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廖小子的男子漢牛排!追求美味才是下廚的原動力

廖小子_La Vie_牛排_01

我開始自己煎牛排的時間,已經久遠到不可考了。但是現在煎牛排絕對是我一週吃3次以上的家常菜,尤其在高速運轉的一天後,煎牛排真的是最棒的救贖。有人問我為什麼要每天下廚,其實設計訓練跟調劑都是其次,主要是真的比較好吃。

我大概是從20幾歲的時候,開始自己在家煮菜。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窮,只好簡單煮個白麵條拌醬油或麻油,嚴格控制花費。後來逐漸有了餘裕,我才在乎起食物的風味,從水煮開始,慢慢研究起炙烤、煎炸等各種手法。老實說,自從自己在家煮飯之後,我除了朋友聚會外,其實很少外食,就算工作到半夜才回家,還是會想要自己做飯,過程療癒倒是其次,重點是真的比較好吃,所以只要情況允許,我還是盡量自己煮。

廖小子_La Vie_牛排_07
小子流牛排是廖小子的家常菜,編輯親身品嚐後掛保證,風味完全不輸餐廳高級牛排。

我現在最常煮的家常菜之一,大概就是煎牛排,平均每週會吃3次以上。我從小就愛吃夜市牛排,標準調味是灑鹽、不加醬,一口咬下時,心裡總會湧起幸福感。也因為這樣,我忘記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會自己煎牛排,先從超市牛肉開始買起,要求自己即便是超市的普通肉品,也要煎得好吃,再慢慢晉級到更好的肉品。至於部位的話,我會選擇紐約客或菲力。

重點在於冰箱管理

為了鑽研煎牛排的技藝,我海量看國內外料理影片,包含牛排煎多久後要翻面,都會去搜尋各家說法再親身實驗。開始煎牛排至今累積的觀看影片,只能說是不計其數。超市牛肉買了一陣子之後,我開始跟熟識的肉販買一整塊肉,再請他幫我分切。那時候肉量實在太多,全部冷藏的話一定吃不完,所以我就先把一部分冰到冷凍櫃,嘗試各種退冰方法。

廖小子_La Vie_牛排_09
完成退冰後,小子習慣以芥花油做第一次油煎。

想要完美退冰肉品,「冰箱管理」非常重要。如果牛肉決定要冷凍的話,我會把它先放在冷凍櫃的小盒裡急速冷凍,要煮之前再把它放到冷藏櫃的生鮮盒裡,在2°C的溫度下(2°C為冬日冷藏溫度,夏天時溫度會略微調降),以24小時超慢速解凍。這個2°C的數字不是我亂喊的—經過多次實驗,在2°C的溫度設定下,牛肉解凍時溫度可以緩慢地通過「冰晶的生成地帶區塊」,這樣一來,冰晶會慢慢被肉吸收,就不會在退冰後,產生很多惱人的血水(除了退冰需要24小時,如果要醃冷藏牛肉的話,也要用海鹽醃足24小時,才能把肉的水分吸出來,讓肉質更緊緻)。

信仰科學的力量!

完成退冰,可以拿出來煎的時候,我通常會以芥花油做第一次油煎(我先前也試過用苦茶油來煎牛排,苦茶油的冒煙點比較高,適合拿來炸東西,也帶有獨特香氣,但是價格很高啦),並用紅外線探熱器確認鐵鍋邊緣達到溫度230°C以上就完成。接著我會以170°C∼180°C左右煎第二次,這時候就會加一點香料或奶油。因為我蠻喜歡吃胡椒的,所以第二次煎之前,也會加一點現磨白胡椒跟黑胡椒,胡椒一定要現磨,磨好罐裝的那種都是加心酸的,白胡椒跟黑胡椒我也找了很久,最後在「主廚的秘密食材庫」找到風味比較足的品牌,過油之後香氣更明顯。

