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前進文創新城台中!亞洲巡迴超人氣Pinkoi市集又來了!

首次前進文創新城台中!亞洲巡迴超人氣Pinkoi市集又來了!

由Pinkoi設計商品購物網站舉辦的「Pinkoi Market 品品市集」將於6月24-25日,為期2天,在歷史建築臺中放送局舉辦草地設計市集。以往亞洲巡迴市集曾在台北、香港和日本等地舉辦過,累計超過20萬人次參與,這次將首度前進中台灣,活動將以「4大原創商品特色」、「3大工作坊主題」為核心,匯集日本、泰國、香港、澳門、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台灣共8個亞洲地區,精選130位海內外獨立設計師,除了呈現亞洲各地區的獨立設計風貌,更期望將Pinkoi「用好設計實現美感生活」的品牌理念帶給民眾。

 

▶ 最快樂的城市X 最宜居的城市!荷蘭烏特勒支市與台中共同打造新創天堂!

 

「Pinkoi Market品品市集,台中站」必看4大原創商品特色

此次許多海內外設計師們從品牌風格、商品設計、到嚴選材質和原料上都極具巧思,而Pinkoi也為參觀民眾整理出4大逛市集時的重點特色:

 

1. 亞洲潮流文化獨立設計:

香港插畫設計師「notdecidedyet」以道地的廣東俚語作為設計概念,配上生動有趣的人像插畫絹印在布包上,將商品融入香港當地文化;來自日本的「GOOD LIFE TOKYO」則是把年輕世代最in潮流用幽默古怪的方式設計在產品中,披薩系列是最出名的代表作;而中國幻染皮件「izzmi」則是用獨創的夢幻渲染技法為傳統皮革增添時尚感,擅長使用星球等受女孩喜歡的元素做成風格獨特的皮件飾品。

 

2. 兼具時尚及環保的綠色設計商品:

近年來消費者除了環保意識提升外,也更要求商品的設計感。來自中國居家設計館「Thing.Is 形物識」追求極簡主義設計,選用美國Ultrafabrics的環保PU材質,符合GREENGUARD環保認證標準,首推的家居收納系列,在商品表面看不到任何縫線;而來自法國的環保休閒鞋「FYE專賣店-法樂齊」則採用再生鞋底和寶特瓶布料,製成一雙時尚且對環境友善,又能再次回收再生的新世代鞋品。

 

3. 原始食材打造天然手作食品:

這幾年來食安風波不斷,不少Pinkoi站上的設計師所製作出的點心都強調天然不添加,像是銷售出上萬包餅乾的手工甜點「SAJOR 撒焦糖手作餅乾」就是堅持不用色素和香精製作;而「Bin Bon手工鮮果冰棒」則採用純新鮮果泥製作成色彩繽紛的冰棒,甚至看得到完整的水果切片,不管在視覺和味蕾上絕對都是夏天裡的一大享受。

 

4. 運動原創設計風格:

運動成為全民風潮,更是有許多人喜歡將運動時的健康形象打卡上傳社群媒體,因此運動用品除了機能性之外,更要顯示出獨一無二的品味質感。來自泰國的泳衣設計品牌「MAILLOT.CO SWIMWEAR」獨特的復古剪裁,和運動衣專賣設計品牌「wakingbee」多變的鏤空挖背設計,是愛運動女孩們的新選擇。而台灣自創單車品牌「S.E.i.c 微笑元素」,結合真皮的元素和多彩烤漆,每一個細節都可以顯示出使用者的獨特風格,讓腳踏車不只是運動工具,更是時尚的配件。

 

▶ 台中火車站新站部分啟用!將成為首座開放式無空調綠建築交通樞紐!

▶ 在台中舊城,打造一座代官山:專訪中區再生基地發起人蘇睿弼

 

「Pinkoi Market品品市集,台中站」3大工作坊主題

2天的市集活動內還有Pinkoi和設計師們精心規劃的工作坊,讓民眾到現場除了逛市集原創商品外,還能夠親身感受設計所帶來的趣味:

 

1. 插畫似顏繪體驗:

現場會有人氣插畫家帶領民眾一步一步體驗人像繪畫,其中有擬熊化形象的絹印繪畫創作;也可以與朋友兩兩一組互相繪製彼此人像的似顏繪工作坊,即使是不善於畫畫的民眾都可以簡單畫出自己的特色。

 

2. 創意再生設計:

