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sop如何轉譯「台灣傳統市場」?6點解析台中概念店設計,Torafu讓紙箱、蔬果籃、抿石子優雅再現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台中終於也有Aesop概念店了!這是繼台北之後,全台灣首個有Aesop街邊店進駐的城市。

這次Aesop攜手長期合作夥伴——日本建築設計事務所Torafu Architects,以「傳統生鮮市場」為靈感,打造台中概念店,將台灣生氣蓬勃的市井印象,轉化為靜謐質樸的設計語彙。從市場內的紙箱、蔬果籃,到台灣街上的抿石子、鐵皮屋等意象,都換了姿態、卻留有本質地揉於店中。Torafu想透過這間店,傳遞市場文化在台灣民眾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關於人情流動、也關於過生活。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亮點01/大地色系外觀融入綠意街廓

Aesop台中概念店鄰近勤美誠品綠園道,與市民廣場隔街相望,落址於一棟兩層樓的建築中,被綠意盎然的街區環抱。Torafu特別以深棕色呈現概念店外觀,透過土壤、樹幹的色彩與綠意呼應,也維持Aesop店鋪一向無縫融入街廓、順應在地的特質。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亮點02/富紙箱、蔬果籃等市場意象

步入店中,貫穿全店的褐棕色調,呼應著市場無所不在的紙箱;走道特意做得寬敞,讓訪客能恣意穿梭、移動,舉辦特殊活動時也方便賓客聚集、交流,如同市場裡的人們不停水平垂直地交錯,探索不同攤販。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Aesop)

如階梯般堆疊的盒狀層架,令人聯想市場裡層層疊起的蔬果籃,材質則選用硬質木板,呼應市場裡常用於包裝材料的木質;Torafu更在原料中融入邊角料,再以高壓壓製成板材,貫徹Aesop的永續精神。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陳列層架之外,展示商品的「小花竹器」也藏有匠心,這是出自台灣工藝家范承宗的手藝,他以中彰投盛產的「台灣桂竹」為材料,將竹製成半圓的組件,再透過竹釘作為暗楯,將一片片半圓接合,做成像是小花的優雅形狀。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亮點03/抿石子、鐵皮屋等台灣街道印象優雅再現

台灣街頭常見的質地,也在店中穿針引線。先來看照亮產品的長形燈具,其以金屬波浪狀面板為外型,靈感來自台灣人絕不陌生的鐵皮屋頂。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而作為Aesop每家店鋪設計亮點之一的水槽,與地面同樣以抿石子打造,呼應台灣傳統市場檯面、房屋及街道常見的材質飾面。抿石子也順應店鋪的褐棕色系,採用暖色系做搭配,並以不同深淺度區分店裡的不同區域,如水槽、櫃檯等重點區域是具份量感的深橘色,走道地帶則是相對輕盈的淺棕。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Aesop解釋,之所以選用抿石子,而非台灣另一款傳統飾面——磨石子,原因在於抿石子手感、視覺效果帶顆粒感,較貼近Aesop追求的「質樸」特質,且Torafu特別選用紋理細緻、小顆粒的,與大塊木質層板形成對比,更盛讚台灣的抿石子工藝。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亮點04/圓柱從設計難題變成加分題

仔細看位居全店視覺中心的水槽,還會發現另一個設計巧思——水槽長型的塊體中央,有段內凹的弧線,與圓柱巧妙貼合。看似是刻意為之,實際上是建築原有、作為支撐結構的3個大圓柱無法打掉,Torafu便順應柱子的輪廓,為水槽訂製形狀,意外成為設計上的點睛之筆。

亮點05/模糊室內外界線

更有趣的是,Torafu特別選用了一款來自義大利品牌的「街燈」燈具,透過其可愛的圓形外觀,呼應柱體的渾圓外型;同時藉由「街燈」常出現在戶外的特性,模糊室內與外的界線,讓路人從外部透過玻璃向店裡望,會有種街道及店鋪無邊界的錯覺。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亮點06/全台最大香氛衣櫃,藏了片秘密風景

隨著香水成員越趨豐富,Aesop對店內香氛體驗的設計也更加用心,台中概念店迎來全台灣目前最大的「香氛衣櫃」,外型沿用了以往的圓,打開便是裝載不同香調、整齊排列的琥珀色瓶子,搭配和煦的橙色燈光,令人聯想起黎明早市的色調景緻。歡迎帶上隨身衣物來此,染上喜愛的Aesop香氣後帶回日常。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三波結合在地名家的開幕活動

為了慶祝Aesop在台中的第一間概念店開幕,即日起至1020日,店內將以「美食」、「工藝」與「音樂」為主題,展開三階段活動,邀請人們來此相聚、交流,感受台中傳統市場的深遠歷史,及充滿在地人情味的市井文化。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開幕活動由「美食印象」(815日-915日)揭幕,Aesop特別與擁有158年歷史的當地老字號「林金生香」糕餅店合作,將迎賓茶Aesop tea香氣融入狀元糕,來店即能品嚐,體會台中作為「糕餅之鄉」的人文底蘊。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接著「工藝印象」(915日-106日)登場,將當地的竹編傳統藝術帶入店中。Aesop從市場常見的「台灣桂竹」汲取靈感,打造精美的立體藝術裝置,為訪客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同時與工藝家范承宗合作,透過手工編織作品頌揚台中的傳統技藝。