廖小子_La Vie_牛排_04
確認鐵鍋邊緣達到溫度170~180°C,才進行第二次油煎。

後來又看到另一派作法,是直接把冷凍牛排拿出來煎,煎到表皮焦糖化,吃起來恰恰(微脆)的時候,再拿去低溫烘烤。以我自己家裡的烤箱來說,我會設定135°C,以牛排每公分烤2分鐘去估算要烤多久。我也有買探針式電子溫度計,確認牛排內裡溫度維持大約43°C左右時取出,拿出烤箱後,熱氣還會持續滲進肉裡,所以內裡最後會維持在45°C至47°C,這是我自己偏好的熟度。我在網路上看過有人用手按壓肉的硬度來測熟度,這其實不太準,我雖然會訓練自己用按的,但最終還是會用探針式電子溫度計去測,才不會誤判。這就是「#科學的力量」。

廖小子_La Vie_牛排_08
透過探針式電子溫度計能精準測量牛排內裡的溫度。

將牛排粉紅層極大化

使用冷凍牛肉的差別,在於無法事先醃過,所以我通常會在進烤箱之前調味;但是相對的,使用冷凍牛肉的好處在於:牛肉表面煎到焦糖化的時候,內裡都還是生的,也因此可以追求最夢幻的香氣與口感—表皮達成梅納反應,散發出肉香,內層褐色的「熟肉層」極薄;並讓裡頭軟軟嫩嫩、散發粉紅光澤的「粉紅層」極大化。我目前是走冷藏與冷凍並行制。

廖小子_La Vie_牛排_02
廖小子煎牛排時採兩段式做法,先以芥花油煎過,放在盤子裡降溫,再用帶有風味的油品煎第二回合。

至於牛排時的配菜,我通常是看自己的心意,和冰箱有什麼食材。當然,煎牛排前先炸一些香香恰恰的蒜酥是基本,而在煎完牛排之後,我也會得到一鍋帶有肉香的油,拿來炒菜或煮義大利麵都可以,是一個料理配合度蠻高的素材。

廖小子_La Vie_牛排_05
比起醬料,小子偏好以香料為牛排進行調味。

調味上,我從小就不喜歡吃醬料,但是會灑鹽、胡椒跟其他香料。最近我最喜歡的是煙燻海鹽,也會撒一點西班牙紅椒粉。注意!必須要是「西班牙」紅椒粉,「匈牙利」的不行。因為只有「西班牙」紅椒粉才會帶有獨特的煙燻香氣,烤肉、煎牛排的時候加一點,吃起來很爽。我後來也有找到厲害的番茄乾,搭海鮮跟肉品都很棒。最後再用木砧板或是石板盛盤。至於配牛排的酒,我自己倒是沒太多講究。反正酒在我這邊也不可能長久存在,有就「踩罐」,必須消滅。

廖小子_La Vie_牛排_06
西班牙紅椒粉獨有的煙薰香氣是小子流牛排的堅持。

 小子流牛排 

Step 1

良好的冰箱管理,才能展現退冰的奧義。冷凍牛肉需先放進冷凍櫃中的小盒中急速冷凍,使用前再移至2°C的冷藏櫃生鮮盒中,靜置24小時,如此才能避免在退冰過程中,產生過多血水,導致牛肉喪失水分。

Step 2

可直接將冷凍牛排煎到表皮焦糖化,再以低溫烘烤。或是以230°C以上芥花油煎冷藏牛肉,中場休息後,再加入奶油、香料,以170°C∼180°C左右油溫煎第二回合(紅外線探熱器很可以買啦)。

Step 3

接著以煎牛排剩餘的油製作配菜,像是炒海蘆筍或是炒義大利麵皆可,視心情與冰箱食材而定。最後將牛排和配菜盛盤後,可搭配煙燻海鹽、西班牙紅椒粉、番茄乾等香料一起品嚐。

廖小子_La Vie_牛排_03

廖小子

本名廖俊裕,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研究所,現為「小子藝術製作有限公司」主理人。作品涵括藝術創作、書籍唱片封面設計、展場設計、視覺識別等,風格強烈狂野,曾獲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獎,並為台北電影節、大溪大禧等活動操刀主視覺。