過剩的物質浪費是現代環保上的一大挑戰,設計師們將以紙袋再製的筆記本創意教學,和剩餘的皮料、木材再創作的方式,讓民眾在體會手作樂趣時,同時可以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3. 風格小物手作體驗:

現場包含羊毛氈、陶土和石雕等各式材質的手作工作坊,民眾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材質和商品類型,跟著設計師的教學DIY做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小物。

(以上工作坊皆採現場報名,實際內容以官方活動網頁公告為主)

 

 Pinkoi Market品品市集,台中站 

日期:6/24(六) – 6/25(日) 11:00 -18:00

地點:歷史建築 臺中放送局(台中市北區電台街一號)

網址:http://pinkoi.me/PinkoiMarket品品市集台中站

 

編輯整理 / Diane Tang

via / Pinkoi

新美館「新生地藝術節」只在11/1週末!8組表演、20+品牌市集,露天電影院重溫《魔法阿媽》《飲食男女》等10部經典

新美館「新生地藝術節」只在11/1週末!8組表演、20+品牌市集,露天電影院重溫《魔法阿媽》《飲食男女》等10部經典

秋涼週末去哪玩?新北市美術館主辦兩日限定「新生地藝術節 NOVA NOVA」,不僅在創意市集、音樂舞台、露天電影院等戶外場域規劃多元感官體驗,還聯手春池玻璃祭出趣味又環保的「尋幣」活動,無論攜家帶眷、相約三五好友,皆是宜人天氣下出門跑跳的好去處。2025年11月1日至2日登場在即,4大展區亮點看完出發!

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自今年4月正式開館以來,以推動生活美學與公共藝術為核心,透過多元藝文行動實踐「藝術走入生活」理念。隨即於本週末限定舉辦的「新生地藝術節 NOVA NOVA」聚焦「探索」主題,掀起屬於城市的「So-Art」新浪潮,邀觀眾一同踏上跨越工藝、香氛、音樂與影像的冒險旅程。

展演內容結合藝術創作、品牌美學與永續精神,劃分「映像回潮、星動舞台、尋光市集、探索任務」4大主軸,並利用新美館天台、戶外空間及新美聚場分別布置展區,期盼觀眾經由五感探索,重新與自己、城市、生活及藝術產生對話。本文整理各區亮點,為你籌謀一趟編織自然與人文氣息的假日城市遊。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以來透過多元藝文行動實踐「藝術走入生活」理念。(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攝影:濱田英明)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以來透過多元藝文行動實踐「藝術走入生活」理念。(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攝影:濱田英明)

「NOVA」象徵等待被探索的新星,領觀眾展開由外至內的生活行動

「新生地藝術節 NOVA NOVA」既為藝文盛會,更是開放給所有人的質感生活提案。題名中的「NOVA」一字取「新星」之意,象徵生活中不斷誕生的微光。本屆秉持「NOVA + Exploration = NOVA NOVA」策展概念,串聯藝術家、品牌與觀眾,使藝術成為日常裡持續閃爍的美感信號。規劃上更跳脫常見的靜態展覽形式,視整個美術館場域為一座等待被探索的新星,希望藉此牽繫藝術能量與城市活力,迎接大眾將探索的眼光帶入園區,發現其中的驚喜與巧思,而後將這份美好帶回生活,點綴每個看似平凡的小日子。

「新生地藝術節 NOVA NOVA」將於2025年11月1日至2日舉辦。(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新生地藝術節 NOVA NOVA」將於2025年11月1日至2日舉辦。(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新美館「新生地藝術節」4大展區介紹

#01 尋光市集(20+品牌攤位)

📍戶外空間

尋光市集共匯聚超過20個攤位,如於新美館戶外空間打造一座「移動感官博物館」,引導參與者從全方位體驗過程中,拾回因繁忙而忽略的細碎感受。參展品牌紛紛憑藉獨到的美學視角,著重從風味、氣味到自我、心靈層面的探索,旨在通過嗅覺、觸覺與味覺再次觸動觀眾的生活感知。

尋光市集。(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尋光市集。(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全展區匯聚超過20個攤位,如於新美館戶外空間打造一座「移動感官博物館」。(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全展區匯聚超過20個攤位,如於新美館戶外空間打造一座「移動感官博物館」。(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舉凡花藝品牌「Life with Flower花宅日常」溫柔改變生活節奏的花束、陶藝品牌「Mao’s樂陶陶」提供觀眾現場盛裝祝福的陶瓷貼花體驗課、再生選物品牌「GALIN Object」為舊糖袋煥發新生的手作包款,乃至芳療品牌「日々·にちにち」交疊木質與辛香的秋日香氛、「Moji Moji默記」藏著幽默和療癒的蠟燭及擴香,皆以各自語言回應「生活如何成為藝術」的提問。

