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總統居然也成了租屋族?歐巴馬退休後的豪宅曝光

前任總統居然也成了租屋族?歐巴馬退休後的豪宅曝光

從1800年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上任後,白宮除了是總統的辦公室之外,也是他們在位時的居所。而在川普上任的風波過後,大家也開始關心美國總統歐巴馬明年卸任後要住哪,根據《T&C》(Town&Country)雜誌報導,歐巴馬即將搬到華盛頓的卡洛拉馬(Kalorama)社區的豪宅,究竟未來的「前總統」住宅會有多豪華,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卡洛拉馬社區是屬於美國達官貴人的專屬社區,住了許多外交官、各部長等等,戒備也非常地森嚴,據說未來還會有車輛管制,限制只有當地居民才能開車進入。

 

歐巴馬會選擇這個社區原因除了是因為離白宮近,能夠隨時支援川普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小女兒還在就學,能夠讓女兒在原學校繼續念書

 

這間位於華盛頓的卡洛拉馬社區市價大約635萬美金(約台幣2億2百萬),總坪數有2480坪。總共有3層樓,8個臥室、9間廁所,足夠讓一家四口居住之外,還能接待需要住宿的訪客。

 

雖然以歐巴馬的財富而言,買下這一棟房子應該不成問題,不過在目前歐巴馬只是用月租22000美金的價格將它租下來。(能當美國總統的房東也太幸運了吧!)

 

整個空間看起來相當寬敞、舒適,多個起居間也能夠讓歐巴馬好好的享受退休生活。大片落地窗設計客廳,能夠讓陽光自然的照射進來,推開門便是後院。綠意盎然的後院也能讓歐巴馬的寵物好好地運動、活動筋骨,或是邀請朋友開派對、烤肉。人和狗都可以過上相當愜意的生活啊!

 

每間臥室的大小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小套房,豪華程度絲毫不輸給6星級大飯店呢!幾乎每間房間都設有獨立的衛浴設備,根本沒有搶浴室這樣的問題存在!

 

歐巴馬甚至還因為房間太多的關係,有幾間改建成他想要的樣子,像是一間獨立書房和健身房,讓歐巴馬除了看書陶冶身心、還能兼顧身材。

 

歐巴馬為美國服務了8年的時間,從黑髮人也操勞成白髮人,在今年5月時還拍了一部搞笑影片,討論歐巴馬退休後該做什麼(中文版請點我)。看來除了川普之外,連歐巴馬自己都很期待明年初的退休之日啊~

 

Text、Photo / 妞新聞

 

A24跨足餐飲業!紐約新餐廳「Wild Cherry」改建自百年歷史傳奇劇院,電影敘事從螢幕延伸至餐桌

A24跨足餐飲業!紐約新餐廳「Wild Cherry」改建自百年歷史傳奇劇院

近年以《媽的多重宇宙》及《粗獷派建築師》等優質電影擄獲全球劇迷的A24,最近討論度最高的新動向不是電影新作,而是一間在紐約開幕的新餐廳「Wild Cherry」!

2023年,A24收購紐約百年歷史劇院「Cherry Lane Theater」,費時兩年將其改造為結合現場表演、電影播映及餐飲的藝文交流場域,其中又以近日開門迎客的Wild Cherry最為引人注目,其將電影敘事從螢幕延伸至餐桌,迷人空間領人乘上時光機,穿梭回上世紀的老電影場景。

A24跨足餐飲業!紐約新餐廳「Wild Cherry」改建自百年歷史傳奇劇院
(圖片來源:Gentl and Hyers)

A24:藝術性與商業表現兼得的獨立電影公司

A24作為獨立電影製作公司,自2012年成立至今不過十年多一些,就憑《月光下的藍色男孩》(2017)、《媽的多重宇宙》(2023)及《粗獷派建築師》(2025)等佳作抱回數座奧斯卡小金人。透過扶植視角及風格獨特的新銳導演、探索非典型電影題材的開放性,及製作精美且探究深入的出版品等,A24成功打破藝術與商業的界線,開拓出人氣與口碑、票房與獎項兼得的局面,成為全球電影圈不容忽視的強勁力量。而A24於紐約翻新百年歷史的Cherry Lane劇院,則是品牌經營策略的新嘗試。

A24跨足餐飲業!紐約新餐廳「Wild Cherry」改建自百年歷史傳奇劇院
《媽的多重宇宙》劇照。(圖片來源:A24)
A24跨足餐飲業!紐約新餐廳「Wild Cherry」改建自百年歷史傳奇劇院
《粗獷派建築師》劇照。(圖片來源:A24)

