4款設計,除展現了哆啦A夢與大雄造訪羅浮宮、欣賞經典畫作的場景,甚至他們也穿梭於經典藝術作品之中,帶大家一同感受藝術的魅力。比如在「蒙娜麗莎」這款設計中,描繪了哆啦A夢與大雄手牽手站在《蒙娜麗莎》前,專心欣賞作品的模樣;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的《天文學家》名作,將原本畫作中觸摸著地球儀的人物變成哆啦A夢,巧妙融合原作意境與幽默感。

< モナ・リザ >,1,500日圓(圖片來源:ユニクロ)
< モナ・リザ >,1,500日圓(圖片來源:ユニクロ)
< 天文学者 >,1,500日圓(圖片來源:ユニクロ)
< 天文学者 >,1,500日圓(圖片來源:ユニクロ)

融合玩心的創意設計

羅浮宮經典的《勝利女神》雕像,也成為這系列的設計靈感,白色T恤上,可見勝利女神引領著雕塑風格的大雄、靜香、小夫與胖虎前行。羅浮宮入口前標誌性的玻璃金字塔也躍上T恤,其背面是夜空中哆啦A夢與大雄戴著竹蜻蜓飛越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的畫面,正面胸口處則結合了玻璃金字塔與哆啦A夢的圖案,低調卻帶有巧思。

< サモトラケのニケ >,1,500日圓(圖片來源:ユニクロ)
< サモトラケのニケ >,1,500日圓(圖片來源:ユニクロ)
< ルーヴル・ピラミッド >,1,500日圓(圖片來源:ユニクロ)
< ルーヴル・ピラミッド >,1,500日圓(圖片來源:ユニクロ)

羅浮宮也將販售聯名T恤

另外,「哆啦A夢 & 羅浮宮」聯名系列T恤也將於羅浮宮館內的商店與官方網路商店搶先發售,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也能收藏這次的特別系列,將哆啦A夢與藝術的魅力帶回家。

這次的聯名UT系列展現了哆啦A夢與夥伴們造訪羅浮宮的趣味場景。(圖片來源:ユニクロ)
這次的聯名UT系列展現了哆啦A夢與夥伴們造訪羅浮宮的趣味場景。(圖片來源:ユニクロ)

資料來源|ユニクロ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用「另一隻手」寫出來的字!當設計師的慣用手忙著吃奇多,這款歪七扭八的字體就誕生了

用「另一隻手」寫出來的字!當設計師的慣用手忙著吃奇多,這款歪七扭八的字體就誕生了

你知道嗎?根據統計,99%的人都是用慣用手吃奇多(Cheetos),結果手上沾滿了餅乾上的起司粉,導致這隻手沒辦法做其他任何事。

在1月23日「全國手寫日」(National Handwriting Day),奇多推出免費下載的「The Other Hand」字體,其筆畫粗糙、文字結構亂七八糟,呈現既無厘頭又充滿創意的效果,引發熱烈討論。

用「另一隻手」寫出來的字!當設計師的慣用手忙著吃奇多,這款歪七扭八的字體就誕生了
「The Other Hand」筆畫粗糙、文字結構亂七八糟,呈現既無厘頭又充滿創意的效果(圖片來源:Cheetos)

這款字體,出自設計師的「非慣用手」

品牌強調,「The Other Hand」是全世界第一款真正出自設計師非慣用手的字體,因為他們的慣用手正忙著吃奇多。相較一般設計流程,設計師們為「The Other Hand」花費更多時間與精力,才能雕琢出每個「剛剛好」的細節。

用「另一隻手」寫出來的字!當設計師的慣用手忙著吃奇多,這款歪七扭八的字體就誕生了
品牌強調,「The Other Hand」是全世界第一款真正出自設計師非慣用手的字體(圖片來源:Cheetos)

為了推廣「The Other Hand」字體,奇多還特別製作了一支宣傳廣告,揭秘它的誕生過程。片中邀請到Goodby, Silverstein & Partners創辦人、著名廣告人Rich Silverstein主演,和設計師們一同用非慣用手書寫這款字體,而慣用手則沾滿了奇多餅乾粉末。

用「另一隻手」寫出來的字!當設計師的慣用手忙著吃奇多,這款歪七扭八的字體就誕生了
「The Other Hand」宣傳影片中邀請到著名廣告人Rich Silverstein主演(圖片來源:Cheetos)

影片還為觀眾示範許多「The Other Hand」的創意應用,像是刺青、交通號誌、公文、墓碑等,以幽默的自嘲方式吸引焦點,更公開向經典字體「Helvetica」喊話:「我們將顛覆字體設計世界!」

用「另一隻手」寫出來的字!當設計師的慣用手忙著吃奇多,這款歪七扭八的字體就誕生了
「The Other Hand」的各種創意應用(圖片來源:Cheetos)

創意萌生自不經意的生活習慣

「The Other Hand」字體並非一時興起的創作,而是品牌長期行銷企劃「The Other Hand」的一環。奇多於去(2024)年發起該企劃,從一個簡單的生活觀察切入——「大多數人都是用慣用手吃奇多」,以一系列影片、戶外廣告、名人合作與創意挑戰等,延續品牌一貫的惡趣味風格,在社群平台上引發討論。

用「另一隻手」寫出來的字!當設計師的慣用手忙著吃奇多,這款歪七扭八的字體就誕生了
「The Other Hand」從一個簡單的生活觀察切入,在社群平台上引發討論(圖片來源:Cheetos)

如何下載「The Other Hand」?

目前,這款「The Other Hand」字體可以在奇多官網(Cheetos.com)下載使用;品牌還同步發表了一款瀏覽器擴充功能,安裝後就能把任何網站的字體轉換為「The Other Hand」,為日常增添樂趣。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