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2020龍崎光節空山祭必看8大亮點!流光樹林、蛇行光廊吊橋決不能錯過

台南2020龍崎光節空山祭亮點

夜晚限定才能見識到的光影浪漫!邁入第二屆的台南「2020龍崎光節空山祭」,再次將台南虎形山公園變身大型光之公園,策展團隊艸非火藝術工作室帶領12組藝術家、14件裝置作品,以在地古老傳說「窩鏡窗」為靈感打造出「大地迴生」主題策展,讓走進光節的人們都像是步入寓言故事,跟著光踏上旅途蛇行,來場意想不到的奇幻歷險。


儘管取名空山祭,然而實際現場倒是一點也不空,呼應展覽「空山不空、看見價值」理念外,也拉抬龍崎老街周邊商業效益,更用藝術為小山城注入新能量。到訪的朋友,將跟隨那從蓊鬱林蔭間隙透出的點點光亮前進,像是誘人踏進冬夜神秘林園,看看在少了城市繁華燈光照耀下,將會被哪種光影藝術鎖深情包圍。至於有哪些必看亮點,趕緊跟著La Vie一同挖掘!

《窩鏡迴生》

被譽為「全台最美山林燈節」的龍崎空山祭,藝術家辛綺運用當地竹材和鏡面元素,於虎形山入口草地上重現故事起點「窩鏡窗」景象,而起伏造型也呼應虎形山地勢意象,深入其中也能感受短暫放空的寧靜。


《出蛇入畫》

想進入展覽會場會先歷經一段插畫投影光廊《出蛇入畫》,策展團隊攜手當地小學生共同創作,藉著蛇行狀綿延不絕的可愛繪畫,像是深夜裡的指路人,要你跟著光道順著往前走,而這裡也將發放竹編光蟲小提燈,讓你攜帶一探虎形山還藏著哪些秘境。


《化蛇織影》

不過要想看更多作品,可先得試試自己的膽量。以虎形山吊橋為舞台的《化蛇織影》,由不廢跨村實驗室的三位藝術家楊芳宜、彭宇弘與高任翔共同創作。團隊以編織燈光,將吊橋化身為一條懸空飛騰的蛇,而綻放著微光的裝置皆是使用廢棄回收物製作,隨身晃動的光圈,亦如同蛇鱗閃閃發光舞動,從遠處看真的如同彩色大蛇懸空騰飛。


《陽台城市文明》

像是艷彩版的樂高微縮城市,實則為林書楷利用同為藝術家父親的傳統鑄模工具與材料加以創作,將心中的城市理想樣貌推砌而出。


《柔軟的纏繞》

藝術家莊志維利用工業薄膜為創作素材,將其纏繞於隨階梯緩緩向上的樹林,並利用LED燈投射點綴,讓光點穿梭在透明薄膜之間,也讓人看見光之軌跡漫遊。

 

《怹食蛇》

想體驗被蛇吞噬的感受?像是闖進「貪食蛇」的作品,怹(ㄊㄢ)為台語「他們」之意,藝術家辛綺、梁瀨昌以竹材和彩色塑膠布包裹構築長達200公尺的大蛇,透過燈光幻化投影,加上塗上螢光染劑的鐵絲鑽石裝置,絢爛效果像異地星球般,十足魔幻。



《流光樹林:團聚》

身為本屆空山祭最大亮點,藝術家辛綺運用螢光鐵絲編織成《流光樹林:團聚》,黑夜裡絢麗無比的光之森林,像是將所有光皆匯聚於此,也在無形中象徵山林與在地居民不可割捨的牽絆。而光之花草、光蟲、光之樹等盤踞於此,迷幻綺麗視覺確實令人沉醉,異世界氛圍滿載。



《回歸》

團隊與當地居民共同彩繪的燈泡懸掛展區長梯,黑暗中點點黃光向上延伸匯聚於長梯盡頭,象徵返鄉、回歸的溫暖意象。



售票有限量 交通怎麼去 

適逢疫情期間,實名制入場自然少不了,不過為了觀看品質,本屆空山祭也將每日觀看人數上限設定為假日5000張、平日3000張,因此建議事前先在網路或是超商購買好門票。由於每日傍晚才開始入場,若可以提早到達排隊是最好,由於吊橋有限人數通過,因此太晚到可能得排上30至60分鐘才能入場,建議可平日參觀。

