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赫爾辛基「Oodi頌歌中央圖書館」流線感閱讀天堂!北歐絕美圖書館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01

作為芬蘭獨立建國百年的生日禮物,赫爾辛基頌歌中央圖書館(Oodi Helsinki Central Library)經過3年建築工事後,2019年正式對外開放。走進芬蘭中央圖書館Oodi,你不會感覺到書屋的壓迫,反而有股簡約平靜的輕鬆氛圍!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02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整體外觀  

 

籌備超過20年,作為獻給國家人民的百年大禮,芬蘭赫爾辛基頌歌中央圖書館,由ALA Architects建築事務所設計建造,ALA過去曾參與了芬蘭赫爾辛基機場擴建、挪威表演藝術館與翻新新德里芬蘭大使館,設計風格著重建築的流線感。這座矗立於芬蘭首都的中央圖書館,從建築體的正面、側面甚至是天棚等各個角度,皆能看出ALA的設計風格。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04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整體外觀 

 

圖書館主建築體呈現船形,以玻璃、鋼鐵為骨架,並在建築表面附以大面積芬蘭雲杉木材,外型簡約而不失溫暖。共規劃三個樓層,每層依據芬蘭的教育思維規劃不同區域功能。一樓主要為展演與休憩空間,更有一座電影院與咖啡廳設置其中;二樓主要是中央圖書館相關工作人員的辦公、研究空間,規劃多媒體室、會議是與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三樓則作為主要閱讀空間。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01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整體外觀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11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三樓閱讀空間,可以看出流線型狀的天棚設計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03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整體外觀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05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一樓入口外觀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09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二樓環境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06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一樓內部設計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07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一樓內部設計 


芬蘭赫爾辛基頌歌中央圖書館頂層雖為傳統圖書空間,但設計師利用空間錯置的設計方式區分成人寧靜閱讀區與兒童閱覽室。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強化自然採光,室內設計的配色更承襲北歐獨有的色彩搭配。成人閱讀區部份使用白色屋頂、木質地面打造溫暖氛圍,特殊區域則利用搶眼如黃、黑、橘、墨綠等色系點綴。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13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三樓閱讀空間,可以看出流線型狀的天棚設計  

 

例如漆成黃色的電扶梯扶手、黑色的螺旋狀樓梯空間、橘黑色系的三樓兒童閱覽室。先前提及的明亮閱讀區空間雖以溫暖的木質調為主,但仍使用了墨綠色沙發和多風格地毯加重空間亮點,處處展現北歐設計師的獨到觀點,讓整層閱讀區域不再死板,每個角落都是適合閱讀的空間。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10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擁有黃色扶手的電扶梯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08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黑色螺旋狀樓梯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14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兒童閱覽室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簡約流線設計成北歐最美圖書館_12
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三樓閱讀空間,可以看出流線型狀的天棚設計 


以佔地約1.7公頃的面積來說,館內10萬冊館藏書數量並不算多,但芬蘭教育素以探索為名的現象式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從好奇中學習、產生興趣,再透過與專家的對談將自己的想像現實化,2019年這套教學方式更讓芬蘭成為全球第一個脫離學科教育的國家。也因此在這間圖書館中,除了10萬本藏書外,更多了滿足科學求知的設備需求如:VR眼鏡、3D列印機等科技設備,甚至規劃了錄音空間與遊戲室,讓求知不僅僅在書裡,更是從各種不同的科技設備中探索知識,顛覆圖書館給予人們的既定印象。


 

為了增加服務效率,赫爾辛基頌歌中央圖書館也「雇用」一群機器人圖書館員,負責從地下室搬出歸回圖書,並分置於書櫃中。兼具科技設備與人性服務,赫爾辛基頌歌中央圖書館,是芬蘭人送給自己最有文化氣息的生日禮物。

 


via / ALA ArchitectsOodi Helsinki Central LibraryLaVie #177期雜誌

延伸閱讀

RECOMMEND

MAD新作「鹿特丹FENIX博物館」!碼頭倉庫中長出的未來旋風觀景台

MAD新作「鹿特丹FENIX博物館」!碼頭倉庫中長出的未來旋風觀景台

位於荷蘭鹿特丹港口的「FENIX博物館」將於2025年開幕,前身為全球最大的倉庫之一,更是19、20世紀百萬移民出入鹿特丹的碼頭。受全球移民故事啟發,中國「MAD建築事務所」改造這個地標性建築,透過尋找未來與過去之間的交流,將建築的故事延續下去。

