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燈、聽音樂出一張嘴就好!Google智慧音箱Nest Mini超簡單開箱測試

開關燈、聽音樂出一張嘴就好!Google智慧音箱Nest Mini超簡單開箱測試

雖然台灣市場中已經擁有多款智慧音箱產品,但Google Nest Mini可說是特別讓人引頸期盼的一款,因為Google助理在去年10月才正式開口說中文,因此許多人也開始盼望著支援繁體中文的Nest Mini究竟何時會現身?沒想到就在上個(11)月底Google宣布首度在台販售Nest Mini,單價甚至相當佛心不到台幣2,000元,讓不少人好奇這款新產品與第一代的Google home mini究竟有什麼樣的差別;而La Vie這次優先拿到了產品組合包的試用機會,要來幫大家做最簡單的開箱測試!

1、外盒設計讓人會心一笑

PhotoCap_005_30

PhotoCap_006_23

首先可以看到光是包裝盒就極具巧思,使用者得先將手機底部插入凹槽轉動開啟,而當盒子開啟時,便會出現許多可能與Google智慧助理應用到的對話框,讓使用者在還未真正使用前,就能夠開始在腦中預想使用後的畫面。而內容物除了Nest Mini外,還有多款智慧家庭配備,包含Yeelight燈泡、Dlink智慧插座以及Google Chromecast媒體串流播放器。

PhotoCap_009_18
PhotoCap_010_18

▲拿開上層的產品後,便會看見組合包內的各項產品盒

 

2、主角現身:Google Nest Mini 

這次Google Nest Mini一共推出了「粉炭白」和「石墨黑」兩種顏色,而La Vie拿到的是粉炭白。從圖片上來看,Google Nest Min與第一代的Google home mini在外觀上並無二致,同樣使用了不織布材質,也同樣具有麥克風開關、電源變壓器的連接孔;中間則有四顆反應燈、左右兩側為音量控制鍵,因此如果有使用過第一代的人,對使用方式應該是不會感到太陌生。

PhotoCap_015_4

但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Nest Mini內建了三組麥克風,因此能更精準的偵測環境音,以適當的音量來回應你的問題,且在低音的音質上的表現更佳、音量也變得更大聲了!

PhotoCap_019_3

▲麥克風開關,如果使用者不想被收音的話可以手動關閉。

PhotoCap_020_4

▲Google Nest Mini除了放置在桌面上外,也可以掛在牆壁上。

PhotoCap_017_3

▲電源孔

當然,在體驗Google Nest Mini好用的功能以前,不免俗的得先進行基本的設定,而這過程可能就需要使用者的一些耐心了。

 
3、基本設定

a) 安裝Google Home app
事實上,Google Nest Mini並不像一般的藍芽音響,只要將手機藍芽與之連接上就可以使用,因此在此之前使用者必須先下載一個主要的App,作為發配指令給所有裝置的隊長,才能使用各種智慧裝置,而Google Home App就是這樣的一個角色。不論你使用的手機是Andriod還是iOS系統都能夠下載,載點在此【Android / iOS】。

 

S__85155886


b) 打開Google Home App進行配對連接

開啟Google Home App後,選擇「新增裝置」,並將已經接好電的Nest Mini擺在旁邊,接下來系統便會偵測到Nest Mini,我們再將自己的Google帳號輸入,並選擇Wi-Fi網路即可。

PhotoCap_014_6


另外,在初次設定時,別忘了先進行聲控配對Voice Match!這項功能可以讓Nest Mini辨識出在問話的人究竟是誰,好比如果向Nest Mini詢問接下來的行事曆行程時,Nest Mini可以立即辨別出究竟是主人、朋友還是其它人在向它問問題,簡而言之,Voice Match會依照不同用戶的聲音,來做出不同的指令及反應。

PhotoCap_038

▲聲控配對Voice Match


 c )主要功能怎麼用? 

在設定完成、正式使用Google Nest Mini前,得先學到呼叫它的方式,只要對它說「OK Google」就能開始使用,像是「OK Google,暫停播放音樂」、「OK Google,請開啟藍芽」等等。

‧聽音樂
想要聽音樂,得先進入到Google home App首頁中,點選「設定」>>「音樂」,再選擇你要使用的音樂服務,共有三個選項,包含YouTube Music、Spotify以及My Music。但即使用戶不是使用這三個平台,也還是能夠利用Nest Mini來播歌,因為Nest Mini本身就有藍芽連線的功能,因此只要連上藍芽,不論是透過哪個管道都能將聲音播放出來。