入冬後,「音樂印象」(1011日-1020日)壓軸登場。在台中,十月是樂音飄揚的月份,「台中爵士音樂節」準時開演,今年Aesop將作為官方合作夥伴參與,除了在店內舉辦音樂演出,邀請人們入內聆賞,也將印製音樂節限定「台中城市地圖」棉質手提袋,鼓勵人們探索城市,感受在地街區的心跳。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Aesop台中概念店

地址|台中市西區中興街165號

營業時間|12:00-21:30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留白中的綠意與光影!七三茶堂 × 穆得設計的場域再生實驗

在當代空間設計中,自然元素不再只是背景,而是成為敘事的核心語彙。透過模組化道具的靈活組構,融合茶文化的靜謐氣質,我們試圖創造一種能呼吸、能感知的場域——讓設計不僅承載功能,也成為文化與感官的橋樑。這場空間敘事,既理性又詩意,邀請人們在自然與設計的交會中,重新定義日常的體驗方式。

在老屋裡,泡一盞關於茶與時間的展演場景

走進華山文創園區某座靜謐的歷史老屋,光影與茶香錯落交織,時間像被放慢了節奏。在這裡,「七三茶堂」與「穆得設計」攜手合作,將一場屬於茶文化的空間對話,靜靜寫進歲月的牆面與空氣的流動中。

這不只是茶的展示空間,更是一場五感共構的文化體驗。我們希望,在這個設計裡,茶不再只是產品,而是回應自然節奏、蘊藏人文意象的媒介。而穆得設計,也再次將設計還原為「感知的容器」,讓空間說話,讓茶被看見,也被感受。

md
走進華山一隅靜謐老屋,「七三茶堂」攜手「穆得設計」共構五感交融的茶空間,讓光影、茶香與模組化設計語彙交織,展現自然與人文共鳴的詩意場域。

留白之間 有更多空間發生

七三茶堂一直強調「留點空間,更有空間」的品牌精神。對我們而言,這不僅是對品茗生活的詮釋,更是空間設計的出發點。穆得以大量「留白」呼應品牌語彙,保留老建築原有的牆面紋理、樑柱痕跡,讓歷史的呼吸自然流動;在其中植入模組化展示道具,使場域擁有足夠彈性,能隨著品牌活動自由轉化、擴展、延伸。

茶文化從不喧嘩,它總是在靜中流轉,因此,設計團隊選擇讓道具與材料退一步,讓光影與茶本身成為主角。藤編、夾板、壓克力——這些自然與輕透的材質語彙,成為空間節奏的引導。

md
七三茶堂以「留點空間,更有空間」為核心精神,透過大量留白與模組化道具,保留歷史痕跡並賦予空間彈性。設計退去喧囂,讓光影與茶成為場域主角,輕透材質引導出茶文化的靜謐節奏。

在茶園梯田中陳列 在茶山色階中呼吸

展示平台選用具有自然紋理的茶山綠調飾面材,靈感源自山中茶樹的植被層次與生機紋理。材質細節如葉脈般綿延,輔以高低錯落的平台堆疊,形塑出如梯田般起伏的產品展示地景。從精品茶葉、研磨粉、茶炭方用品,到茶包與文化物件,都得以自然嵌入這片「茶的山景」。

我們相信,材質不只是承載平台,它同時也是情感語言。茶,不該只是陳列;茶,應該是被理解、被感知、被呼吸的。

mb
以茶山綠調飾面材構築展示平台,紋理靈感取自茶樹葉脈與山林層次,透過高低堆疊,勾勒如梯田般的產品地景。從茶葉、茶具到文化物件,自然嵌入,讓茶被感知、被呼吸,而非僅僅陳列。

穿透與層次 讓光也參與設計

為了營造更強烈的視覺節奏,展示牆體刻意以輕量結構與穿孔系統構成,結合透明壓克力材質,透過光影與材質的反射、滲透,塑造多點式視覺引導。展品不再是靜止地「被看見」,而是透過節奏性的排列與光的參與,與觀者進行動態的視線互動。

從茶的包裝設計到品牌圖像,每一件展品都像是參與空間展演的角色,靜靜被光點亮,也輕輕說話。

md
輕量穿孔牆體結合透明壓克力,運用光影與材質互動,打造節奏感視覺引導;展品如光中角色,參與空間敘事,與觀者產生動態對話。

一場關於感官與文化的共鳴旅程

「七三茶堂」不只販售茶,更是透過空間重構對茶的理解。在這座老屋中,我們延伸品牌原有的「茶風味輪 Tea Flavor Wheel」概念,將香氣、苦韻、甘甜與發酵語彙,轉化為色彩、材質與結構,讓茶的風味語言穿越感官、與空間語彙對話。