這座佔地16,000平方公尺的建築始建於1923年,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從19世紀末開始,300多萬移民從鹿特丹的碼頭登船,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等地,人們的離開和到來造就了今天的鹿特丹,成為一座擁有170多種民族的城市。FENIX博物館所在的倉庫是鹿特丹這段獨特歷史的核心,這座巨大的倉庫長360多公尺,由鋼筋混凝土製成,是裝卸船隻的地方,其貨物被運至南非、加拿大、墨西哥和海灣國家。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在二次大戰期間,幾乎整個鹿特丹的建築都被摧毀,也因而造就這座城市如今充滿實驗性、創新思維的建築風景。FENIX博物館所在的倉庫,正由MAD建築事務所主導進行大規模的修復工作,確保鹿特丹港口建築的典範能夠被留存。FENIX博物館館長安妮·克萊默斯(Anne Kremers)表示:「FENIX的故事就是鹿特丹的故事,也是世界的故事⋯⋯FENIX博物館將引發人們對世界產生新的好奇心。」FENIX博物館旨在幫助鹿特丹重新定義21世紀、發展新型藝術和文化機構、培養新的創意人才,反映這座城市的多樣性、精神和歷史。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前身是荷蘭貨運和客運公司「荷美郵輪」的重要運輸倉儲建築,始建於1923年(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從屋頂升起的巨大銀色旋風

在FENIX博物館的屋頂中央,MAD團隊打造了一個金屬的旋風(Tornado)形裝置。雖是金屬外觀,旋風的內部其實是由木頭打造。它擁有接近自然的動態結構,令人聯想到盤旋的空氣,從底層攀爬而上,由屋頂升起延伸至天空,像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符號,象徵著全球移民所經歷的旅程。MAD建築事務所創辦人馬岩松說明:「當MAD建築事務所受邀參與FENIX博物館的計畫時,我們深知它必須與現有建築、周邊環境、移民故事、過去記憶進行對話。『旋風』關於未來,但它植根於過去。」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並將默茲河和荷美郵輪總部改建的紐約酒店(Hotel New York)盡收眼底。

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參觀者可以登上這座「炫風」,以全新視角俯瞰鹿特丹市景(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以當代藝術視角建構展覽內容

FENIX博物館建築內部有兩層寬敞的展廳空間,未來將舉辦一系列藝術、建築、攝影和歷史的展出,探索人類遷徙的永恆故事,以及不斷變化的世界。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其中包括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的《祖先(Ancestors)》,以及法蘭西斯·艾利斯(Francis Alÿs)、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萊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金守子(Kimsooja)、希爾帕·古普塔(Shilpa Gupta)、傑里米·戴勒(Jeremy Deller)和傅丹(Danh Võ)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除此之外,FENIX博物館還與世界各地的新銳藝術家合作,展出一系列以移民故事為主題的創作,包括巴黎藝術家貝亞·吉勒·加查(Beya Gille Gacha)、鹿特丹藝術家埃弗拉特·澤哈維(Efrat Zehavi)、韓國藝術家蔡恩麗(Chae Eun Rhee)、藝術家拉奎爾·範哈弗(Raquel Van Haver)、美國藝術家雨果·麥克勞德(Hugo McCloud)。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截至目前已購藏200多件當代藝術視角的移民相關作品(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策展空間「Plein」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空間,其中佔地2,275平方公尺的「Plein」,代表著一種全新的博物館策展方式。這個寬敞、 靈活的展演空間將由鹿特丹在地的不同團體策劃豐富活動,每一天、 每一小時都將截然不同,呈現多樣面貌。例如,在中國農曆新年時,便將紀念1900年在FENIX街區創建的歐洲第一個唐人街,慶祝中國的飲食和文化。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展覽空間(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FENIX博物館的一樓設有3個展覽空間(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巨型展出裝置《迷宮》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形成迷宮般的沉浸式空間,參觀者可以在其中穿梭,發掘行李箱主人的故事。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迷宮(the Maze)》由荷蘭和世界各地捐贈的2,000個行李箱組合而成(圖片來源:FENIX博物館)