「Mao’s樂陶陶」陶瓷貼花體驗課(左)、「日々·にちにち」秋日香氛(右)。(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Mao’s樂陶陶」陶瓷貼花體驗課(左)、「日々·にちにち」秋日香氛(右)。(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02 星動舞台(4組音樂演出&4組行為藝術)

📍戶外空間

星動舞台以「聲音與身體」為題,由剛奪得第36屆金曲最佳新人的饒舌歌手someshiit山姆、秋波電台、十九兩樂團、林貓王4組音樂人呈現精彩演出;另4組行為藝術則由致力推廣馬戲表演的藝術團體星合有限公司,與藝術家沛元、李瓊蝶、阿發(Afra Lin),共同促成空間與觀眾的共振場——「星動流形 So-Art Party」。

星動舞台。(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星動舞台。(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8個演出由4組音樂人、4組聲音與身體藝術家輪番上陣。(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8個演出由4組音樂人、4組聲音與身體藝術家輪番上陣。(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03 映像回潮(10部作品)

📍天台

映像回潮化新美館天台為電影院,並攜手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TFAI)合作露天影展,重現1980、90年代台灣經典片單包括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及動畫《魔法阿媽》等10作的數位修復影像。另為增添多元性,館方亦特別展映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得主、藝術家張徐展的《白蟻餵食秀》、《熱帶複眼》(得獎作)、《Si So Mi》等創作短片,讓觀眾在風與銀幕之間,看見光的記憶。

1984年電影《飲食男女》。(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84年電影《飲食男女》。(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8年動畫電影《魔法阿媽》。(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8年動畫電影《魔法阿媽》。(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04 探索任務

📍天台、新美聚場

最後,藝術節與永續品牌春池玻璃聯名推出「NTCAM透明幣」;依循線索,觀眾在天台和新美聚場每找到一片「光之碎片」,即可兌換1枚透明幣至尋光市集折抵消費。且透明幣使用後將回收再製,一方面彰顯光的再生,一方面為活動注入環保價值、實現循環經濟。

尋找「光之碎片」活動於天台和新美聚場進行。(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攝影:濱田英明)
尋找「光之碎片」活動於天台和新美聚場進行。(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攝影:濱田英明)

>> 更多資訊可至新北市美術館官方網站官方臉書官方IG關注。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華康字型 X LINE 設計論壇即將登場!揭開「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成長歷程,字型如何為品牌注入溫度?

字型是最沉默但最深刻的品牌語言。當一套字型能夠跨越螢幕、印刷、數位內容與生活日常,它不僅是一種溝通工具,更是一種能夠被感知與記憶的文化符號。

華康字型攜手 LINE 台灣,將於 10 月 28 日在臺北文創多功能廳舉辦「品牌字態圈|華康字型 x LINE 設計論壇」,以「種子、枝葉、花朵」為隱喻,呈現字型從誕生到茁壯的完整歷程:從品牌的起心動念播下種子,到專業設計與技術灌溉使其成長,再到最終在使用者的日常應用中綻放成果,形成既專屬又共享的品牌資產。

論壇邀集 LINE 台灣品牌行銷部資深設計總監柯淑慧(kaka Ko)、資深設計師尹相崙(Mitch Yin)、華康字型設計與開發部協理簡亨儒、歐文字型與符號設計師劉芮廷,以及 StudioPros 設計總監李宜軒,共同探討文字如何轉化為情感與文化的力量。此次論壇將免費開放報名,期許迎來更多字體和品牌的討論。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LINE Seed 繁體中文family。(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論壇將以三個篇章展開:首先由 LINE 柯淑慧以「種子」為引,分享 LINE 品牌字體的起源故事;接續由華康字型簡亨儒與劉芮廷以「枝葉」象徵,闡述「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如何在設計邏輯與字型調整中逐步成長;最後以「花朵」隱喻成果,由 LINE 尹相崙、StudioPros 李宜軒接續分享「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的應用案例,分享字型如何為品牌注入溫度。

(攝影:Liszt Chang)
華康團隊分享造字的過程。(攝影:Liszt Chang)