至於交通如何去?由於周邊沒有鄰近火車站,因此大眾交通工具和接駁車自然成為首選。若從高鐵台南站下車,建議可搭乘紅3、紅14、綠16延駛等公車至關廟轉運站,再轉搭紅幹線延駛、紅11、紅12至會場。

若是從台南火車站出發,最佳搭乘方式則為搭乘紅幹線延駛龍崎,坐至最底站即為展覽地點,時間上由於走平面道路,因此落在45至60分鐘不等。

2020年龍崎光節空山祭「大地迴生」

日期:2020/12/25~2021/02/28 

時間:17:30~22:00(最後入場時間21:20)

地點:台南市龍崎區虎形山公園

票價:網路票50元、現場票100元、暢遊票300元(限額發售500張)

交通懶人包連結

延伸閱讀

RECOMMEND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Bito融入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及互動工具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馬戲團的形象怎麼做?FOCASA從品牌識別就是一場表演!FOCASA馬戲團成立15週年之際,邀請曾獲英國D&AD黃鉛筆殊榮的設計團隊Bito,打造一套屬於馬戲的動態識別系統,其以動態設計串連馬戲帳篷、肢體表演動作等馬戲意象,讓這套新識別如同FOCASA的表演與品牌精神,自由、活潑、總是予人無限歡快。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新形象宣告FOCASA週年慶典正式揭幕

近年,BitoTAIWAN台灣觀光、金馬獎重塑品牌識別系統,從觀光品牌到影視頒獎典禮,皆打破既定的靜態呈現,融入動態思維,讓動態表現為品牌說故事,在觀眾心中留下強而有力的印象。此次BitoFOCASA馬戲團操刀之作,亦延續團隊擅長的動態設計(motion design),並巧妙將馬戲表演動作濃縮其中。這套全新識別將隨10/2揭幕的第二屆「FOCASA馬戲藝術節」首次亮相,期待藉由設計與表演藝術的結合,宣告FOCASA十五週年慶典正式揭幕,長期則讓台灣馬戲在品牌形象上與國際接軌。

3大關鍵馬戲元素:丟球、走鋼索、疊高

Bito團隊眼中,FOCASA像是一座能自由伸縮與變形的馬戲帳篷,在城市與人群之間自在伸展;不僅是集結特技、雜耍、舞蹈、武術、戲劇等各方好手的馬戲團,更是個充滿歡笑與想像的場域。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FOCASA)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欣賞過多次馬戲表演後,Bito選擇以馬戲人熟悉的丟球、走鋼索及疊高為概念,創造一套屬於馬戲團的動態系統(motion system)——當字母一字排開,如同演員們各就各位,好戲準備上演!有趣的是,新識別中特別選用兩種寫法的字母「a」,分別代表觀眾(audience)與表演者(artist)在同一頂帳篷內交會。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跟文字一起「玩」場馬戲

更好玩的來了!Bito也從這次的識別動態(Dynamic logo)延伸設計出一套專屬於馬戲的互動式工具(generative tool)。使用者只要輸入文字,字母們就會即時出現在帳篷內表演丟球、疊高、走鋼索等動作,還能透過聲音大小的變換,與字母們互動。這套工具將能運用在手機、螢幕、展演空間等跨媒體載體,靈活配合各式活動體驗及宣傳。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3個子品牌開啟下個15年:馬戲、慶典、教育

在下一個15年,FOCASA將透過3個子品牌:「Circus 馬戲」、「Festival 慶典」及「Education 教育」,持續帶給觀眾在馬戲表演、《Do Circus》馬戲專門刊物以外,更豐富多彩的內容。在3個品牌的設計上,Bito將「Circus」以馬戲團的帳篷與表演布簾呈現;「Festival」透過連接的攤位與現場的巨篷表現;「Education」則以共同成長的階梯和平台為意象。從一頂臨時帳篷到馬戲之家,FOCASA帶著家的重量,用快樂與夢想連結人心,期待每一位觀眾都能感受到馬戲的溫度與無限的可能。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2025 FOCASA馬戲藝術節在高雄,十月登場!

第二屆「FOCASA馬戲藝術節」即將登場,10/310/12於高雄展覽館輕軌旁大草地舉行,現場將首度搭建3頂巨型馬戲帳篷,打造沈浸式的「馬戲水手村」,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馬戲藝術家,帶來百餘場國際級演出,讓港都在秋日海風中交織笑聲與驚嘆。若想到現場感受馬戲氛圍,活動門票現正販售中,有興趣可點此了解更多。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FOCASA)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當文化南國,成為設計前線!方序中、聶永真等大師陣容齊聚,「南國設計沙龍」即將開跑!