廖小子_La Vie_牛排_01

採訪整理|郭慧 攝影|蔡耀徵 食材協力|美福食集

更多生活美好滋味皆在 La Vie 2022/2月號《人生的味道是__》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為火鍋量身打造酒單!橘色涮涮屋攜手世界冠軍侍酒師張鴻亮,從經典食材到餐酒搭配,跳脫傳統鍋物想像

在競爭激烈的台灣火鍋市場中,高端鍋物品牌橘色涮涮屋自 2001 年創立以來,一直以「服務款待入心」及「新鮮頂級食材」聞名,為台灣餐飲市場樹立了高端火鍋的標竿。今年,橘色涮涮屋再度突破傳統鍋物想像,正式宣布與世界唎酒師(日本酒專業侍酒師)大賽冠軍、前米其林二星餐廳首席侍酒師張鴻亮 Johnny 攜手合作,為餐點量身設計專屬酒單。這份酒單不僅是餐酒搭配領域的創舉,更象徵橘色涮涮屋將用餐體驗推向精品化的新高度。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頂級日本和牛、鮮甜海鮮與精選佳釀在橘色涮涮屋餐桌上完美相遇,酒香與湯香交織,打造專屬於火鍋的餐酒新美學。(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從經典食材出發,昇華餐食體驗

以頂級食材著稱的橘色涮涮屋,無論是入口即化的日本和牛、鮮甜多汁的帝王蟹,或是每日現磨製作的杏仁豆腐,都體現出品牌二十多年來的堅持。此次專屬酒單與專業侍酒師張鴻亮攜手,精研日本酒與葡萄酒多年的張鴻亮,不僅是台灣首位榮獲世界唎酒師大賽冠軍,更以深厚的餐酒搭配功力,服務過無數國際饕客。對張鴻亮而言,餐酒搭配的核心不只是「酒與料理的結合」,更是一種五感交織的藝術。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世界唎酒師冠軍張鴻亮以多元性、協調性與搭配性選酒,與橘色涮涮屋共譜專屬鍋物新酒單。(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以這些經典料理為核心,張鴻亮精心挑選的紅、白酒與日本酒,打造出獨具層次的餐酒搭配體驗。他提到「好的酒單應該具備多元性、協調性與搭配性,讓顧客能在每一杯酒裡找到與當下料理最契合的對話。」其設計理念與橘色涮涮屋的經營理念不謀而合,雙方的合作正是希望將火鍋體驗昇華至「一口鍋物、一口美酒」的全新境界。

「火鍋不只是食材的組合,更是人與人共享的美好時刻。」橘色涮涮屋始終以「頂級食材、專業服務」為核心,這次更結合餐酒文化,將鍋物體驗提升至精品餐酒的層次,店內服務團隊亦接受張鴻亮設計的專業培訓,學習依據顧客餐點與偏好,提供個人化酒款建議。讓來到橘色涮涮屋的賓客,不僅能品嚐佳釀與鍋物的完美搭配,更能透過專業貼心的服務,感受餐酒文化的魅力。

侍酒師首度為火鍋打造專屬酒單

本次打造的火鍋專屬餐酒搭配,張鴻亮希望讓顧客「跳脫傳統印象」,不再拘泥於「紅酒配肉品、白酒配海鮮」的單一規則,像是喜歡青蟳、龍蝦或各式活海鮮的客人,也可以用「台雲純米大吟釀」這隻清酒取代白酒,這支由台人赴日釀造的大吟釀,清爽的草本風味可以跟海鮮疊加,風味互補但又諧和;或是酒單中果香調的白酒,搭配口感軟 Q 的杏仁豆腐等甜點也十分合宜,為餐後留下清新又愉悅的尾韻,他更特別提到「希望進到橘色涮涮屋的客人都可以從自己的心情與風味出發,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杯酒。」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從日本和牛、帝王蟹到多樣海鮮,皆搭配精選紅白酒與日本酒,將火鍋體驗升級為精品級五感饗宴。(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日本頂級和牛 × 「秋櫻 Cosmos 木桶仕入 生酛 純米」

