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今台灣的住宅型態與建築美學,與歐美日等國相較之下,仍處於文化沙漠階段,除少數大型地標公共建築、頂級高價豪宅與零星私人居所會講究居住性與美學設計外,大多數建案基於市場機制與成本考量,甚少有業者會注重住宅市場的分眾化,為不同的消費族群、不同的生活型態,提出不同建築的設計。房市大多以主流需求如傳統核心家庭、三房兩廳來規劃,不論坪數大小、不管居住者人口組成與生活型態⋯⋯ 千篇一律都放進三房兩廳的制式化思維中。即使是豪宅產品,也仍落入一級地段、奢華內裝、超大坪數等傳統思考。
殊不知,台灣社會已邁入少子化、單身化、高齡化、全球化等新時代變遷,像是年輕首購族對房子的需求不再是小公寓中非要隔出三個房間,而是受到歐美好生活風潮的影響、受到日本住宅機能的設計性影響等等,房間或許是單純用來睡覺無需太大,而把空間留給客廳飯廳廚房等公共空間,因為這是全家人聚在一起生活使用頻度最高的地方,也展現現代人對社交、休閒的重視。
此外,像是頂級豪宅的居住者真的還需要一兩百坪的空間嗎?其實當今豪宅有很多是子女離巢的夫妻倆跟傭人在住,也有許多專業層峰人士選擇單身、或有伴侶但不婚、或有伴侶卻不生小孩的⋯⋯ 如此,當代的豪宅是否該有其他的可能性?各式各樣的生活者與生活型態、生活需求都改變了,有遠見與責任感的建商不該再以千篇一律的規劃去敷衍花畢生積蓄購屋的消費者,建築業可以想得更遠一點更多一點。
建築學人走不同的路,不走主流炒作房地產路線,而是一座「建築產品製造」公司,如消費品般,針對不同族群去研究、設計、製造最符合其當代生活型態的建築產品。公司內的生活研究部門正肩負著新時代的居住任務,本次《住宅的想像力–捉住當代生活脈動》展,即是將他們多年來對台灣居住者的研究,如何詮釋新趨勢並生產出適合不同族群的住宅產品,展現其對居住者與住宅的想像力,與國際頂尖建築尖兵,攜手創造出最能捕捉消費者生活脈動的建築。
本展由與建築學人合作多年的樂工設計操刀空間規劃,樂工擅長將設計思維放入空間成為一種生活的態度,讓設計使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好的,讓設計帶出住宅的想像力。展期自2018年4月2日至27日,假台北101辦公大樓一樓之101 Gallery舉辦,歡迎專業人士與一般消費者前來分享住宅的想像力。
via/建築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