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公車飄復古味!「綠17」變身茶行、布行、中藥行主題公車載你遊大稻埕

還記得5月底快閃登場的森林公車嗎?當時設計團隊將公車打造成移動式森林花園,讓原本單調無奇的通勤時光變得有趣十足!緊接著,暑假的「2017台北世大運」則是讓台北捷運車廂化身為彩繪運動場,不僅吸睛更掀起打卡熱潮。今年秋天,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再度出招,為點亮舊城公車路線,將穿梭在萬華與大稻埕間的綠17公車,改造為以布行、茶行與中藥行等特色產業為主題的觀光公車,藉由復古懷舊的公車氛圍,引領旅客暢遊龍山寺、西門町、迪化街等名勝景點!

 

此次綠17公車化身為舊城觀光公車,車體外觀設計以復古吸睛的磚紅色彩,刻寫上別具風味的文字藝術,再以白色線條呈現北門、西門紅樓、霞海城隍廟及艋舺龍山寺等舊城區歷史軌跡;內裝部分則以茶、中藥與布市為三大主軸,透過在地百年老店「乾元蔘藥行」獨特的中藥文化、盛行於民國四五零年代的「永樂市場布行」、百年茶行「有記名茶」及「新芳春茶行」取景,以「實景環境」營造強烈的空間錯置感。

 

觀光傳播局長簡余晏表示,綠17公車串聯台北起源最早的萬華與大同區,藉由車內外空間打造,讓民眾彷如穿越時光隧道,體驗老台北的風味。除了視覺意象外,車上也擺放布製品、熨斗、熨斗臺、茶篩、十八銅人像等實品展示,乘客掃描座位前方QRcode,即可聆聽龍山寺等25個景點中英日韓導覽介紹;除了空間搶眼外,車內也將播放由「台灣歌謠之父」作曲家鄧雨賢及大稻埕著名作詞家李臨秋創作的「望春風」及「四季紅」兩首耳熟能詳的曲目,彷彿上演最復古的「台北物語」!

 

配合台北市西區再造計畫,大上綠17公車,不僅能穿梭往返萬華與大稻埕間,沿途更將經過香火鼎盛的龍山寺、整修後的台北北門,以及近來文創小店聚集的大稻埕商圈,週末想來趟不一樣的文青小旅行嗎?不如穿上舊時代的旗袍或者紳士西裝,來場老派懷舊約會!

 

中藥主題公車(車牌號碼:078-FQ)
大稻埕的貿易以南北雜貨、茶行為主,為北部中藥材的集散地,想到買中藥就會想到迪化街,各式各樣的中藥材應有盡有,至今仍是全臺中藥行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內觀取景於迪化街百年「乾元蔘藥行」,斑駁的木櫃花紋風味猶存,櫃臺上的古秤也秤斤論兩了一個多世紀,屹立不搖的十八銅人像,訴說著人體穴位深不可測的學問,腳下踩著傳承百年藝術的磨石子地磚,代表堅持如一的堅韌品質;車後擺放的則是艋舺華西街夜市中著名的特色藥材,皆為當地引以為傲的五十年的鎮店之寶,期讓民眾感受因堅持不懈而產生的中藥文化。

 

茶行主題公車(車牌號碼:182-FQ)
台北大稻埕是臺灣茶揚名世界的起點,全盛時期約莫有數百家茶行,是台灣主要創匯經濟的產品,更有「南糖北茶」之譽;在內觀取景於「有記茶行」及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瑰麗的六角地磚,展現茶行的氣派,兩旁的百年木桌,深刻的木紋,刻印的是歷久不衰的古色古香;傳承五代至今還在使用的曬茶架、茶桶及茶篩,則真實展現當時茶行的完整樣貌。他們用溫柔的炭火,烘出傳香百年的故事,成就實在也時尚的茶行,期讓民眾感受因努力用心而產生的茶文化。

 

布行主題公車(車牌號碼:188-FQ)
大約西元1908年起,日本人在大稻埕碼頭附近成立了一座「公設永樂町食料品小賣市場」,將這裡當作布料進口的批發站,光復以後政府的鼓勵及廠商的研發,便成為全台最大的布料批發中心,此後市場周圍開始聚集上百家布匹批發店,形成獨特的「布市」商圈;在內觀取景於「永樂市場」及周邊歷史老店,車上行李架搖身一變成為裁縫桌,旁邊吊掛的懷舊蒸氣型熨斗和置於桌上的馬椅,蘊含著師傅剪裁車縫的專業智慧;一匹匹的布,整齊的排列於有六十年歷史的紅木木櫃中;延伸的紅土方形磚,讓遊客彷彿漫步於早期的商行,正從琳瑯滿目的布匹中精挑細選出出色的布料。