說到屏東,人們總會先想到那綿延的山巒、湛藍的海水,以及挾揉著鹹味的南國微風。然而,近年來,在這片熟悉的山海之間,正長出一道道令人驚豔的設計風景;與此同時,一場以設計為名的聚會「南國設計沙龍」也悄然成形。

設計全明星陣容齊聚!讓文化南國,成為設計前線

原來,作為南方首座設計共學平台,由屏東縣政府推出的「南國設計沙龍」邀請來自視覺、包裝、體驗、互動、產品設計等多元領域的重量級講師齊聚國境之南,以一連串精彩講座交流靈感,並把設計帶進文化治理、產業創新與公共空間的日常。這不僅承襲啟蒙時代以來的「沙龍」聚會文化,更成為一場文化行動,讓設計不再只是少數人關心的議題,而是每位南國居民的共同語言。 

屏東縣政府
究方社創意總監方序中(左)、永真急制負責人(左)

這系列別具意義的講座,由屏東東港共和新村出身、同時擔任三金典禮視覺總監的究方社創意總監方序中揭開序幕,暢談品牌設計的溝通之道。接著,返鄉設計師方智弘將分享如何讓設計與地方共感,並從生活滋養中成長。IF OFFICE 創辦人馮宇則帶領學員開啟品牌企劃的思維視野;影像設計創作者陳慕溪與無氏製作創辦人吳孝儒,也分別從實例出發,談如何從日常、地方文化與產業脈絡汲取靈感;禮拜文房具主理人蔡孟仰,更不藏私地公開用視覺設計為品牌發聲的方法。

屏東縣政府
視覺設計師陳慕溪 (左)、方自設計創辦人方智弘(右)
屏東縣政府
無氏製作創辦人吳孝儒(左)、禮拜文房具主理人蔡孟仰(右)

不只如此,知名平面設計師聶永真更將剖析如何依據品牌特性、受眾背景與訊息情境,選擇最適合的視覺語言與敘事方式;瑜悅設計創辦人黃國瑜則聚焦於設計方法如何有效傳遞作品核心理念;接著,PHDC 創辦人許博軒帶來從品牌美學到空間活化的實踐經驗;均勻製作總監胡忻儀則從策展切入,分享設計溝通的關鍵。透過一場場跨界對談,來自不同領域的大師們,將讓設計與地方文化交織成南國最迷人的創意風景。

屏東縣政府
IF OFFICE 創辦人馮宇(左)、瑜悅設計創辦人黃國瑜(右)
屏東縣政府
均勻製作總監胡忻儀(左)、PHDC 創辦人許博軒(右)

設計不只錦上添花,更成為南國前進的引擎

事實上,「南國設計沙龍」的誕生,可以追溯至屏東近年的美學治理策略,像是堅持「設計共伴、放大格局」、「美學導入、有感治理」等,將設計融入公共空間改造、農產品包裝、活動策劃等方方面面,讓設計不只是錦上添花的點綴,也是推動屏東轉型的關鍵力量,更讓這片國境之南的土地,在文化與設計的交織中,蛻變成台灣設計新熱點。

屏東縣政府

舉例而言,由日治時期屏東菸葉廠轉身而成的「屏菸1936文化基地」,不僅展現建築歷史風華,也在設計加乘下,讓人見證台灣今昔產業與文化魅力,更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等超過10項國內外設計大獎殊榮;全台唯一以王船文化為主題的「王船文化館」、融合恆春歌謠與世界音樂潮流的「半島世界歌謠祭」以及保留既有建築輪廓,重新串連空間與城市關係的「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等,也分別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日本Good Design Award、德國iF設計獎等獎項,讓屏東躍上國內外設計舞台。在此基礎上,「南國設計沙龍」不僅是設計大師講談,更是屏東持續深化設計共治的里程碑,更讓設計走出美術館、設計週,鑽進田間小路、進入市場攤位,貼近生活與土地,並邀請每個人都成為改變的一員。

從南方的山海之間起飛,設計逐漸成為南國的共同語言,「南國設計沙龍」開放民眾免費參與。無論你是設計師、農夫、公務員、學生,或只是單純對美感與創意好奇的旅人,都能在這裡找到一席之地。歡迎持續關注「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臉書,加入這場盛會,從南國設計沙龍開始,展開屬於你的設計之旅。

「南國設計沙龍」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pingtungdesignsalon

文 | 郭 慧  圖片提供 | 屏東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