橘色涮涮屋選用日本 A5+等級和牛,取自牛隻最高級的肋眼部位,粉嫩肉色中綿延絕美大理石油花紋路,搭配同自日本新政酒造的「秋櫻 Cosmos 木桶仕入 生酛 純米」,這款清酒產自有酒之國度美稱的秋田縣,透過木桶熟成,氣味帶有淡淡木質調,與和牛的油花及奶甜香相疊,更增添舌尖上的層次。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日本頂級和牛,粉嫩肉色中絕美的大理石油花紋路,搭配同自日本的「秋櫻Cosmos 木桶仕入 生酛 純米」,氣味帶有淡淡木質調,與和牛的油花及奶甜香相疊,更增添舌尖上的層次。(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御海海鮮 × Domaine Montirius “La Muse Papilles” Rouge 

喜歡海鮮的饕客,不可錯過的御海海鮮套餐,內有多種由主廚嚴選的當季海鮮,配上來自法國的「Domaine Montirius “La Muse Papilles” Rouge」,這款取自平均樹齡 40 年以上的紅酒,散發莓果香氣,它突破「紅酒只能配紅肉」的刻板印象,跟日式涮煮海鮮的手法相得益彰,並帶來更清新的尾韻。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喜歡海味的饕客,無論是青蟳、龍蝦等各式海鮮,配上法國的Domaine Montirius “La Muse Papilles” Rouge,突破紅酒只能配紅肉的刻板印象,跟日式涮煮手法相得益彰。(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美國頂級牛小排 × Beringer Vineyards Chardonnay 

店內最暢銷的頂級牛小排採用 Prime 等級榖飼原塊牛肉,以手工去除三成的油脂跟筋膜,涮燙後入口即化,配上來自加州的白酒「Beringer Vineyards Chardonnay」,在陽光洗禮與橡木桶熟成下,散發柑橘果香與木質香氣,讓牛肉鮮味與森林氣息相互輝映,也推薦與經典胡麻拌麵同享,風味更顯和諧。

「我們希望透過酒香與湯香的交織,讓顧客在每一場餐敘中,感受到更多溫度與記憶。」藉由這份專屬酒單,橘色涮涮屋希望能突破框架,將鍋物從日常餐飲昇華為充滿儀式感的精品饗宴,不只是提供餐點,而是創造全方位的五感體驗,從視覺、嗅覺、味覺等感官,到服務與氛圍,讓每一位賓客都能在餐桌上,感受到橘色涮涮屋獨有的細膩心意。

橘色涮涮屋 分店資訊

一館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 135 號 B1
電話:02-2776-1658

二館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 29-2 號
電話:02-2771-0181

新光三越 A9 館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 9 號 7 樓
電話:02-8789-6068

台中館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市政路 581-8 號
電話:04-2258-5655

百年工藝的摩登演繹:LE CREUSET 「Modern Heritage」&萬聖限定系列登場,讓南瓜與黑貓點亮秋日餐桌風景

百年工藝的摩登演繹:LE CREUSET 「Modern Heritage」&萬聖限定系列登場,讓南瓜與黑貓點亮秋日餐桌風景

一口鍋,能陪伴家庭走過多少歲月?從象徵百年傳承的「Modern Heritage」系列,到點亮萬聖夜的南瓜鍋與黑貓盤,頂級餐廚美學品牌LE CREUSET在這個特別的時刻,再次用琺瑯鑄鐵的經典語彙連結料理與記憶。今年秋天,不妨以一鍋一器的色彩點亮餐桌,為日常添上專屬的節慶氛圍與儀式感!

