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過土敘震災的「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結合伊斯蘭拱頂意象,創造互助共榮的人道建築

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於2月6日受到強震侵襲,大量建築崩塌造成嚴重死傷,各國政府與民間見狀,亦隨即投入救援活動。而就在震央附近的城市雷伊漢勒中,一座由台灣人建立的非營利人道機構「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簡稱台灣中心)」,不僅成功抵禦了強震,更成為現下收容災民的避難中心。究竟台灣中心如何誕生?它何以不畏戰火及強震威脅,逐漸成為當地的避風港?

*文末有捐款資訊,歡迎有意支持者前往查看。


土耳其台灣中心_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_02俯瞰台灣中心全景。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大量難民逃往周圍國家尋求庇護,以位於土敘交界的雷伊漢勒為例,原僅10萬的小鎮人口中,卻湧入了12萬的敘利亞難民,為當地本就存在的貧窮、資源建設不足等社會問題又蒙上一層陰影。在震災發生前,台灣中心便致力於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以量身打造的人道建築為基地,扶持難民走出傷痛,為生命找回應有的尊嚴。


土耳其台灣中心_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_03台灣中心外圍以岩石陣列打造基礎防護。



台灣中心如何屹立於雷伊漢勒?

在充斥社會問題的邊境城鎮中,一個來自台灣的人道救援機構要如何立足?源自外交部與土耳其雷伊漢勒市的外交援助專案,現為台灣中心執行長、原任職於土耳其畢爾肯大學的裘振宇意外接下台灣中心的建設任務,並於2016年毅然決然投入基地的研究與建築計畫。


土耳其台灣中心_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_04台灣中心建造過程。


在計劃執行之初,裘振宇即面臨來自四方的困境——極度有限的資金、當地政府模糊的態度、隨時可能遭受恐攻的不安等,為了確保中心的設立能符合難民救援的需求,他更親自擔任主要建築師,以志工的身份帶領團隊駐點研究,藉以打造出能真正幫助在地的建築。終於在無數次的斡旋後,由土耳其政府、NGO與地方團體的協力下,台灣中心於2020年4月動土,同年9月完工。


土耳其台灣中心_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_05中心地基所用的土壤乃由雷伊漢勒市長從敘利亞邊境盜挖而來,顯示團隊到後期為此團結一心,不惜鋌而走險。



軍用混凝土地基、伊斯蘭拱頂成安穩庇護

由於雷伊漢勒座落一級地震帶上,足夠深的地基是建築面對天災的第一道保命防線,但對於裘振宇手上僅1200萬台幣的預算,儼然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此時,他們偶然發現土敘邊界的「預鑄混凝土」圍牆擁有防爆防震的特性,加上造價低廉,故索性將其作為台灣中心的基地結構。「過去這道牆分隔人民,今天這道牆將兩國的人民重新擺在一起;過去的這道牆是邊界,今天的這道牆則蓋出一個像樣的房子。」裘振宇說道。而在強震過後,這項材料也證明了它傑出的穩固性。


土耳其台灣中心_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_06土敘邊境圍牆使用的「預鑄混凝土」擁有防震、防爆的優秀特性。


解決了建築下半部問題,那上半部呢?台灣中心獨特的拱形屋頂以西元前1200年哈圖夏的石拱構造為發想,採10米高、6.3米寬、8米深的單元,組成兩列建築群,以呼應阿勒坡大清真寺的拱形迴廊。由於土、敘兩國人民多信仰伊斯蘭教,以其宗教建築語彙搭建的台灣中心,在隱形的庇護下,無事地共存至今。


土耳其台灣中心_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_07獨特的拱形屋頂乘載著伊斯蘭文化情感。


此外,裘振宇亦搜集了城市中不完美的混凝土塊,轉化為中心內兒童遊樂場的設施,「我要用這個兒童遊樂場告訴全世界,有一天,所有圍牆都會倒下,有一天,沒有一座圍牆能限制下一代自由移動,因為那時候,他們將會平等、公正地對待對方。」


土耳其台灣中心_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_08裘振宇活用廢棄混凝土塊作為兒童遊戲場設施。



幫助所有人,就是幫助難民

佔地7000平方公尺,台灣中心共有52個標準單元,以及足球場、菜園及遊樂場等公共區域,除了提供孩童教育、培養難民就業、扶植公益團體,更賦予人們無償交流、活動的場域,為流離失所的難民撐起能安心入眠的保護傘。


土耳其台灣中心_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_09中心內部的足球場提供人們免費且不限時的運動場所。


土耳其台灣中心_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_10受台灣中心庇護的兒童。


台灣中心秉持生命平等的信念,不論國籍、性別、身份均是其援助對象,他們扮演輔導的角色,鼓勵人們經由傳承技藝、藝術創作、語言教育等多元方式,建立互助共榮的社會機制。例如「1001隻喵/汪計畫」婦女培力計畫,便是透過精緻、特色化的手工織品,在賺取更高收入的同時,賦予弱勢族群話語權,讓敘利亞婦女們藉著手上的產品,向世界傳遞自身的故事。


土耳其台灣中心_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_11透過婦女培力計畫,提升女性收入及職業能力。



地震過後,下一步呢?

在強震重創當地後,作為當地少數無損且開放、安全的機構,台灣中心也成為災民的避難之所,然而,除了面臨震災導致經費中斷問題,更要在停水、停電及資源匱乏等情況下,抵抗寒流的侵襲。截至本文撰寫時間,台灣中心已收容超過200位來自各國的人民。若行有餘力,不妨加入支持的行列,幫助土耳其與敘利亞走出地震和戰爭的陰霾,讓台灣的善意再度被世界看見。


▸ 台灣中心Facebook

▸ 台灣中心營運計畫|募資頁面


土耳其台灣中心_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_12台灣中心內部。



圖|臺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