Cherry Lane Theatre:紐約百年歷史傳奇劇院

Cherry Lane劇院坐落於紐約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所在建築建於1836年,最早是一座釀酒廠,後來陸續轉為工廠和同志酒吧等空間;直到1923年由一群實驗派藝術家接手,才於隔年轉型作為劇院並延續至今,百年來不懈推廣戲劇、音樂和電影等藝術形式,培養出無數影劇人才和創意先鋒(像是影歌雙棲的天后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就曾於1950年代在此工作),堪稱紐約富傳奇色彩的文化據點。

A24跨足餐飲業!紐約新餐廳「Wild Cherry」改建自百年歷史傳奇劇院
(圖片來源:Cherry Lane Theatre)

A24結合戲劇與餐飲,為百年劇院注入新生

2023年,A24斥資千萬美元收購Cherry Lane劇院,展開為期兩年的翻修工程,打造品牌旗下首個現場表演空間,除將持續策劃影劇和音樂表演,亦增設「Wild Cherry」餐廳酒吧,讓這座百年劇院不再只是劇迷專屬,亦是紐約時髦人士一小酌聚餐的理想去處。經過翻修,劇院仍保留標誌性的紅色大門;內部為提升觀影體驗,從燈光與音響系統、座椅、地毯到投影設備等,皆大幅升級,另增設可伸縮的大螢幕便於日後電影放映使用。

A24跨足餐飲業!紐約新餐廳「Wild Cherry」改建自百年歷史傳奇劇院
(圖片來源:A24)

Wild Cherry:走進老電影裡用餐,優雅懷舊的社交俱樂部

昔日曾為黑盒子劇場及排練場的空間,如今則是Wild Cherry餐廳的所在地,這裡由紐約餐飲界知名雙人組Lee HansonRiad Nasr營運,兩人開設的法式餐廳如FrenchetteLe RockLe Veau d’Or皆是紐約名所,無論是法式小餐館(Brasserie)或經典精緻法餐皆擄獲紐約客的心。

A24跨足餐飲業!紐約新餐廳「Wild Cherry」改建自百年歷史傳奇劇院
(圖片來源:Gentl and Hyers)

優雅卻不拘束,Wild Cherry的氛圍以社交俱樂部(supper club)描述最為貼切。空間設計由Zeb Stewart操刀,這是他繼Frenchette餐廳後再度與其經營團隊合作,此次他以懷舊與優雅為關鍵字,藉金屬吧檯、墨綠色卡座、棋盤格地板及裝飾藝術風格燈具,為餐廳構築老電影般的迷人場景。

A24跨足餐飲業!紐約新餐廳「Wild Cherry」改建自百年歷史傳奇劇院
(圖片來源:Gentl and Hyers)
A24跨足餐飲業!紐約新餐廳「Wild Cherry」改建自百年歷史傳奇劇院
(圖片來源:Gentl and Hyers)
A24跨足餐飲業!紐約新餐廳「Wild Cherry」改建自百年歷史傳奇劇院
(圖片來源:Gentl and Hyers)

菜單則走Bistro路數,端上起司漢堡、海鮮盤、龍蝦三明治、義大利麵、牛排、牛肉塔塔等經典又平易近人的料理。主廚還特別準備奶油爆米花,為飯後即將入場看劇、或散場後嘴饞的劇迷獻上美味小食——畢竟還有什麼食物比爆米花更適合配劇和電影呢?

A24跨足餐飲業!紐約新餐廳「Wild Cherry」改建自百年歷史傳奇劇院
(圖片來源:Gentl and Hyers)

A24打造實體空間的策略思考:為創作者打造新舞台,與觀眾建立新連結

作為A24營運的首個現場表演空間,Cherry Lane劇院未來將如何發展?這得從A24為何下這步棋開始說起——隨著自家業務從電影逐步延伸至電視劇集(風靡歐美Z世代的《Euphoria》就是A24出品)及更廣泛的影視範疇,A24期望能透過實體空間的營運,讓影視創作者有更多機會嘗試現場敘事,也讓影迷以嶄新的方式與品牌產生對著螢幕觀影以外的連結。

A24跨足餐飲業!紐約新餐廳「Wild Cherry」改建自百年歷史傳奇劇院
(圖片來源:A24)

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A24將延續劇院百年來的使命,持續策劃戲劇、音樂、電影等相關節目;既為獨立製片商經營的空間,以A24影視作品改編而成的劇目也有可能在此誕生(但不會是主力),也會有更多與電影相關的特別活動。無論如何,A24都期待Cherry Lane劇院能持續作為帶給觀眾優質表演的場域,以及創作者與觀眾真誠交流的舞台。

設計從來不是新鮮事:三世紀的 Villeroy & Boch,如何讓經典活在當下?