但該如何讓Nest Mini開啟藍芽,並讓手機連上呢?使用者們一樣得先進到Google Home首頁中點選欲連線的音箱,再點選右上角的「設定」圖示,擇「裝置設定」下的「配對的藍芽裝置」啟用配對模式再連接到Google Nest Mini即可。但也可以動一張嘴,向它說「OK,Google,開啟藍芽」,再到手機上完成配對也是可行的。

PhotoCap_034

▲Nest Mini使用環保布料包覆


音樂聲音的大小可以直接點擊Nest Mini的左右兩側調整,點選中間則是讓音樂暫停,當然也可以直接透過語音控制。

 
 ‧情境應用

智慧家電最大的優點是,使用者通常只要靠一張嘴就能夠完成生活中的大小事,好比你能向Google Nest Mini詢問「現在的氣溫幾度?」、「請問附近好吃的咖啡廳有哪些?」它都能夠給你解答,或授權Google取用你的聯絡資料,甚至能進行通話等等,還有許多生活情境中的實用功能都是使用者們可以持續探索的。

不得不提到的是,這次組合包當中除了Nest Mini外,還有另外三項產品:Yeelight燈泡、Dlink智慧插座,Google Chromecast 媒體串流播放器,這些產品都將幫助整個智慧家庭場景更加的完全。簡而言之,你能夠透過語音控制燈泡的亮度、使用Dlink智慧插座讓傳統電器更加智慧化,或是使用Chromecast在電視上播放影片等。


PhotoCap_023_2

▲Dlink智慧插座

PhotoCap_025_1

▲Google Chromecast 串流播放器

PhotoCap_028_1

▲Yeelight燈泡

不過,有一點可能會令使用者感到有些困擾,身為使用者當然希望安裝的App能越少越好,畢竟少下載一項App就等於減少設定過程的複雜度;但除了Google的自家產品之外,像是Yeelight智慧燈泡、D-Link智慧插座都必須要再安裝廠商的App再授權Google Home操作,才能真正完成裝置連動。

另外,Nest Mini也能與LG、Phillips Hue、大同、小米等3,500個品牌,推出的30,000款智慧型裝置搭配使用,完全成為懶人的救星。

小編使用後記:

這是La Vie小編第一次使用到智慧家居產品,因此過程中不免會出現許多疑惑的地方,像是該怎麼讓Nest Mini播放音樂?能向它詢問什麼問題等等,或是初次要在有多個同事的辦公空間中坦率向Nest Mini說出「OK,Google,音樂大聲一點、小聲一點」時,難免會感到一些害羞,但多說了幾次以後就會更習慣這樣的使用情境了。
 
整體使用起來的感覺相當不錯,但確實Nest Mini是需要更多的智慧裝置一起搭配才能凸顯出它更好用的地方以及它的價值;不過,即使是從最基本的播放音樂開始入門,再慢慢擴充智慧裝置的數量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Nest Mini的單價僅1,785元,因此對初次使用智慧家庭裝置的人來說,仍然是一款相當值得入手的產品!

PhotoCap_036

Text:Stephanie Hung
Photo:張藝霖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當香蕉皮、咖啡渣和腐爛蔬菜不再只是廚餘,而能被「列印」成生活小物,你對「廚餘」的想像或許會被顛覆。「Foodres.AI」是一台來自MIT畢業生之手的創新3D列印機,它結合AI人工智慧,不只是重新定義了食物廢棄物的用途,更讓永續生活這件事變得可見、可觸,也更容易實踐。

家庭廚餘該何去何從?

食物浪費早已不是新議題,以美國為例,每天被丟棄的食物量之大令人仍難以想像,而這些廚餘,有些作為堆肥或動物飼料再利用,但絕大多數最後都進了掩埋場。多年來,許多團隊投入研發,期望以創意思考解決廚餘問題,而「Foodres.AI」正是成果之一。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Foodres.AI」由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Yiqing Wang與Biru Cao攜手打造,這台桌上型裝置以全新視角處理廚餘問題,透過人工智慧與3D列印技術,將廢棄物轉化為家中實用又有趣的小物件。他們不僅讓「垃圾」重新被看見,也賦予其全新的價值。

動手DIY,把廚餘變成花器

「Foodres.AI」最大的創新之處,在於它將3D列印的複雜程序,設計成一套直覺又親民的使用流程。使用者只需將廚餘放進機器中,透過手機App拍照掃描,系統就會自動判讀材料類型與物理特性,再推薦對應的「列印物件」。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不管是杯墊、花器、餐具架、裝飾品,或是你自行上傳的3D模型,「Foodres.AI」都能透過其擠出系統,將這些廚餘與天然添加劑混合,轉化為再生生物塑膠並列印成型。整個過程無需專業知識,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既友善又有趣。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除了流暢的使用體驗,設計團隊也特別強調列印成品的美感與實用性。「Foodres.AI」App內建的模板不僅選擇多元,造型也相當精緻,為這項環保科技增添不少質感。