這不只是設計,也是一種跨文化的溝通實驗。穆得與七三品牌團隊反覆討論每一件展示道具與動線細節,讓「喝茶」這件事從五感體驗升級為心靈的對話方式,讓國際旅人與在地飲者都能在這裡重新遇見台灣茶文化的當代表達。

md
延續「茶風味輪」概念,將茶的香氣與風味轉化為空間語彙,以色彩、材質與結構重塑老屋;讓喝茶成為五感與心靈的當代表達,串聯在地與國際文化視角。

茶的節奏 設計的回聲

穆得設計一直關注空間如何與文化共鳴,在本案中,我們以「道具即場景、空間即展演」為設計主軸,讓每個被看見的物件,背後都藏著不被察覺的設計細節。七三茶堂的品牌理念與我們設計思維之間,有著相似的氣質與節奏感:都相信簡約裡藏有深意,留白中蘊含可能。

當茶香緩緩散開、光線輕輕流動,我們知道,這不只是一次空間改造,而是一次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再編織。穆得設計,為茶而設,也為時間留下餘韻。

 

資料暨圖片提供|穆得室內裝修設計

md
「道具即場景,空間即展演」——穆得設計以細節串聯文化語境,與七三茶堂共構簡約而深意的場域,讓茶香與光影共譜生活的餘韻。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今年是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立200週年,除了眾多展覽計畫與慶祝活動外,館方也宣布開放會員與贊助者限定的「美術館好友之家」,兼具頂級餐飲體驗、社交空間與文化沙龍,希望為藝術愛好者打造休憩和交流的優雅空間。

一座真正的「博物館好友之家」

許多博物館都設有會員專屬空間,提供休憩與餐飲服務等,但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Supporters' House)的企圖不止於此。館方表示:「我們很幸運地擁有足夠的空間,能夠正大光明地稱它為一座『House』。」這座「好友之家」由原本的策展辦公室改建而成,並設有專屬出入口,透過高窗還能眺望倫敦天際線與一片綠意風景,彷彿與館藏中的風景畫相互呼應。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英國國家美術館(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好友之家」擁有獨立的出入口(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以四季為靈感的色彩配置

「好友之家」的室內設計由荷蘭團隊Studio Linse擔綱,整體設計主軸圍繞北歐風景畫常見的「四季」主題展開,位於中央位置的餐廳以透納筆下的夕陽為靈感,呈現古銅色調;春日的繽紛花朵色彩點亮了休憩區;沙龍區域呼應1850年代風格的夏日氣息;酒吧充滿著琥珀色的秋季氛圍;另一間餐廳區域則以藍色系帶出溫暖冬景。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餐廳以透納筆下的夕陽為靈感,呈現古銅色調(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帶著春日繽紛色彩的休憩區(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另一間餐廳則為藍色系(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這些色彩不僅表現在牆面,也延伸至窗框、窗簾與挑高的天花板。Studio Linse創辦人Paul Linse表示:「我想從美術館本身汲取靈感。這些畫作中反映了生活與真實世界,而我們也將這些元素帶進空間設計中,讓造訪者有如置身於美術館的中心。」為呼應展間,「好友之家」選用高光油漆保留原始紋理,呈現如油畫般的筆觸;而織品如絲綢壁紙、大馬士革窗簾則與館藏形成獨特的紋理對話。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好友之家」運用空間中的紋理與材質來呼應美術館展間(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好友之家」運用空間中的紋理與材質來呼應美術館展間(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昔日館內家具重製再生

Studio Linse團隊也透過家具選用,賦予空間濃厚的經典英倫氣質。他們從國家美術館的檔案庫中,尋找過去曾用於辦公室與展廳的家具,並加以重製、改造。其中包括一張布面沙發椅、餐廳裡的木質圓桌、深色矮櫃,以及沙發區的一座古董落地鐘。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Studio Linse團隊也透過家具選用,賦予空間濃厚的經典英倫氣質(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空間中的訂製家具,也皆以館內設施為靈感,例如吧台前的皮革長椅等。除此之外,家具的配置擺放上也別具巧思,例如餐廳採用標準座椅高度,而沙龍與休憩區則以較低的椅子營造出放鬆的環境氣氛。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空間中的訂製家具皆以館內設施為靈感(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成為倫敦最新潮的文化沙龍

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還致力於成為倫敦新興文化社交沙龍。自開幕起,一系列活動將輪番登場,包含策展人對談、作家講座與創意大師課等,期望建立起美術館會員間的交流。沒有舉行活動的日子,會員也能在此享用由義大利星級主廚Giorgio Locatelli設計的菜單,享受沉靜、奢華的城市生活時光。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好友之家」將舉辦豐富的交流活動,致力於成為時髦的文化沙龍(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如何進入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

此空間僅對國家美術館會員、George Beaumont Group與Circle贊助人、Young Ambassadors、捐款人與企業支持者開放。國家美術館會員制度雖成立僅僅十年,卻已成為館方經濟來源的重要一環。為了強化這層連結,國家美術館也於近期同步更新舊有會員制度,讓更多人能依照自身偏好與能力支持藝術機構。

資料來源|National GalleryDesign Week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