紀實攝影展《移民家庭》

受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最知名的攝影展之一《人類大家庭(Family of Man)》啓發,《移民家庭(Family of Migrants)》由數百張紀實攝影和肖像組成,探討人類流動、家庭之愛、旅途危險和告別等主題,涵蓋了60多個國家的200多位攝影師的經典攝影,如多蘿西婭·蘭格(Dorothea Lange)、劉易斯·海因(Lewis Hine)、王福春(Wang Fuchun)、阿拉·古勒(Ara Güler)和薩姆·普雷塞爾(Sam Presser)等。

資料提供|FENIX博物館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山形市共融遊戲場!靈感來自山脈、具有優雅起伏屋頂的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

日本第一座共融遊戲場!山形市靈感來自山脈、具有優雅起伏屋頂的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

近年提供兒童玩樂的共融遊戲場(inclusive playground)掀起不少話題,特別是設計上提供多元設計,讓不同年齡、能力及需求的孩子,能在遊戲場中發展體能、社交和認知,容納更多兒童前來。而2022年在日本山形市開幕的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以下簡稱Copal),為日本第一座通用兒童遊樂設施,在不限殘疾、種族、語言和家庭背景等條件下,使孩童能安心在此學習和玩樂。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兒童遊樂場Copal的興建,源於所在的山形市冬天漫長、降雪量很大,所以室內的遊樂場所便成為當地孩童重要的活動場地。這座遊樂場的原址為稻田,由建築事務所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負責設計。負責此設計的建築師Onishi Maki觀察到,肢障的孩童往往因為公園沒有適合玩樂的遊樂設施,於是從未進入公園,像是公園設施有很多階梯,孩童必須爬很多階梯才能到設施上層遊玩,或者是在使用遊具時會被催促趕快前進,這些都讓身心障礙相關兒童在玩樂上造成不便。於是在設計這座遊樂場時,Onishi Maki便決定要結合共融和開放的特色打造一座充滿多元性的遊樂場域。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建築師的設計靈感來自當地的藏王山,在建築外觀上以優雅起伏的屋頂,創造動態、開放的姿態,並與遠方的藏王山脈相互呼應,白色的外觀也猶如遠方山脈上漂浮的雲朵。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量體主要為鋼構,部分屋頂則採用木構與山脈意象創造連結。室內部分則運用大量木材質,提供前來的人們溫潤自然的氛圍。特別的是天花板的大片木材質,更提供與室外自然氣息連結的意象,跳脫室內遊樂場的傳統設計。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人們可以透過西邊的主要入口進入室內,遊樂場主要有兩個空間,一個為開放的遊樂場區域,一個是下沉式的體育館,兩者以平緩的斜坡連接。而下方則設置了辦公室、咖啡館和多功能空間。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室內設計的坡道主要為降低高低差的設計,不僅可以視為走道,也可以視為大型溜滑梯,除了降低使用障礙,也賦予空間更為開放、柔和的感覺。在小階梯、斜坡和蜿蜒的牆壁上,建築師也以巧妙設計讓孩童自由玩樂,例如扶手上設計的木球,就是讓各種需求的孩童可以沿著欄杆移動和玩耍。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在遊具的設計上,建築師觀察到孩童即使沒有遊具,空間內的各種環境、物件也會激發他們玩樂的創意,於是在遊樂場Copal內的遊具設計,便以創造自由嘗試、探索的空間提供孩童玩樂的場所。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在安全保護設計上,建築師也盡可能在樓梯、坡道上以強烈色彩、不同材質的設計,打造能和諧融入空間的安全設施,避免如傳統遊具周邊出現突兀的設計。如今室內兒童遊樂場Shelter Inclusive Place Copal的開幕,讓空間在跳脫年齡、國籍、語言、殘疾或家庭背景的條件下,使更多孩童能進入空間玩耍,這樣的設計也為山形市帶來新穎的城市地標,創造更具包容性的城市設施。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圖片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攝影:志鎌康平)

資料來源|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攝影|Kohei Shikama、Commissioned by the Nippon Foundation DIVERSITY IN THE ARTS、Nacasa & Partners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