 

綠17發車時間(華中河濱公園)

06:50 / 07:10 / 07:40 / 08:00 / 10:00 / 12:00 / 14:00 / 16:00 / 17:00 / 17:30 / 18:00 / 18:30

 

Via / 台北市觀光傳播局

柏成設計改造新北環狀線捷運車廂!捕捉新北工藝風景,竹編、木材、蚊帳都運用其中

柏成設計改造新北環狀線捷運車廂!捕捉新北工藝風景,竹編、木材、蚊帳都運用其中

由柏成設計打造的新北環狀線捷運車廂「環狀線的移動美學」正式上路,攜手在地工藝與工業職人,從扶手、握把等細節著手改造,並向外呼應環狀線沿線景觀,以多角度呈現屬於新北市的人文與自然面貌,期望讓每天如一的通勤不只是往返兩點的過程,而是能夠享受在其中的美學體驗。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
柏成設計打造的新北環狀線捷運車廂「環狀線的移動美學」正式上路(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讓通勤不只是往返的過程

「環狀線的移動美學」以設計與工藝,為城市捷運系統開拓了另一種樣貌,重塑乘客對於每天上下車的想像。即使是最微小的細節,也可能隱藏著傳承數代的工藝技術;看似新潮現代的外觀,卻與新北市的工業傳統緊密相連。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2
「環狀線的移動美學」期望以設計與工藝重塑乘客對於每天上下車的想像(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1
「環狀線的移動美學」看似新潮現代的外觀,其實與新北市的工業傳統緊密相連(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內外呼應,巧妙聚焦環狀線景觀特色

穿越新北市各區的環狀線,在包圍北市都會區的同時,也面向著山區的綠意、水文。秉持著「通勤可以不只是過程,而是享受的目的」理念,柏成設計深入研究環狀線車站、捷運路線,以及乘客的體驗與想法,從現有的車體著手改造,將內部切分成黑色、白色兩半,分別面向環狀線內側的都市景觀以及外側的自然山景,創造通勤過程的不同視覺體驗。

柏成設計深入研究環狀線車站、捷運路線,以及乘客的體驗與想法,從現有的車體著手改造(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7
內部切分成黑色、白色兩半,分別面向環狀線內側的都市景觀以及外側的自然山景,創造通勤過程的不同視覺體驗(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用最日常的材料,展現不一樣的可能

作為在高架上行駛的捷運系統,環狀線車廂內反映著自然天光的變化。在內部的燈光設計上,設計團隊不做花俏複雜的設計,以最常見也最簡單的防蚊紗網,將原先直接刺眼的燈光濾出柔和美感,並巧妙地露出一點點的燈管,隨著列車行進呈現線性的移動感。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17
在內部的燈光設計上,以最常見也最簡單的防蚊紗網,將原先刺眼的燈光濾出柔和美感(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20
傳統常見的竹編材質,為捷運握把增添溫潤的觸覺感受(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車廂中的細節配件,都出自新北產業職人

新北市作為許多工業、工藝的重鎮,這些職人以往都處於供給材料、零件的最後端位置,擁有世代相傳的豐富知識與專業技術,卻因距離消費者遙遠而經常被忽視。本次,柏成設計與環狀線沿途街區的職人合作,重新思考材料的概念和潛力,製作編織椅背、竹編扶手、木製手把等細節。除了邀請在地職人共創,更優先選用環保材料,例如圓形木製把手,便是以回收的木屑製成,做出像千層派一般的穩固結構,帶來溫潤的觸感。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座椅
新北市作為許多工業、工藝的重鎮,職人們卻因距離消費者遙遠而經常被忽視(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15
手工編織的椅背(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14
除了展示職人們的作品,車廂內也為乘客介紹了背後的產業故事(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柏成設計改造的環狀線捷運車廂細節4
圓形木製把手以回收的木屑製成,做出像千層派一般的穩固結構(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除此之外,為致敬職人們的默默貢獻,「環狀線的移動美學」也將所有廣告版位撤下,換上新北職人的工作側拍照,讓乘客看見每個物件背後、精湛工序的推手。

資料提供|柏成設計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澎湖輪」全新啟航開箱!柏成設計打造慢活漂浮島嶼,打開海上交通的美學想像

