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四款智慧家電新品亮點!手持無線吸塵器、調理機、電動牙刷、掃地機器人等高CP值產品一次亮相

小米四款智慧家電新品亮點!手持無線吸塵器、調理機、電動牙刷、掃地機器人等高CP值產品一次亮相

小米台灣舉辦「2019小米台灣米家智慧新品溝通會」,一口氣推出號稱清潔小怪獸的「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 Lite」、廚房好幫手 – 「米家調理機」、全新兩款電動牙刷 – 「米家聲波電動牙刷 T500」「米家聲波電動牙刷 T300」,以及趕在年節前夕加碼驚喜彩蛋「米家掃拖機器人 1C」,四款備受期待的智慧家庭新品,於年末一次亮相,歡迎用戶前往小米台灣官方授權販售通路體驗與選購,將享有安全及優質售後服務與保障,讓小米在聖誕節前夕獻上更美好的智慧生活。


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 Lite

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 Lite搭載每分鐘10萬轉高速無刷馬達,吸入功率高達120AW,更擁有20KPa 強勁吸力,能吸除各種地面灰塵。同時,具備驅動系統風冷技術,讓清潔性能更穩定,搭配上多錐旋風分離系統,能高效分離物質微粒,使濾網不易堵塞,長期維持良好吸力品質。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 Lite採用5重精細過濾系統,可精準攔截小至0.3μm顆粒物,淨化效率高達99.97%,有效避免二次污染。除了搭載強勁動力系統以外,更提供可持續運作60分鐘的續航力,滿足不同坪數的清潔需求,也引領手持吸塵器的新里程碑。

小米台灣2019歲末鉅獻 四款米家智慧家電新品 強4登台

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 Lite配備大直徑暢吸地刷,內置獨立馬達驅動超纖維地刷高速運轉,呵護地板的同時,強力吸除污垢灰塵。隨盒更配備了高速除蟎刷、二合一毛刷及二合一扁吸,其中高速除蟎刷可深入床褥深層纖維,有效吸除寢具、沙發、布面座椅上99%的塵蟎,讓有寶寶的家庭能一機多用,滿足各種需求。收納以一體化的簡約設計,內置壁掛式充電架,將充電與收納二合一,有效利用居家空間;此外,還具備一鍵倒塵、可水洗濾芯等貼心設計,讓清掃更輕鬆、生活更簡單。

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 Lite售價新台幣$4,995元,於12月12日中午12點起在小米商城mi.com、小米實體門市、PChome24h購物小米旗艦店與全國電子開放限時預購,另於12月17日在上述通路正式開賣。(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 Lite 預購活動與時間,依各通路公告為準。)


米家調理機

米家調理機採用大功率銅線馬達,轉速可高達每分鐘20000轉,並擁有電解工藝製作的301不銹鋼6葉刀頭,堅韌耐用具備優秀的擾流攪拌能力,完美製成每一杯新鮮順口的飲品。操作上,只要單手輕按攪拌杯,機器即刻運轉,鬆手即停,將使用流程設計得簡單同時兼顧安全,搭配上具抗衝擊效果的美國Tritan材質攪拌杯,輕鬆從機台上取下並蓋上杯蓋,即刻變身時尚水杯,出門前準備一杯果汁,就是3分鐘的事。


小米台灣2019歲末鉅獻 四款米家智慧家電新品 強4登台


輕巧的米家調理機將散熱風口設計於主機底部,讓機身外觀更簡潔流線,整機體積小於2.5升,淨重不到1.3kg,無論在家中或攜帶至辦公室使用都十分便利;清潔上因攪拌刀座採用外螺紋設計及可拆卸密封圈,沖洗方便快速,不留下食物殘渣,有效延長使用壽命。在人人注重健康飲食的時代,從每一杯米家調理機現榨的健康飲品,開始享受更新鮮、多彩的早晨。


米家調理機售價新台幣$895元,於12月17日在小米商城mi.com、小米實體門市、PChome24h購物小米旗艦店與全國電子正式販售。


米家聲波電動牙刷

米家聲波電動牙刷自2018年2月推出以來,廣受台灣市場用戶好評,除了性能強大、性價比高以外,可連結米家APP查看刷牙報告,以科技守護用戶的牙齒保健。今日小米台灣宣布推出新一代「米家聲波電動牙刷 T500」與「米家聲波電動牙刷 T300」,兩款皆採用嚴選聯合德國、日本專家自主研發的第2代磁懸浮聲波馬達,使動力強勁且有效降噪減震,更具備230gf·cm扭矩力輸出,讓刷毛保持10°穩定擺幅,深入清潔口腔盲區,安全呵護口腔健康。