華康字型用文字灌溉品牌,讓情感成為設計的養分

作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字型品牌,華康字型自 1987 年成立以來,持續推動文字美學與設計創新,將字型從單純的工具轉化為文化的傳承者。字型設計與開發部協理簡亨儒具備工業管理與資訊管理專業背景,擁有 20 年以上的產品開發經驗。自 2015 年加入華康後,他負責統籌原創與客製化字型設計開發,帶領團隊持續打造高品質產品。簡亨儒指出,企業客製字型與一般商品字型最大的差異,在於它能成為品牌的專屬聲音。設計的起點必須以品牌為核心,透過與品牌團隊持續交流,才能將企業理念轉譯為字型語言。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_上下文替代字。(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在此次「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的設計過程中,華康團隊面臨了「承襲日文字型風格」與「回應繁體中文書寫邏輯」之間的挑戰。例如「辶」部件的筆畫差異,經過多版本測試後,才確定最能展現品牌氣質的方案。歐文字型與符號設計師劉芮廷曾為平面設計師,累積超過 10 年專業經驗,擅長將漢字特色延伸到符號與歐文字設計。她指出,團隊甚至針對 j 字母設計了不同長度的版本,以確保細節與整體風格的一致性。這些微小卻關鍵的調整,讓字型更能展現溫度與親和感。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_辶部筆畫。(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華康字型始終相信,如果人們能以充滿生命力的文字來傳遞情感與文化,世界會變得更美好。從早期的華康玉刻仿宋,到此次的「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設計團隊持續透過筆畫的處理與比例的拿捏,讓閱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文字所蘊含的情感共鳴。

LINE 以品牌字型延展一致性,打造跨平台的日常語言

作為台灣市佔率最高的通訊軟體,LINE 不僅是溝通的載體,更是深度融入生活的數位平台。當品牌服務橫跨貼圖、金融、遊戲、內容等多元領域,如何在不同場域中維持一致且鮮明的品牌辨識,便成為推動「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的重要契機。

(圖片提供:LINE)
LINE Seed 各語系。(圖片提供:LINE)

LINE 台灣資深設計總監柯淑慧(kaka Ko) 擁有十年以上品牌與視覺設計經驗,帶領團隊完成多項跨國品牌策略與在地化專案,涵蓋大型戶外廣告、LINE 角色 IP 合作,以及年度企業贈禮規劃等。她強調,品牌字型對 LINE 而言是一項關鍵資產,不僅能確保跨國服務與跨平台應用的一致性,也能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讓使用者快速辨識品牌身份。

(攝影:Liszt Chang)
「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相關應用。(攝影:Liszt Chang)

LINE 將「字型的溫度」視為核心設計理念之一。現任 LINE 台灣資深設計師尹相崙(Mitch Yin),長期負責 LINE TODAY 與多項數位設計專案,擅長將複雜訊息轉譯為具影響力的視覺語言。他指出,「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透過圓潤的筆畫與柔和的比例,使文字閱讀起來更加舒適親切,傳遞出陪伴日常的友善氛圍。

(攝影:Liszt Chang)
華康與 LINE 團隊。(攝影:Liszt Chang)

讓字型真正走進生活!「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開源免費下載

「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並非僅限於品牌內部使用,而是全面開放下載、可供商用的開源字型。對華康字型與 LINE 而言,這不僅是企業資產的延伸,更是一種面向大眾共享的文化資源。

LINE 團隊表示,期望未來能在更多元的場景看見這套字型的應用,從書籍、展覽、遊戲到票券,甚至在街頭的招牌或廣告,都能自然與 LINE 的品牌印象產生連結。而華康團隊進一步指出,品牌字型的興起已成為全球趨勢,象徵企業對文化價值的重視。「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作為開源字型,不僅是設計成果的展現,更讓品牌精神能夠真切融入大眾生活之中。

(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品牌字態圈|華康字型 x LINE 設計論壇主視覺。(圖片提供:華康字型)

論壇資訊

品牌字態圈|華康字型 x LINE 設計論壇

時間:2025 年 10 月 28 日(二)14:00 – 17:00

地點:臺北文創多功能廳 D&E 廳(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 88 號 6 樓)

講者:華康字型設計與開發部協理 簡亨儒、華康歐文字型與符號設計師 劉芮廷、LINE 台灣品牌行銷部資深設計總監 柯淑慧(kaka Ko)、LINE 台灣品牌行銷部資深設計師 尹相崙(Mitch Yin)、StudioPros 設計總監 李宜軒

報名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