1925年的法國小鎮開始,LE CREUSET在無數餐桌上留下身影。它不只是廚房裡的器具,而是與料理、回憶緊密相連的日常風景。邁入百週年,品牌再度回望初心,推出「Modern Heritage」系列,以全新語彙致敬最初的鍋型,並在設計細節裡注入當代的摩登氣息。

圖片提供:LE CREUSET
「Modern Heritage 圓鐵鍋」厚實的鑄鐵鍋身讓火候穩定傳遞,僅需小火就能熬煮出食材最純粹的滋味;淺色琺瑯方便掌握料理變化,26公分的尺寸恰好適合5–6人,無論是週末燉湯或聚餐佳餚,都能輕鬆上桌!(圖片提供:LE CREUSET)

繼上半年推出百週年限定色「流金火焰橘」後,Modern Heritage琺瑯鑄鐵作品則將經典線條重新演繹。無論是弧形鍋耳、不鏽鋼環形鍋蓋把手,抑或更為俐落的曲線與開放結構,都在懷舊與現代之間取得平衡——既延續工藝精神,也展現LE CREUSET琺瑯鑄鐵作品一貫的美學與性能。

圖片提供:LE CREUSET
Modern Heritage 系列集結品牌高人氣鍋款,包含燉煮神器圓鐵鍋、淺底鑄鐵鍋與橢圓烤盤。(圖片提供:LE CREUSET)

系列涵蓋圓鐵鍋、淺底鑄鐵鍋與橢圓烤盤,從慢火燉煮到無水料理,都能輕鬆駕馭。對於料理愛好者來說,它們既是日常實用的鍋具,也是能端上餐桌、展示個人風格的收藏逸品。百年限定的迷你小鍋經典收藏五入組,更為這次系列增添一份值得珍藏的儀式感。

圖片提供:LE CREUSET
單筆消費滿 NT$18,000 且包含 Modern Heritage 系列商品,即可獨家獲贈百週年限定「迷你小鍋經典收藏五入組」(限量100名,不對外販售)。(圖片提供:LE CREUSET)

今年萬聖節,餐桌控的必收清單!

在百年經典之外,LE CREUSET每年推出的萬聖節限定系列,也是餐桌愛好者的必收清單!今年的系列以多彩姿態登場,除了經典的珊瑚橘與雪花白外,百年限定色流金火焰橘華麗而溫潤的色澤,更為節慶時光增添風情。同時,全新推出的杏仁奶茶、橄欖綠與醇酒紅,也突破萬聖節傳統「橘與黑」的想像,帶來更多元的餐桌選擇。

圖片提供:LE CREUSET
「南瓜造型鑄鐵鍋」藤蔓般的鍋蓋頭好握又別緻,鍋身細緻刻畫莖蒂線條,立體感十足,彷彿把秋日南瓜直接搬上餐桌!(圖片提供:LE CREUSET)
圖片提供:LE CREUSET
除了經典的珊瑚橘與雪花白,今年最耀眼的莫過於百貨限定色「流金火焰橘」。溫潤又華麗的色澤,讓萬聖節餐桌瞬間多了份優雅儀式感。(圖片提供:LE CREUSET)

從南瓜造型鑄鐵鍋、淺底鑄鐵鍋,到馬克杯、醬汁盅與黑貓造型盤,每件單品既呼應節慶氛圍,也兼具日常實用度。無論是一鍋香濃的南瓜燉飯、一杯暖心的奶茶,或烘焙南瓜派與造型糕點,它們都能為餐桌添上一抹奇幻與趣味。今年萬聖節,不妨就以一鍋一器,讓料理與氛圍一同成為生活裡的美好片刻!

圖片提供:LE CREUSET
除了南瓜鍋外,每年萬聖節必收的黑貓造型盤,今年更推出多款尺寸與色彩。不論聚會或日常,都能營造專屬餐桌氛圍,讓派對時光更有趣也更難忘。(圖片提供:LE CREUSET)

更多資訊請至 LE CREUSET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