外觀方面,米家聲波電動牙刷 T500與米家聲波電動牙刷 T300均以簡單潔淨的純白機身設計,採用一體成形工藝,達到 IPX7 的防水等級;兩款的刷頭採用精選新型植毛技術,使用無鏽無金屬刷頭,並提升約40%的刷毛量,使牙齒清潔更高效。


小米台灣2019歲末鉅獻 四款米家智慧家電新品 強4登台


米家聲波電動牙刷 T500提供全新智慧過壓提醒,當用戶刷牙力度過大時,牙刷會自動降低震動,並同步透過電量指示燈閃爍發出提醒,避免用戶的刷牙力度損害牙齒健康。透過全新升級的米家APP,可以根據不同生活或飲食習慣,自訂專屬的刷牙模式,並搭配附加的清潔功能,效果更加顯著;米家聲波電動牙刷 T500採用無線感應充電,充一次電能擁有長達約18天的續航力,透過手機APP還能查看剩餘電量,避免牙刷突然沒電的煩惱。此外,透過高精度加速度感應器,還可以更精準監控用戶的刷牙姿勢、角度及範圍。打開APP,輕鬆查看專屬潔牙報告,除了刷牙時長、覆蓋率及均勻率外,還能查看每日、每週、每月刷牙情況與建議,細心呵護牙齒每一天。


而米家聲波電動牙刷 T300具備滿足日常清潔需求的標準模式及適合初用者或牙齦敏感人群使用的輕柔模式,並附帶模式記憶功能,開啟後自動選用上一次潔齒模式,貼心記錄你的刷牙喜好。另外,米家聲波電動牙刷 T300採用 Type-C 充電方式,充一次只需 4 小時,就能使用長達約 25 天持久續航力表現,是外出遠行必備的貼心伴侶。


米家聲波電動牙刷 T500售價新台幣$995元、米家聲波電動牙刷 T300售價新台幣$545元,於12月17日在小米商城mi.com、小米實體門市、PChome24h購物小米旗艦店與全國電子同步開賣。


米家掃拖機器人 1C

米家掃拖機器人 1C 搭載高速視覺導航系統,擁有15種感應器輔助定位,清楚規劃清掃路線,同時具備 2500Pa 超大吸力無刷馬達,提供4檔吸力模式調節,搭配全自動智慧電控水箱,掃拖地面各類污物。透過米家App還可進行遠端遙控、預約清掃等智慧操作,輕鬆享受安全清潔的品質新生活。


小米台灣2019歲末鉅獻 四款米家智慧家電新品 強4登台


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米家掃拖機器人 1C,搭載Cortex TM - A7四核數據處理晶片,配合 VSLAM 演算法,讓整體運算能力更強化,能隨時應變方位,行進中也能運用智慧繪製工作路徑。米家掃拖機器人 1C配備NIDEC日本強勁無刷馬達,以2500Pa超大吸力及4檔吸力模式調節,橫掃地面各類灰塵、棉絮與頭髮;同時具備200ml智慧電控水箱,自動精密控制水量均勻不滲漏,完美兼具清掃與濕拖。


米家掃拖機器人 1C 機身再進化,以內嵌式視覺感應器,擁有8.2公分纖薄機身,輕鬆深入沙發底下等區域進行清潔,清潔覆蓋率更高。行進中藉由15組高精度感應器,及20mm越障能力,能聰明地感測家中複雜地形。此外,搭配米家App使用,還可進行遠端遙控、模式調節及預約清掃等智慧操作,輕鬆實現智慧居家愜意生活。


米家掃拖機器人 1C 售價新台幣$6,595元,將於12月23日12點起於小米商城mi.com與小米之家搶先開放預購,預計於2020年一月底前全面開賣。(米家掃拖機器人 1C預購活動與時間,依小米商城與小米之家公告為準。)


小米台灣2019歲末鉅獻 四款米家智慧家電新品 強4登台


Via / 小米台灣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當香蕉皮、咖啡渣和腐爛蔬菜不再只是廚餘,而能被「列印」成生活小物,你對「廚餘」的想像或許會被顛覆。「Foodres.AI」是一台來自MIT畢業生之手的創新3D列印機,它結合AI人工智慧,不只是重新定義了食物廢棄物的用途,更讓永續生活這件事變得可見、可觸,也更容易實踐。

家庭廚餘該何去何從?