「澎湖輪」全新啟航!開箱「柏成設計」慢活漂浮島嶼,打開海上交通的美學想像

上週(9月5日)首航的「澎湖輪」,由「鳴日號」設計師、柏成設計主理人 Johnny Chiu 邱柏文操刀,翻轉交通工具的純功能導向,以「慢活美學」為意象,將船隻化為一座移動的島嶼,帶著澎湖群島的性格,開啟台灣海上運輸的想像。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10680
「澎湖輪」由柏成設計主理人 Johnny Chiu 邱柏文操刀,以「慢活美學」為意象將船隻化為一座移動的島嶼(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為往返高雄港與澎湖馬公港的客貨兩用船「澎湖輪」,可載運旅客 600 人、4 台大型遊覽車及 82 台小客車,由台灣設計研究院整合策劃、「本質設計」負責品牌企劃、「博瀚設計工作室」打造指標系統、日本內海造船廠製造,顛覆過往普遍認知的「日本設計,台灣製造」模式,以設計理念、品牌、指標、空間設計,證明台灣近年來大大提升的設計能力,更希望能成為未來交通船的典範。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30143
「澎湖輪」融入本質設計企劃的航港局交通運輸品牌「Taiwan Hi」巧思(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17
船上的指標系統由博瀚設計工作室 Bohan Graphic 打造(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克服時間壓力、船艙設計的複雜過程

原先預計要花三年建造的「澎湖輪」,因種種原因必須在兩年內落成,是本次最大的挑戰。船艙跟一般室內設計的工法本來就有很大程度的差距,又由於內裝的材料都需經過防火認證,能夠選擇的材料有限,光是牆面換一個顏色就要重新認證一次,施作的時間十分緊湊。

邱柏文提到,最一開始時,澎湖輪的內裝圖是由日本公司方設計的,「日方看到的澎湖,是網路搜尋出來的澎湖名產,他們看不到在澎湖生活的『慢』。」台日團隊間花了很多時間溝通討論,才有現在的澎湖輪。

澎湖輪_柏成設計__YU_1014-HDR
船艙內裝的材料都需經過防火認證,能夠選擇的材料有限,甚至牆面換一個顏色就要重新認證一次(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在海上延伸澎湖式「慢活美學」

澎湖的「慢」,是潮汐、是沙灘漫步、是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划槳,這些元素都透過邱柏文的巧思呈現在澎湖輪上。這艘宛如星級飯店設計的客輪,期望重塑乘客對於海上運輸的既定印象,讓平時習慣搭飛機、快艇旅行的人們能夠慢下忙碌的步伐,細細品味生活。

澎湖輪_柏成設計_14_咖啡廳
「澎湖輪」上設有咖啡廳等空間,讓乘客享受窗外海景與放鬆時光(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RXV06879
「澎湖輪」也設有數個兒童遊戲室,不怕孩子坐不住感到無聊(圖片提供:Lucinda Chen)

從細節著手,傳遞自然平靜氛圍

澎湖輪上設有 6 種不同的艙等,參考飯店和商務機艙的內裝,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邱柏文解釋,艙內硬體能變化的有限,但從材質、色系著手,就能讓乘客的感受截然不同。像是座艙的地板選用淺沙色、灰色系,營造出沙灘與岩岸的舒適感;臥鋪房也選用溫潤的淺色木質床架和簾幕,取代過往「台華輪」冰冷無生氣的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RXV06871
座艙的地板選用淺沙色、灰色系,營造出沙灘與岩岸的舒適感(圖片提供:Lucinda Chen)

澎湖輪_柏成設計_10_臥鋪艙
臥鋪房選用溫潤的淺色木質床架和簾幕,取代過往「台華輪」冰冷無生氣的設計(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在燈光設計上,過往大家常覺得「越亮越好」,邱柏文則認為「有層次的燈光,更能凸顯空間的氣氛和風格」。無論是座艙、臥鋪、餐廳,都大量運用間接照明,可以隨著乘客的需求、船外天色的變化調整光線,看似微小的改變,就能讓整體空間柔和許多。

澎湖輪_柏成設計_08_特等房
邱柏文認為「有層次的燈光,更能凸顯空間的氣氛和風格」(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20648
在座艙、臥鋪、餐廳中,都可以看到大量運用的間接照明(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裡外呼應設計,與大海連結

除了從細節元素中模擬澎湖的慢生活,空間上也和船隻外身設計、海洋意象有所呼應。例如,觀景甲板就繪製跟船身一樣的橘、藍色幾何圖形;經濟艙座椅的配色,也安排從內側的白色到靠窗的藍色,與窗外海洋連成一線;餐廳牆面的弧形色塊,則是船身的外觀剪影。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20512
觀景甲板繪製跟船身一樣的橘、藍色幾何圖形,呼應整體視覺(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06_經濟座艙
經濟艙座椅的配色,由內而外安排白色漸變到藍色,與窗外海洋連成一線(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澎湖輪_柏成設計_Q2020942
餐廳牆面的弧形藍色色塊是船身的外觀剪影(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資料提供|柏成設計 JC. Architecture & Design

圖片提供|柏成設計 JC. Architecture & Design、Lucinda Chen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