讓環保行動成為你我都能參與的日常

「Foodres.AI」不只是技術上的創新,更是一種生活觀念的轉變,邀請人們從「創造價值」的角度重新看待廢棄物,並在日常飲食中更有意識地做出選擇。也因此,這台機器不只是處理食物廢料的工具,更是一個教育平台、一個環保行動的觸發點。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像「Foodres.AI」這樣的設計,透過使用者親手參與、見證變化,讓永續不再只是政府、企業或環保團體的口號,而是變成你我都能參與的家庭日常。

把廚餘變成設計:MIT畢業生打造3D列印機「Foodres.AI」,將食物浪費轉化為花器與家飾
(圖片來源:FOODres.AI Printer)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隨著科技發展,各品牌爭相推出充滿創新概念與功能的裝置,而與此同時,一項實驗計劃「Aperture」採取了與眾不同的策略。它很簡單地運用多數人已經擁有的物件——手機與手機殼,打破想像的框架,創造一款簡單、易上手,為健康意識而生的使用介面。

想使用Aperture,只需把手機殼拆下,然後反過來裝在螢幕那一面即可。這樣一來,螢幕的尺寸被限縮,如同一扇迷你的窗,而Aperture會以最極簡的介面,在這個小小的窗框裡,為使用者提供最極簡的手機功能,像是傻瓜相機、簡易版本的播放器與通訊軟體等。透過直觀的界面設計,Aperture提醒使用者思考:什麼是我當下真正需要的功能?什麼是我需要獲得的資訊?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想使用Aperture,只需把手機殼反過來裝在螢幕面即可(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Aperture是創新設計工作室Special Projects的最新實驗,該團隊致力透過以人為本的設計,探索實體與數位體驗的交叉點。團隊表示,雖然市面上有許多「回歸基礎」的手機設備(如:The Light Phone),強調能幫助使用者減少智慧型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如果不需為此購入新裝置,還能根據使用者當下心境做出修正,不是更好嗎?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畫面示意(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幫你除去多餘資訊,只留下最重要的

Aperture的使用介面由AI人工智慧技術驅動,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客製化生成式介面(generative UI)。要決定顯示哪些應用程式,你只需對手機說話:「幫我導航去Brick Lane,沿路標出唱片行。」或是:「幫我播放音樂,並且只允許Alba和Pearl的來電。」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的使用介面由AI人工智慧技術驅動,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客製化生成式介面(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除此之外,Aperture還能幫你簡化充斥著繁雜資訊、礙眼廣告的介面。比如,當你想閱讀一篇網站上的食譜,Aperture會自動切換成簡潔的「閱讀模式」,或為你製作AI生成摘要,將混亂的頁面轉換為乾淨、逐步引導的烹飪教學。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能幫你簡化充斥著繁雜資訊、礙眼廣告的介面(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將混亂的網頁轉換為乾淨、逐步引導的烹飪教學(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另外,如果你發現自己開始無意識地滑起手機,只要把手機殼反過來裝,Aperture也能啟用「專注計時器」,幫助你戒斷手機成癮,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上。反覆將手機殼拆下、重裝其實有點麻煩,也因此將大大減低使用者查看手機的頻率,鼓勵大家更有意識地使用科技裝置。

 

和親朋好友一起使用

Aperture還鼓勵多人一起使用。當大家在聚餐時一起翻轉手機殼,裝置便會自動識別彼此,在不同裝置間創造一些可愛的連動效果,然後才逐漸關閉螢幕,提醒眾人專注於彼此相處的時光。若你不是iPhone的使用者,也別擔心!Aperture非常彈性化,其介面會根據不同型號的螢幕形狀與設計做出調整。

把手機殼反著裝,就能戒斷手機成癮?「​​Aperture」運用一個小動作,教你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Aperture會根據不同型號的螢幕形狀與設計做出調整(圖片來源:Special Projects)

Aperture起初只是非常實驗性的概念,不過如今已逐步邁向成熟。Special Projects相信,無論是設計或是AI,其未來都不在於創造更多物品,而是從已有的物件中挖掘嶄新的可能;我們需要做的,或許僅是跳脫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習以為常的安排,並重新理解一切。

資料來源|Special Project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