食物浪費早已不是新議題,以美國為例,每天被丟棄的食物量之大令人仍難以想像,而這些廚餘,有些作為堆肥或動物飼料再利用,但絕大多數最後都進了掩埋場。多年來,許多團隊投入研發,期望以創意思考解決廚餘問題,而「Foodres.AI」正是成果之一。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Foodres.AI」由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Yiqing Wang與Biru Cao攜手打造,這台桌上型裝置以全新視角處理廚餘問題,透過人工智慧與3D列印技術,將廢棄物轉化為家中實用又有趣的小物件。他們不僅讓「垃圾」重新被看見,也賦予其全新的價值。

動手DIY,把廚餘變成花器

「Foodres.AI」最大的創新之處,在於它將3D列印的複雜程序,設計成一套直覺又親民的使用流程。使用者只需將廚餘放進機器中,透過手機App拍照掃描,系統就會自動判讀材料類型與物理特性,再推薦對應的「列印物件」。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不管是杯墊、花器、餐具架、裝飾品,或是你自行上傳的3D模型,「Foodres.AI」都能透過其擠出系統,將這些廚餘與天然添加劑混合,轉化為再生生物塑膠並列印成型。整個過程無需專業知識,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既友善又有趣。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除了流暢的使用體驗,設計團隊也特別強調列印成品的美感與實用性。「Foodres.AI」App內建的模板不僅選擇多元,造型也相當精緻,為這項環保科技增添不少質感。

讓環保行動成為你我都能參與的日常

「Foodres.AI」不只是技術上的創新,更是一種生活觀念的轉變,邀請人們從「創造價值」的角度重新看待廢棄物,並在日常飲食中更有意識地做出選擇。也因此,這台機器不只是處理食物廢料的工具,更是一個教育平台、一個環保行動的觸發點。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像「Foodres.AI」這樣的設計,透過使用者親手參與、見證變化,讓永續不再只是政府、企業或環保團體的口號,而是變成你我都能參與的家庭日常。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隨著科技發展,各品牌爭相推出充滿創新概念與功能的裝置,而與此同時,一項實驗計劃「Aperture」採取了與眾不同的策略。它很簡單地運用多數人已經擁有的物件——手機與手機殼,打破想像的框架,創造一款簡單、易上手,為健康意識而生的使用介面。

想使用Aperture,只需把手機殼拆下,然後反過來裝在螢幕那一面即可。這樣一來,螢幕的尺寸被限縮,如同一扇迷你的窗,而Aperture會以最極簡的介面,在這個小小的窗框裡,為使用者提供最極簡的手機功能,像是傻瓜相機、簡易版本的播放器與通訊軟體等。透過直觀的界面設計,Aperture提醒使用者思考:什麼是我當下真正需要的功能?什麼是我需要獲得的資訊?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想使用Aperture,只需把手機殼反過來裝在螢幕面即可(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Aperture是創新設計工作室Special Projects的最新實驗,該團隊致力透過以人為本的設計,探索實體與數位體驗的交叉點。團隊表示,雖然市面上有許多「回歸基礎」的手機設備(如:The Light Phone),強調能幫助使用者減少智慧型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如果不需為此購入新裝置,還能根據使用者當下心境做出修正,不是更好嗎?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畫面示意(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幫你除去多餘資訊,只留下最重要的

Aperture的使用介面由AI人工智慧技術驅動,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客製化生成式介面(generative UI)。要決定顯示哪些應用程式,你只需對手機說話:「幫我導航去Brick Lane,沿路標出唱片行。」或是:「幫我播放音樂,並且只允許Alba和Pearl的來電。」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的使用介面由AI人工智慧技術驅動,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客製化生成式介面(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除此之外,Aperture還能幫你簡化充斥著繁雜資訊、礙眼廣告的介面。比如,當你想閱讀一篇網站上的食譜,Aperture會自動切換成簡潔的「閱讀模式」,或為你製作AI生成摘要,將混亂的頁面轉換為乾淨、逐步引導的烹飪教學。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能幫你簡化充斥著繁雜資訊、礙眼廣告的介面(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將混亂的網頁轉換為乾淨、逐步引導的烹飪教學(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另外,如果你發現自己開始無意識地滑起手機,只要把手機殼反過來裝,Aperture也能啟用「專注計時器」,幫助你戒斷手機成癮,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上。反覆將手機殼拆下、重裝其實有點麻煩,也因此將大大減低使用者查看手機的頻率,鼓勵大家更有意識地使用科技裝置。

 

和親朋好友一起使用

Aperture還鼓勵多人一起使用。當大家在聚餐時一起翻轉手機殼,裝置便會自動識別彼此,在不同裝置間創造一些可愛的連動效果,然後才逐漸關閉螢幕,提醒眾人專注於彼此相處的時光。若你不是iPhone的使用者,也別擔心!Aperture非常彈性化,其介面會根據不同型號的螢幕形狀與設計做出調整。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會根據不同型號的螢幕形狀與設計做出調整(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Aperture起初只是非常實驗性的概念,不過如今已逐步邁向成熟。Special Projects相信,無論是設計或是AI,其未來都不在於創造更多物品,而是從已有的物件中挖掘嶄新的可能;我們需要做的,或許僅是跳脫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習以為常的安排,並重新理解一切。

資料來源|Special Project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