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印象中的巴洛克該是什麼樣子?巴洛克藝術,17世紀時風行於歐洲的藝術風格,以誇張清晰可辨的細節呈現;巴洛克音樂,以極盡奢華、大量裝飾性音符表現,節奏強烈,旋律精緻;巴洛克建築,以規則的波浪曲線呈現動感,展現戲劇般的效果……,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呈現,巴洛克似乎都是以豪華的氛圍為代表,但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決定以與眾不同的方式來表現「巴洛克」。
位於墨西哥中部、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城市普埃布拉(Puebla)之市郊的巴洛克博物館(Museo Internacional del Barroco),佇立於河畔,遠遠望去似乎只看見了一片又一片的建築外牆環繞,數個聳立的曲面白色量體彼此靠攏,恰似龐大的陶藝雕塑。
至於大師如何以建築呼應藝術精神?伊東提出三個重點。首先,他延續過往作品中蘊含的生物有機性概念,將原本規矩的結構,有秩序地變形、開口,造就一種有機的流動性。一如巴洛克藝術鼎盛的時期,辯證人與神的關係,他指出21世紀最該闡明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延續這層想法,其第二個重點是加入自然冷卻的技術,並讓建築具備蒐集和淨化雨水及汙水的能力。不但降低耗能,也實現友善環境的理想。最後,呼應西洋藝術經常以亮光代表神性,巧妙利用照明,作為串連展間的暗示。即便是不規則的路線,只要依循光亮,便不致迷路。概念簡單卻充滿了神聖的意味,讓每位觀者都留下獨一無二的參訪回憶。
最高高度19.52米的巴洛克博物館,總面積為18149平方米,外牆由白色混凝土打造,內部則以灰色混凝土呈現,使牆體成為一體。從空中俯瞰整區建築,便可發現那一片片彎曲的白牆,就是一個展廳的隔間,一片又一片地拉出一室的藝術品,展間所環繞的,便是建築中央的水池庭院。
身為一處文化交流中心,巴洛克博物館希望透過新樣貌與世界文化藝術交流,將此處打造成吸引世界目光的焦點,有了伊東豊雄的加持,巴洛克博物館已經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了!
Text / Irene Hsu、陳岱華
via / Ar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