從歐洲皇室餐桌到現代人的衛浴日常,德國百年國寶品牌 Villeroy & Boch 早已是高品質生活美學的象徵。這個歷史悠久的品牌,不只延續近三世紀的工藝精神,也不斷嘗試與當代生活對話,讓設計的語言在時間與文化之間流動。

楠弘集團

當一個品牌走過近三百年,它所面對的挑戰不再只是市場競爭,而是如何持續回應生活的變化。對 Villeroy & Boch 而言,設計不僅承載歷史,更是連結文化與人的語言。亞太區董事總經理Sami Häikiö 長年觀察市場趨勢與文化轉譯,他認為唯有讓歐洲的設計語言能被在地文化理解與吸收,品牌才有可能真正進入當代生活的感知層面。

楠弘集團

品牌語言的歷史厚度,如何在當代被延續

創立於 1748 年的 Villeroy & Boch,不只是洛林地區的一間瓷器工坊,而是橫跨三世紀的生活美學符號;它的歷史不屬於博物館,而是一座持續運作的靈感資料庫。從梅特拉赫的修道院工坊起步,品牌從十八世紀走來,歷經歐洲美學、文化與日常實用性的交織淬鍊,逐步發展出專屬於 Villeroy & Boch 的設計語感與風格肌理,成為當代設計師創作的重要養分。對 Sami Häikiö 而言,V&B 的設計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每一項作品背後,都承載著品牌數百年來對形式、比例與文化的長期思考。

楠弘集團

近年推出的 Antao 系列,靈感取自森林清晨露珠的形態,將微觀生命轉化為當代空間的有機曲線;而 1971 年問世、2020 年重返市場的 La Boule 球形餐瓷組合,則以精準比例與模組化結構,詮釋經典如何蛻變為當代生活的美感細節。「我們的設計從不模仿歷史,而是用歷史對話當代。」Sami 認為,這種再詮釋的能力,讓 Villeroy & Boch 同時保有優雅底蘊與面向未來的語言。

楠弘集團

當生活節奏轉變,設計也必須回應新的需求

觀察亞洲市場近年的變化,Sami 注意到一項關鍵趨勢:居家空間不再只是功能集合,而是成為情緒流動與風格展現的容器。特別是在衛浴領域,他提到消費者已不滿足於「風格」與「實用」,而是期待這個空間也能承載自我生活的投射。V&B 於是從使用情境出發,蔓延出自由的獨立式浴缸、智能馬桶、情境式淋浴等多樣化選擇,搭配自然材質與柔和色彩,讓每個角落都能營造療癒與儀式感。他強調,好的設計應該是「可感知」的,而非流於形式。亞洲市場對細節的敏感、對質感的要求,也反過來促使品牌持續在工藝精度與空間氛圍上下功夫;如此體驗式設計,也讓 Villeroy & Boch 成為全球高端空間的首選之一,不只在德國擁有 70% 的衛浴市佔率,更廣泛應用於香格里拉、文華東方、半島酒店等國際頂級酒店體系。

楠弘集團

與其複製歐洲生活,不如創造在地共感

當品牌邁向不同文化語境時,能否建立真正的情感連結,是成敗關鍵。對 Sami 而言,品牌與在地的關係從不是單向輸出,而是透過共創,描繪出能貼近人們生活習慣的嶄新場景。他以與楠弘合作的台中旗艦門市為例,從空間設計到動線配置,皆由熟悉台灣市場的團隊主導,V&B 則輸入品牌美學視角並提供完整產品支援;這樣的分工不只是尊重文化,也讓品牌精神以在地方式自然融入生活。他形容這間門市不只是銷售據點,而是一場關於「如何在日常裡體驗設計精神」的沈浸式提案;在這裡,歐洲的歷史不再只是背景,而是透過台灣的轉譯,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說:「我們相信,真正有生命力的設計,從來不是複製,而是在對話中誕生。」

文 | 邵瀠萱  圖片提供 | 楠弘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